我要訂閱/取消 雜誌下載 學佛問題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2008.7.1 星期二 Vol. 264

和平之道:承認別人都是對的,自己都是錯的(之一)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內容如下:

  我們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整個世界的安定和平,宇宙的和諧都有關係。所以一個善念,帶給宇宙和諧,一個惡念,破壞宇宙和諧。人在不知不覺中,是造罪還是修福,自己是茫然無知。佛在《地藏經》上說:「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多少人念到這句經文疑惑,我們起心動念有什麼過失?請看本期專欄

  輪迴怎麼來的?「因染法」而來。「染」是染污,染污本來沒有。我們見到不如意之事,心生煩惱,苦不堪言!試問煩惱何在?苦惱是妄念,有哪一個細胞是苦惱?找不到。是故完全不是事實,非染說染,方知凡夫六道輪迴冤枉!請看地藏經玄義講記

  最新訊息網上參與:實際禪寺 護國息災百七繫念法會台灣中壢善果林-護國息災百七念佛法會通告 華藏淨宗學會佛事行事曆台灣中部地區消災祈福普度三時繫念法會香港2008年護國息災三時繫念佛事 持戒念佛祈請文善果林護國息災念佛儒釋道文化教育電視台大陸四川震災及緬甸風災專款救濟帳戶 廬江中華文化教育中心聽校義工招集啟事九十七年桃園縣孔廟「聖賢文化系列」講座桃園縣中壢市善果林淨土寺簡介/佛事行事曆至善教育基金會致社會各界感謝聲明/相關活動列表九十七年度三重淨宗學會/正義講堂佛事行事曆台南華藏蓮社/共修活動表

  新增香港1香港2江蘇電信1江蘇電信2江蘇電信3雲南電信4北京網通1北京網通2遼寧網通3山西網通4下載,目前影音檔為6/24日前的,最新檔尚未放入。 若同修要下載影音檔,請勿用大量session下載mms,以免造成主機當機。下載請多用ftp方式。請多多配合! 查詢編號-下載影音

  目前發現@themail.com、@pchome.com.tw、@sohu.com、@126.com、@263.com、@163.com、@eyou.com、@sina.com與@21cn.com的信箱,會被isp當作廣告信擋掉,以致於無法順利送達,若您是上列信箱,請使用其他Email信箱訂閱,以免收不到雜誌,謝謝!


  本期專欄:和平之道:承認別人都是對的,自己都是錯的(之一)

   我們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整個世界的安定和平,宇宙的和諧都有關係。所以一個善念,帶給宇宙和諧,一個惡念,破壞宇宙和諧。人在不知不覺中,是造罪還是修福,自己是茫然無知。佛在《地藏經》上說:「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多少人念到這句經文疑惑,我們起心動念有什麼過失?不以為然。若細心思惟、觀察,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可以說完全不負責,不知道自己心念的造作影響有多大、有多深!

  現在社會災難很多,社會非常不安定。這個現象誰造成的?我們自己有責任。這個問題不能解決,社會安定、世界和平永遠達不到。真正的原因在哪里?原因是我們自己不負責任,我們自己在任意破壞,破壞安定,破壞和平。這正是《地藏經》上所說的,「起心動念,無不是罪」,到果報現前,還是茫然無知,怨天尤人。不知道果報是自己業力感召的,而把責任推卸給別人。所以,這次我在大會裡面,這些同仁們在討論如何將和平理念落實時,我說了一句話:現在人,包括我們每個同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都是不承認自己有過失,一切都指責對方,指責別人,別人都是錯的,我都是對的。有這個觀念,這個世界上永遠不會有和平,永遠不會有安定。要真正落實和平,要把我們自己內心的念頭轉過來,別人都是對的,我都是錯的;別人錯了也是對的,我對了也是錯的。人人能夠把念頭這樣一轉,社會安定、世界和平立刻就落實了。

