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  雜誌下載  常見問題  繁簡轉換程式下載

2002.7.27  星期六  VOL.110


 

 本期專欄:分工合作 各盡所能

 

卷首語
本期內容簡介

 

我們學習、生活、做人,就是在社會大舞台裡扮演一個角色,無論演什麼角色,要演得像,要演得逼真,要與法相應。請看分工合作 各盡所能

現在人不要四弘誓願的前面兩願,一開頭就要『法門無量誓願學』,結果學了沒幾天,就到處宣揚他是什麼佛、什麼菩薩再來的,這是胡說。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菁華

孔老夫子講的三人行必有吾師,三人是自己一個、一個善人、一個惡人。請看快樂修行人

近期網站新增內容:華嚴經661∼680、楞嚴經清淨明誨章(1993/2講於高雄元亨寺)、金剛般若與淨宗修學(1993年講於美國洛杉磯)等。

 

返回

 

 

楊枝淨水
分工合作 各盡所能

 

人是過著群居的生活,不能脫離社會大眾而單獨生存。既然是過群居的社會生活,就一定要明瞭互助合作分工的重要。不但人的生活如此,許多動物也是過著群居的生活,它們分工也相當細密。因此,自己一定要覺悟,在團體裡面認識到我最適合擔任哪一類工作,向這個工作認真努力學習,人人都能將自己本分工作做好,這個團體社會就健全。

佛稱為二足尊,二就是指福與慧,足是圓滿的意思;成佛就是福報跟智慧都圓滿了。佛在群居社會裡的角色不定,佛是『隨類化身』。像十地菩薩在大梵天化身作天王;也有佛菩薩化身作人王、作乞丐。由此可知,男女老少、富貴貧賤,其中都有佛菩薩示現。大家需要什麼樣的角色,佛菩薩就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是真正得大自在。如果永遠只扮一個角色,不能換第二個角色,就不自在了,也不能說是隨類化身。所以,佛是究竟圓滿的智慧,成佛就是過究竟圓滿智慧的生活。在社會上,無論他是什麼樣的地位、角色,他所表現的都是究竟圓滿的智慧。能令一切眾生羨慕,能使一切眾生倣傚,這就是佛菩薩。

在世間無論是出家或在家,要知道自己的能力、情趣、宿根,絲毫不能勉強。我們學習、生活、做人,就是在社會大舞台裡扮演一個角色,無論演什麼角色,要演得像,要演得逼真,要與法相應。法有事、有理,與理相應就是與真性相應,與大三空三昧相應,這稱為『契理』;與事相應,與整個社會需要相應,在社會上能夠啟發、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就是行菩薩道。對社會盡到最大的貢獻,助佛弘法利生,在整個佛教事業中,就是真正的續佛慧命。明白道理,因緣自然殊勝,若強求做某一樁事情,障礙就多了。

人貴自知之明,要認識自己適合做哪一樁事情。以佛教做例子,佛教是教學,佛教的道場是學校,學校有三類的人集合在一起,才能把這工作做好。第一是教員,負責教學。學校不能沒有教員,但如果一個學校人人都是教員,學校也辦不成。要使教學工作做得圓滿,必須還有行政跟之配合,所以學校有職員。從校長到負責一切行政工作的人員,一個都不能少,否則學校就不健全。除行政人員之外,還要有事務人員,做一些瑣碎的事情。這三種人配合起來,工作才能做得圓滿。教學是整體的,我們自己適合做哪一種工作,做自己適合做的工作,跟大眾密切的工作,就很愉快了。如果人人都作校長,或都作教員,學校就辦不成了。

群居的社會是互助合作,像鐘表一樣。鐘表的作用是報時,但靠這兩根指針就能報時嗎?還是需要後面眾多的零件,少一個螺絲,報時就不准,所以一個零件都不能缺少。由此可知,報時就像佛法團體裡講經說法的法師,而真正推動這兩根指針的是電池供應電力,使手錶裡每一個零件、齒輪,都能依照它的速度旋轉,兩根指針報時才能準確,不會有差誤,所以它是整體的,是互相合作的。如果每一個零件都要當指針,報時的作用就失去了。

