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訂閱/取消 雜誌下載 學佛問題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2012.2.15 星期三 Vol. 345

控制與佔有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內容如下:

   愛心是義務的付出,決定不能佔有。凡夫的愛心,縱然是對自己的兒女、親人很愛護,也不算是慈悲。因為他有控制、佔有的念頭,念念想控制、佔有一切人事物,這是錯誤。錯在哪裡?請看本期專欄

  如何去除分別執著,是修行的關鍵。我們都想離分別執著,因為離分別執著,就離生死輪迴。生死輪迴就是從分別執著而生的現象,是故分別執著沒有了,生死輪迴也就沒有了。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

最新訊息:2012年香港清明祭祖護世息災念佛繫念法會通啟日本311地震海嘯週年紀念超薦三時繫念法會通啟

  影片及mp3下載:一般品質影片BT種子網(下載170k wmv請多用此,速度快,一個編號一個種子。12-17華嚴經除外,50集打包成一個種子)江蘇電信雲南電信遼寧網通山東聯通日本(流量40m人數限制70人)德國、下載,不需帳號/密碼下載影音檔,嚴禁燒製光碟出售。若同修要下載影音檔,請勿用大量session下載mms,以免造成主機當機。下載請多用ftp方式。請多多配合!

  目前發現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費信箱,會被isp當作廣告信擋掉或移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請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無收雜誌建議使用其他Email信箱訂閱,謝謝!


本期專欄:控制與佔有

  【養生之道】

  古人教我們,「早晨吃得好,中午吃得飽,晚上吃得少」,這是養生之道,也是攝取營養的一個原則。以佛法來講,真正的養生之道是懂得「養心」,因為心能生種種法,心是能生,身是所生之法,所以心清淨,身就清淨;身心清淨,外面環境就清淨,這是一定之理。但是世間懂得的人少,還是刻意向外尋求補充養分。

  真修行人對於身體的養分,不向外求,完全向內。經上講,色界天以上的天人以「禪悅為食」,禪悅是從自性中流露出來,不是從外求得。所以佛說「財、色、名、食、睡」這五樣都能捨棄,這五樣稱為「五蓋」,將我們的心性、智慧、德能蓋覆住,使我們的智慧德能不能現前。這五樣是欲望,若對這五樣生起貪念,煩惱只有增加,不會減少,那煩惱豈能斷得掉?

  佛陀教弟子,對於飲食決定沒有分別、執著。佛陀當年在世是托缽,人家給什麼就吃什麼;而且托缽只許托七家,七家都托不到,就回去修禪定。這種作為,都是幫助我們克服欲望、貪心、煩惱,要懂得這個道理。

  因為我們有這個色身,所以在飲食上的攝取,不能不維護色身健康。若身體不健康,要麻煩別人來照顧,住在道場也連累常住,這都不好。但要明瞭,健康之道總在清淨心。對自己決定是清淨心,清淨無為;對人、對事、對物要有大慈悲心,無所不為,我們才真正以行動照顧大眾,幫助大眾。這都是世出世間聖人教導我們的。

  【控制與佔有】

  可是愛心是義務的付出,決定不能佔有。凡夫的愛心,縱然是對自己的兒女、親人很愛護,也不算是慈悲。因為他有控制、佔有的念頭,念念想控制、佔有一切人事物,這是錯誤。錯在哪裡?佛告訴我們「能所皆空,了不可得」。六百卷《般若經》裡,「不可得」這三個字重複千遍以上,就是要我們牢牢記住,「不可得」是事實真相。以為一切有能得、有所得,那是愚痴、無明。

  若了解一切法不可得,能所俱不可得,你就解脫了。「解脫」,用現代話說,就是心裡沒有負擔,你的心就得自在,妄想、分別、執著就會全部放下。我們處處放不下,主要是愚痴沒有破,還以為有能得、有所得,心裡還有負擔,所以生活很痛苦,修學功夫也不得力。

  諸佛如來應化在世間,所作所為全是「夢中佛事,水月道場」。道場建立得再大、再輝煌,覺悟的人視為鏡花水月,沒有絲毫執著、慳貪,這才顯示出大自在,這才是高度的享受。生活中對一切人事物有受用,絕對沒有控制、佔有的念頭,這才是過佛菩薩的生活,凡夫與佛菩薩不相同之處就在此地。凡夫是念念當中要控制別人,念念當中要佔有一切,所以心裡患得患失,憂慮煩惱永遠不斷,這種日子過得好苦。

