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妄盡情空,業識既轉,生滅心滅,生死海出,而證入不生滅之圓明性海,謂之入無餘涅槃。為究竟覺果之稱。
發心要發像佛一樣的心,不可以與佛心不同。不要以為我們現在是凡夫,罪業深重,怎麼敢與佛發一樣的心,那是自卑。佛教導我們不要自卑,也不要驕傲,真心裡沒有自卑,也沒有傲慢。佛教導我們,我們依教奉行,就是佛的好學生、就能發大心。發大心,方能修大行。佛期望我們能很快的證大果,故心不大不行。妄是妄想,情是情執,妄想盡了,情執空了,你才能契入境界。一切眾生情執太深,乃是煩惱的根源。
我學佛,我懂得,人家對我很好,點點頭,假的,不能當真。要是當真,就被他迷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全是妄想,全是情執。所以諸位要知道,真的情、真的愛,只有佛菩薩有。佛菩薩不叫情亦不叫愛,換個名相稱作慈悲。「慈悲」是真愛,永遠不會變。你尊敬佛菩薩;佛菩薩愛護你。你毀謗他、侮辱他、殺害他,他還是愛你,從未變過。諸佛菩薩講「我愛護你」,我們可以接受,那是真的。六道凡夫說「愛護你」,不是真的。他說「憎恨你」,亦不要怪他,亦是假的,過幾天他的心又變了。不要放在心上,你就有智慧了。世間凡夫用的心是三心二意,一焉能當真?學佛就是要「妄盡情空」。妄盡了,情就空。情與智是一回事。覺悟了,感情則變成智慧;迷惑了,智慧則變成感情。
「業識既轉」。妄盡情空,業識就轉了,轉八識成四智。「轉識成智」才是真實的功夫,乃是修行之總綱領。「生滅心滅」。「生滅」是念頭妄想。妄盡情空,生滅心沒有了,妄念就沒有了,生死就沒有了。生死輪迴從何而來?從生滅念頭而來。換言之,只要有妄想,有念頭,就決定出不了六道輪迴。
3.「入無餘涅槃」者無他,滅識色欲之生滅心,便度生死海,而達涅槃之彼岸矣。
古人講,念佛法門是易行道。其他法門與淨土法門相比,難行道,真難!可是此易行道難信。若不相信,亦是枉然。許多難行道,反倒很容易相信。雖然信了,白白忙一生,不能成就。淨土法門難信,可是信的人,非常幸運,都成就了,「證入不生滅之圓明性海」,就是禪家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即是「入無餘涅盤」,乃究竟果覺之稱。我們要像佛一樣幫助一切眾生,要度眾生入無餘涅槃,要發這個心。也就是說,幫人要幫到底,若半途而廢,沒有功德。幫到什麼程度?直至幫助他成佛。想想,太難太難!我們自己是凡夫,何能幫助他人成佛。其實不難,真做得到。勸人念佛求生淨土,即是幫助他人成佛!
今人與前人不一樣。以前的人老實,見人話很少;現代人喜歡表現自己,廢話連篇,不聽也不行。我們念佛人有好方法應付他,不管他講多少,講完之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將「阿彌陀佛」一句一句灌到他的八識田中。他的廢話,我們一句也沒聽進去。此法妙極了,即是度他人入無餘涅盤。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勸眾生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我們也用這個方法勸一切眾生念佛求生淨土,豈不是與諸佛菩薩無二無別。
4.經云:「佛種從緣起。」又云:「凡是有心,定當作佛。」又云:「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佛性雖眾生本具,而佛種要待緣生。
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但是現在迷了。要破迷開悟,再恢復佛性,要靠緣,所以說「佛種從緣起」。《彌陀經》上告訴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緣很重要,我們遇到佛法,也是多生多劫因緣成熟。因此,我們要為廣大眾生作增上緣,以一切善巧方便將此殊勝的法門介紹給人,方是真正學佛,真正報恩。
台灣有位做汗衫的同修,他們要到大陸設廠,我就勸他,汗衫上印上阿彌陀佛,印上經文,求三寶加持,銷路一定好。這是端正社會風氣,一定會得到大陸社會大眾歡迎。不要印些妖魔鬼怪圖案,那不好。或者,前面印「彌陀弟子」,後面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底下四個字「世間如夢」,是弘一大師寫的。這說明無論從事那個行業,就在本行業上弘法利生,「令一切眾生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不必改行。「緣」很重要,一定要發心為一切眾生做佛種的增上緣。
一切眾生真能得度,因為眾生本來是佛,本有佛性。凡有佛性定當作佛,因此我們種這種緣一定有效果。何況《華嚴經》上講,「有性無性齊成佛道,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此義很深。「無情」是指植物、礦物。植物礦物也能成佛,因為它也有性。佛法說,有情眾生有佛性,無情眾生有法性。佛性與法性是一個性。因此,有情眾生成佛,無情眾生也就跟著轉,「依報隨著正報轉」。
我們凡夫用生滅心,因此這個世界依報都是生滅的。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都有生滅。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心清淨,念頭不生不滅。所以,西方世界的依報也不生不滅,花草樹木都不生不滅,此即是「同圓種智」。《華嚴經》上所講的,在彌陀淨土中看到了。
「佛性雖眾生本具,而佛種要待緣生」。成佛一定需要緣分,沒有機緣不能成就。其實機緣掌握在自己手上。我們不僅能成就自己,亦能幫助一切眾生得到究竟圓滿的成就。世尊在本經教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行布施」。我們布施佛法,布施成佛的增上緣。不要生別的心,要生這種心。
>>續載中… …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