明白道理,自己在社會上適合從事哪一項工作,認真努力把自己本分的工作做好,就是印光大師講的『敦倫盡分』。倫是類,我是屬於哪一類,自己這一類的工作就是我們的本分,我把本分的工作做好,與大眾來配合,這個道場就健全。小團體如是,大團體也不例外,大至國家,亦是同理。再小到自己身體,許多器官、細胞組織,每個器官在身體裡都有它一部分的功能,各管各的,密切合作,各盡自己的本分,身體才健康。要是亂了,彼此干擾,不盡自己的本分,而去管別人的閒事,身體就生病,命也活不了。諸位如果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也就懂得做人的基本原則,無論自己扮演什麼角色,都非常快樂、歡喜,真的是充滿智慧。

菩薩示現一個乞丐,做一個乞丐菩薩、乞丐佛陀,他為什麼要扮演這個角色?社會上有這一類的人存在。既有這一類的人,佛菩薩度化眾生是『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怎麼能放棄他們?也許大家聽到這話感到懷疑,乞丐對社會有什麼貢獻?他要是菩薩乞丐,對這個社會就有貢獻。令一切大眾看到他啟發不貪、不嗔、不癡,幫助社會大眾斷貪嗔癡。一般人在世間爭名奪利,菩薩乞丐不要名,也不要利,對社會就是很大的啟發,這就是教化社會。

我出家受戒時,戒和尚道源老法師講了一個故事,故事發生在他的家鄉泰州。他出家沒多久當小和尚時,他們泰州有個乞丐,他的兒子經商發大財,但他在外面討飯。親戚朋友對他的兒子不能諒解,『你發這麼大的財,生活這麼富裕,你的老子到外頭討飯,成什麼話?』他自己也覺得臉上沒有光彩,就派了很多人去找他的父親。好不容易找回來了,要好好的供養。老頭子回到家之後,住了還不到一個月,看到周圍人少的時候,又溜出去討飯、作乞丐。

人家就問他:『你為什麼有福不曉得享?』他說那個不是福,我要飯是福,無憂無慮,天天遊山玩水,晚上睡破廟,隨便什麼地方休息一下,跟大自然為伍,生活多愜意。家裡那麼多人伺候,就像被人家關在籠子一樣,那不是人過的生活。人家爭的是名聞利養,他把名利捨得乾乾淨淨,在我們看起來,這個人也許是菩薩示現,不是普通乞丐,他是個幸福快樂的乞丐。乞丐當中很多有道義,拾財不昧,不接受人報酬,肯幫助人解除危難,中國人講義丐,他有義氣、有道義,樂天知命,這是值得社會大眾學習的。他在這一行,他能把這一行做得那麼圓滿,豈不叫敦倫盡分?

我們今天出家參與佛教教學的大事業,自己要想想,我在這一倫裡適合做什麼工作?講經也不是人人都有這個條件。我過去在李老師會下,李老師在台中有兩個機構,一個『台中蓮社』,一個『台中慈光圖書館』,跟他學習的學生很多,貼近身邊的差不多也將近兩百個人。這兩百人當中,老師觀察大家的習性能力,勸導大家修學,有能力講經的就勸他講經,沒有能力講經的就勸他學辦事、學領導,在辦事裡培養領導人才。若你擅於交際,就培養你辦交際,道場裡面講的知客,現在講公關(公共關係)。若你心細能理財,就培養你做財務工作,道場各種人才都需要。

現在弘法面又擴展了,不僅僅限於一個道場,講經說法、講演現在都錄音、錄影,有許多電視台、衛星電視願意拿去廣播。另外還有電腦網路的傳播,這些都需要科技人才。出家人能不能從事?可以,這些科技已經跟我們教學融合成一體。另外還有翻譯人才,把中文翻成世界各種不同的外國文字,向全世界流通弘揚。

所以,佛教團體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才。將佛法傳播到全世界,利用高科技將佛法延續到後代。今天不僅是保存經典,錄相跟錄音都應當保存,利用科技的方法,永遠保存給後人,幫助後人學習。所以,一定要曉得自己的能力、興趣、嗜好,應當學哪一樣東西,把佛法教學整體做得圓圓滿滿。

節錄自早餐開示1998/4/28)

 

返回

 

 