  只要我們自己一念迴光返照,你對於社會安定、世界和平就做出了最大的貢獻,我們為什麼不做!念頭轉不過來。我們是要做出貢獻,還是要做出破壞,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間。一念,我們承認過失,即使做對了我們還是過失。等覺菩薩天天都在反省,天天都在改過自新,所以他才能圓成佛道,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我們的過失就是不承認自己的錯誤,總是把一切錯誤推卸給別人,所以生生世世,無量劫中,我們的修行,老實講是一尺一寸的進步都沒有,我們的道業、學業、德行沒有進步,天天在退。退轉的結果,就是地獄的果報。

  佛在經上講,大自然跟我們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一切法從心想生!心善,這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就是天堂。諸位要知道,天堂、地獄沒有,是我們善惡念頭變現的,我們一念善,沒有一樣不善,每個人都善,每樁事都善,整個宇宙都善。一念惡,就統統都惡,都是惡人,事都是壞事,整個宇宙都是惡,那就變成地獄了。善與不善標準在哪里?標準是跟性德相不相應,與性德相應的是善,與性德相違背的是不善。與性德相應,現的是三善道;與性德不相應,現的是三惡道。十法界唯識所變,這些道理不能不清楚,這些事實真相不能不透徹。

  (摘錄 和平之道:承認別人都是對的,自己都是錯的 21-224)


  經論輯要:地藏經玄義講記(10)

【當知如是眾生、菩薩、佛等,但依世間假名言說故,而有差別,而法身之體,畢竟平等,無有異相。】

  此地的眾生與前面講的眾生不一樣,此是專指人類而言。眾生、菩薩、佛,都是假名,是依我們分別心而說的。

  「法身之體」,從性上講是平等的。「無有異相」,決定沒有差別相。所以,決非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就是佛菩薩,這仍是我們的妄想分別與執著。佛能現凡夫相,菩薩能現乞丐相,佛菩薩也能現蚊蟲螞蟻相。種種形相,皆隨緣示現。佛菩薩無心無念,故能現一切身相,我們凡夫有無明、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身乃業報之身,故不能現其他形相。佛菩薩是法性身,故能遍示一切形相。

【故知不達其具德識心。便須緣真如理,而斷九界修染修惡。】

  「不達」是不明瞭、不通達。「具德識心」,「德」是性德,「識心」即妄想心。若不通達,「便須緣真如理,而斷九界修染修惡。」上根利智,一聞千悟,立刻就契入。中下根性不能通達,令其如理如法修學,斷惡修善,不墮三惡道。修五戒十善,令得人身;信願念佛,令生淨土。不但我們現前的識心具足圓滿性德,身體形相也具德。其中之理,唯佛與大菩薩方能究竟。

【何名不思議。故宗鏡云。此識建立有情無情,發生染法淨法。若有知有覺,則眾生界起。若無想無慮,則國土緣生。因染法而六趣回旋。隨淨法而四聖階降。】

  其實,這就是解釋「唯識所變」。一念自性是我們的真心,它能現相,森羅萬象皆是它變現的。法相千變萬化,因識而變;識乃妄想、分別、執著。「識建立有情無情」。「有情」是動物,「無情」是植物、礦物,包括一切自然現象。有情、無情都是性識變現的。「發生染法淨法」,「染法淨法」皆是性識顯現的。一真曰淨,十法界曰染;四聖法界為淨,六凡法界為染。無論染法、淨法,皆不離性識,性識是自己。

  「若有知有覺,則眾生界起。」「有知有覺」,就是有情世間(動物)之由來。「若無想無慮,則國土緣生。」此是講「器世間」的由來。植物、礦物、自然現象從何而來?皆由「無知無慮」而來。無知無慮是無明,有知有覺是妄想,歸納成兩類。有妄想就變成有情眾生,有無明則變成山河大地。無情眾生,都是法性變現的,是故《華嚴經》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因染法而六趣回旋」。輪迴怎麼來的?「因染法」而來。「染」是染污,染污本來沒有。我們見到不如意之事,心生煩惱,苦不堪言!試問煩惱何在?找不到。找不到豈不就是假的?禪宗二祖慧可向達摩大師求法,慧可說:「吾心不安,求大師為我安心。」達摩祖師手一伸:「將心拿來,我與汝安」,慧可回光返照,曰:「我覓心了不可得」。達摩祖師說:「與汝安心竟」。慧可言下大悟。苦惱是妄念,有哪一個細胞是苦惱?找不到。是故完全不是事實,非染說染,方知凡夫六道輪迴冤枉!

