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  精彩導讀  雜誌下載  常見問題  繁簡轉換程式下載

2000.09.02  星期六  VOL.13


 

中秋是一個團圓的節日,團圓與美滿是一切人的期望與願望。要真正達到「離苦得樂」、「破迷開悟」,才是「花好月圓人長壽」的真正落實。

 

卷首語
編者的話

 

印光大師云:「現今世道人心,壞至其極。凡聖賢所傳述之道、德、仁、義、孝、慈、廉、節,均廢棄之。人情如水,禮法如堤,去禮之堤,能不人欲橫流乎。」

大師這幾句話,點破了今日社會亂相之根源。放眼觀察,殺盜淫妄,貪瞋痴慢,充斥環宇,不能閑邪存誠,恪盡己分,肆意妄為,又豈能得享太平。

學佛就是要明白這些道理,從我做起,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若人人能如此行,社會人心方能得以淨化。

  

返回

 

經論輯要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 13)         淨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恭敬整理

 

自性如幻,智者知已。應修善業,以是所生蘊處界等,皆悉端正,見者無厭。

「自性如幻」是說起用,起作用時,如佛在《金剛經》所說的「夢幻泡影」。世尊常用「不可思議」這句話來說明事實真相,他為何不將真相說出,只說「不可思議」?其實佛說的是真話,只有在「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之下,事實真相才大白,你才完全明瞭。「思」是意識,「議」是言語,這個事實真相決不是言語能說得出的,也不是思惟想像能達到的,因此「不可思議」是一句真實語,絕對不含糊。只要你不思不議,事實真相就現前。因為一切法是由心想生,你把心想止住了,然後你才見到一切法的真相,原來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常不斷」,即《中觀論》所講的「八不」,這時你真正體會得。

凡夫始終離不開思議,所以永遠不能見道。「道」就是自性,宗門講「明心見性」。什麼人能見性?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思不議,就見性。為什麼要用這個方法?「言語道斷」是不可思,「心行處滅」是不可議,所以「不可思議」就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真相就現前。可是世尊在不思議當中教我們思議,不可說之中他跟我們常說,這裡頭有個奧祕,我們要明瞭。佛的說法是「說而無說,無說而說」;會聽的人,「聽而無聽,無聽而聽」,他就契入了,這是根熟的眾生,上上根的眾生。佛說得沒錯,是我們聽錯了,為什麼聽錯?我們有思有議,不解如來真實義。所以,「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句話,談何容易!

自性起用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不僅是十法界,一真法界也是自性起用,十法界如幻,一真法界也不真,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包括世出世間。所以,覺悟的人、法身大士,住一真法界、住華藏世界、住極樂世界,一絲毫沾染都沒有,因為他們知道那都是「夢幻泡影」。

「智者知已」,『智者』是諸佛菩薩,菩薩中特別是指法身大士,他們知道諸法實相。知道之後,他們怎麼生活?「應修善業」。『應』是勸告的話,佛對我們講的。不但是行善、言善,心裡面連一絲毫的惡念都沒有。我們今天辦不到,因為我們對於事實真相不了解。

為什麼要修善業?修善業是沒有理由的,法爾如是,本來就是這樣。這樁事情,中國聖人也說到了,只是沒有佛經講得這麼透徹。儒家講:「人之初,性本善」,性本來是善;「性相近,習相遠」,本性是一樣的,這跟佛法講的無二無別。佛法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性是平等的;既有佛性,皆當作佛。《無量壽經》云:「一切皆成佛」,他怎麼不善?我們每個人都是純善。純善現在為什麼變成不善,而去造惡?這就是佛家常講的「迷」,迷失了自性。雖迷了自性,這個自性還起作用,起作用帶了迷,於是就造惡業,這麼回事情。諸佛如來看一切眾生是看本性,所以他的心裡沒有一個惡念。凡夫看一切眾生看習性,所以世間沒有一個是好人。因為這一念的差別,把外面的現象就轉變了,如果是善念,外面的現象就變得很好。