經論輯要
大乘無量壽經菁華(4) 淨空法師1993/8講於美國舊金山大覺蓮社 講記組恭敬整理

 

五、心常諦住。度世之道。

『諦』是真實。『四弘誓願』有一條『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能常有這個念頭,就是『度世之道』。

這是『發菩提心』,心常住在四弘誓願上。

但是我們要想度眾生,先要成就自己。四弘誓願不但是大菩提心,而且是我們修行證果的層次、階段。願為先導,願為動力,而修行要從斷煩惱下手。親近一位老師,就是幫助你斷煩惱,等你煩惱斷盡了,魔怨沒有了,定慧成就了,然後再『法門無量誓願學』。

現在人不要四弘誓願的前面兩願,一開頭就要『法門無量誓願學』,結果學了沒幾天,就到處宣揚他是什麼佛、什麼菩薩再來的,這是胡說。

從前五年學戒,『戒』是老師的教誡,至少是五年的時間與一位老師學習,成就定慧,奠定根基,然後才能廣學多聞。從前的社會比現在單純多了,還要用五年的時間遵守老師的教誡,我們現在的染污,比過去嚴重十倍都不止,所以從前五年學戒,現在則要五十年學戒。但是假若你說要學五十年,大家就不想學了。

所以,最好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見到阿彌陀佛後,再廣學多聞。因此,我們現在學習四弘誓願要分成兩個階段,現前只修『眾生無邊誓願度』和『煩惱無盡誓願斷』;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再修『法門無量誓願學』和『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正確的。如果現在就學後頭兩句,一定障礙念佛的功夫。因此,現在死心塌地念阿彌陀佛,往生淨土,才是當務之急!

 

返回

 

 

蓮語珠磯
印光大師開示-外道論佛之過

 

乩壇所說,多屬靈鬼依托當人之智識而作。若說世間道理,則是者尚多,若說佛法,則非已所知,妄造謠言。如金剛直解後,所附之先天古佛寶號,乃滅人慧命,瞎人正眼,極惡無比之魔話。以此施人,罪過無量矣。

 

返回

 

 

快樂修行人
三人行必有吾師

 

世出世法要做到盡善盡美非常困難,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外有六師外道,僧團有六群比丘,也不是盡善盡美的僧團。實在說,世尊是大權示現,就連提婆達多都不是凡人,都是佛菩薩再來。他們像唱戲一樣,有唱正面的,有唱反面的。佛教化眾生需從正面教,也需從反面教。孔老夫子講的三人行必有吾師,三人是自己一個、一個善人、一個惡人。善人我們要跟他學,惡人我們看到要反省,自己有沒有他這樣的過失?如果有,趕緊改過自新。所以,善人是老師,惡人也是老師。環境也是如此,順境是我們修學的環境,逆境還是修學的環境,順、逆境緣都成就自己的德行。在儒家講仁者無敵,佛法更是如此。

(節錄自21-94一切眾生皆成佛)

 

返回

 

 

輕鬆學佛法
懺除業障

 

發現業障,就是開悟。發現之後,能把它消除,就是改過自新。所以,懺悔法不一定要在佛菩薩面前磕頭流淚,求佛菩薩赦免我的罪,求佛菩薩原諒,佛菩薩不管這些事情的。懺悔是改過自新,儒家說的『不貳過』。過失只有一次,發現過失,徹底悔改,這是真正懺除業障。譬如我們貪心很重,貪財、貪名、貪色,還有貪圖佛法也是貪,因為佛是教我們斷貪心,不是教我們改變貪的對象。從這個地方改過,這是真懺悔。通常每個法門、每部經論都有懺儀,學華嚴有華嚴懺,修法華有法華懺,修地藏法門有地藏懺,修淨土法門有淨土懺,這是古來大德把經典中重要的開示、教訓節錄下來,編成了懺儀。

清乾隆年間,慈雲灌頂法師在《觀經直指》說,業障深重的人,大乘佛法所有一切懺悔法都懺不掉的業障,還有一個方法可以徹底懺除,就是念佛。念佛功德不可思議!

