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站首頁>報恩講堂> 無量壽經 > 無量壽經 > 發大誓願(第二回)(有字幕)
現在選擇: 《現在播出 : 0001》
 
發大誓願(第二回)(有字幕)
2015.5.5 啟講於 日本四季之湯溫泉遺產酒店 / 編號:02-044 / 共 10 集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摘錄無量壽經親聞記第六章發大誓願第六
下載BT種子 (影音、文字、教材、或從FTP)
 

 

 
   

  
會自動播放首集,也可自由選擇底下的集數收看、收聽或下載。若播放不順,請手動選擇主機,下拉可以看到主機選項,英文字代表地區縮寫;選好主機,再點選下方表格的集數的小圖,即會播放在上方視頻區。點文字檔編號會詢問doc或pdf兩種格式,請依需求按「確定」後下載,閱讀pdf可能需要安裝adobe reader軟體。無法閱讀請看此

宣講
日期
講演文字(文件檔)
mp3
點播
高畫質影片
點播
2015.5.5

第1集:【02-044-0001

發大誓願(第二回)

法藏白言。唯願世尊。大慈聽察。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一、國無惡道願。二、不墮惡趣願。)

此品是淨宗最著名的四十八願,夏老居士當年會集此章經文時,費了三個月的時間,還有慧明法師與梅光羲居士二人幫忙,才整理出來,如與原譯五種本合看,確實會集得很好,文字的整理,可稱盡善盡美。在五種原譯本中用四十八條者有兩種,用二十四條者也有兩種,用三十六條者有一種。故古德說梵文原本不只一種,證明佛在世說法時,曾多次宣說無量壽經,可見此經之重要性。所以夏老居士會集時,以二十四為綱,以四十八為目。把五種本子的本來面目都能保存,頗為難得。

法藏菩薩對佛及當時諸大弟子提出他修學的報告,他的態度言語都非常謙虛恭敬。他說:「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這幾句話是他全部大願的總說。此經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極樂世界的狀況,全部經典就是四十八願的詳細說明,無一句與四十八願相違者,思想見解,行法作法,以及教化眾生,完全相輔相成,可謂佛佛道同。其所居住的佛剎就是他的道場,他自己已經成就圓滿的佛果,他的道場完全是幫助一切發願想成佛的,以及發願普度眾生之人。他的道場要超越一切諸佛剎土的功德莊嚴。佛在經典中開示過,西方世界固然很好,而尚有比西方世界更好的地方,其唯一能超越其他世界之處,第一是帶業往生。第二往生不退。第三往生以後,一生成佛。此是西方世界第一殊勝之處。

十方世界皆有階級,唯獨西方世界是平等的。生西方的方法太簡單,只要一心稱名,十念必生。西方世界無惡道,阿彌陀佛感覺三惡道眾生太苦,而且也是修道的障礙。十方諸佛剎土是佛與眾生善惡業所成,而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感,故清淨莊嚴。凡去西方者阿彌陀佛皆不問,只要具足信願行即可。此世界所有一切苦,西方都沒有,凡夫業未消,可以帶業往生,雖帶業,到西方世界後,並無惡緣,所以不起作用。應知惡業不要想,想一次,等於又造一次,只有增長,不會斷掉,過去所造惡業事過境遷,了啦,就不要再去想。要把心集中起來,專想阿彌陀佛,善中之善,此之謂消業障,念佛是最好的消業障方法。一切時一切處,起心動念都是阿彌陀佛,你的罪業就沒有了。

「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生起」,除佛外其餘九法界均為眾生。「焰摩羅界」指「地獄」。特指出三惡道罪障深重的眾生,只要念佛也能往生,而且不會再墮落三惡道。此「三惡道」在字面上講是指三塗,而實際上連聲聞緣覺權教菩薩均包括在內,因生到西方均屬大菩薩,不再退轉。法藏又說:「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


下載

下載
2015.5.8

第2集:【02-044-0002

發大誓願(第二回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所有眾生。令生我剎。皆具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種。大丈夫相。端正淨潔。悉同一類。若形貌差別。有好醜者。不取正覺。(三、身悉金色願。四、三十二相願。五、無差別願。)

所有眾生,其中有等覺菩薩,十方世界也有修小乘者以及人天、畜生、餓鬼。阿彌陀佛是真金色身,凡往生者與阿彌陀佛相貌相同,同具三十二種大丈夫相。一切世界眾生果報不相同,乃產生許許多多煩惱。果報好的易生傲慢,差一點的生自卑感,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遂發生糾紛。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自知無量劫時宿命。所作善惡。皆能洞視。徹聽。知十方去來現在之事。不得是願。不取正覺。(六、宿命通願。七、天眼通願。八、天耳通願。)

一切世界眾生若修不到相當程度,則無法達到宿命天眼天耳等神通境界。有些人有,是他修得的,沒有的是因其有妄想執著而喪失了。清淨心起作用即是神通,神通有大小,依清淨心的程度而有差別。到西方有阿彌陀佛威神加持,自然得到各種神通。真正念佛人用一心無夾雜,一句佛號即將阿彌陀佛的功德變成自己的功德。心同阿彌陀佛的心,願同阿彌陀佛的願,行同阿彌陀佛的行,神通能力那有不同阿彌陀佛的呢?阿羅漢的宿命通只能知道過去五百世,若生到西方,過去生生世世的家親眷屬生在何道統統清楚,救度他們太容易了。「洞視」是天眼通,「徹聽」是他們說些什麼都能聽到。佛不能度無緣之人,只要有緣,皆可以度。你把這個念佛法門傳授與他,他的機緣到了,立可得度。「十方」指空間,「過現未」指時間,時空無限制,無論大小之事全能知道。因清淨心像一面鏡子,統統照進去了,無所不知。下下品往生均有此能力。其他經典說八地菩薩才能到這種不可思議的能力,如相信此法,把你一生的煩惱、憂慮、牽掛,一齊放下,一心專念,念個三、五年,必有成效。生到西方,可能品位很高。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他心智通。若不悉知億那由他百千佛剎。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九、他心通願。)