  「隨淨法而四聖階降」,此是說明智正覺世間之由來。「階降」是等級。「四聖」是聲聞、緣覺、菩薩、佛,是隨淨法。隨淨法的程度有淺深不同,是故也有等級。前面染法亦是如此;染污的程度不相等,所以有六道。愈往上染污愈輕,愈往下染污得愈重。嚴重的染污墮阿鼻地獄,最輕的染污是無色界天。此是說出有情世間、器世間、智正覺世間的來源。

【可謂凡聖之本,根器之由。了此識原,何法非悟。證斯心性,何境不真。】

  性識是「凡聖」的大根大本,乃「根身器界」之來由。宇宙、萬物從何而來,生命從何而起,都說清楚了。下面四句話重要。「了此識原」,「了」是明瞭,真正覺悟、真正明瞭識的根源就是一心自性。我們念佛目標是一心不亂。果然念到一心就見性,見性就成佛。「何法非悟」,世出世間一切法都覺悟了。

  「證斯心性,何境不真。」徹底了解法性,「法性」即是心性,就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哪裡?法法皆真,現前就是一真,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真,一迷一切迷,一悟一切悟。見性之後,極樂世界當下即是。所以古德才說:「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何以實不去?現前境界立刻就變成了極樂世界,變成了一真法界。悟了之後,無限維次的空間突破了,法法皆真。真是什麼?真即是自性,無一法不是自性,此為不思議。

【可謂絕學之門,棲神之宅。】

  「絕學」,是修學達到頂點。「棲神」,就是安心。慧可心不安,若到此境界心就安了。宗門所謂「向上一著」,絕學之門就是向上一著。

>>>續載中…

  (《地藏經玄義講記》取自淨空法師啟講於1998.12.11新加坡淨宗學會,「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師開示:治病之根本

  醫家治病,急則治標,緩則治本。譬如有人咽喉臃腫,飲食難入,氣息難出。必先消其腫,然後方可按其病原,調理臟腑。若不先消其腫,則人將立斃。縱有治本之良方妙藥,將何所施。因果者,即今日消腫之妙法也。然因果一法,標本統治。初機依之,可以改惡修善。通人依之,可以斷惑證真。乃徹上徹下,從博地凡夫,以至圓滿佛果,皆不能離者。豈徒治標哉。


  倫理道德:對仁愛和平講堂的期望

  我們看到現前的社會動亂的根源,是東方人忽略了傳統倫理道德的教育。

  這就要說到中國文化的精髓,中國人提出倫理道德,倫理道德不但是提出,這不是學說,真的是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倫理,中國人把它看作為道,所謂道是自然的不是人為的,不是法律制定的,也不是一種學術,是自自然然。你看自太古以來,自有人類以來,就有夫婦,這是自然之道,有夫婦就有父子,就有兄弟,五倫這三個是根本。另外,從道義上產生的君臣,所謂君臣就是領導與被領導。我們在社會上這個身分不是領導別人就是被人領導,這也是自然的,最後一個就是朋友。所以這五條叫五倫,五倫是天道,五倫是自然的大道,任何一個人都具足這五種身分。五種身分也有五種義務,這個義務就是隨順道,隨順道你能夠做得到的,這叫德。所以道德都不是人為的,道德是天然的。中國諺語所謂「天理人情」,這是天理,天理是道,人情是德。
所以教育的根在家庭,學校、社會、宗教教育那還其次,根在家庭。根沒有紮好,其他教育再好,都很難收到效果。

  由此可知,社會的安危、世界的治亂這個權在誰的手上?權在母親的手上,做母親的人要盡到這個責任,天下太平,這叫男女有分。這一句很多人沒有把它講透徹、講清楚,近代印光大師他老人家講得很多。現在女子可不可以去從政?可以,行,她只要能有別。如果女子出來工作,來維護家,那這個先生在家裏就要教育兒女,就要擔負起這個責任。必須要曉得教育兒女是世間最偉大的責任,最偉大的事業,大家把它忽略掉了。