  而佛菩薩的大慈大悲,一定圓滿含攝「真誠、清淨、平等、正覺」。這五句中的任何一句,都含攝其他四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若慈悲心不清淨、不平等,就是佛法講的四種慈悲的「愛緣慈悲」。這是凡夫的慈悲,沒有捨棄控制、佔有,沒有捨棄種種要求,這不是大慈大悲。愛緣慈悲往上提升,是「眾生緣慈悲」、「法緣慈悲」,再向上是「無緣慈悲」,大慈大悲就是無緣慈悲。無緣就是無條件,無有要求、無有佔有、無有控制,這是諸佛與法身大士的大慈大悲,也是具足真誠、清淨、平等、正覺的慈悲心。我們要是用這種心來處事待人接物,在處事待人接物裡就證果了;像《華嚴經》說的「入大解脫門」,就成佛了。這個大也是大乘的意思;小的解脫門是阿羅漢,小乘聖者。

  【讀經聞法重要】

  我們是凡夫,業障、習氣、煩惱非常深重,很不容易斷除,唯有用覺悟的方法才能斷除。所以讀經聞法非常重要,一天都不能間斷。我們不是上根利智的人,不可能短時間的聽聞、學習就能開悟。中下根性的人,想在一生中得利益,唯一的方法就是讀經聞法,長時間的薰修,才能契入《華嚴經》所講「入佛法」的境界。入佛法就是覺悟,這是真正得大利益。

  【管事操心】

  我是個凡夫,是個中下根性的人,今天能有這點成就,能有這點小智慧,是四十多年天天讀經、天天講經得來的。也有一些大德們也是講經,但他們除了講經外,還要管事;管事要操心,對自己多少有妨礙。我這一生的緣分殊勝,一生中「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錢」,所以世俗間的事務,對我沒有障礙,才能有這點成就,這也是我現身說法為大家做個榜樣。

  什麼人能管事?真正得清淨心的人。所以古代寺院叢林裡的管事,都是諸佛菩薩應化再來的。我們不是聖人應化,我們是道道地地的凡夫。道道地地的凡夫若也辦事,就是捨己為人,也值得敬仰。雖犧牲自己的定慧來服務大眾,但是戒一定要清淨,這才是修真正的福報。戒清淨是如理如法的照顧大眾,沒有私心,以真誠、愛護、關懷,幫助一切大眾好好修學。

  韓館長就是這種人,她不是佛菩薩化身來的,她創建道場,成就大家,對我們的恩德很大。我們對她的報答,是表現在臨終那一刻,我們送她往生,這是大報恩。可是這種緣很不容易得到,不是每個人都有這麼好的緣分,這麼好的機會。她若不能往生,來生得大福報,作國王大臣、大富長者。但世間的福報,做到大梵天王、摩醯首羅天王,還是搞六道輪迴,出不了三界,所以那個福報不是究竟圓滿的。我們現在清楚明白,唯有往生不退成佛,才是真實的。

  【學過日子】

  修學就是學過日子,知道如何對自己、對別人。對自己決定是清淨、慈悲,專修專弘;對別人,一定要真誠、清淨、慈悲,做到無緣,沒有條件。決定不可對一切人事物,有絲毫控制、佔有的念頭;只要有這個意念在,就是造業。所以放下一切控制、佔有,放下一切要求,這是智慧,這是功德,比福德還要殊勝。希望大家共同勉勵,依教奉行。


  (恭錄老和尚講演集)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70)

10.念即是觀,觀即是念。當起心動念時,除去分別心,依佛之方法,向內思惟,此為念無念。念佛亦然,久久相應,即能無念,即是覺、正、淨。

  此段的境界很深,要細心體會。宗門教下,修行的總綱領都是「觀」,即是「觀照」,用觀照的功夫。淨宗是用「念」,念佛。淨宗的念與宗門教下的觀,無二無別,名詞不一樣,功夫境界是相同的。無論觀照、念佛,都是在起心動念時除去分別心。此乃最高的原則,觀照與念佛都不例外。分別沒有了,當然就沒有執著。先有分別,而後才有執著。不分別,何來執著?