(節錄自4-8-03普賢行願品輯要疏菁華)

 

返回

 

 

淨空法師說故事
見賢勿慢

 

唐朝時候,印宗法師在嶺南一帶講經說法、教化眾生,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當他遇到能大師之後,覺得能大師的見解、德學確實比自己高,他不但沒有嫉妒,當時惠能大師請求出家,印宗法師很歡喜為他剃度。印宗是六祖的剃度師,可是剃度之後,佛是以法為最尊,印宗反過來拜惠能為師父。這是做出榜樣給我們看。

佛門中,法子是最尊貴的,剃度師、戒和尚都是接引進門的,所謂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你成就與否,關鍵在傳法的老師。你傳法、得法,這是真實的成就。惠能傳法給印宗,印宗在惠能會下得法,這是非常好的一個榜樣,不是真智慧、真德行做不到。

在世法裡,有管仲與鮑叔牙的例子,鮑叔牙官做得很大,地位很高,管仲是平民百姓。鮑叔牙知道管仲的才幹,就推薦給齊桓公,任命他作宰相,而鮑叔牙做他的部下,這都不是平常人能做到的。所以,見賢不輕慢,這個人就是賢人,唯有英雄才愛惜英雄,唯有賢人才尊敬賢人。換言之,佛在此地教導我們,把我們自己從博地凡夫提升到聖賢的地位,唯有賢才會尊賢,唯有聖才會讚歎聖,一般人當然不可能。一般人侮辱聖賢、輕慢聖賢,《無量壽經》上說:『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換言之,一般愚癡的人,業障深重的人,輕慢聖賢、侮辱聖賢、譭謗聖賢,我們看了不足以為怪,因為這是正常現象。

(節錄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15-13-55【見賢勿慢。見善勿謗。】

 

返回

 

答疑解惑                      
               淨空法師2001年4月27日解答於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問:永明延壽大師說:『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法師說:『現在一萬個念佛修行人,只有兩、三個才能往生,連下品下生都沒有分。』請問主要的原因為何?

答:淨宗法門在大乘佛法裡面稱為『易行道』。易行的意思,就是指淨宗法門與其他大乘法門相比,淨宗比較容易成就,但也決不是我們想像當中那麼容易,這個道理一定要懂。佛法界原本是一真,一真為何會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三途?佛告訴我們,這些都是由於妄想、分別、執著而變現出來的境界,這是十法界、六道三途的由來。由此可知,佛教我們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一定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斷掉,如果這種煩惱習氣不斷,就決定不能超越三界六道。所以,無論哪一個法門,淨宗也不例外,一定要斷見思煩惱。『見思煩惱』就是執著,對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不執著,六道三界就超越了。『塵沙煩惱』就是分別,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分別,十法界就超越了,你就證得一真法界。最後,你能把無明煩惱破盡,就證得圓滿的佛果。這是無論哪個宗派、哪個法門都沒有例外的,這個事情難!

淨宗法門說是易行道,就是說它不必斷煩惱,靠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也能夠脫離六道輪迴,所以這是易行道。但是必須要明瞭,往生淨土雖然不要斷煩惱,可是一定要伏煩惱,煩惱伏不住還是去不成。從前的人有能力伏煩惱,所以是萬修萬人去;現代人疏忽了,不懂得伏煩惱,以為念佛就能往生,這是錯誤。

伏煩惱比斷煩惱容易,只要煩惱不起現行,就是伏煩惱,譬如我沒有斷貪嗔癡、是非人我、名聞利養,但是我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得有功夫、有力量,能讓我的煩惱不起作用。念頭才起,『阿彌陀佛』就把這個念頭打掉,這叫用功夫。不管是貪念、嗔念、愚癡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把它打掉了,這樣的功夫才能得力。念到心清淨,清淨心現前就是功夫成片。我在順境、善緣不起貪念,逆境、惡緣不起嗔恚,永遠保持平等心、清淨心,這才能往生。

《觀無量壽佛經》裡面,韋提希夫人知道西方極樂世界殊勝,發願求生淨土,求世尊教她方法,世尊沒有教方法之前,就先教她修三福,『三福』是根,這一點不能疏忽。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你要是具備這個條件,念佛肯定得生,生凡聖同居土;再具備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你就肯定生方便有餘土;再具備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你就肯定生實報莊嚴土。佛說得這麼清楚,決定不能疏忽。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修什麼?修純善的心。《十善業道經》教導我們:『晝夜常念善法』,三福是善法;『思惟善法』,想善法;『觀察善法』,行善法。又教給我們要『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所以,我常勸同修,惡人、惡事絕不放在心上,如果放在心上,我們的心就不善,心不善,往生就成障礙。《彌陀經》講西方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的心行不善,佛號念得再多都不能往生,所以我們必須具足善人的條件。

