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發廣度心,大悲也。觀實無理,大智也。悲智具足,福慧雙修。
「發廣度心,大悲也。」發廣大心度一切眾生,即是大悲心。大慈大悲度化眾生,就是作好榜樣,即是度眾生。佛作榜樣給我們看,每天生活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樣樣都合規矩。我們今天學佛,就是要在社會上作一切眾生的好榜樣。眾生不守法、不守規矩,投機取巧,自私自利,我們守法,帶頭作好榜樣。我們奉公守法,認真做利益一切眾生之事,捨己為人。在家庭,作一個家庭的好榜樣;在公司行號,作一個公司行號的楷模;在學校念書,就作一切同學的模範。整個社會的人都能如是,則國家就是福國,此地即是極樂世界。
「觀實無理,大智也。」「觀」是觀照。觀照一切現象都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本來無有。這種觀法就是見真性。從相上見到性,此乃大智慧,即是禪宗所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性就是理,萬事萬物的本體。一定要能從相上見性,才不會執著,自自然然就會做到「無住」。像釋迦牟尼佛一樣「住無所住」。世尊表現的是住無所住,我們也能像佛一樣住無所住,焉能不自在。是故,要有大智、大悲才能幫助一切眾生,才能甘心情願,作眾生好榜樣。不是裝模作樣騙自己、騙眾生,那就造罪業了。
「悲智具足,福慧雙修。」大智大悲是我們自性本來具足的。雖具足,可是久遠劫來,我們把自性迷失了,悲與智的性德不能現前。是故,一定要以修德把我們的性德恢復,此法非常巧妙,也非常有效果,是真實福慧雙修。有智慧、有福德,世尊在本經教菩薩要廣修福德,而不住福德。世尊示現的就是不住福德。佛的福德果報依正莊嚴圓滿具足,然而他不住,示現在人間,與我們受一樣的苦難,天天去托缽。不受心才真清淨、真平等、真慈悲。其實,「受」是我們凡夫的錯誤觀念,凡夫認為有福應該享福。我們凡夫似乎是在享福,其實,那不是享福,而是受罪。不享福才是真正享福,很少人能體會得。我們看佛菩薩自由自在遊戲人間,才是真正的享福。是故,福慧雙修,福慧具足,而又不受福報,高明極了!
12.立志堅強,勿生怯弱,看破放下,求生淨土,即此便是降住。
「立志堅強,勿生怯弱。」堅強的志願是從學問而生的;沒有高深博大的學問,堅強的志願很難確立。何以我們的願力無法堅定,原因就是對於事實真相知之甚少。我們的智慧學問不足,常常產生自卑感,很容易退失菩提心,道理在此。
「看破放下,求生淨土,即此便是降住。」此處的話,特別針對現代人。我們要立成佛之志、立廣度眾生之志。我們真正想作佛,作菩薩,現在就能作,然不是真正的佛菩薩,而是相似的,即天台家講的「相似即佛」。
作佛菩薩就是作好榜樣,然我們不能以此為滿足。若以此為滿足,則做了一生的好人好事,來生不過得人天福報而已,不能出三界,不究竟。是故,眼光要遠大,一定要在這一生求生淨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西方世界是一真法界,不僅出六道輪迴,還超越十法界。不但超越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乃至權教佛,我們都超過。見到阿彌陀佛,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我們的智慧能力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真的可達盡虛空遍法界,於一切眾生居住之所在示現好榜樣,這就是佛法講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才真的得大自在。
作好榜樣的心決定不能退,求生淨土的願心決定不能退。此句教我們一定要看破,一定要放下。看破放下,小而言之,自私自利的念頭、作法要看破;大而言之,對於身心世界要看破放下,方能得生淨土。若對於娑婆世界還有絲毫留戀,則不能往生,是故身心世界要放下。《金剛經》中的「怎樣降伏其心,應云何住」兩個問題都解決了。我們把心住在西方極樂世界,則一切妄想、分別、執著自然降伏了。
>>續載中… …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