  如何去除分別執著,是修行的關鍵。我們都想離分別執著,因為離分別執著,就離生死輪迴。生死輪迴就是從分別執著而生的現象,是故分別執著沒有了,生死輪迴也就沒有了。真正想修行,真正想成就的人,對這個問題一定非常關心,非常重視。

  「依佛之方法,向內思惟」。依佛的什麼方法?就在《金剛經》一開端表現的方法。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想的東西太多、太雜了,全是向外攀緣,想外面的財、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法,全是打妄想。想了以後就執著,就生煩惱。佛不是這樣的,佛向內思惟。「內」是真心本性。真心沒有妄念。換言之,佛的本事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照顧真心。他念清淨心、念平等心、念真誠心,心裡沒有雜念,沒有妄念,此是「念而無念」。此處的「無念」是無妄念,不是沒有正念。有「正念」,無「妄念」。分別、執著是無量無邊妄念的根本。我們在本經上學到,要從根本修,不要從枝枝葉葉修,那太煩瑣。從根本上用功,不分別、不執著,沒有妄念。無量無邊的妄念都沒有了,從根本上拔除了。妄念去除之後,即是正念現前。

  淨宗的正念很具體、很明顯。正念是什麼?西方世界依正莊嚴。念佛的名號,念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念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即是正念。念這些,亦是「念無念」。「無念」是對娑婆世界五欲六塵的念頭沒有了,無這些念。我們有西方極樂世界的念,這辦法好,比其他宗門教下用功的確方便很多。我們念阿彌陀佛!

  「念佛亦然」,念佛亦即此意。「久久相應」,此功夫,要掌握三個條件:第一、不能懷疑。懷疑,功夫就破壞了,信心破壞了,願心破壞了,是故不可以懷疑。第二、不能夾雜。專精,力量就大,產生的效果顯著。第三、不能間斷。不懷疑、不夾雜、不見斷,只要堅持這三個條件,時間久了,自然就相應。相應即是沒有分別、執著,二六時中正念現前,就是相應。念佛人念念都與西方極樂世界相應,古德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功夫到此程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自己會有信心。不僅有信心,而且有把握,即是功夫相應。

  其他大乘法門要「無念」,才顯示它的正念,就是「覺、正、淨」。宗門講「大澈大悟」,是覺;教下講「大開圓解」,是正,正知正見;淨宗講「清淨心現前」,淨而不染。這是真實的受用,真實的利益。心不迷、不邪、不染。不染是「淨」,不邪是「正」,不迷是「覺」,與諸佛菩薩在九法界度眾生的生活狀況完全相同。


  >>續載中… …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師開示:示修持方法

  念佛人有病,當一心待死,若世壽未盡,則能速癒。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業,業消則病癒矣。若不放下,欲求好,倘不能好,則決定無由往生,以不願生故。此等道理不明白,尚能得仗佛慈力乎。汝母之病,宜切勸放下求往生,如壽未盡,求往生,反能速癒,以心至誠故,得蒙佛慈加被也。祈與汝母婉曲言之,令勿效癡人說癡話也。


  倫理道德:失了根的教育

   現在人所受的教育,小孩從出生就躺在電視旁邊,睜開眼睛他就看到了,他就在學,阿賴耶識裡頭他就落印象。長大之後上學了,小學一年級他就用電腦,他就看電腦上的資訊。電腦教他什麼?電視教他什麼?與倫理道德、聖賢教育完全相悖!這樣的教育,把他教出一個什麼樣的人?就是今天社會、今天的地球,造成了製造社會混亂、引發地球災變的這一類的人。你追根究柢是教育教成的,怎麼樣教,後頭結果它就出現了。你教的是聖賢教育,與性德相應的,這個世界平安、和睦,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互助合作,太平盛世!地球上任何災難沒有,風調雨順,大好河山,那是善心、善行所感。今天這個社會,從家庭,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現在怎麼樣?還得加上宗教教育,都是負面的,沒有正面的,它能沒能災難嗎?災難可以倖免嗎?災難,知道什麼時候有,全世界的人都來祈禱,災難化解了。災難的化解引起大家的疑問,認為什麼?這個祈禱是迷信,根本就沒有災難。這一個否定又回歸到我行我素,可能還變本加厲,造更重的惡業,那後果就有更重的災難。所以,祈禱化解災難我們不是不贊成,知道它有效,但是它有副作用,副作用很可怕。好像治病一樣,表面上治好了,病根沒有拔除,再拖幾年更嚴重,到最後是無藥可治。這個道理大家很容易懂。所以,治病要把病根拔掉,祈禱不能拔根。拔根是什麼?拔根就是要用聖賢教育,與性德相應的教育,那是治本、是拔根。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二六七集)2011/2/6 檔名:02-039-0267

因果教育:厚道(顧協)

