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次龍王,若離瞋恚,即得八種喜悅心法。何等為八?一、無損惱心。二、無瞋恚心。三、無諍訟心。四、柔和質直心。五、得聖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眾生心。七、身相端嚴,眾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無礙心,觀者無厭。
「四、柔和質直心。」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講,菩提心的體是直心,作用是深心與大悲心;體、用是一不是二。直心對自己就是好善好德的深心,對一切眾生就是大慈大悲心。《觀無量壽佛經》講,菩提心的體是至誠心。我們將經論合起來看,意思就特別明顯,《起信論》裡講的直心就是至誠心,真誠到極處。三毒煩惱是虛妄的,不是真誠;不能離開三毒,決定沒有菩提心,這個道理要懂。所以,菩提心不容易發,菩提心一發,就是圓教初住菩薩(發心住)。由此可知,菩提心不發則已,一發就超越十法界。小乘阿羅漢、辟支佛都沒有發菩提心,菩提心的標準是見思、塵沙煩惱都斷了,無明也破了一品,這是菩提心的功德,菩提心的作用。此地,我們看到離瞋恚才能得到『柔和質直心』,「質直心」還不是圓滿的直心,但已經接近直心,這個關係我們要清楚。
「五、得聖者慈心。」『慈心』不是六道、天道裡的慈心。我們知道色界十八層天,除了修上品十善、四種禪定之外,還要具足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才能生色界天。此地講的「聖者」,超過色界、無色界的凡夫天人,所以「聖者慈心」的最低水平,是四聖法界聲聞、緣覺、權教菩薩的慈悲心。
從這些經文,我們就能體會到,三毒煩惱是修行成就最嚴重的障礙;瞋恚的果報是地獄,貪欲是餓鬼,邪見是畜生,這是三惡道的主要業因。要在這一生中遠離三惡道,成就聖道,十惡不能不離,十善不能不修。
修道人沒有辦法斷十惡、修十善,原因雖然多,總不外迷於世間的五欲六塵,深深的執著不能放下。無論做什麼事情,縱然做一點好事都要居功;這不但遭人嫉妒,與人結冤仇,還損害自己的性德,損性德就是障礙自性的智慧德能。佛法講德相,比德能的範圍還廣。這個道理我們若不透徹理解,不但功德不能成就,還造成菩提道上的障礙。
我們現在算是知道了,但不是真的知道,充其量只可以說是聽說了,並不能真信,如果是真信就回頭了。換言之,真信的人一定離貪瞋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這一句的意思很深廣,修道成功、失敗的關鍵就在其中。淨宗修學求願往生,信、願、行是淨土「三資糧」,第一是信,若沒有信,願行都是假的,好比蓋大樓沒有基礎一樣。今天讀到這段經文,要回過頭來想想自己信了沒有?果然相信,不必人勸,決定依教奉行,這是自然而然的,即大乘經常說的「法爾如是」。
大乘法與小乘法確實不一樣,大乘法是智慧做指導,所以從初發心就與小乘聖者不同。初發心的圓教初信位菩薩,在果位上比不上小乘阿羅漢,其斷惑等於小乘須陀洹,只是破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思惑一品都沒有破,但是他的智慧、領悟能力超過阿羅漢。佛講大乘甚深的教義,阿羅漢聽不懂,初信位菩薩聽得懂,這就是他的所知障輕、煩惱障重,所以在斷煩惱方面比不上阿羅漢,而智慧方面超越阿羅漢。圓教十信位的菩薩,發的是相似菩提心,不是真實的;但是非常可貴,他不斷的在精進。到初住位,菩提心才真正現前,即「三心圓發」;「三心」就是直心、深心、大悲心。三心圓滿的發出來,自利利他,一直到無上道,所以他們得的是聖者的大慈大悲。
「六、常作利益安眾生心。」四、五、六三句,實際上都是講菩提心;第四句是直心,第五句是深心,第六句是大悲心。慈心自受用,好善好德。『利益安眾生』,利益眾生,令一切眾生得到平安。『常作』,一切時、一切處,無論順境、逆境,從來不中斷。