佛經說的『善男子、善女人』,我們要能夠符合這個條件,這個條件就是『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心裡面沒有一絲毫的不善,就決定往生。所以,我們把世間不善放在心上,這是絕大的錯誤。別人不善與我不相干,我不必把它放在心裡、放在口上,放在心上是我們的心不善,放在口上是造口業。由此可知,李炳南老居士所謂『一萬個人當中只有兩、三個人往生』,那兩、三個人是善人,心純善、口善、行善,他的條件具足,這樣才能往生。

諸位同修一定要記住,絕對不要把別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心裡,就破壞了自己的善心;把別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口裡到處說,就破壞了自己的善行,這很可惜!六祖惠能大師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兩句話了不起!常常見世間過,往生就成了問題。幾時我不見世間過,世間人沒有過,過失只有我自己一人,往生才有把握。

問:做生意時想要說實話,但家人都反對,起煩惱,因為家人只圖自家發財。請問這種情況下,我該如何處理?

答:《了凡四訓》講的,就全部為你解答了。我二十六歲學佛,第一部讀的書就是《了凡四訓》,我的基礎就是奠定在《了凡四訓》的教誨上。一九七七年,我到香港講經,在『中華佛教圖書館』看到印光法師『弘化社』出版的書籍,我看到印光老法師一生對於《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以及《安士全書》都極力提倡。我看書本的版權頁,略略的統計,這三本書在當時大概印了三百萬冊,這個數量非常驚人。印光大師是淨宗一代祖師,為什麼不大量提倡淨宗典籍,而提倡這三本書?我終於明白了,他老人家大慈大悲為救度苦難眾生,因為這三本書好懂,只要在這三本書奠定基礎,又能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了凡四訓》為我們說明因果的道理,你真正參透了,才曉得『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規規矩矩做生意,賺的錢是命裡有的,而你用不正常的手段去騙人,賺的錢還是這麼多,你又何苦去騙人?如果我用欺騙的手段賺來的,比我用規規矩矩賺來的要多,你可以用欺騙手段,佛菩薩也會贊成。但任何的手段都不行,你就是偷人、搶人,你搶到的還是你命裡有的。你命裡沒有的,偷也偷不到,搶也搶不到,真的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你把《了凡四訓》參透了,你就曉得應該怎樣做生意,你會做得一家都歡喜,你天天在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你的果報無比殊勝。世間人想發財,不懂得發財的理論與方法,造作許多惡業,結果把命中本有的錢財和福報都折損了。你命裡該有一百萬的錢財,因為你用心不善,結果這一生只能發五十萬,打對折了。如果造更大的惡,可能折扣更大,你說冤枉不冤枉!希望你全家都念《了凡四訓》,看《了凡四訓》的光碟片,天天看就會明白。人不能有貪嗔癡,貪心將來作餓鬼,嗔恚將來墮地獄,太可怕了!我在這一生寧願苦一點,也不搞貪嗔癡,我不希望將來墮三惡道,這才是真正聰明人,真正有智慧的人。

問:經云:『一稱佛名,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可是我們日常工作繁忙,沒有念佛名號的時間和條件。有人說:『一心一意工作,別打妄想,這也等於念佛一樣。之後再把一天所做的成績回向極樂世界,這就等於念佛求往生了。』請問這樣做我們的心真能清淨嗎?