  顧協。事親孝。與友信。除新安令。未至縣。遭母憂。送喪還。於峽江遇風。同旅皆漂溺。惟協一舟觸石而泊焉。咸謂精誠所致。初為廷尉。正冬衣單薄。寺卿蔡法度。欲解襦與之。憚其清嚴。不敢發口。嘗有門生來。知協廉潔。不敢厚餉。止送錢二千。協怒。杖之二十。因此絕於饋遺。自丁艱憂。遂終身布衣蔬食。不娶。後因少時娉女。年六十餘未嫁。義而迎之。(梁顧協傳)

  顧協梁朝人字正禮,博通群書,對文字及禽獸草木,尤其精詳,被舉拔為秀才,尚書僕射沈約見他的策論,讚歎地說,江左以來,從未見過這樣的作品。臨川王聽到他的聲名,便徵召他掌理書記。

  梁武帝普通年間,詔命天下薦舉賢士,湘東王奏表薦舉,顧協奉召官任通直散騎侍郎。又為鴻臚卿(九寺大卿之一)。去世後,諡號為溫。

  顧協為官清廉有志操,起初任廷尉正(官名)時,冬天衣服單薄,同處做官的寺卿蔡法度,對人說:「我看顧郎衣服單薄,想解下我的衣服送他禦寒,但是看他那清廉嚴正的氣度,又怕碰壁,因此始終不敢開口。」又曾經有門生來訪,知道顧協廉潔,不敢贈送厚禮,只以錢二千奉送,顧協很生氣自己門生,竟然不了解他的為人,於是命人鞭打二十下,以予嚴厲教誨,從此無人敢來送禮。顧協在官署中十六年,節儉樸實器具衣服飲食,從不改常度。

  顧協事親至孝,與朋友交往,重信義,曾任新安縣令,未到任所途中,遭逢母喪,送喪回來,船行到峽江,忽遇暴風,同行旅客船隻,都漂淪沉溺,惟獨顧協一船,觸到石頭而停泊,免受災害,大家都說,由於顧協精誠孝心感召所致。

  顧協自從母喪後,從此布衣蔬食,終身不娶。後來因少年時,曾經娉一女子,年紀已經六十多歲,尚未出嫁,顧協聞知,為盡道義上的責任,於是將她迎歸。

  (《歷史感應統紀語譯》連載九十)


  心得交流:eb27499同學的學佛心得

題目:學佛筆記

  親近佛法十餘年,我為什麼不能成就?

  從前自恃智力,輕妄不慚,逢人演說,故作得道狀貌。殊不知迷作悟解,知行不一,如今看來,小丑一般。待自覺時,歸咎止於佛學,而未學佛,是口頭禪矣。一時修持,狂心稍息,認識到是不明因果之緣故。略究因果後,又恍知實是不辨善惡的原因。待粗分善惡,竟然遍身是惡,煩惱不減反增,知己業障深重,痛察原是不肯懺悔之故。發露懺悔後,經淨空法師啟發,始知我學佛而不能成就的六個原因:

   一是不真起信。對佛陀的教育心存敬意,卻不夠真心誠意,因為專欲貪享,因為不肯吃虧。自不精勤,卻一意專望佛陀悲憫,全心渴仰菩薩慈念,希求倚此增長福慧,幸得往生。這是不勞而獲的妄念,不是真信。

  二是不真畏果。對因果認識得不深入,理解得不透徹。一方面身在福中不知福,另一方面身受果報而不自知,所以沒有切膚痛,沒有錐心疼。所以遇境界現前時,目光短淺,定力缺乏,常生自欺之心,常起僥倖之想。即有畏念,亦不掛於心,一時忘卻。一句話,並非真心敬畏、恐怕和驚怖。

  三是不真知恥。不知墮落是恥,不覺有過是恥,不察無知是恥,不明退步是恥,不悟不如佛菩薩處,即是恥。不知恥,所以不能勇猛精進。無所得時常有退心、自卑心,有所得時常有驕心、懈怠心,往往因循苟且,幾乎耽誤一生。

  四是不真好學。態度不恭,極不耐煩,聽不入心,過耳即忘,糊塗到所以然處。

  五是不真思考。還是粗心大意,還是不肯靜下心來,用心鑽研體察理會。

  六是不真落實。說起來頭頭是道,行起來舉步維艱。自認為有益處的,可以理解並接受的才去做,因此落實得不徹底。

  明白這些障礙,收拾精神,才草草改起,已覺煩惱少輕,智慧略開,於是知曉以上六條,其實可以歸總為一條:自私自利。往深處細究,自私自利是因為心不覺、不正、不淨。再溯本清源,根本失在沒有一顆徹悟的心。

  如此般便明白到我的慧命,從來就是陷在一個怪圈之內的。因為不覺悟,所以學佛不成;因為學佛不成,所以不覺悟。如此循環往復,不得脫離。百計求索,千般窮究,答案如斯,能不搖頭苦笑,慨然唏噓?由此對人的這種生存狀態產生一種厭離心,更激起一種戰鬥心。別人能成佛,何以我不能?