覺悟之人在世間已經轉業力為願力,即「乘願再來」。念頭轉不過來,人的一生決定受業力主宰,就是一般人講的命運,人逃不出命運。一生當中,你的作為、果報都是命中注定的。若深讀《了凡四訓》,就能明白「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個人、家庭、國家乃至世界亦復如是,都是注定的。誰注定的?業力注定的。個人是自己別業注定的,家運是一家人的共業注定的,國運是一國人的共業注定的,世運是全世界人共業注定的。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就在造業;業因遇到緣,果報就現前。
一切眾生所造的業,惡業多,善業少。近年來,大家的善念逐漸淡薄,何況是善行!覺悟之人一定要發菩提心,最低限度:相似的菩提心要具足,至少要有此地講的「柔和質直心」、「得聖者慈心」和「常作利益安眾生心」。時時刻刻要記住,尤其第六句就是要給社會大眾做個好樣子,給他們做啟示,幫助他們覺悟、回頭。所以,斷惡是積極的,不是消極的。
「七、身相端嚴,眾共尊敬。」『身相端嚴』,端是端正、莊嚴。佛法說的莊嚴,就是端莊美好。由此可知,大經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相」就是說的「身相端嚴」,端正美好,不是我們能夠想像得到的,這是自性自然的流露,在如來果地上是究竟的流露。我們的相變成今天這樣,原因就是貪瞋痴、見思塵沙煩惱,把本來圓滿莊嚴的相好,轉變成如此醜陋,正是「一切法從心想生」。
真心是純善的、至善的。「止於至善」,至善就是本心、本性真心,真心變現出來的境界就是至善;心不真、心不誠,就將至善變成了不善。因此,才曉得恢復真心的重要性。諸佛如來與九法界眾生的差別,無非在究竟圓滿的恢復真心自性。這一恢復,一切都恢復了,大經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智慧能力德相全部都恢復了。這個境界,就是經上講的「一真法界」,於是才感得『眾共尊敬』。「眾」是大眾,哪些大眾?諸佛如來;諸佛如來互相尊敬。諸佛如來尚且尊敬,九法界眾生哪有不尊敬的道理?諸佛如來的尊敬是真誠、究竟、圓滿的。
九法界覺悟的眾生都知道尊敬,只有迷惑的眾生不了解事實真相,被煩惱所覆蓋,所以尊敬心生不起來。而究竟覺悟的人,與諸佛如來一樣,尊敬六道眾生。我們把「究竟覺悟」的標準降低一點,就是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是真的覺悟了。覺悟必定尊敬,必定是無條件的幫助照顧,這是覺悟的樣子。若還有分別、執著,決定沒有覺悟,佛法講的「正覺」他沒有。所以,佛法的修學、聖賢的教導,如何能夠契入?決定不是記問之學,一定要真幹,真幹就是要斷十惡、修十善,盡捨貪瞋痴。
有一位小朋友很愛護小動物,他看到有人要殺死螞蟻,會反問一句:「如果你是螞蟻,你願不願意別人殺你?」這是智慧的方法。古聖先賢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位小朋友沒有念過這兩句話,也不懂這個道理,但是他做到了。他何以會做到?天性,天性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小朋友的心尚未受世俗煩惱的污染,他所用的心與諸佛菩薩的心是一樣的。因此,若能永保赤子之心,這個人就是佛菩薩。
我們很不幸,早年無人教導,在社會染缸中,已經被污染了。但自己要曉得,這個污染若不斷除,決定搞生死輪迴,不能出離。而唯一能夠幫助我們斷除這些污染的方法,就是「讀誦大乘,為人演說」。「讀誦」是聽了佛菩薩的教誨之後,一定要認真努力去做,把自性裡真實圓滿的愛心重新發掘出來。這個大慈大悲是自性裡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學來的。我們是被煩惱習氣這些污染所蓋覆,所以性德透不出來,透出來的都是自私自利,損人利己。而損人決定不利己,只有利人才是利己;損己利人,那是真正的利己。
貪瞋痴三毒,佛在大小乘經論裡時時刻刻提醒我們,而我們實在是迷得太重,沒有辦法覺悟、回頭,所謂是「業障深重」,深重到變成「一闡提」。「一闡提」是印度話,意思是善根都斷了;這個「斷」是比喻,佛怎樣教、怎樣提示,你的善念都提不起來,雖然善根沒有斷,好像是斷了。由此可知,貪瞋痴減少一分,善根就增長一分;減少兩分,善根就增長兩分。善根決定是利他的,貪瞋痴決定是自利的。自利是往下墮落,墮到谷底是阿鼻地獄;利他是往上升,升到最高峰是究竟圓滿佛。