  這五個字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君臣有義,朋友有信,這五個字是德,這不是哪一個人發明的,這天經地義,人人都要遵守。你都能遵守,家和、社會和、國家和,所以中國講的是三個和,太和、中和、保和。

  中國從這一個基本的道德,再推演出也就是現在所謂的我們如何能夠落實到社會生活。在中國就提出八個字,中國人稱之為八德,八德有兩個說法,一個說法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另外一個說法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兩個說法都好。兩種說法把它合併起來除掉重複的,那就多了四個字,就變成十二個字,我們用「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後面加上「仁愛和平」,這十二個字就圓滿了。

  所以,聖賢人的教育,他眼光看得很遠,看得很廣,看得很大,是為整個社會,為整個世界來著想的,為千年萬世著想的;不是為個人,不是為自己小團體,不是為一世,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得,你才能夠知道聖賢人的存心。

   (仁愛和平講堂—對仁愛和平講堂的期望 28-03)


  因果教育:后 稷

  后稷。名棄。母姜原。出野。見巨人跡。踐之而孕。期而生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過者。避不踐。棄渠中冰上。飛鳥以翼覆薦之。姜原以為神。遂收養之。因名棄。兒時好種樹麻菽。及成人。遂好耕農。相地之宜者稼穡焉。民皆則之。堯以為農師。天下得其利。(周本紀)
后稷,名叫棄,是周代姬氏最初的遠祖,帝堯時候人,他的母親姜原,是有邰氏之女,也是帝嚳高辛氏的正妃。

  一天,高辛氏率領姜原,到郊外某宮去祭祀禖神,祈求子嗣,姜原路見巨人足跡,踐踏而過,忽覺全身一震,從此就有了身孕,懷胎一年生下一子。由於受孕奇異,姜原以為是個不吉祥的孩子,就把他丟棄在人跡很少的小巷子裡。可是牛馬經過,都迴避不踐踏他;又把他丟在河溝中的冰上,群鳥飛來用翅膀遮蓋,溫暖他的身體,姜原見這情景,以為他是個神,於是又把他抱回來撫養,給他取名叫棄。

  棄在兒童時代,就喜歡種植芝麻,豆類等植物。長大以後,愛好耕種農作物。他善能選擇肥沃土壤和地勢適宜的地方,種植五穀,當時人民都效法他。堯帝見他對農事有特殊才幹,就任用他為農師掌管農事,封他於邰地(今陝西省武功縣境) ,號稱為后稷。天下人民,因而得到農業的莫大利益。子孫沿襲他的官位,傳到十五代為周武王,後來伐紂成功,統一天下,歷史上稱為周朝。

  (「歷史感應統紀語譯」連載七)


  心得交流:ec03039同學的學佛心得


  阿彌陀佛!各位師兄好!

  初入佛門修學一定要注意修學的次第。切不能希望一步登天!要破分別心一定要從落實《弟子規》做起!

  請仔細傾聽蔡老師講的《幸福人生講座》,並在生活中力行老師的教誨,在行善的過程中一開始肯定是有分別心在指導你這個可以做那個不可做,那個可以說,那個不可以說,這叫修行,因為你以前待人處事接物都是你自以為是的,並不是聖人的教誨,而今聽從聖人的教誨,是以這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之人的標準在過日子,這是有根本的區別的。

  在這樣修行後久而久之,你在行善的過程中自然就會對生活中的每件大小事不用想就知道該怎麼說怎麼做了,好壞是非善惡一目了然!那時你的心心念念生起來的無不是善,那時你在生活中待人處事接物就會入無私無我的境界,自然就破了我執,破了分別心,果真達到種境界,那時你的行善雖是小善也是會有無量無邊的功德。

  以上是末學修學後的一些心得。阿彌陀佛!

  (文章來源「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心得交流」)


  答疑解惑

問:什麼叫善、什麼叫惡?

