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訓練穩重,訓練定(有影片)
請點下面的選項觀看影片
看mms影片
看youtube
下載影片
「又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假是借,不需要借修才證果,不需要。為什麼?你自性裡頭本有的,覺性是本有的。惠能大師沒修,突然開悟,不是像別人禪堂裡面參了多少年,他一天禪堂也沒進過;講堂去聽多少年,他沒有學過,講堂一天沒去過,他不認識字。所以惠能大師確實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即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這是惠能大師講的話。因為本自具足,所以不需要修,見性了,就全得到了。你不見性,什麼都得不到。
說到這個地方,你就懂得中國古時候的教學法,根據這個理念,這個理念在中國根深蒂固。中國人所希求的什麼?開悟,不是求別的。悟從哪裡來的?悟從定來的。心浮氣躁是決定不能開悟,心要定。所以中國人古時候教育,從小就訓練你穩重,訓練定,小孩就有規有矩,像個小大人一樣,這是現在人看不慣。小孩要活潑、要天真,那就完了,你從小就把他養壞了。他是個好材料,從小就要有模子、有規矩給他做,他就得守規矩。
《弟子規》那是最基本的,共同必須要遵守的,家家都不能離開的。從小大人就要教他,大人在他面前表現的守規矩,有規有矩,他從小看習慣了,而認為這是天經地義,他一生他都不會越軌,心就定了。心定才開智慧。所以小孩訓練他的定心,訓練他得定,用什麼方法?背書,他背書就不會胡思亂想,他不背書就胡思亂想。所以每天教他讀書,不需要講意思,就是把他心定下來。在生活上,處事待人接物有規矩,一定要懂規矩,好處在哪裡?大人都守規矩,大人做模樣給他看。所以《弟子規》不是小孩學的,是一生都不能離開的。從小到老,那是生活,生活的規範,是處事待人接物的規範。不能一天沒有規矩,一天沒有規矩就亂了,家就亂了,家亂社會就亂了,那災難就來了。一定守規矩,天天叫你背書,不給你講解,你心是定的,講解你會胡思亂想。
尤其是小孩沒有成熟,那個思想就會有偏差。所以只叫你讀,不跟你講,什麼時候跟你講?十三歲進太學,十三歲到十五歲,最遲是十五歲,最早十三歲,當中沒有中學,進太學。太學裡面讀書有老師跟你講解、跟你討論,你可以提出問題,老師給你解答。太學裡沒有書本,為什麼?都背熟了,老師也背熟了,學生也背熟了,跟你講《論語》第幾頁第幾行,你都清楚,你背得滾瓜爛熟。所以老師跟同學都熟,重要的典籍都是從六、七歲到十二歲全部背完,小孩記憶力好。所以到大的時候,引經據典不需要去查書,哪像現在查書多辛苦,他們都是已經記熟了。
所以讀書很快樂,到太學很快樂,每天真的奉事師長,對老師尊重跟父母一樣,認真學習就是報老師的恩。老師的教學通常都是遊山玩水,講到書裡的典故,講到什麼地方就到什麼地方去看,讓你看實際狀況,帶著酒菜,學生服勞役,帶著一群學生遊山玩水,玩回來,這一門功課教完了,那個讀書多快樂!哪有像現在讀書這麼苦!我們看到現在小孩念書這麼苦,還敢不敢投胎作人?不敢,這麼苦!讀書是個樂事,從小讀書就快樂,快樂一輩子,哪有讀書讀得這麼苦的,這個事情誰幹?所以讀書是快樂人生,教學是快樂人生;要不是快樂,釋迦牟尼佛不幹這個事情,聰明,他不是傻瓜。
孔老夫子周遊列國回去才嘗到這種快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早要嘗到,他就不必去周遊列國,去求個一官半職,何必?沒有必要,他一定想到要學釋迦牟尼佛。所以真正求學問、求智慧,不是求別的,在佛法裡面求智慧,在儒家講求學問,樂事!無比的幸福快樂,與名利毫不相干。這不是地位,這不是財富,與這個不相干,提升自己的境界。用一般宗教裡面講輪迴,他的後世是天堂,比人間更殊勝,為什麼?他的道德向上提升,自然感得這些境界。好學的一定跟好學的在一起,有道德的人一定跟有道德的人在一起,這就是物以類聚。世間人也一樣,喜歡跳舞的跟喜歡跳舞的在一起,喜歡玩樂的跟玩樂的人在一起,喜歡讀書的他一定跟讀書的人在一起,志不同道不合他就不會聚在一起。喜歡道德的,天講道德,天的道德比人還要高,他肯定到那裡去了。喜歡搞貪瞋痴慢,就是三惡道,他一定到那裡去,不是閻王找他,不是的,是他什麼?他的意念,他去走那個方向,他自然去了,這個才是合乎情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三九六集)2011/5/5 檔名:02-039-0396
>>>回前面總目錄 / YouTube影片主頁 / 土豆網影片主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