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輕安覺支」,註解云:「斷除身口粗重故,亦為滅除諸見煩惱故,亦名為猗柔順而無強暴故」。輕安就是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這是功夫得力的現象。《論語》云:「不亦悅乎」,也是輕安的境界。這個快樂不是從外來的,外來的歡樂稱作「樂」;從內心功夫顯現出來的稱作「悅」,「悅」跟「樂」看起來好像一樣,實際上根不一樣。
如何才能得輕安?註解舉了三個例子:第一,三業中的身業、口業粗重的煩惱離開了;換言之,身三種過失及口四種過失離開了,雖然根沒有斷,至少不起現行,就能得輕安,得喜悅。真正做到不妄語,不欺騙別人,當然也不會欺騙自己。世間人造業最重的無過於自欺欺人,口業第一條就犯了。人生真正快樂的事情,司馬光說:「事無不可告人言」。他做到了,他心地光明正大,一生所做的事情,沒有一樁是不能告人的,你就想到他有多快樂!如果我們做的事情還有見不得人的,不敢告訴別人,心裡很苦,怎麼會有喜悅?
所以,修行首要「不自欺、不欺人」。《無量壽經》講的善護三業,第一就是「善護口業」,這個意思很深!因為身口意造業,口業最容易,而且造得最多、最嚴重,所以佛把它擺在第一條。第二「不兩舌」,絕不挑撥是非,在甲的面前說乙的是非,在乙的面前說甲的是非,這決定不可以,最傷德性,許多重大的罪業都是從這個地方生的。所以,雜心閒話一定要防止,別人的隱私不但不可以打聽,連聽都不可以。我不聽,別人跟我講,怎麼辦?你也不能叫他不講,那就要「聽而不聞」,你講我都聽,我也點頭,但是一個字都沒有入進去,這是真功夫!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所以諸佛菩薩能與一切眾生和光同塵,這是四攝法中「同事攝」,這個本事高!
這是什麼功夫?十二因緣的「愛、取、有」,跟一切眾生同事相處有「愛」、有「取」,沒有「有」,「有」就是阿賴耶識裡落了印象。六根接觸六塵,心裡不落印象,所以沒有「有」,這是最高明的一招。一般人講「不走心」,心多清淨!看到人好事、善事,我們要認真學習;看到人的不善,完全不落印象在阿賴耶識裡面,如此才能得法喜、得輕安。
人生活在快樂當中,就不會生病,也不容易衰老。老、病從哪裡來的?從憂慮、煩惱當中來的;人有憂慮、牽掛、煩惱,容易衰老,容易生病。生活在快樂輕安的境界裡,不容易生病,不容易衰老,這是我們學佛第一個得到的好處。這個好處非常現實,只要你認真修學,決定可以得到,而且不難得到,這是最淺的功夫。你得到之後,就「法喜充滿」,你自然會勇猛精進,因為甜頭嘗到了。學佛愈學愈苦惱,那是沒有得到法喜、輕安;換言之,修學的不如法,與佛法的理論、方法決定違背。如果修學如法,無論修學哪個法門,一定得到輕安,我們要常常拿這個來勘驗自己的功夫。
「滅除諸見煩惱」,特別講的是見惑。「見惑」是錯誤的見解與看法。我們這幾年在新加坡與許多不同宗教往來,這些宗教都熱心做了許多社會慈善事業,我們看到很歡喜,也很尊重,我們拿一些錢去幫助他。有許多人不以為然,這個見解就錯誤了。還有人來問我:「為什麼要這樣作法?為什麼拿錢去送給外道?」我答覆他:「佛跟我們講,『眾生無邊誓願度』,基督教、天主教、回教是不是眾生?要不要度?要不要布施?要不要供養?」
要消除這個世間的劫難,一定要大家和睦相處。我們天天講和平,「和」是和睦相處,和睦相處的基礎是「平等對待」。我們跟別人不平等,我高、我大,別人小、別人低,這個世界永遠沒有和平。你心裡有高下,你心不平等,如何與眾生和睦相處?又何況佛在經上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凡有佛性皆當作佛。」我們要問:這些基督教徒有沒有佛性?天主教徒有沒有佛性?他有!他們統統都是未來佛,我們今天布施供養是供養未來佛。所以我們要真正懂得意思,真正懂得,沒有不熱愛一切眾生,沒有不全心全力幫助一切眾生的。怎麼可能傷害他、障礙他?一定要把錯誤的見解修正過來。
「猗柔順而無強暴」,身心柔和隨順,決定沒有暴躁,這是輕安的境界。由此可知,我們很希望得到這個境界,很希望生活在法喜充滿之中,就要斷除身口粗重的煩惱。你不修因,就得不到這個殊勝的果報。如果口常常造四種口業,身造殺、盜、淫,輕安你決定得不到,常生歡喜心、法喜充滿、不亦悅乎,你沒有分。你雖然聽到聖人的教誨,但這裡面的境界意義,你無法體會。這一定要自己去做,契入境界,才知道古人這些話裡頭有味道。