所以,一定要肯定世尊所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這一切法裡,跟我們最貼近的是我們的身體、容貌。心細的人很明顯能覺察到,心地善良,容貌就慈悲,舉止柔和、溫雅;心行不善,容貌可畏,別人看到害怕,一般人講這個人殺氣很重。殺氣是講觀氣,外國人講磁場,這磁場不好,叫人看到、接觸到,感覺得恐懼,感覺不舒服。心地善良慈悲的人,他的磁場好,人家接觸時都生歡喜心,覺得清涼自在,很願意跟他相處,這是我們在生活經驗當中體會到的。我過去接觸的三位老師,我只要有時間,就會去親近他們,縱然一句話不說,我坐在房間裡,都感覺到氣氛很好,磁場好。這說明人心善,磁場就善,氣氛就善,善的氣氛能感動人,令人生歡喜心。

「以是所生蘊處界等」,『蘊處界』是所生,自性是能生,能生、能現、能變。自性能現是屬於它的本能,至於能變,能變是迷失了自性,自性所現的現象就會產生變化,將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變成無量無邊的法界。

這三句,「知」是緣,「修善」是因,「所生蘊處界等,皆悉端正」是果,「見者無厭」是善報,種善因得善果。

「所生蘊處界等」是善果,你修善業善因,就感得善果。「蘊」是五蘊:色、受、想、行、識。「色」是身體,「受想行識」是心,講心理。《心經》云:「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把宇宙之間所有一切法都包括盡了。「色」,世出世間所有一切現象,用這一個字代表。心法說得詳細,說了四個:「受」是感受;「想」是思惟;「行」是剎那不住,這個生滅的念頭永遠不會停止,前念滅,後念就生,這叫行,念念不住;「識」是含藏,你所造作的,無論是善法、惡法、無記法,落謝影子含藏在阿賴耶識裡。阿賴耶識含藏的種子永遠不會消失,遇緣它就起作用,就生起現相,一般講受報。經上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這是事實真相。如果了解事實真相,這個人決定不會作惡,為什麼?作毫髮之惡,也要自己受諸惡報。我們所造作的不是別人受,是自作自受,要懂這個道理。

「處」是十二處,講的六根六塵,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十二條裡,心法只有一種,意是心法;色法講了十一種。佛為什麼要這個說法?眾生迷悟不同,有人對於色法迷得輕,對心法迷得重,佛跟他講「五蘊」,心法講四條。有人對於心法迷得輕,色法迷得重,佛講「十二處」,色法講十一條,心法講一條。「界」是「十八界」,十二處加上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加上十二處裡的「意」,心法就有七條。十八界中,心法有七條,色法有十一條,這是佛對於色心迷得都很重的人講的。總歸納起來就是色、心二法,心是能變,色法是所變。蘊、處、界是一樁事情,只是開合不同。用現代話來說,「所生蘊處界等」就是今天所講的,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的現象。

「悉皆端正」,從自己的身相到生活環境,我們的身相端正,居住的環境端正,居住的社會端正,居住的國家端正,居住的世界端正;再擴大,居住的星系(銀河系)端正,這豈不是依報隨著正報轉!今天我們說社會不好,世界不太平,原因從何而來?就是不知道修善法,不知道自性起用的真相。我們今天如果真的明白了,就會真幹;還沒有發心真幹,說老實話,你還沒有明白。

早年我跟章嘉大師學習時,章嘉大師告訴我,佛法是「知難行易」。知太難了,行太容易了。真正知了,凡夫成佛在一念之間,念頭轉過來就成佛了。念頭為什麼轉不過來?不知。所以佛法解在先,行在後。《華嚴經》上,清涼大師將全經分做四分:信、解、行、證。信解難,真信真解,行證就不難,真是輕而易舉。我們今天感覺到行證這麼難,是沒有奠定信解的基礎。然後我們就想到,世尊何以苦口婆心說法四十九年,目的何在?就是幫助我們信解。只要信解了,行證是自己的事情。

 

返回

楊枝淨水
消災免難徹底的辦法            淨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恭敬整理

 