十方世界眾生無量無邊,我們起心動念西方世界的人統統曉得。我們的心一動,他們看得到;我們的言語,他們聽得到;你想到西方,他們知道;你的言行若不一致,他們也知道。所以絕對不能自欺欺人,佛菩薩都圍繞在我們的面前,我們的一舉一動,他們都知道,能常常如是觀,我們的淨業能很快成就。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神通自在。波羅密多。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歷。供養諸佛者。不取正覺。(十、神足通願。十一、遍供諸佛願。)

「神足」,神奇超越常識謂之「神」,「足」是圓滿。除前所說神通外,其餘均包括在這一條。通常講變化莫測均屬此。有此能力,才能隨眾生之憶念而助其人,如普門品中之隨類化身。「遍供諸佛」者以現代話言,即超越時空,一念之間可以遍到十方世界度生,接引有緣的人。他到十方度化眾生是化身去,自己仍在講堂聽講。菩薩度生有應身有化身,化身很多。


下載

下載
2015.5.9

第3集:【02-044-0003

發大誓願(第二回)

「遍供諸佛」者以現代話言,即超越時空,一念之間可以遍到十方世界度生,接引有緣的人。他到十方度化眾生是化身去,自己仍在講堂聽講。菩薩度生有應身有化身,化身很多。周邦道老居士在抗戰前住在南京,其住宅是舊式五進的院子,有一天一位出家人在院中向周太太化緣,只化五斤香油,當時周太太尚未信佛,未予供養。事後一想,大門未開,此出家人如何進來,殊為不解,其後來台,與李老師談及此事,李老說,此出家人可能是地藏菩薩的化身,來度你們。周居士聞之非常後悔。西方世界每人都有化身能力,超越時空,能知過去未來。此種能力,我們每人都有,但因迷惑顛倒而不能證得。西方的好處實在太多,如不去西方修行,要靠自己的力量,需要很長遠的時間,方能達到此種效果,而且進進退退不知要受多少挫折。所以一切諸佛勸勉我們往生西方是有道理的。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十二、定成正覺願。)

這願等於阿彌陀佛給我們授記,亦即阿彌陀佛開給我們的成佛保證書。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六根清淨,一塵不染,若不是彌陀本願功德威神加持,很難辦到。生到西方,阿彌陀佛保證我們都能達到這個水準,從這個水準往上提升,決定成佛,並決定證大涅槃。「涅槃」含多義,其中最重要的意思就是「不生不滅」,此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在小乘法裡「涅槃」翻作「滅」,滅煩惱,滅生死。換句話說,也是不生不滅之義。此段說明我們修學終極目標,是要與諸佛一樣,圓滿證得無上菩提。得到真實保證,在一生中決定成就。一切經中均無此種說法。真正覺悟,希望快速成就的人讀到此願,如不發心求生極樂世界是不可能的。

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于日月之明。千萬億倍。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十三、光明無量願。十四、觸光安樂願。)

佛佛道同,佛的果證與清淨心亦相同。惟佛光所照範圍不等,是在因地所發之願有別。法藏一發心,其願即超越一般人,並且要勝過一切諸佛,因此其光明就自然徧照十方,所以一切諸佛光明不能與他相比。後面釋迦牟尼佛讚歎他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日光雖明,而有障礙,在室內就照不到。佛光無有障礙,有人說:為什麼不照到我呢?此是你本身有障礙,你有妄想執著就不能覺察,如果你念佛念到心清淨了,即感到沐浴在佛光之中。再舉一個淺顯的例子,經典所在之處,念佛讀經或修定時,佛光容易感觸到,真能得到快樂,惡念能止息,慈悲心能增長,希望求生極樂世界之意念逐漸加強,此古德所講的有淨土。

我作佛時。壽命無量。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若能知其量數者。不取正覺。(十五、壽命無量願。十六、聲聞無數願。)

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凡是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其壽命亦皆無量,古德說,此為淨土第一殊勝。壽命長,作什麼事都能圓滿。假設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統統證得緣覺,緣覺是辟支佛,地位與神通均比羅漢高,於百千劫,共同計算西方人數,也算不出來。這些人都是於十劫之內由無量無邊世界移民到西方者。阿彌陀佛的世界號稱極樂,其根本就是「無量壽」。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數諸佛。若不共稱嘆我名。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者。不取正覺。(十七、諸佛稱嘆願。)