輕安又是定的前方便,輕安得不到,定就無法成就,定是更高的一層境界。你得到輕安、法喜,然後禪定境界才會現前。因此,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學菩薩行,要修菩薩道;「道」是存心,「行」是日常生活行為。無論在什麼境界裡,善緣、惡緣,順境、逆境,真正會修的人沒有障礙,無論什麼境界都不礙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真正肯幹,不怕道業不成,假以時間,決定有成就。根利的,三、五年成就;根鈍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決定有成就。
第六「定覺支」,註解云:「發諸三昧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見愛故。」「定」是佛教修行的樞紐,無量法門都是修禪定。法門不同就是修禪定的方法、手段不同,目的完全相同。我們現在用的是「持名念佛」的方法,目的是修禪定,淨土宗稱作「一心不亂」。
定的功夫有淺深差別,以淨土宗來說,「功夫成片」是最低的禪定。「功夫成片」是什麼樣子?不受外面境界干擾,古德講:「自己做得了主」,這是最初開始做得了主。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被六塵境界擾亂;換言之,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不會被境界所轉,在境界裡不生貪瞋痴慢、七情五欲。這是最低的禪定,就是功夫得力,有這種功夫就肯定往生。如果根塵相接觸,還會受外面境界影響,別人讚歎我,我很高興,罵我幾句就生氣,這就做不了主。境界風一吹,你馬上就動搖,這樣念佛不能往生,一天念十萬聲、二十萬聲佛號也不能往生,這是功夫不得力。
高級的禪定,我們這一生很不容易達到,初禪我們都沒有能力。所以,淨土宗修行比任何一宗容易,但是如果我們的佛號不能伏住煩惱,還是不能往生。淨土宗修行的手段,就是根塵相接觸的時候,心才動,不管是善念、惡念,立刻提起佛號把念頭打掉。古人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如果不起念,你就成功了,你不是凡夫,你已經是佛菩薩。凡夫決定起念,念頭才起,一句佛號提起來就是覺,把妄念換掉。順境起歡喜心,把歡喜的念頭換掉;逆境起瞋恨心,把瞋恨的念頭換掉;統統換成一句佛號,這叫真念佛!會念佛!所以,功夫在起心動念處用,用到所有妄念都不起了,就是「發諸三昧時」。『三昧』意思是「正受」,正常的享受,也翻作「禪定」,所以禪定是正常的享受。
「禪定」,惠能大師根據《金剛經》解釋,「不取於相」是禪,就是不受外面境界干擾;「如如不動」是定,就是內不起心動念。永遠保持外離相、內不動心,這個境界現前就是「發諸三昧時」,這時要「善能覺了諸禪虛假」。
世間禪定有八種,這是八個淺深不同的層次。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再往上去是四空定,合起來稱為「四禪八定」。八定裡包括四禪,不是四禪之外還有八定。這是大分,細分就多了。初禪的功夫、層次各個不相同,真正用功的人,年年境界不一樣,月月境界不一樣,天天境界不一樣。你就曉得,禪定層次是多麼複雜,用的手段、方式無量無邊。
有很多修禪定、得禪定的人,為什麼出不了三界,證不了聖果?毛病就在他生起「見愛」。禪定的境界好,佛門常講「禪悅為食」,那個境界快樂極了。一入那個境界,貪圖這個境界,就住在這個境界裡面,不能再提升,這就大錯特錯!將來我們修行契入這個境界,要知道《金剛經》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禪定境界也是虛妄,十法界依正莊嚴都不是真的,決定不能貪愛。一生歡喜心,自己就墮落,不能再前進了。所以,永遠要記住「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到如來果地還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妄想、分別、執著永遠斷了,才能開智慧。智慧是隨著定功逐漸開的,你定功到什麼程度,智慧就達到什麼境界;禪定與般若是成正比例,定功愈深,智慧也愈大。