世間的事,決不是我們自己的意思能做得了主,完全是業力在主宰;佛法中,也不是佛菩薩能做得了主,而是感應所現的現象。在我們多年修學過程中,愈體驗愈深刻,愈觀察愈明白,眾生的紛爭,在這個時代可以說達到了極處。古時帝王聖賢有高等的智慧,統治人民,教化眾生,確實是以化解爭端,防微杜漸,為教學的中心目標。由於長時期的教學,所以能夠達到相當的效果,這種效果綿延幾千年而不衰。

近百年來,由於西方物質文明突飛猛進,中國古老的教學逐漸衰微,所以中國人失去了民族的自信心,對古聖先賢的教化生起了嚴重的懷疑,而嚮往西方的科技文明。於是才有打倒孔家店,揚棄舊文化,全盤西化,造成中國近百年來的苦難。我們冷靜的觀察與思惟,正是佛經所說「業力所使」,眾生造業,才有這種共業,共同的果報。

今日舉世之人,多數都在造作五逆十惡業,後果不堪設想。這個災難如何避免?必須明心見性,契入佛的境界。如果入不了佛的境界,就決定不能避免。可是入佛境界談何容易?最近我們學習的《華嚴經》、《地藏經》及《無量壽經》,全是佛境界,希望我們認真努力的學習,契入這個境界。

佛說所有一切紛爭,邪知邪見,不善的因果報應,總根源都是由於痴迷。痴迷就是無明,就是對事實真相完全不了解,隨著自己的妄想、執著在造作,而感得的果報當然是不如意。我們明白這些道理,問題是如何契入,自己才得到真實的受用。經論中字字句句都是圓滿的法門,正是《華嚴經》所講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是什麼?任何一句,任何一個字,都包括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不僅是世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無量劫所說的法門,一字一句都是圓滿的。我們從此地真正體會到佛法不可思議,然後再仔細一看,原來盡虛空、遍法界事事物物都不可思議。

普賢菩薩一毛孔能容納十方佛剎,我們一毛孔能不能容?能容。他能容,我們也能容。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佛菩薩知道,而我們迷惑不知道。為什麼能容?因為一毛孔是法性變現的,無量佛剎也是法性變現的,法性沒有大小,沒有先後,所以任何一法都遍融一切法,這是不思議法門。其實門門皆是不思議法門,只是我們見不到而已。契入這個境界,諸位想想,還有什麼災難?真正是「一切災難化為塵」。你不契入這個境界,災難怎麼能避免得了?

學佛的人一定要悟,悟才能入。佛慈悲為我們開示,我們為什麼不能悟入?我們有業障。我在初學佛時,章嘉大師教導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但何以有時求也不會應?求不應是本身有業障,把障礙去除,感應就現前。如何消除業障?業障是妄想、分別、執著,消除的方法就是懺悔,斷惡修善,改過自新,這是唯一的方法。由此可知,念念為自己是業障,業障天天在增長;念念為眾生,不再為自己,業障自然就消除。所以,覺悟的人活在這個世間,只為「正法久住」,為「利益眾生」;一切諸佛菩薩不論示現在十法界,或在六道,總不離此原則。

我們今天活在這個世間,如果是一切為正法久住、為利益眾生,就是佛菩薩再來,佛家講的「乘願再來」。如果還是為自己、為家庭、為小團體,你決定是業力來的,你這個生命是業報身。我們可以將業報轉成願力,將業報身轉變為乘願再來身,只要念頭一轉,就轉過來了。

經上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法包括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就是一真法界跟十法界也不例外,都是從心想生。想什麼就現什麼,而不是別人想,我們受,是自己想自己受。我們要清楚明瞭,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法界,這個道理,《楞嚴經》上講得很透徹。《楞嚴經》講「同分妄見」,就是一般講的共業。共業是不是真的是共同的?不是的。我有這個業,你也有這個業,我們兩個人的業報很相似,這稱作共業。譬如有三盞燈,打開每一盞燈,光光互融,這就是共業。雖是共,實際上還是不共,這一盞燈的光跟另外的光絕不混雜。這一盞燈熄滅,這一盞燈的光也就熄滅,不會干擾別人,別人也不會干擾它,共是這個意思。所以共業是屬於自己的,與別人不相干。