答:我們用最簡單的話說,為大眾的是善,為佛法久住的是善;為自私自利的是惡,拿著佛法做人情的,這是惡,這就很容易辨別了。

問:什麼叫淨、什麼叫染?

答:這個淨染我們講了很多,你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是淨,有妄想分別執著就是染。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有妄想分別執著叫世間法,不管你做什麼都是世間法,造輪迴業;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那就叫佛法,不論什麼法都是佛法,這是絕對的標準。相對的來說,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輕就是善,重,那就是失善,染淨可以這樣說法。我們這個很難,妄想是決定斷不掉的,只能說分別執著輕一點。特別是執著,執著是煩惱障,分別是所知障,這兩種障障礙我們智慧,障礙了我們的修行,障礙了善果。這是《華嚴經》講到現在重複很多次,講得很清楚,修行功夫在哪裡?就是去執著。我們先從這裡下手,你執著少一分,煩惱就輕一分,你就得一分清淨,離一分染污,在這裡下功夫。

問:什麼叫罪、福?

答:一心真正為佛法,為現前苦難眾生,做出好樣子叫福。如果是為自私自利,決定沒有想到佛法、也沒有想到苦難眾生,那就是罪。這是略說,細說說不盡,標準在此地,大家就曉得。

問:佛說「以金作器,器器皆金」,請問器是否說由我們的心所變現的各種現相?金是否就是我們這顆心?

答:佛的比喻是這樣的,心是自性,所以佛在經上常講,「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那個心是真心,識是妄心,真心能現,妄心能變。真心跟妄心都是講的性,所變的境界是器,用金跟器來做比喻,比喻的道理要懂,境界跟心識是一不是二。這我們在講經時候講得很多,你要能夠體會,真正體會得,你就曉得萬法唯心,哪樣東西不是自己的真心?哪樁事不是自己的妄識?都是的。心在哪裡?識在哪裡?遍法界虛空界事事物物都是。這樣才曉得,大宇宙跟自己是一不是二,從這個地方你才知道佛法裡面講的自愛。經集部裡面有部小部經,《自愛經》,我們現在也把它抄出來,把它印出來了。將來多印一些放在櫃台上,大家可以去看,不難懂,佛講自愛。

問:曾對他人的侵害,從心底產生憤恨,聽了老法師講解之後,知道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因此發心懺悔。請問這樣將來還會有不好的果報嗎?

答:真正懺悔,你對於跟你結怨的人沒有絲毫怨恨的念頭,這個結就解掉了;如果還有絲毫意念對他有怨恨,那就不能化解。所以要徹底把自己對一切冤親債主,怨恨的念頭、報復的念頭要把它消除得乾乾淨淨,這非常重要;否則這個冤冤相報很苦、很可憐。千萬不要以為我們生這個念頭,別人都不知道就算了,不行,那個念頭阿賴耶識裡頭永遠不能磨滅。所以要真懺悔,真懺悔才能化解,化怨為親,化敵為友,完全在自己的功力,一片慈悲,不敢再有個惡念對別人。對傷害我的人、侮辱我的人、羞辱我的人都不能有絲毫惡念對他,這樣才不結怨,所以不結怨也相當不容易。你一定要警覺到他對我這樣不好,來傷害我,我要做怎麼想?做還債想,大概我前生是這樣對他,這樣一想就平了。我前生對他這樣,他今生應該應該,接受,我不再怨恨,我們的帳到這裡就結了。如果還有點不滿,這個帳還繼續下去,來生還要報,這就不好。

問:請問應如何做才圓滿,真正達到放生效果?