我們要想求佛道,要真正懂得捨己為人。為人當中還不能夠捨己,這就是善業裡夾雜著不善。佛在本經前面教導我們的是成佛之道:「常念善法」,心善;「思惟善法」,念頭善;「觀察善法」,行善;離貪瞋痴是善法。心善、念頭善、行為善,這個人就是佛菩薩;「不容毫分不善間雜」,如果夾雜著不善,就是九法界的眾生。我們一般講十法界,是修善夾雜不善,如果是毫分不善都不夾雜,在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真實的果報,十法界的四聖法界是相似的果報,不是真實的。
天台大師說「六即佛」,六道凡夫只有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四聖法界是相似即佛;一真法界才稱為分證即佛,那是真的。我們要不要住十法界的四聖法界?不要。實際上我們能否做到?難!見思煩惱斷盡了,才能生四聖法界;塵沙煩惱斷盡了,還要破一品無明,才能超越四聖法界,不容易!八萬四千法門都是這個途徑,這稱作「通途大道」,普通的成佛之道。從這個道路上走,我們末法眾生沒有一個能成就,這就是肯定我們沒有能力斷煩惱。因此,在末法時期,只剩一個法門能幫助我們超越十法界,就是念佛帶業往生。
雖然禪是個捷徑,是個好法門,但是過去倓虛老法師講的,在這個時代修禪成就的、超越十法界的,在他一生當中,一個都沒有,不但沒有見到,聽都沒有聽說過。而得禪定的人將來生四禪天,還是出不了六道輪迴。什麼樣的人才能出六道輪迴?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就曉得這個事情多難!
修學淨宗法門,念佛功夫只要能伏煩惱;雖然有煩惱、有習氣,決定不起作用,這樣就有把握往生。如果伏都伏不住,這一生也不能成就。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是「眾共尊敬」,諸佛如來都尊敬你,諸菩薩、諸大阿羅漢無不讚歎。所以,同修們要想在這一生成就,若不能把十惡轉成十善,這一生只能跟西方極樂世界結個緣,還是去不了。
我一再提示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要把三福第一條真正做到。第一條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決定有把握生凡聖同居土。若能做到第二條,決定生方便有餘土。三條統統做到,決定生實報莊嚴土。我們最低限度第一條要認真努力去做到,做不到就不能出輪迴。
「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為八。」『和』與『忍』都是性德,是一切眾生自性本具的,而現在被煩惱習氣障礙住,不能現前。「和」是與一切眾生和睦相處,「忍」是能夠承受一切善惡、違順的境界,可見這兩個字的含義無限深廣。特別是現前社會,交通便捷,資訊發達,地球變成了一個村莊。而地球上有這麼多人、這麼多生物,都生活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要和、要忍,如果不能和睦相處,彼此不能互相忍讓,一定會發生衝突、戰爭等種種不幸的事件。諸佛菩薩、大聖大賢的存心、動念,無非是救度一切苦難眾生,而救度眾生的目標一定是在和、忍。但何以不能落實?十惡不善,使和、忍不能落實,這也是現前一切天災人禍不能避免的原因。
佛法不僅講到現前的利益,還有深遠的利益,即來生後世。說實話,來生後世的利益,超過現前。人生苦短,縱然活上一百年,也是一彈指、一剎那,我們要能覺悟,如何在短促的時間裡,成就不朽的事業。什麼是不朽的事業?儒家講的立德、立功、立言,稱為「三不朽」。三不朽不是真的,為什麼?佛講,佛國土、星球有成住壞空,地球要是毀滅了,立德、立功、立言也就沒著落。而真正不朽的事業在佛法,就是超越六道、十法界。不能超越六道輪迴,無論什麼樣的德業,都會與成住壞空同歸於盡。
世尊慈悲為我們指出西方極樂世界。十方諸佛的報土(實報莊嚴土)是平等的,但是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不等同。而在西方極樂世界,同居土、方便土等同寂光土、實報土,這是不可思議,這是諸佛所讚歎的。所以,沒有一尊佛不勸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