別人如果能干涉我們,那佛菩薩大慈大悲就能解除我們一切困惑,何必還要自己修行?他若不幫助我們,其慈悲何在?因此,別業自己受,共業還是自己受,與任何人都毫無關聯,這是真實語。世間人不清楚事實真相的因果關係,以為自己受了別人的干擾,怨天尤人,這是迷惑顛倒。我教大家觀樹,把樹比作虛空法界,我們每個人是樹上的一片樹葉,我們這個族群是樹上的一個小枝,小枝上有幾片葉,這是小的族群;觀察到大枝,大枝是大族群;再觀察到樹幹,樹幹是一個更大的族群;觀察到根本,才知道盡虛空、遍法界所有族群,無論是大族群、或小族群,本是同根生,是一體。觀樹會開智慧,觀人、觀物都會開智慧。

每個人的每根頭髮、每個毛孔、每個部位,各個不同,好比是一個個體,集合全部的個體就成為完美的一個整體。完美的整體就是法性,即佛家所講的法身,你證得清淨法身。佛經常講,眾生就是法身。何謂眾生?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包括了盡虛空、遍法界。所以,看到眾生不要想是很多人,這個範圍太小了。動物、植物、礦物,乃至整個自然現象,無一不是眾緣和合而生的。這些都是「唯心所現」,心是能現,眾生是所現,能所是一不是二,所以盡虛空、遍法界就是自己的清淨法身。

你真的明白了、證得了,現在這個身就不再是業報身,而是圓滿報身。自受用是智慧的報身;而幫助一切眾生,利益一切眾生,他受用是應化身。三身就是一身,不必到西方極樂世界、他方世界作佛才有三身,現在念頭一轉,三身就現前。你有這個認知,就知道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換言之,你身體裡每個細胞都是自己。這個認知能從根本解決一切問題,所以不讀經、不聽經怎麼行!我天天讀經,天天講經,天天學習,學了四十多年才明白這個道理,才在經卷裡的字字句句看到這個境界。你們為什麼看不到這個境界?你們的障礙沒去除,只要把障礙除去,自然就見到了。見到之後,你才真正了解,經上字字句句都含無量義、無盡義。不但經文如此,世出世間任何一切法都是無量義。你親證之後,幫助一切眾生,為大家說法,自然辯才無礙。要想消災免難,這是徹底解決的方法。如其不能,就老實念佛求生淨土,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返回

 

蓮語珠璣
印光大師開示

 

人在世間,不能超凡入聖,了生脫死者,皆由妄念所致。今於念佛時,即作已死未往生想。於念念中,所有世間一切情念,悉皆置之度外。除一句佛號外,無有一念可得。何以能令如此。以我已死矣,所有一切妄念,皆用不著。能如是念,必有大益。(復朱仲華書)

所言俗務糾纏,無法擺脫者,正當糾纏時,但能不隨所轉,則即糾纏便是擺脫。如鏡照像,像來不拒,像去不留。若不知此義,縱令屏除俗務,一無事事,仍然皆散妄心。糾纏堅固,不能洒脫。學道之人,必須素位而行,盡己之分。如是則終日俗務糾纏,終日逍遙物外。所謂一心無住,萬境俱閒,六塵不惡,還同正覺者,此之謂也。(復徐彥如軼如書)

 

返回

 

多元文化論壇
溝通重要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共同生活在這個時代,共同生活在這個地球,必須要互相溝通。這個「通」非常重要,譬如我們身體,穴脈如果都能暢通無阻,這個人就身體健康。如果血氣不通,毛病就出來了。地球就像一個身體一樣,居住在地球上的人與人要溝通,要常常往來,彼此了解,然後才能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於是社會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真正對於各種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學說、不同的宗教,都能通達,通達就平等。因此,真正通達決定是真誠、清淨、平等、慈悲,如果說我的高,你不如我,這還沒有通。