  所謂求人不如求己,如何自拔?就個人而言,我想第一條,便是要放下對世界末日的恐懼之心,放下生死。佛說依報隨著正報轉,即便惡緣來了,還是要以順心去面對。淨空法師說沒有生死,只有生活環境的轉換。這一點我能夠理解並接受,因此對待生死的態度變得坦然,不再那麼執著,但一定要以此為契機,促動自己積極主動地學佛,爭取早日明心見性。

  第二條,不能急於求成。看來還是必須拋開立地成佛的妄想,承認學佛沒有捷徑可走的事實。業海茫茫,要想自作主宰,不隨波逐流,只能老老實實地依照佛法的要求,從基礎功課做起。先學好感應篇、弟子規、十善業道經這些入門的教材。根據目前進度,只要有恆心堅持,一門深入,長時熏習,最多也不過十年功夫,我應該有成就的可能。

  第三條是要遵從淨空法師的教誨,將切入點放在拓寬心量上,所以發心要向佛菩薩學習,以佛菩薩的標準要求自己,必須起心動念、言行舉止都是真正無條件地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服務。

  第四條是端正態度,堅持踐行。即使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也做不到,何況起心動念為眾生服務?但是總須依淨空法師所教導的:做不到,也要去做。有志者,事竟成,把每天學習的心得落實到日常生活的處事待人接物中,做一分是一分,每天都去努力做一點,只要經年累月堅持不懈,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總有圓滿的一天。待到那時,欲親證今日學習時所領會到的一句話:當下,即是一真法界。

  (文章來源「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心得交流」)


  答疑解惑

問:「相夫教子」的「相」字,應如何理解?

答:「相」就是幫助,做太太的人一定要幫助先生教兒女。在古時候,社會的制度是「男主外,女主內」,而五倫裡頭,「夫婦有別」,「別」是不同的任務。家庭裡面最重要的兩樁事情,一個是家庭經濟生活,另外一個就是培養下一代,這是兩樁大事。中國古人所謂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教育下一代是大事,不是小事,教育下一代這個事情比出去賺錢謀生還要大,就是比你的經濟生活還要大。所以婦女所負的責任超過男子。

  在中國歷代,婦女確實是最偉大的,沒有賢母,社會上就沒有賢人。教子重要,教女更重要,所以講相夫教子,責任分得很清楚。先生負責家庭經濟生活,太太負責教育兒女。教育兒女怎麼教法?身教。給諸位說,《弟子規》不是教小孩念的,不是教小孩做的,嬰兒剛生下來,怎麼教他?是做父母的把《弟子規》落實,做到了,讓小孩看,身教。天天做給他看,在小孩面前決定沒有負面的;夫妻不好鬧意見,可不能讓小孩看見、聽見。

  所以,三年當中,他看不到一點不善的,他所看到、所聽到、所接觸到的,是純淨純善的,聖人的根就從這生的。所以做母親的人非常辛苦,怎麼樣裝也要裝個好樣子給兒女看。這是真正負責盡職,唯有這樣,兒女才能變成真正的好人。這社會上雖然是不好,但他不會被染污,所以從這裡紮根,小孩就好教。現在為什麼說小孩不好教?從小沒紮根。這是最重要的,你看連西方人都曉得,兒童教育最重要的是五歲之前。五歲之前能夠紮根的話,往後就很好教;五歲之前沒有紮根,以後就很難教。西方人,像湯恩比博士他們現在才談到這個問題,但是中國在五千年已經做到了。所以我們國家民族了不起,這是湯恩比所說的,二十一世紀整個世界的動亂,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能救,除外,沒有辦法,他看得很準確。

  中國的孔孟,不從《弟子規》上紮根,四書五經學了做不到!大乘佛法,像《華嚴》、《楞嚴》,這能做到嗎?一定要從《十善業道》,要不在《十善業道》上紮根,不在《弟子規》上紮根,大經大論全都落空,變成佛學。學佛的人變成佛學,學儒的人變成儒學,社會一樣動亂,無法挽救。