四禪天人、四空天人對於娑婆世界六道的狀況瞭如指掌,為什麼出不了六道輪迴?因為他有「見愛」,「見」是所知障,「愛」是煩惱障。他們的二障比我們薄,但是還沒有斷,所以出不了三界。要想出三界,必須把「愛」斷了,對於禪定的境界決定不生這個煩惱。到什麼時候把「見」也斷了,就超越十法界。
《金剛經》上講「四相四見」,你要是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出不了六道輪迴;四相沒有了,但是你還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出不了十法界。《金剛經》後半部的教義比前半部深,前半部你做到了,超越六道輪迴,可以證得四果羅漢;後半部做到了,超越十法界,生到一真法界、華藏世界。
澳洲的土著說他們是真人,說我們被物質文明污染了心性、體能。他們的心清淨,生活多麼自在!他們每天過什麼日子?他們沒有家,到處去遊玩。澳洲政府給他們建築一些房屋,他們把房屋做為倉庫。他們睡在野外,風吹雨打也沒事,不生病。我們過著物質文明的生活,把我們的體能破壞了,禁不起風吹雨打。他們完全隨順大自然,他們到世間來是消業的,是來受報的,所以他們靈性很高,能預知很多事情。這是什麼原因?禪定;他心定,定能夠突破許多空間維次,所以能預知許多事情。這是本能,為什麼我們不能預知?因為妄想、分別、執著把我們這個能力破壞了。
要曉得,禪定境界不是究竟圓滿的,我們才能不斷向上提升。佛陀教育無他,幫助我們恢復靈性而已,一般人講的「恢復我們的本能」,現在人講「體能」。靈性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佛說一切眾生都有,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佛一句話道破了。「德能」,德是能力,佛家講「德相」,相是相好,能力、相好都是圓滿具足,一絲毫不欠缺。所以,佛家教育是恢復我們的智慧本能而已,它有方法、理論,依照這個方法、理論去修學,我們可以逐漸的恢復。
到我們「發諸三昧」時,突破空間維次,許多境界都能看到,但是不可以貪愛。定覺支,「定」覺的是什麼?定中境界也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跟我們眼前境界一樣,都不是真實的,可以受用不能執著。受用,你真正得快樂;執著,你就生煩惱。
第七「捨覺支」,註解云:「捨所緣境界時,善能覺了取捨虛偽,不生追憶故。」捨是放下,也就是放下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的妄想、分別、執著,不是在事相上放下,是在心上放下。佛法教初學,往往也從事相上教他放下,為什麼?凡夫習染太重,心隨境轉,事相是境,也得要放下。譬如,佛制定的禁戒,禁止不許做的,像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加一個「不」,就是從事上放下。因為你的心在境界上做不了主,你會被境界所轉,就得放下。如果自己有相當的功夫,一般講「禪定」,不會被外境所轉,這些戒律就沒有了;不是戒律沒有了,而是戒律圓滿了。圓滿的境界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不被境轉,境不礙心,心也不礙境,這是法身菩薩的境界,無障礙的境界。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然後才知道應該如何學佛,如何持戒。
我們見色聞聲還起念動心,就必須嚴持佛的禁戒,對自己一定有好處。到法身大士的境界,真正到了無障礙的境界,決定不會起一個傷害眾生的念頭,他不殺生的戒圓滿;決定不會有一個念頭佔人便宜,他不盜的戒圓滿;決定不會有個念頭侵犯別人,他不淫的戒圓滿。他在境界裡確實不起心、不動念,顯現出來的是大慈大悲,這個大慈悲心充滿虛空法界。我們今天沒有到這個境界,六根接觸外面境界還會起心動念,就知道自己功夫不行,還是被習氣所拘,不得自在,就一定要嚴持禁戒,慢慢的把自己的功夫向上提升,這是正確的。