這個事情就像一棵大樹,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就像這棵大樹上的枝條一樣。枝條很多,你深入去觀察,幾個枝條生在一個樹幹上,再往下觀察,幾個樹幹生在一個主幹上,我們稱之為「本」,再往下,這幾個本原來是一個根生的,找到根本就貫通了,才曉得是平等的。佛法常講「徹法底源」,就是找到根了。然後才曉得整棵樹是一體,每一片葉子都是整體的一部分,決定是平等的。這就好比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由此可知,一切的不平,是由於你所學習的深度、廣度不夠。

 

返回

 

學佛心得
人生甘露                          節錄自格言聯璧

 

做人要有誠心,便是福氣;做事要有結果,乃是壽徵。心氣平和,能令仇家忘其怨,況在平人;性情乖戾,能使骨肉不相親,況在遠者。

捱不過之事,不如早行;取不著之利,切莫妄想。好便宜者不可與之交財,多狐疑者不可與之謀事。

圖未就之功,不如守已成之業;悔既往之失,不如防將來之非。事到放得心下,再慎何妨;話若來到口邊,三思更好。

萬般善事,說為終日不為;百種貪心,要足何時才足。螢之見獲也以光,要養些拙;玉之成器也必琢,要吃些虧。

天下無難處之人,只要三箇必自反;天下無難處之事,只要兩個如之何。

 

返回

 

淨空法師說故事
隨喜功德無量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告訴我們,破壞人學佛,障礙人學佛,這個罪過有多重!經一開端,佛舉一個例子,有兩個比丘講經說法,有些人因為嫉妒來破壞,造謠生事,使聽眾對法師失去信心,結果講經道場被破壞了。造作這個罪業的人,我們在經上看到,墮地獄一千八百萬年,這是講我們人間的時間。地獄跟人間有時差,人間一千八百萬年,在地獄裡感受是無量劫,所謂「度日如年」。

因此,何必要造這個罪業?念頭一轉,隨喜功德,福報就無量無邊。隨喜是決定沒有嫉妒、沒有破壞,歡喜讚歎,勸導人好好的學,這個功德跟講經說法的功德一樣,殊勝的果報不可思議。

「禍」、「福」,常言說得好,都在一念之間。一念覺,我們在這一生當中,修無量無邊的福報;一念迷,造無量無邊的罪業。佛菩薩對我們有多大的恩德,諸位從這裡可以體會得,這是佛真正救度我們,我們要感恩。用什麼方法感恩?依教奉行,真正聽懂了、相信了,就認真努力去做,這是報佛恩。

 

返回

 

答疑解惑                      
                          2000/7/30 淨空法師解答

 

:學佛要怎麼個學法?

:這個問題,世尊在《無量壽經》裡給我們講的很多。就總的綱領來說,就是《無量壽經》上講的三個真實:「開發真實之際,惠以真實之利,住真實慧」。三個真實裡,最重要的一句就是「住真實慧」,你不能住真實慧,前面兩個真實就達不到。真實之際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教下講的「大開圓解」,這是自度的圓滿。惠以真實之利,這是菩薩化他。自行化他都能止於至善,就是住真實慧。因此,住真實慧,先決的條件是要把自私自利的念頭轉變過來,念念為正法久住。怎樣令正法久住?必須依教奉行,如果我們不能依教奉行,正法就會在這個世間消失。唯有住真實慧的人,才認真努力奉行佛法。佛在經上教我們做的,我們一定做到;教我們不可以做的,決定不違犯;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給社會作好樣子,這是住真實慧。這樣修行就能達到究竟的善好,儒家講「止於至善」,至善就是最好的,沒有比這個更好的。從這個地方入門。

:在日常生活,起心動念怎樣落實五戒、十善?

:只要把十善業道做好了,五戒自然在其中。《十善業道經》裡教我們怎樣作法,我們要多讀多思惟,在日常生活中盡量做到。怎樣落實?《無量壽經》講的綱領:「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從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做起。

:《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還要不妄想、不分別、不執著,那是不是世出世間的事都不用去想、去策劃,如果不策劃周到,又如何能做得完整?