答: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現在人工飼養的太多了。你要是放生不如勸人吃素,用放生的錢可以印《護生畫集》,豐子愷畫的畫得好,勸人素食,勸人愛護動物。飼養的這些水族你知道了,那個鳥不是飼養的,牠一定是外頭抓來的,你把牠放了,牠真的飛走了。所以要看很活潑,決定能夠活得了,你才買來放。放生不能去預約,預約,他拼命去抓,他曉得今天生意很好,他能賣錢,那你就不是放生,是害生。所以寺院的放生是有問題,個別居士家裡放生那無量功德,他到市場去買菜,偶然發現了一個、兩個,這樣買來放,這是正確的。決定不能說我明天放生,你們趕緊給我準備,造罪業,那這因果非常重,這個道理要懂得。

  (節錄自學佛答問 21-404) 


  淨空老和尚、鍾茂森教授網路直播台

◎淨空老和尚於2008/6/22起上午10:00 -12:00講「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詳細內容請參考網路直播台

◎鍾茂森教授於2008/6/22起下午4:00 - 6:00孝經、中峰三時繫念全集」,詳細內容請參考網路直播台


  法寶流通

◎淨空法師講演音帶、VC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 淨空法師講演帶及法寶,請與「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聯絡:  amtbhk1@budaedu.org.hk

◎各地欲索取淨空法師電腦專用講經CD片(rm、mp3),請寫e-mail至:  sutra_china@mail.hongkong.com;詳細目錄及索取需知請至:  http://members.tripod.com/lotus118/newpage5.htmhttp://www.budaedu.org.hk/

◎若欲了解相關兒童讀經訊息,可至「大方廣網站」、「中華少兒讀經網站」。

◎德育故事及太上感應篇之動畫片,請至「妙音動畫」。


  信息交流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amtb@amtb.tw

◎有任何修學上的問題,來信請寄amtb@amtb.tw

說明:所有問題的產生都源於聽經聞法不夠透徹,時間不夠長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聽經、讀經,所有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答案自在其中。「淨空法師專集網站」也陸續將淨空法師所回覆過的問題,刊在「年度問答」「分類問答」中,並加以分類整理,或者至網站的「全文檢索」去搜尋。所以,同修們有學佛上的問題時,請先參考此分類中的問題,或許您的問題已經有其他同修問過了,希望您從問答的分類中,能找到解決的方法。若無法找尋到解答,請再將問題傳到amtb@amtb.tw,我們會彙整同修們的來信,並敬呈 淨空法師。但回覆時間不定,需待淨空法師有時間時,開闢一個「學佛問答」時段,專為同修們解答,也會陸續刊登於「答疑解惑」一欄中。阿彌陀佛!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成立緣起:我們常常收到各地網路同修來信,皆言及雖有心學佛,卻不知從何學起,應如何聽經學習。又 淨空老和尚的講演有大小性相,各個宗派的經論典籍,法海深廣,初學者不知修學之次第,何者為先,何者為後,以故學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終惰,退悔初心,實為可惜!今「佛陀教育網路學院」之成立,正是針對上述緣由,將現有網路的文字(教材)與影音(講演畫面)合為一體,如同「網路電視台」,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於學佛者,提供一個方便快捷,隨時隨地不受時空限制的網路修學環境。網路學院一切課程之排列,皆是以 淨空老和尚為「澳洲淨宗學院」所訂之課程,從初級到高級,從本科到專科的修學次第,也是為實現「澳洲淨宗學院」將來能真正達到遠距教學的前哨站。今日社會是科技進步、資訊發達的時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揚妙法,闡釋正教,令佛法傳遞無遠弗屆,才將進一步利益更多學人,將般若文海遍及環宇,使一切有緣眾生得佛正法薰習之機會。若有心想修學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參觀訪問。

淨空法師英文網站」網址為http://www.chinkung.org/,此網站主要以配合 淨空法師的和平之旅,同時接引國外眾生認識佛教。提供 淨空法師多元文化理念及國際參訪等及時相關資訊,並以和平之旅為主軸,擺脫宗教色彩。敬請諸位同修將此網址廣為流通給外國同修,讓他們更有機緣認識佛教,功德無量!

淨空法師專集大陸鏡像站」網址為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記憶。大陸地區同修可以就近訪問這個網站,現已全面改為簡體版。若同修於瀏覽中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信告知,請至amtb@amtb.tw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佛陀教育雜誌由華藏淨宗學會網路講記組恭製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33之1號2樓
電話 : (8862) 2754-7178
e-mail: amtb@amtb.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