「捨所緣境界時」,能緣是我們的根身,所緣是六塵境界,初學的人一定要在這上用功夫。捨一切境界就是「放下」,從哪裡放下起?首先放下自私自利,就是放下我相,我相裡最嚴重的就是自私自利。「我做的這個事情是利益一切眾生的!」「利益一切眾生」也得放下,弘法利生是利益眾生的,你要是不放下,你是輪迴心,做的是輪迴業。如果這個輪迴業是善業,果報在三善道,出不了六道;放下才能超越六道輪迴,這是破我執。你的心是很慈悲,是好心,「要幫助這些苦難眾生,要把佛法好好發揚光大」,這是好事,但是與心性不相應。一定要明瞭:我統統放下了,弘法利生的事情有沒有人做?有,諸佛菩薩會再來,我趕快去作佛、去作菩薩要緊,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何必一定說「這非我不可,我不做就沒人做了」,哪有這種道理!這是迷得深,很多放不下的因素在此地。
從世間法來說,最重要的是傳人,這在佛法裡稱作「承傳」。歷代祖師一代一代的承傳,這在世間法是對的,不一定我要做到底,有人接著做就行了。接著做的人沒有像我自己做得這麼圓滿,這是可能的,但是不要著急,只要傳人接著做,他在經驗當中會吸取教訓,他會不斷進步,十年、二十年之後,可能他的成就超過我們自己。只要鍥而不捨,只要不退心,「勇猛精進」非常重要。
捨覺支最重要的,「善能覺了取捨虛偽」,這一句話就是《金剛經》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可以取,可以捨,取捨是事,事事無礙,重要的是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金剛經》後面四句偈要常常放在心上,「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就是取捨虛偽;「如露亦如電」,是講這一切法不存在,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凡夫看到好像這個東西是真的,那是相續相,「如露」是相續相,「如電」是真實相,剎那生滅。《仁王經》云:「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這是事實真相,所以你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執著是與真相不相應,與真相相違背。這個錯就是佛家講的「迷」、「無明」,你不了解事實真相;真正了解事實真相,心得大自在,大自在是真心。為什麼得大自在?《壇經》云:「本來無一物」,怎麼不自在?不管你起什麼樣的妄想、分別、執著,還是本來無一物。你不要以為執著就真的有了,還是假的。
唯識講的三心「遍計所執性」,不是真的,決定沒有這個事實。所以,法身菩薩看得清楚,「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現在是不是佛?是,不過是個糊塗佛,糊塗在哪裡?就是起了妄想、分別、執著;雖然起妄想、分別、執著,他的本性裡還是本來無一物。所以,一切眾生確實本來成佛,這是真的。我們一定要懂這個道理,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勇猛精進,修六波羅蜜。為什麼又要勇猛精進去修六波羅蜜?六波羅蜜是性德,自性本具的,不是從外頭來的。幫助一切沒有覺悟的眾生,「先覺覺後覺,先知覺後知」,這是一切諸佛菩薩的常軌、大道。
「不生追憶故」,放下之後不會再留戀,不會再追憶。世間人免不了想過去、想未來,菩薩動念的時候真是萬善相隨,不動念的時候是心裡一個雜念都沒有,一念不生。動念是普度眾生,利益一切眾生,無量無邊的善業都跟著起來了,純善無惡。《十善業道經》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沒有一樣不善;這裡面如果有執著,有追憶,就不善了,就迷了。「善能覺了」,覺了是善,不覺就迷,不可能在覺與不覺當中,所以一定要善覺,明瞭取捨虛偽。
由此可知,取捨都是利益眾生,都是給眾生做一個好榜樣,幫助眾生覺悟。取能幫助眾生覺悟,我們就用取;捨能幫助眾生覺悟,我們就用捨;活活潑潑,不是為自己,是為眾生,這才稱作「善能覺了」。真正覺悟的人才懂得,他做得非常自然,沒有一法不是利益眾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