此願與我們關係最大,西方世界再好,若無人向我們介紹推薦,我們也不知道。我們雖然俱備往生的條件,若遇不到這個法門,也是枉然。

十方一切諸佛向眾生說法,所講經論,都講此經,因此經適合一切根性。佛為什麼出世?就是來幫助眾生立刻成佛的。因此佛對眾生所說一切經論法門是以成佛法門為第一,而成佛法門就是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這三部經。如果這個法門你聽了不相信不願意接受,佛再向你說其他法門。有人不願意到西方極樂世界仍願留在這個世界,希望來生作個富貴人,佛就教你修人天福報,以滿足你的願望。這個法門無論什麼人,不論善惡、身份、男女老少、程度高下,只要相信、發願、肯依照此方法一心念佛,就能往生,此乃普度眾生圓成佛道的法門,真為希有難得。

所以一切諸佛出現在世間,目的是幫助大家成佛,怎能不講這個成佛法門呢?也許各位將此法介紹與親友而人家聽了搖頭,你們心裡難過嗎?不必。他成佛的機緣未到,當然不能接受。能夠接受這個法門是他善根福德因緣同時具足。我們無量劫以來也是生生世世修行,這三個條件總是不足,百千萬劫難遭遇,今天遇到了,我們一定要珍惜這個因緣。


下載

下載
2015.5.10

第4集:【02-044-0004

發大誓願(第二回)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十八、十念必生願。)

第十八願是四十八願中最重要的一願,此古來祖師所公認,其重要在「十念必生」,明白宣布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眾經較量,得到一個結論,推到最後就剩了一句「阿彌陀佛」的聖號。再回過頭來研究,四十八願就是這一句佛號的解釋,無量壽經全經即解釋此四十八願,大方廣佛華嚴經即解釋無量壽經,大藏經即解釋華嚴經。這才體會到一部大藏經濃縮了就是一句佛號。華嚴經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如對於一般人來講,說「任一」;若對於成佛機緣成熟的人來說,應說「專一」,專指一句佛號。如搞清楚,必定死心蹋地的抱著一句佛號不會放鬆了。

真正佛號只有四字,「阿彌陀佛」,「南無」是「歸依」的意思。蓮池大師在世時,有人問他,你老人家教人念佛如何教法?他說:我教人念「南無阿彌陀佛」。又問他:你自己呢?他說:我自己念「阿彌陀佛」。我真信、真願,我這一生決定求生淨土,執持名號就可以了,恭敬話可以免了。一般人未必真想往生,加一句「南無」客套話,與阿彌陀佛結了善緣,將來他想往生,這個種子會成熟的。「至心」是真誠之心,一絲毫懷疑都沒有,完全聽佛的教訓,非常喜歡這個法門以及西方極樂世界。念佛以凡夫言,念得愈多愈好,因為你不念佛必定打妄想,一切人我是非、貪瞋痴慢全來了,所以不念佛就要搞六道輪迴。


下載

下載
2015.5.11

第5集:【02-044-0005

發大誓願(第二回)

念阿彌陀佛,念得清清楚楚,沒有妄想,也沒有無明。一句佛號,不但破妄想,也斷無明,作用不可思議。念一句佛號,西方人縱然是下下品往生的人,也聽得很清楚,西方眾生統統歡喜,他知道你要成佛了。不但如此,十方世界諸佛護念,那些護法神能不擁護你嗎?有人念佛而仍遇到魔障,是你心不清淨,猶豫不決,念佛還要想別的,與佛菩薩沒有感應,魔看到你同你開個玩笑。如有堅定求生西方之心,魔不敢來擾亂,自然遠離或對你反而生起尊重之心。在此亂世,苦不堪言,災難很多,無法預測,認清處境,除了這一方法,無其他方法可以解救我們,且此法確實有效、穩當、快速。二六時中念佛,就是不可思議的善根,一有機會要報佛恩,一有機會即將此法門推薦與旁人。所以經典我們月月在印,分送與人,他只要念一句佛號,金剛種子已經為他種下去了。所有作的大小善事一律回向莊嚴淨土。臨命終時,十念一念都能往生。但是有許多病人臨終時昏迷,連家人都不認識,如何能念?若想臨終時得力,平時要用功,千萬不可圖僥倖,且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臨終時頭腦清楚不迷。如遇不到善知識,他也不會墮三惡道。所謂好死好生。第二、臨終有善知識提醒,趕快念佛。第三、一聽到馬上覺悟接受。這三個條件,千萬人中難得有一個。所以平常要放下,臨終時才有把握。每天睡覺時就想到我要往生了,天天想,到了真有一天,佛來接引,歡喜得不得了,那會有恐怖感。黃念祖老居士在往生前兩個月,全心全力的念佛,一天念十六萬聲佛號,這是示範。在國外受生活的限制,早晚課不能間斷,如時間不夠,即用十念法,盡一口氣念佛,謂之一念,念多少聲不拘,連續十念,所用時間不多,早晚兩次,此最簡單的早晚課。如一生中一次不缺,亦符合經中所講的「一向專念」。此為定課,散課是隨時念佛。至於臨終十念是只念十聲佛號。「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如果只犯五逆而不誹謗正法亦能往生,觀經中曾有提到,「誹謗正法」者是他根本不相信,不接受念佛法門,當然不能往生。蕅益大師說,能否往生要看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在於念佛工夫之淺深。工夫淺的是「工夫成片」。「成片」是心裡佛號成片,除佛號外無其他念頭,而貪瞋痴慢是非人我仍在,但不起作用,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假如見思煩惱斷了謂之「事一心不亂」,生方便有餘土。更深的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是圓教初住以上菩薩的境界,謂之「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再上去為佛的境界,謂之常寂光土。