其他的法門,譬如修得初禪,將來也不過是生初禪天而已。但初禪也不容易成就,初禪的禪定能伏五欲六塵,生色界天。我們今天只要六根接觸境界,對於財色名食睡、五欲六塵還會起心動心,就還在欲界,色界沒有分,所以成就禪定功夫不容易。色界天人對喜怒哀樂不動心,即佛家講的「八風吹不動」,這是初禪天的境界。而有定功尚未達到初禪,在佛法裡稱作「未到定」。二禪、三禪、四禪的功夫就更深了,但還是出不了三界。
念佛人如果有初禪的功夫,就得念佛三昧,這是淺的念佛三昧,即功夫成片,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肯定往生。我們的功夫雖達不到初禪,但也有一點功夫,就稱作「未到定」。這樣臨命終時就要看你的緣分,如果緣殊勝就能往生;緣不殊勝,臨終時有冤家債主來擾亂、來障礙,就不能往生。
因此,外不著相,內不動心,真正把世緣統統放下,這個世間事與我毫不相關;好人很好,壞人也好;好事很好,壞事也好。我們用平等心來處事待人接物,沒有分別、執著,我們天天念佛號求生淨土,才真有把握。日常生活當中,隨緣不攀緣,心上什麼事都沒有,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就決定得生淨土。所以,念佛法門容易成就。
而得生淨土的條件,「和」與「忍」很重要,與一切大眾和睦相處。他對我和睦,我對他和睦;他對我不和,我對他也和;順境、逆境,善人、惡人,統統要忍。不要把事情放在心上,就是真忍。放在心上,那忍得很苦;不放在心上,忍得很自在,一切隨緣不攀緣。利益眾生是好事,好事都要有緣,若沒有緣,想做做不成功,還要生煩惱,那又何苦?所以,佛住世間教導我們隨緣不攀緣;攀緣是自己想怎樣做,隨緣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懂得和、忍,自然就斷惡修善。因為只要你造十惡業,十惡在你的心裡沒有完全放下,「和」與「忍」就做不到。
我們仔細觀察別人,別人是自己的一面鏡子,看別人的過失,再回頭反省自己。我們看到別人不和睦,團體不和睦、國家不和睦、宗教不和睦,常常鬧事、鬥爭、戰爭,回過頭想想,我跟大家相處和不和睦?為什麼不和睦?惡業習氣重。若沒有惡業,心地是純善,純善就是十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與十善業相應,和、忍就落實了。即使沒有遇到淨土法門,不知道求生極樂世界,來生的果報是生梵天;梵天是色界天,不是欲界天,所以不學佛,果報也相當殊勝。其他宗教講的「天」,多半都是欲界天。怎麼知道是欲界天?煩惱習氣沒斷,欲沒有離開;高級的宗教懂得離欲,就生梵天。離瞋恚的八種殊勝功德,這一種最為殊勝。
我們今天提倡和平,「和平」兩個字怎麼講?全世界的眾生,不分國家、族類、宗教,和睦相處,平等對待,和平才能落實。平等對待是「忍」,你不能忍,就無法平等待人。所以,我們要將佛陀教誨落實在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之中,自利利他。以這種修行基礎,發願求生淨土,肯定能滿這一生的願望,成就以往生生世世所沒有的殊勝功德,這才是真正有智慧之人。
「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無礙心,觀者無厭。」這是將斷瞋恚的功德,迴向無上菩提,不求世間福報;不求世間福報,不是沒有福報,而是福報更殊勝;福報現前決定不放在心上,決定不生歡喜心,這就是不受福報。將功德迴向無上菩提,到成佛之後,果報就殊勝,這種殊勝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即經上常講的「不可思議」。
『得無礙心』,「無礙」是無障礙,即孔老夫子所謂「隨心所欲,而不踰矩」。在大自在當中,又能與一切眾生相應,不違背世間法,這是佛家常講的,「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於世出世法都無障礙,才稱作「無障礙法」,這是真正解脫,即《華嚴經》所說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觀者無厭』,這是殊勝的果報;凡是跟你接觸的,聞名、見面都能生歡喜心,這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修十善業的果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