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总示名持 示能断之名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六二、示持经之法
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尊者为大众请示经题,便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修行的纲领。世尊非常慈悲,有求必应,将此经题为我们宣说出来,经名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题的大意前面已经说过,此处省略,不再赘述。
世尊用下文两句话嘱咐我们,‘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1.此是令人,顾名思义,因名会体。要知经义,皆是“应无所住”。所以急当断除我见,则烦恼障除。而业障、报障,亦随之而皆除矣。三障消除,则法、报、应,三身圆现。
‘此是令人,顾名思义,因名会体。要知经义,皆是“应无所住”。所以急当断除我见,则烦恼障除。而业障、报障、亦随之而皆除矣。三障消除,则法、报、应,三身圆现。’此段是解释世尊对我们的教诫,教我们由经题联想本经所说的义理,“受持读诵”,此是最低限度之功夫。
如果不能从经题联想经中所说的义理,所开导的教训,纵然读诵,也得不到利益。假使功夫深一点的人,就“因名会体”,方是受持深者。正如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听五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经文而言,大概只讲到四分之一,他就开悟,明心见性了。
“因名会体”,惠能大师做到了。何以他能做到?三学、三慧,圆融成一体,就能入此境界。我们听经,仅仅做到“顾名思义”,远远不够,还要能想到经典里的教训,发愿依教奉行。
本经最重要的开示,就是“应无所住”。此句在本经,可以说是彻始彻终最要紧的一句经文。我们一定要能想到《金刚般若》是六百卷《大般若》之中心。“无住”既然是金刚般若的核心,当然也是六百卷般若之中心。由此可知,“无住”二字之重要性,我们要认真去做。“无住”就是不执着,不执着法相,不执着非法相,空、有两边都不住,此即是金刚般若波罗蜜。能有一分二分不住,就能得一分二分的利益。烦恼轻,智慧长,即是真实的利益。
何以惠能大师能明心见性?他听了之后,明白了,空有两边皆放下,很高明。真正放得下,一闻就开悟,一悟就放下。一放下,就证果,是故“急当断除我见”。我们要将“断我见”看作最重要的事,决不能稍有犹豫。断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在此下真功夫。
我见我相要是断了,四相四见都断了。烦恼障除了,不但见思烦恼没有,尘沙烦恼也断了,无明烦恼一定也能破几分。四十一品无明,能破一分二分,业障消了,报障自然也消了。业障是见思烦恼,报障是六道轮回的果报。报障断除了,就已经超越六道轮回,不在轮回之中,已经了生死出三界了。身体虽然在,不妨碍,并非证得此境界,人立刻就要死了,而是生死没有了,六道轮回没有了。
我们身体还在娑婆世界,是菩萨身,俗话讲摇身一变,就从凡夫变成菩萨。菩萨乘愿再来,在此世间住世长久或短暂,随意自在。想多住几年,亦不碍事;想立刻走,就走得了。住世的久暂,不为别的,久暂在缘,在众生那一边,自己对世间毫无留恋。众生有感,就多住几天;缘尽了,众生不愿意学,就到西方世界去了。此时生活空间拓开了,尽虚空遍法界是生活的空间。那一个世界缘成熟了,就现身在那个世界,正如《普门品》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不只现一个身。若有很多的世界众生机缘皆成熟,就现很多身,随心应量。如《梵网经》说的“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一入此境界,就能千百亿化身。凡夫无法现第二个身,因为凡夫执着这个身是我,另外一个身就不是我,是故永远死在这个身上。真可怜!
破了四相,无我相、我见。“无我”,就能现无量无边身,道理在此。因此《金刚经》消业障特别有效,问题是要真的去做,不是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念几遍就消除了。真正消除就得大自在。
“三障消除”,“三身”就现前,就“圆现”。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即是圆。只要四相、四见一破,这个身还在世间,就如同六祖惠能一样。能大师开悟,见性是在二十四岁,《坛经》上记载,他在黄梅得法之后,即是“三身圆现”。我们现在的身是业报身,觉悟之后,身见没有,我见、我相破了,就转业报身为圆满的三身。此身是“自受用报身”,也是“他受用报身”,对一切众生而言是“应化身”,对其本体来说就是“清净法身”。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其利益殊胜,真正不可思议。
惠能大师之后,不是没有见性的,而是没有像惠能大师那么快速、那么殊胜,的确没有。然在其修学过程中,假以时日,每个朝代,都有几个见性的,真正是难能可贵。其中的道理就是我们常讲的“看破、放下”。金刚般若彻始彻终就是教我们看破放下。
2.必须将“不住六尘生心”,放在心中,时时观照起心动念。倘于六尘少有触着,便当机立断,坚持不懈。至诚恳切,求三宝哀怜摄受,放光加被,助我之力。念佛不得力,亦全由未在此中用功也。
‘必须将“不住六尘生心”,放在心中,时时观照起心动念。倘于六尘少有触着,便当机立断,坚持不懈。至诚恳切,求三宝哀怜摄受,放光加被,助我之力。念佛不得力,亦全由未在此中用功也。’此段将“汝当奉持”的具体办法简单说明,即“不住六尘生心”。不住六尘,而生其心就是“应无所住”,讲得具体,就是“不住六尘”。“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时时观照我们起心动念有没有住在六尘境界上。事实上,我们一定会住。不住就成菩萨,成佛了。凡夫很苦恼,住而不能觉察。真正修行用功的人知道自己住,他比我们高明多了。我们先要觉悟,知道自己着相,住相了,就是开始觉悟了。