日常生活要看得淡,並非不負責任,否則要把佛法的形象破壞了。如不負責任,令社會人士看到會說:學佛的人,家也不要了,父母兒女都不養了,不仁不義,就把佛法破壞了。世間事我們比不學佛的人作的還要圓滿,「放下」是心裡不要牽掛,用清淨心處世待人。清淨心就是真誠心,使社會人士看到學佛人確實比一般人不一樣。


下載

下載
2015.5.12

第6集:【02-044-0006

發大誓願(第二回)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密。堅固不退。復以善根迴向。願生我國。一心念我。晝夜不斷。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經須臾間。即生我剎。作阿惟越致菩薩。不得是願。不取正覺。(十九、聞名發心願。二十、臨終接引願。)

第十九願最要緊的就是「發菩提心」。觀無量壽佛經中提到發菩提心含有三心。一、至誠心,真誠到極處。此係菩提心之體;體必有用,其用是深心及回向發願心。深心是自受用,回向發願心是他受用。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中說,菩提心分直心、深心、大悲心;與觀經字面不同,而意義相同。此三心古來祖師大德解釋很多,各位可以參考,不再多述。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所說最為簡單扼要,他說,真正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心,就是發菩提心。他說的確實有道理。從往生傳上看,有不少念佛往生者,尤其鄉下老太婆,站著走的,坐著走的都有,她們並不知道什麼叫菩提心,而她們一心一意求生西方就是菩提心,蕅益大師一語道破。真心發願求生,然後再修諸功德,他的行持處世待人接物自然不一樣,未發心之前起心動念先想到自己的利益,發心之後念念為眾生設想,把自己忘掉了,想盡方法把這個法門介紹給大眾。冷靜的想一想,我們到這個世間來作什麼?現在人人都愛看電視、電影、歌舞、報紙、雜誌、畫刊,都是搞六道輪迴與我們不相干,一概不需要。家裡人要看電視,只能由他,他被境所轉,你看了如如不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外不著相,心裡也無染著,在用定功,個人搞個人的。「六波羅密」是菩薩修學的六大綱領,第一個是布施,「布施」是「萬緣放下」,心中一切妄想、執著、分別、憂慮、煩惱、牽掛一切放下。「持戒」是「守法」,守老師教誡之法,並不限於殺盜淫妄,還要守現在這個地區的法律、風俗、習慣,然後我們修學才不會受到阻礙。

「忍辱」,無論作什麼事要有忍心、耐心、長遠心,我們的理想願望才能達成。第四是「精進」,天天求進步,一門深入,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句話沒錯,但必須先要「煩惱無盡誓願斷」,否則所修的都是邪知邪見,反而壞事,祖師說的話一點不錯。煩惱不斷,要專修一門,煩惱斷了,可以廣學多聞。往往看到一個人用心修學,未出名時,人很謙虛,出名之後,貢高我慢,什麼都瞧不起,因為他學的東西太多,博學多聞,學得愈多,煩惱愈重,到後來一事無成,反而障礙了往生。唯有精進才能得定,定是樞紐,慧是目的,最後是般若智慧,我們也應依此標準,堅固不退。

平常用功,要一心念阿彌陀佛,晝夜不斷,一日至七日。打佛七,七天七夜不能中斷,見任何人不打招呼。佛七道場應守的規矩要在平時講解,不可在佛七中講,免打閑岔。現在佛七變成法會,已失其原來趣旨。

念一天一夜,容易作到,因二十四小時專注一句佛號,效果比平時念佛大得多。「一心念我,晝夜不斷,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經須臾間,即生我剎,作阿惟越致菩薩」。這幾句話非常要緊,前面曾提到十方眾生往生,他未提出條件,那些人由佛接引,那些人不接引。換言之,所有眾生臨命終時,佛都來接引,我們應當以四十八願為基本的根據。「阿惟越致」是梵語,即「不退轉」。生到西方即圓證三不退,等於圓教八地菩薩,這是彌陀本願的加持。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發菩提心。堅固不退。植眾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極樂。無不遂者。若有宿惡。聞我名字。即自悔過。為道作善。便持經戒。願生我剎。命終不復更三惡道。即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二十一、悔過得生願。)

凡夫往生,平時依教修行,積功累德,發菩提心,執持名號,欲生極樂,無不遂者。還有一種屬悔過往生者,其品位高下,要看其懺悔心的程度如何,在觀經裡看到阿闍世王,犯五逆罪,臨命終時懺悔,念佛往生。佛說他往生的品位是上品中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聞裡一定有信有解,繫念中一定有願有行,三條件具足,往生西方的意念非常堅強。「植眾德本」,就本宗言,就是執持名號,一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至心迴向,欲生極樂,無不遂者」,一生所解所行所修者只有一個願望,即將來生到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不如願的。過去所造惡業,應當懺悔,念阿彌陀佛即是真懺悔,心裡只有阿彌陀,惡念就消失了,何況又得彌陀十方諸佛威神加持。

自古以來有不少大德也不是一學佛就學這個法門,如蓮池、蕅益以及近代印光大師都是通宗通教,到後來接觸這個法門,馬上就相信。我學佛之後第五年即接觸到淨土法門,但不相信。跟李老師十年,他是印光大師的學生,專弘淨土者,我接受他的教法,尊敬他,不排斥,但不相信。到我講華嚴經講了一半的時候,發覺華嚴會上所有菩薩都念佛求生淨土,文殊、普賢是華嚴世界的等覺菩薩,還要發願求生淨土,經上說,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始」是初地,「終」是等覺,共十一個位子菩薩,他們都念佛求生淨土。知此事實之後,才相信這個法門是一切諸佛度眾生了生死出輪迴、成佛道的第一法門。發現之後,乃將其餘經教全部擱置。