:《金剛經》上講的這個境界太高,那是法身菩薩的境界,不是我們的境界,我們決定做不到。如果你真正明瞭「三心不可得」,你的問題就沒有了,你不會來問我;你還會來問我,可見得你不懂其意義,你也無法做到。

不妄想、不分別、不執著,意思很深。離開妄想、分別、執著是讓你心地得到清淨。那麼你工作時,要不要去計劃?要。當工作時,很認真的思考,做完之後,心地清淨,一塵不染,我們從這裡下手。工作做完還放不下,日夜都去想著,你就很苦了,你得不到休息,你無法開智慧,因為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你的智慧。我們現在不能不用它,用一會兒就放下,不讓它相續,這就對了。真正契入境界,像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要不要事先去準備?要不要去想想我要講什麼?不要。我們在經上看到都是隨問隨答,沒有準備!我們沒有契入境界,需要充份準備,做事情需要計劃。佛菩薩辦事不要計劃,也沒有策略,他做的比誰都圓滿。我們有計劃有策略,往往還犯很多過失,還做不圓滿。人家是住真實智慧,道理在此地。

:到天道的人是否也坐蓮花台?

:沒有。坐蓮花台的只有佛道,尤其是淨土宗。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是蓮花世界,蓮花化生,其他世界不一定是蓮花化生。蓮花化生才見到蓮花,不是蓮花化生,沒有這個境界。

:升天道的人是否有蓮台來接引?

:沒有。升天多半是由天人、天童、天女來迎接,也非常莊嚴。

:某人是搞冷凍批發商業,但不直接殺生,前幾年是小生意,現在發展的規模,員工已有七、八十人。員工都很認真的工作,事業是大家努力的結果,假如現在不做了,會有大部份的員工失業,所以不能立即不做。目前生意由別人代管,他現在開了一個花藝社,自己生活很簡樸,做的善事也很多,別人都叫他居士,請問他能否皈依三寶?

:可以!皈是回頭,回頭就行了。一定要曉得,任何一個人一生的福報是前世修的,諸位細讀《了凡四訓》就明白,確實古今中外,沒有人例外。「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誰給你定的?自己造的,自己定的,不是別人的事。經上講,人在這個世間有兩種業報:第一是引業,引導你到十法界哪裡去投身。這個引業就是五戒、十善,過去生中修五戒、十善修得不錯,這個業力引導你到人道來受生。至於到哪一家,誰作你的父母,也是有緣份的。這個緣很複雜,但總不外乎四大類: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如果是報恩的,那你的小孩就是孝子賢孫,天性就好;報怨的,將來會搞得你家破人亡,他是來報仇的;討債的,你歡歡喜喜供養他,把他養大了,他就死了,你花的這些錢都是欠他的,他討完就走了;還債的,他就來供養父母,照顧你晚年的生活所需,但他沒有恭敬心、孝順心。沒有這四種關係,不會到你家來。明瞭之後,把這些業緣轉變成法緣,這就覺悟了。不管你是怎麼來的,我們都勸你念佛,都勸你學佛,勸你接受佛菩薩的教誨,這就把過去生中的業緣轉變成法緣,冤親債務一筆勾銷,這是真正的智慧。

第二是滿業,就是我們得人身之後,這一生的受用,你這一生中所得的財富,在社會上的地位、功名(今天講的學位),都是過去生中修善、做惡的果報。財布施是因,得財富是果報;法布施是因,聰明智慧是果報;無畏布施是因,健康長壽是果報。如果你這三種布施都做,你的果報非常圓滿,你有財富、又有聰明智慧、又健康長壽。可是我們看到很多人有財富,並沒有聰明智慧,甚至小學都沒有念過,但他的緣份很好,很多大學生、博士替他做事,他當老板,底下員工都替他賣力,那些員工是來報恩的,前世欠他的。所以,人一定要修善積德,滿業就好了。

過去生中所修的有欠缺,這一生當然各方面比較艱難。可是你懂得佛法之後,現在努力認真修,還來得及。真的認真努力去幹,三年之後果報就現前,命運一定就改變。命運決定有,也可以改造。如果我們心善、念頭善、行為善,果報會越來越好,越來越殊勝;如果我們念頭不善、行為不善,雖有福報,福報也就消失了,享福的時間也縮短,福享盡了,惡業就現前。我們看到現前社會有很多大富人家,經營沒有多少年就倒閉了,這就是過去生中雖有福報,這一生沒有行善,所以福報很容易享盡,這些道理我們都必須要懂得。

:念佛起非常惡的惡念,如五逆十惡,要如何去對治?最近,心行好像非常邪惡,是不是著魔?