  要真正挽救這個世界,就是勸人真正要學儒,真正要學佛,不能搞佛學、儒學,不可以把它當作一門學問來做,要把它變成自己的日常生活,才真正得受用。想教小孩,自己這樣做,不知不覺,你就變成聖人。變成聖人,兒女從小都是看父母的,都是向父母學習的,上行下效,中國教育這「教」字,教字的本意就是上行下效,諺語講「上梁不正下梁歪」,你做父母做得不像父母,兒子會比你加倍壞,他不是跟你學的一模一樣,學的要加利息的。所以你好,他比你學得更好;你不好,他比你學得更壞。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這是古人經驗之談,在中國五千年的經驗,不能不服。所以《弟子規》是要自己學,現在我們提倡的方法,連外國都是一樣,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大家一起來學,才能收到效果。現在只叫小朋友學,做父母的人不學,他學了幾天之後,看到父母都做得不對,為什麼叫我做?他不相信。所以父母完全都做對的,他沒有話說,他自自然然喜歡跟你學習。所以父母永遠是兒女心目當中的偶像,真的五歲之前。現在的麻煩太大!夫妻兩個都去上班,小孩交給傭人,天天看電視,玩電腦,回頭太難了!你們在社會上事業再成功,你後代沒有了。你要後代,就放棄工作,回家去認真的相夫教子。

  (節錄自21-298-01學佛答問)


  淨空老和尚網路直播台

◎淨空老和尚最近講演資訊:台北/香港時間10:00∼12:00、16:00∼18:00首播《淨土大經科註》,詳細內容請參考網路直播台


法寶流通

◎淨空法師講演音帶、DV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台灣地區同修索取法寶,請至「華藏淨宗學會弘化網-法寶結緣」。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 淨空法師講演帶及法寶,請與「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聯絡:[email protected]

◎若欲了解相關兒童讀經訊息,可至「大方廣網站」。

◎德育故事及太上感應篇之動畫片,請至「妙音動畫」。


信息交流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email protected]

◎有任何修學上的問題,來信請寄[email protected]

說明:所有問題的產生都源於聽經聞法不夠透徹,時間不夠長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聽經、讀經,所有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答案自在其中。「淨空法師專集網站」也陸續將淨空法師所回覆過的問題刊在「分類問答」中,或至網站的全文檢索去搜尋。所以,同修們有學佛上的問題時,請先參考此分類中的問題,或許您的問題已經有其他同修問過了,希望您從問答的分類中,能找到解決的方法。若無法找尋到解答,請再將問題傳到[email protected],我們會彙整同修們的來信,並敬呈 淨空老法師。但回覆時間不定,需待老法師有時間時,開闢一個「學佛問答」時段,專為同修們解答,也會陸續刊登於「答疑解惑」一欄中。阿彌陀佛!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成立緣起:我們常常收到各地網路同修來信,皆言及雖有心學佛,卻不知從何學起,應如何聽經學習。又 淨空老和尚的講演有大小性相,各個宗派的經論典籍,法海深廣,初學者不知修學之次第,何者為先,何者為後,以故學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終惰,退悔初心,實為可惜!今佛陀教育網路學院之成立,正是針對上述緣由,將現有網路的文字(教材)與影音(講演畫面)合為一體,如同「網路電視台」,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於學佛者,提供一個方便快捷,隨時隨地不受時空限制的網路修學環境。網路學院一切課程之排列,皆是以 淨空老和尚為澳洲淨宗學院所訂之課程,從初級到高級,從本科到專科的修學次第,也是為實現澳洲淨宗學院將來能真正達到遠距教學的前哨站。今日社會是科技進步、資訊發達的時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揚妙法,闡釋正教,令佛法傳遞無遠弗屆,才將進一步利益更多學人,將般若文海遍及環宇,使一切有緣眾生得佛正法薰習之機會。若有心想修學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參觀訪問。

淨空法師英文網站網址為http://www.chinkung.org/,此網站主要以配合 淨空法師的和平之旅,同時接引國外眾生認識佛教。提供 淨空法師多元文化理念及國際參訪等及時相關資訊,並以和平之旅為主軸,擺脫宗教色彩。敬請諸位同修將此網址廣為流通給外國同修,讓他們更有機緣認識佛教,功德無量!

淨空法師專集大陸鏡像站網址為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記憶。大陸地區同修可以就近訪問這個網站。若同修於瀏覽中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信告知,請至[email protected]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佛陀教育雜誌由華藏淨宗學會網路講記組恭製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33之1號2樓
電話 : (8862) 2754-7178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