建立信心有兩種,一種是真心認識明白了解,信心決不會動搖。一種是老太婆式的信仰,雖不懂而其善根深厚,教她念佛,她就死心蹋地的念佛,一生不改,決定往生,我們不如她。台北蓮友念佛團有一位李濟華老居士,有一次集會時,向蓮友講了一個半小時,聲音宏亮,講完之後,向大家說,我要回家了。大家以為他年歲大了,八十幾歲,要回家休息,沒想到他下了講台到客廳,在沙發上一坐就往生了。有人說,他兩三個月以前就知道自己要走了,星期假日到老朋友處聊聊天,似有惜別之意。二次大戰之後香港何東爵士夫人,何世禮將軍之母,全家是基督徒,惟何夫人信佛,兒女非常孝順,家中仍有佛堂,彼此並無衝突。她的往生,給香港人很大的啟示。往生之日她把子女們以及家中親眷一齊召來,她說,我們一家宗教自由,但是我今天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母子一場,你們今天念聲佛號送送我。這最後的要求,於情於理都講得通。她盤腿一坐,坐了不到一刻鐘就走了,從此她一家人都信佛了。她平時不說話,臨終表演給大家看,結果度了一家人。世間什麼事都是假的,只有這一件事是真的。

「為道作善,便持經戒」。善惡的標準要知道,佛的教誨是標準,戒律也是善惡的標準,但有一總原則,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更進一步,凡是對自己有利的是惡,凡是利益眾生的是善。應知世人與佛的觀念不同,佛是覺者,眾生是在迷。六道輪迴從自私的念頭來的,只要有我,就有輪迴,就有三界六道。佛法自始至終就是破執,破了我執,即證羅漢,超越三界。念念為我,增長我執,有法執者不能見性,這是事實真相。又如參禪,一坐一個月不出定,而我執未破,將來可能到色界無色界天,而出不了三界。念佛可以了生死、出輪迴、生西方,但「我」的觀念越淡越好,將來到西方品位高。所以平時處世,多為別人設想,多為社會設想,不要想自己。每天讀誦經典接受佛的教誨,把佛的教訓變成我們的思想見解生活行為,此之謂「學佛」,如此行持,命終絕不會墮三惡道。


下載

下載
2015.5.14

第7集:【02-044-0007

發大誓願(第二回)

我作佛時。國無婦女。若有女人。聞我名字。得清淨信。發菩提心。厭患女身。願生我國。命終即化男子。來我剎土。十方世界諸眾生類。生我國者。皆於七寶池蓮華中化生。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二十二、國無女人願。二十三、厭女轉男願。二十四、蓮花化生願。)

阿彌陀佛在行菩薩道時,看到十方世界男女雜沓,糾纏不清,所以他建造這個世界沒有女人,凡女人生到西方一律變成男人。相貌如有美醜不同,即有差別;西方是平等的,所以相貌完全一樣。唐朝道宣法師曾說過,凡是有女子的世界,必有地獄,佛在經中有此一說。從前女人苦難多,中國印度均如此。今天社會開放,男女平等,學佛有成就者,首推在家女眾。十方諸佛剎土眾生均不出胎、卵、濕、化,胎生如父母、兄弟、夫婦之情,如繩子綁起來,很難得斷。西方蓮花化生就沒有這些牽連。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禮拜歸命。以清淨心。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聞我名。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常修殊勝梵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二十五、天人禮敬願。二十六、聞名得福願。二十七、修殊勝行願。)

佛說一切法門皆應機說法,此經是對根熟的人說的,如不想成佛,這一願亦可助人得人天福報。以讀經念佛方法求世間人天福報,第一要「歡喜信受,禮拜歸命」,真真照作。何者為善,應作;何者為惡,應止。以清淨心修六度,處世待人接物,以此六條為標準,他人見到你自然生恭敬心,得到大眾的尊敬。來生生在富貴家,身體沒有缺陷。因善根深厚,來生還能遇到佛法。

我作佛時。國中無不善名。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同一心。住於定聚。永離熱惱。心得清涼。所受快樂。猶如漏盡比丘。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二十八、國無不善願。二十九、住正定聚願。三十、樂如漏盡願。三十一、不貪計身願。)

西方世界無三惡道,而阿彌陀經上說西方世界有白鶴孔雀等飛鳥,豈非畜生?其實牠們是阿彌陀佛變化出來的,為的是講經說法,使大家隨時隨地都聽到說法的聲音。佛說一切眾生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正定聚,他所修學的法門絕對正確,有結果,謂之正定聚。第二類是邪定聚,無論修什麼法門,其理論、方法、境界,無論怎樣精進努力,都得不到結果。第三類是不定聚,看緣份,遇到真正善知識即可帶入正途,遇到邪門外道,就把你帶入邪定聚。所以善知識非常重要,現在很難找,比不得從前。從前人修行,明心見性,一切通達,即上山住茅棚閉關,等於向大家宣布,我已畢業,等人來請其下山弘法。現在未出家即閉關,已漫無標準。目前只有一個辦法,學古人,作古大德的私淑弟子。孟子仰慕孔子,而不在同一個時代,孟子以孔子著作為圭臬,以之為師,他學成功了。後世尊孔子為「至聖」,尊孟子為「亞聖」。其他例子很多,如漢朝司馬遷,史記作者,學左丘明