:是否著魔,自己很清楚,用不著問別人。如果有這些事情,念佛時要懺悔,把這些惡念懺除,在念佛堂裡多拜佛,多看佛,觀像念佛。看佛的相好,把自己的念頭放下,這非常重要,這就是修懺悔法門。最好多拜佛,心裡所有一切念頭統統放下,意志集中念阿彌陀佛、觀察阿彌陀佛、禮拜阿彌陀佛,這個很有效果。

:我念佛大約兩年時間,在近半年前,每當靜坐和休息時,耳邊都會聽到佛號,不知道是好是壞?

:你不去理會它,這是好境界;如果你常常去作意,去想這個事情,那就不好。《楞嚴經》上教導我們一個道理,境界現前不著相,不去理會,都是好境界;只要一著相都不是好境界。一著相,你已經起心動念了。因此,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處所,你心一靜下來聽到佛號,就跟著一起念佛,這個好。不用去想它是魔境、還是佛境,想佛境也是魔境,想魔境當然更是魔境,都不要想就好。

:每天都有供水和一杯飯,大約一小時,但是每回供佛之後,中間一杯總是減少。

:你供的飯、供的水,東西會少一點,這很好,表示有人受用。你也不要去管它,多也好、少也好,沒有關係。我們供養是自己一個恭敬心,你在裡面起分別、執著,恭敬心就失掉了。所以,都不要去理會,都是好境界。

:念佛時,念珠必須怎麼拿?

:你喜歡怎麼拿就怎麼拿,只要自己拿得很舒服,拿得很習慣就好,沒有一定的法。

:有人說,捻珠時,不可以捻過念珠頭。

:這是因為有些念珠頭裡有佛像,你摸佛像就不恭敬,所以才調過頭來。一般念珠沒有佛像,就沒有任何忌諱。

 

返回

 

法寶流通
好消息辑

 

在大陸現有淨空法師講經VCD流通:

了凡四訓菁華(7盤),對洛杉機淨宗同修的開示(2盤),成佛之道(2盤),節錄無量壽經「不貪計身願」(2盤),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2盤),當前應如何修學才能自在往生(2盤),華嚴經知足天王(35盤),無量壽經(83盤,94年宣講)

欲索取之同修請直接與馬居士聯絡,E-mail: [email protected]

聯絡地址:廣東省普寧市流沙鎮白沙隴路46/11號 馬海生收  郵編:515300

聯絡電話:(0663) 224-7472;手提電話:013502663552

 

現有淨空法師講經有聲版CD片(電腦專用片),華嚴經五(161∼200集),華嚴經六(201∼240集),地藏經含玄義2片(1∼89集),皆免費結緣,請向社團法人華藏淨宗學會索取: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33之一號二樓 Tel:(02)2754-7178;Fax:(02)2754-7262。

 

返回

 

信息交流
  

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您有過心靈的感觸嗎?歡迎在「學佛心得」欄目內踴躍投稿。來稿請寄 mailto:[email protected]?subject=feeling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 mailto:[email protected]?subject=news

有任何修學上的問題,來信請寄 mailto:[email protected]?subject=question

*所有稿件,編者有權潤飾修改。

 

返回

 

聲明啟示

淨空法師所有一切著述,暨四眾同修整理文物書刊,公開授權大眾翻印流通,但不得擅自加註版權所有,任意增減內容,非法牟利,侵害公眾權益及原著本意。


若您有任何意見,歡迎來信指導,mailto:[email protected]?subject=adv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