在起心动念处,“倘于六尘少有触着”。我们不是少有触着,而是触着太多,真是无量无边,深厚的习气。因此,要知当机立断,不能等待,当下就要断除。如何断法?能当机立断就成功了。假使断不了,也不知如何当机立断,就用念佛方法。才觉心里有住,念头立即转到“阿弥陀佛”,让我们的心不要住在六尘的尘境上,将它转成佛号。这比禅宗容易得多,宗门的修行方法是要断念头。
我们将念头转成阿弥陀佛,依然有住,住在阿弥陀佛上。这有何好处?好处很大,因为念头转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在六道,也不在娑婆世界,而在娑婆世界的西方过十万亿佛国土,那里有个极乐世界。所以,我们念头一转,就从娑婆世界转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此法不仅妙且亦不难,人人都可以做到,能如此修行,此生中不断见思烦恼,不离四相,亦能出三界,永脱轮回。
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正如古大德所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我们把破四见、破四相、断烦恼,明心见性这些事留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办。见到阿弥陀佛,再办这些事就很容易。在此世界非常难办成,是故先求往生极乐世界,立刻就入金刚般若之境界。
宗门大德常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就是住六尘境界,即着相。不怕念起,要觉得快、转得快,第一念是五欲六尘,第二念就转成阿弥陀佛,方是真正会用功之念佛人。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要至诚恳切求三宝加持。念头转得快,就是至诚恳切;念头转慢了,就无诚意,亦无恳切。念头转得快,阿弥陀佛与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一定照顾你,能感得诸佛护念,放光加被,如此我们得的助力就大。
佛的加持有显加、冥加。“冥加”是冥冥中加持,自己不觉得。功夫得力时,自己很明显会感觉到佛力加持。佛时时刻刻都在身边。借用一句宗教术语,“上帝与我同在”,诸佛菩萨确实与我同在。念佛功夫不得力,追究其原因,就是《金刚经》上讲的“着相”。没有真正看破放下,心还住在六尘,念阿弥陀佛不可能得力,不可能有感应。若念佛功夫不得力,仔细研读《金刚经》,希望藉着金刚般若波罗蜜,帮助我们无住,帮助我们看破放下,老实念佛,那才是念佛人学《金刚经》之目的。
3.吾人修行,必须于一切染缘,所谓六尘者,依此经能断、奉持二义,当机立断,坚持不懈,降伏习气。庶几有一心不乱之可能,而往生极乐,径登不退,不难也。
‘吾人修行,必须于一切染缘,所谓六尘者,依此经能断’。罗什大师译经是用意译的。本经玄奘大师亦有译本,经题是《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多》,梵文的原文上有“能断”二字。“金刚”比喻坚固、锋利,能断一切物;一切物不能破坏金刚。以金刚比喻般若智慧。我们要依金刚般若智慧断一切染缘。
‘奉持二义,当机立断,坚持不懈,降伏习气’。经题中之“能断”,世尊嘱咐我们“汝当奉持”,要把能断、奉持二义记住,此是佛对我们的教诲。“当机立断”是信心清净,丝毫疑惑都没有。“坚持不懈”是功夫,就是净宗讲的“净念相继”,这是功夫。“降伏习气”是效果,见思烦恼的习气,虽没有灭断,然能伏住,不起作用,即是成就甚深的禅定功夫。
‘庶几有一心不乱之可能’。我们以此方法念佛,才有可能得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是相当深的禅定;理一心不乱是明心见性,功夫更深。如果得事一心不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方便有余土。得理一心不乱,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报庄严土,品位都非常高,所以‘而往生极乐,径登不退,不难也’。
纵然我们无法达一心不乱,能将烦恼习气伏住,心得清净,念到功夫成片,一切时、一切处,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这一句阿弥陀佛之外,所有一切妄想、牵挂、忧虑都放下了。能念到如此功夫,就决定得生凡圣同居土。上乘的功夫,我们未必有把握得到,只要真的肯放下,功夫成片则人人皆可得到。世尊在本经说的事实真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假使我们真的肯定,承认一切都是假的,焉有放不下的道理!只要肯放下,功夫成片不难。
古德所谓“万修万人去”,此话一点都不假。念佛不能往生,就是放不下,还有牵肠挂肚的事不肯放下,那就没法子。带业往生,功夫成片的人见思烦恼没断,尘沙烦恼没断,无明烦恼没断,都带着往生。事一心不乱,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无明烦恼没断,带业往生。念到理一心不乱,见思、尘沙都断了,无明有四十一品,才破几品,还得带几品,还是带业往生。《华严经》上,华藏世界文殊、普贤,发愿求生西方净土,他们也带业。他们是等觉菩萨,带最后一品生相无明到西方极乐世界往生。所以诸位要知道,凡是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一位不带业的。等觉菩萨带一品生相无明,还是带业。
过去有人说,带业不能往生,一定要消业才能往生,弄得念佛人人心惶惶。西方世界只有阿弥陀佛不带业。除阿弥陀佛之外,每个人都带业,只是带得多,带得少而已。怎么可以说带业不能往生,那有这种道理。
>>续载中……
(《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讲于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国,“华藏讲记组”恭敬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