下載

下載
2015.5.15

第8集:【02-044-0008

發大誓願(第二回)

目前只有一個辦法,學古人,作古大德的私淑弟子。孟子仰慕孔子,而不在同一個時代,孟子以孔子著作為圭臬,以之為師,他學成功了。後世尊孔子為「至聖」,尊孟子為「亞聖」。其他例子很多,如漢朝司馬遷,史記作者,學左丘明,左丘明的著作是左傳;唐朝的韓愈學司馬遷。今人找不到,只有學古人。佛門中蕅益大師仰慕蓮池,學得很像,也成為一代祖師。我今天給諸位介紹一位大善知識──阿彌陀佛。根據無量壽經修學,能把這一部經的理論都明瞭了,教訓都能在生活之中實現了,你就是阿彌陀佛的第一弟子。

西方世界往生大眾的快樂,如漏盡比丘,就是阿羅漢。「漏盡」是煩惱斷盡了。煩惱有三大類,見思、塵沙、無明。此經是大乘經典,應以大乘教義詮釋。小乘只斷見思,大乘漏盡是十地菩薩,法雲地菩薩,見思塵沙斷了,四十一品無明,他斷了三十九品,還剩下二品未斷。這是大乘羅漢,身見已破,不再起我執我見之念。佛為什麼還講這種話呢?因為我們是帶業往生,身見未斷,隨時想到我,而到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本願功德加持,我的念頭就不會再起來。

我作佛時。生我國者。善根無量。皆得金剛那羅延身。堅固之力。身頂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獲得無邊辯才。善談諸法秘要。說經行道。語如鐘聲。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三十二、那羅延身願。三十三、光明慧辯願。三十四、善談法要願。)

到西方世界後,體堅力強,身為金剛不壞身,「那羅延」是力士神名,比喻堅固。身頂皆有光明,光明是由清淨心發出來的。現在社會上有神通的人很多,有的能看到光明,也能離地三尺,他這個能力不是他自己的,確實有,而是妖魔鬼怪加給他的,他被妖魔鬼怪控制著了。

「善談諸法秘要」即講經說法。現在講經的人少,我勸各位發心學講經,勿以自己無智慧而不學。假如真發心,為了報佛恩,弘法利生,不圖名聞利養,講經時,自有佛菩薩加持。有時在講壇上發揮經中奧義,淋漓盡致,事後想不起來說些什麼。有時預備講演資料,開講後,全用不著,各位將來如參與講經,或能遇到此種情況。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為眾生故。被弘誓鎧。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雖生他方世界。永離惡趣。或樂說法。或樂聽法。或現神足。隨意修習。無不圓滿。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三十五、一生補處願。三十六、教化隨意願。)

「一生補處願」頗為重要。佛曾保證我們在西方極樂一生決定成佛,「一生補處」是等覺菩薩的地位,圓教的一生補處,如觀音勢至等。假如我到西方,要多久才能回來度我的家親眷屬?到了西方同阿彌陀佛一見面,得到佛力加持,即能再回娑婆世界,教化一切有情,來去自如,不會再有隔陰之迷。七地菩薩尚有隔陰之迷,生到西方竟能得到如此殊勝功力,到十方世界教化眾生,其目的是在發信,使其對佛法產生信心。已經認識佛教者,使其修菩提行,最高的階段,使其行普賢道。

凡是一乘了義的經典均屬普賢道,為最高的佛道。永離惡道,不是不去惡道,而是乘願化身去的,目的在教化惡道眾生,而非業報。地獄眾生在地獄受苦,而地藏王菩薩在地獄中,一切苦樂都不受,苦樂之事是有的,他的心是定的,所以他不感覺什麼。凡夫心隨境轉,為其所迷,事實真相完全不了解,所以受苦受難。西方人心都清淨,而且這個清淨不會失掉,因為阿彌陀佛的幫助,無論在什麼惡道中都不會受其影響。或者說法,或者聽法,作影響眾。文殊、普賢、舍利弗、目犍連都是古佛再來,幫助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他們是在唱戲,前台後台不一樣,也許到了後台,老師變為學生。所以佛法常講本跡因緣,一佛出世,千佛擁護。「神足」是「神通」,佛不大用神通接引眾生,因妖魔鬼怪都有神通,眾生不易辨別,佛禁止用神通,但若遇有大影響力的人,如國王大臣,偶爾亦用神通而以說法為主。

我作佛時。生我國者。所須飲食。衣服。種種供具。隨意即至。無不滿願。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三十七、衣食自至願。三十八、應念受供願。)

此願對我們亦甚重要,我們在六道中太久,養成一種堅固的習氣,衣食住行,一天到晚牽掛不停。阿彌陀佛告訴我們不必過慮,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現在科學發達,還作不到。今天科學家已經探討出來,能與質可以互相變化,如何變法還不知道。想吃什麼,一想就來,吃完了,什麼都沒有了,也不要洗碗洗筷,這多爽快。衣服也一樣,隨心所欲,不要衣櫃,亦不必逛公司。一切受用,隨心所欲,不必操心。供佛在修福中最殊勝,現在不要說佛,就是想供羅漢也找不到。到了西方,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我要普供養,一念就作到。要用什麼樣供養具也是隨意即至。這種智慧、能力、神足皆達圓滿。照經上說,八地以上的菩薩才能得到,而此經只說「生我國者」即能達到,未說上品上生,可見下下品亦能如是。我們念一句阿彌陀佛即能達到八地菩薩的地位,所以許多菩薩都不相信。此法易行而難信,真相信者,乃過去生中之善根福德有以致之。