答:我想這不用我開示,你自己很清楚。你一心一意做工作,不打妄想,你說也等於念佛,假如你開個海鮮餐館,天天殺生,很認真、很用心的在殺,這個功德能回嚮往生嗎?『一心一意做工作』,如果你的工作是利益社會、利益一切眾生,這是福報,還可以說得過去。『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佛經講的功德不是講這個,是講純善的心行,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持戒、得定、開智慧,這是功德。我們沒有透徹明白佛所講的道理,這是愚癡。我們不能夠依教奉行,這是缺德不是修德,這種淺顯的道理一定要懂。

你是修行人,在工作的時候就要一心工作,你的工作才能做好,工作放下之後就一心念佛,佛也念好了。念佛的時候想到工作,工作的時候想到念佛,工作沒做好,佛也沒念好。一心不能二用,心一定要專一,這個道理要懂。我們做一天的成績,成績有善惡,自己一定要清楚,只要我們的心真能清淨,那就行了。而什麼是清淨心,你一定要搞清楚,不能含糊,不能誤解。

問:學佛人壽終之後,請問皈依證與戒牒該如何處理?

答:處理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方式是自己保存,留做紀念。先人的紀念很有意義,讓後代的子孫看到,『我們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祖宗都是學佛皈依三寶』,這是給後世子孫種善根。第二種方式,皈依證與戒牒可以隨同屍體火化。但是保留做紀念好,將老人的照片鑲在相框懸掛著,皈依證、戒牒可以放在相框的後面,不容易失掉,永遠做個紀念,非常有意義。

問:新道場建立後,要做灑淨佛事,請問是照傳統儀規做,還是稱六字洪名?

答:用一般灑淨的儀規就可以,灑淨之後再念佛回向,這就更圓滿了。

 

返回

 

淨空法師講經訊息
最新消息

 

◎淨空法師宣講《大方廣佛華嚴經》之講座,目前續講中。從7/11到8/20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宣講,時間為下午4:00~6:00、7:00~9:00,共四個小時。網站提供一般撥接上網的28K及寬頻的56K~100K(畫面、聲音品質佳),供同修們自行選擇,請至網上現場直播

為提供全世界大眾聽聞佛法之機緣,及學佛同修在家聽經的修學環境,以落實『家庭即道場』之理想,特開闢海外電視弘法節目。從五月一日起,於『中天』電視海外頻道,每天播出1小時由淨空法師主講之《大方廣佛華嚴經》。由於是與台灣同步播出,故從第639集開始播放。世界各地每天播出時間表如下: (請各位同修轉告親朋好友收看)

 新加坡、香港:早上 6:00 ~ 7:00 
  菲律賓   :早上 6:00 ~ 7:00 
  日本    :早上 7:00 ~ 8:00 
  關島、賽班島:早上 7:00 ~ 8:00 
  澳洲    :早上 8:00 ~ 9:00 

 

返回

 

法寶流通
最新消息

 

淨空法師講演音帶、VC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 淨空法師講演帶及法寶,請與『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聯絡:[email protected]

各地欲索取淨空法師電腦專用講經CD片(rm、mp3),請寫e-mail至 [email protected];詳細目錄及索取需知請至:http://members.tripod.com/lotus118/newpage5.htm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兒童讀經教材』,請向湖北武漢大學 余一彥教授聯絡。地址:湖北武漢大學6-307信箱 電話:(027)8765-2614或8786-7749。其他國家地區,請與各地淨宗學會聯絡。

 

返回

 

信息交流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 mailto:[email protected]?subject=news

有任何修學上的問題,來信請寄 mailto:[email protected]?subject=question

說明:淨空法師為了完成『五年弘法計劃』,因此暫停回覆所有學佛問題。其實,所有問題的產生都源於聽經聞法不夠透徹,時間不夠長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聽經、讀經,所有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答案自在其中。『淨空法師專集網站』也續陸將淨空法師所回覆過的問題,刊在『答疑解惑』中,並加以分類整理,若同修們有學佛上的問題時,請先參考此分類中的問題,或許您的問題已經有其他同修問過了,希望您從問答的分類中,能找到解決的方法。若無法找尋到解答,請再將問題傳到[email protected],我們會匯整同修們的來信,並敬呈 淨空法師。但回覆時間不定,需待淨空法師有時間時,辟一個『學佛問答』時段,專為同修們解答,也會陸續刊登於『答疑解惑』一欄中。阿彌陀佛!

*所有稿件,編者有權潤飾修改。

 

返回

 

聲明啟事

淨空法師所有一切著述,暨四眾同修整理文物書刊,公開授權大眾翻印流通,但不得擅自加注版權所有,任意增減內容,非法牟利,侵害公眾權益及原著本意。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若您有任何意見,歡迎來信指導,[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