下載

下載
2015.5.16

第9集:【02-044-0009

發大誓願(第二回)

我作佛時。國中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雖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數。及總宣說者。不取正覺。(三十九、莊嚴無盡願。)

此段願文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物質環境,只說一個概要。「萬物」指一切物質。「嚴」是莊嚴,「淨」是清淨。現在全世界環境污染的程度非常嚴重,看到「莊嚴清淨」四個字,比從前人感觸深刻。「光」是光明,「麗」是華麗,形容極樂世界之善美,形色殊勝奇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此皆阿彌陀佛無量劫修學功德之成就,以及十方世界往生西方之人淨業所感。西方世界的景象,諸大菩薩雖具天眼,縱然是等覺菩薩也無法辨其形色、光相、名數,圓圓滿滿的說出來,因其是如來果地上的成就,唯佛方能究竟。

學佛最要緊的是把事實真相認識清楚。認識清楚之後,自己才能選擇與決斷。我們生在這個娑婆世界,一切事事物物都看清楚了,難免日久生厭,想離開,到那裡去呢?世間人福報大地位高的帝王將相,豪富人家,愈富貴,造的業愈重,將來轉生到那一道,被業力牽著走,自己作不了主。凡夫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中可以考驗一個人的善惡境界,心裡有所想像,晚上就會夢到,思想就是業力,業力確實有。如想改變業力,其唯一方法,以願力降伏業力。今天有幸在佛門中找到一條生路,不但善知識勸導我們,諸佛菩薩異口同聲稱讚念佛法門。尤其末法時期,除此之外,無第二條路可走。雖說法門無量,是從理上說,事上不然。以小乘初果而言,地位很低,如小學一年級,也要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見惑分五大類,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共有八十八品,斷盡了才能證得小乘初果須陀洹,還不能出三界,要再天上人間七次往返,證阿羅漢果,超出三界,實在不容易。如搞不清楚,作一個錯誤的決定,把自己一生誤導了。

我作佛時。國中無量色樹。高或百千由旬。道場樹高。四百萬里。諸菩薩中。雖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欲見諸佛淨國莊嚴。悉於寶樹間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四十、無量色樹願。四十一、樹現佛剎願。)

樹木人人都喜歡,品種亦多,非常高大,達百千由旬。「由旬」是印度計算長度單位,分大中小三種,大由旬合中國八十里,中由旬合六十里,小由旬合四十里。經上所講由旬均指大由旬而言。道場樹是阿彌陀佛講堂周圍的大樹,其高度有四百萬里,如此高大殊令人難以相信。應知西方人的身材亦比例的高大無比。讚佛偈裡讚歎阿彌陀佛的身相,「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佛眉間有兩根白毫,旋轉在一起,如珠子形,有五座須彌山大。佛的眼睛比太平洋還大,如此說來,西方人與樹之比例,就講得通了。經中只舉出最易常見的樹加以形容,「菩薩中,雖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指一般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者,對於樹還能了解,若講其他物件,則善根劣的菩薩,恐不能了知。凡是往生西方的人,其身量與阿彌陀佛相同。

西方人事環境與物質環境,全是阿彌陀佛稱性功德之所流露。樹之功德不可思議,樹亦能弘法教學,其功用如同電視畫面。如我們想看十方世界的狀況,悉可於寶樹間見之,且可隨心所欲,猶如明鏡,睹其面像。

我們必須體認都有過去世,如無,今生所受之果報就講不通。世間每人所受果報不同,自作自受;明此事實,決不怨天尤人,心平氣和的接受。知道因果報應之道,我要好好修極樂世界的因,把全部精神投入下去,來生即可接受果報。在此世生活是受業力支配,想作好事都有魔障;生到西方,蒙佛威神加持,沒有任何魔難。

我作佛時。所居佛剎。廣博嚴淨。光瑩如鏡。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覩者。生希有心。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四十二、徹照十方願。)

阿彌陀佛雖說他自己的居住環境,也就是告訴我們,生到西方之後,我們的正報、身體與容貌,以及所居的生活環境與阿彌陀佛一樣。西方是平等世界,居住的環境寬大廣博,莊嚴清淨。「光瑩如鏡」,「光」是光明,「瑩」是清淨,一塵不染。無論是人的身體或一切萬物全是透明的,七寶也是透明的。娑婆世界只有水晶透明,西方連地都是透明的。徹照十方無量諸佛世界,現在的事,過去的事,未來的事,都能看見。心裡想什麼,統統能見到。無量劫來的因緣果報,無論是自己的,或諸菩薩的,都能徹底明瞭。為什麼成佛成菩薩,為什麼墮三惡道,一目了然。

我作佛時。下從地際。上至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寶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眾生聞者。皆修佛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四十三、寶香普熏願。)

在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已曾讀到「香光莊嚴」一句經文,現在在此地見到香光莊嚴的真相。前二品講光明,此品講寶香。此世界七寶只有光彩而無香味,西方世界的七寶有香味,所以稱極樂世界是「香光莊嚴」世界。初學佛者對寶香最易得到感應,心地清淨虔誠,或念佛,或誦經,有時會聞到香味。三月前在達拉斯陳大川居士家中,有一次同修五、六人在院中乘涼並討論佛法,同修們同時聞到異香,時間很長。證實佛的光明周徧法界,寶香亦是周徧法界。十方世界眾生有緣見到佛光,聞到寶香,都會發心學佛。這樣經文顯示西方境界與華嚴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法界完全相同。眾生能接觸到佛光寶香,與佛緣深,這些祥瑞的感應均能啟發眾生的信心,他有這種感應,對佛法發生信仰,至於以後修學能否有成就,要看他遇緣如何,如遇到念佛法門,較易成就。

四十八願中前四十三願皆是佛發願普度眾生往生淨土,四十四至四十八願是佛發的別願,專對菩薩們發的。菩薩都是捨己為人,但七地以下菩薩,在六道中度生,皆有隔陰之迷。到人間一投胎就把前一生的事忘掉,如這些菩薩修淨土法門,有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即不會有隔陰之迷。所以大菩薩常常照顧小菩薩,往往在必要時一點醒,小菩薩可能立即覺悟。


下載

下載
2015.5.17

第10集:【02-044-0010

發大誓願(第二回)

我作佛時。十方佛剎。諸菩薩眾。聞我名已。皆悉逮得清淨。解脫。普等三昧。諸深總持。住三摩地。至於成佛。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四十四、普等三昧願。四十五、定中供佛願。)

此處說「諸菩薩眾」,以圓教說,從初信位到等覺,五十一個位子統統包括在內。他們有緣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皆悉逮得清淨、解脫、普等三昧」。菩薩多生多劫發願教化眾生,在自覺覺他方面皆有殊勝功德,聽到這個法門,所得到的利益超過凡夫太多了。他們得到清淨解脫,「清淨」離一切染著,染著有程度淺深不同,「解脫」是離一切煩惱。只要有牽掛即有煩惱,不能自在。「普等三昧」,「普」是普徧,「等」是平等,普徧平等是如來果地上所證得的。以本宗來講,「普等三昧」是念佛三昧中之最高最深的。「諸深總持」,簡單說,一切善法決定保證不會失掉,一切惡念決定不生;安住在念佛三昧之中,一直到成佛。菩薩雖未到西方,而聽到阿彌陀佛名號,讀到無量壽經,即持。但菩薩必須對阿彌陀佛生仰慕恭敬之心;如對經法名號排斥毀謗,不但得不到加持,而且有甚深罪過。

「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不失定意」。在定中不必離開本處,起一個念即能供養一切諸佛,最難得的是他仍不失定意。我們自己一個人在道場修行,心很清淨,一旦向某善知識參訪,定就失掉。我們平時念佛為什麼見不到阿彌陀佛,見不到還好,見到必大驚喜,反而心動了,甚至於生起驕慢之心,看不起別的修行人。即使將來見到佛或西方極樂世界,如祖師們一樣,不必當一回事,一切境界現前,決定不執著。如慧遠大師當年三次見到極樂世界,從未告人,最後臨終時才告訴徒眾。同樣,一切魔境現前,不生瞋恚,亦不失定意,不受其影響,依然一句聖號。順逆境界現前,我們的心是清淨的。

我做佛時。他方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者。證離生法。獲陀羅尼。清淨歡喜。得平等住。修菩薩行。具足德本。應時不獲一二三忍。於諸佛法。不能現證不退轉者。不取正覺。(四十六、獲陀羅尼願。四十七、聞名得忍願。四十八、現證不退願。)

「證離生法」,此「生」字指「六道輪迴」,「離生法」是永遠脫離三界六道。菩薩示現在三界六道,如得不到佛的加持,仍會有隔陰之迷,還有生死法。「陀羅尼」梵語,譯為「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亦即一切法的總綱領。陀羅尼有四種:一、法。二、義。三、咒。四、忍。法即教學,佛之教法,持之不忘。義是理論,於諸法之義,持而不忘。咒即神咒。忍是於法之實相安住。抓到綱領,教化眾生不會有錯誤,一切均無障礙。

「清淨歡喜得平等住」,平等非常重要,一切萬法,體平等,相也平等。我們看就不平等,因為我們著相,迷在假相上。例如一般房屋,有的漂亮,有的很平常,不一樣。若請建築師來看,他只看這些房屋用多少磚瓦、水泥、木材,看來房子都是平等的。菩薩看到真相,了解萬法平等,萬法一如,所有分別執著都沒有,得真正清淨平等。此時必定證得三忍,「三忍」是「音響忍、柔順忍、無生法忍」。在仁王經上,也是用忍說明菩薩果證,分為五種:一、伏忍。能把妄想執著伏住,並沒有斷,是帶業往生的基本條件。外表要隨順,內心要清淨平等,不能被外界所動搖。諸佛菩薩喜怒哀樂都是教學,面孔只是唱戲而已。二、信忍。信心成就,即深信不疑,比前面伏煩惱要深一層。三、順忍。此即前面所說的柔順忍。仁王經之五忍與本經三忍一配合,大致上可以了解,均指圓教地上菩薩的境界。

「於諸佛法不能現證不退轉者」,現前果證即圓滿證得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此阿彌陀佛最後幾願,幫助十方菩薩而發的,不必到西方極樂世界,只要對阿彌陀佛稱名、讚歎、恭敬、供養、依教修行,並為人演說,必定得到阿彌陀佛最後的幾願加持。


下載

下載

分頁顯示: 第 1 頁 / 總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