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 儒释道多元文化教育网
佛陀教育网路学院
 
 

是心是佛,发菩提心,深信切愿,欣求极乐;
是心作佛,一向专念,持佛名号,往生成佛。

 
 
   
  本期专栏: 十二德目与我们的生活(一)
  本期内容简介
  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114)
  印光大师开示:教专仗佛力
  伦理道德:中国妇女在古社会里有地位
  因果教育:轮回确证(李憕、子源)
  心得交流:ed25640同学的学佛心得
  答疑解惑:诵经时受打扰生起厌烦心,请问如何调伏?
  网路讲座:净空老和尚网路首播
  法宝流通
  信息交流
我要订阅/取消 杂志下载 学佛问题 2014.1.1 星期三 Vol. 389
 
本期内容简介
 
本期内容如下:

  五常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再发展就是八德。请看本期专栏

  “是如来常说之法。以船筏原为过渡,既渡则舍”,我们是用它来渡水,过了河。请看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

最新讯息:净空法师专集网 微信ID:amtbhz新浪微博Facebook专页Twitter专页

  影片及mp3下载:一般品质影片BT种子网(下载170k wmv请多用此,速度快,一个编号一个种子。12-17华严经除外,50集打包成一个种子)江苏电信云南电信辽宁网通山东联通日本(流量40m人数限制70人)、德国下载,不需帐号/密码下载影音档,严禁烧制光碟出售。若同修要下载影音档,请勿用大量session下载mms,以免造成主机当机。下载请多用ftp方式。请多多配合!

  目前发现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费信箱,会被isp当作广告信挡掉或移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请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无收杂志建议使用其他Email信箱订阅,谢谢!

 
本期专栏:十二德目与我们的生活(一)
 

一、总述

  儒家教学的宗旨就是「五伦五常」,五常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再发展就是八德。八德有两种讲法,第一种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第二种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我们把这两种讲法合起来,去掉重复的,只有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十二字是性德。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处事待人接物不能违背这十二个字,要与它相应,性德就显现了。修德就是把跟伦理道德不相应的妄想习气放下,性德就现前了。可见,中国老祖宗千万年教学的总纲领,最高的指导原则,就是这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要是真的做到,你过的是天人的快乐生活。如果你能看破放下,过的是佛菩萨的生活,哪有不快乐、不自在的道理!

二、别释名义

  【孝】

  「百善孝为先」,孝是根本。我们今天修学这么困难,原因就是对孝亲尊师一无所知,修什么样的善行都不能成就。一个人没有孝行,他做的善再多都是假的,就好像花瓶里面插的花,插得很多、很美、很漂亮,没根,几天就枯死了。所以孝是性德第一德。

  孝是什么意思?孝的含义不可思议,中国文字充满了智能。中国文字之美、文字之善,是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民族不能够相比的。孝是会意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这是指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体。现代人讲代沟,中国教育里没有代沟。没有教育才有代沟,有良好的教育,代沟就没有了。上一代跟下一代紧密结合在一起,上面还有上面,下面还有下面,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明白这个意思,你才明白为什么要祭祖先?为什么要慎终追远?因为它是一个整体,不能够缺的。这是从纵的方面讲,我们能够在字面上很明显的看出来。还有无形的是横的,从有形跟无形合起来看,这个字就是佛法所讲的「竖穷三际,横遍十方」。

  整个宇宙法界虚空界一切万物跟我是一体,是我的自体,让人看到这个符号就能体会「孝」是这个意思。孝以宇宙万有一个共同生命体为本,不是以个人为本,个人只是本体里的小分子而已。老子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就是以此为根本理念。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孝的文化,以孝为本体。中国传统文化讲体、宗、趣,从孝延伸出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是宗;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趣。大乘佛法讲体、相、用,「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是自性,自性是从体上讲,宇宙是从相上讲,大慈大悲是从作用上讲,中国的老祖宗讲的跟大乘佛法相应,所以孝就是实相。由此可知,佛法不是迷信亦不是宗教,是究竟圆满的教育。

  我们如何看待一切众生?年龄跟我父母差不多的,「事诸父,如事父」,把他看作是自己父母一样的恭敬孝顺;看到儿童跟自己儿女差不多大的,都是自己的子女。到什么时候才知道真的是一体?明心见性,没有明心见性,因为有妄想分别执着,不了解事实真相。妄想分别执着放下,真相大白,然后知道原来孝就是爱。爱人是爱自己,爱自己就是爱人。

  夫子说:「夫孝,德之本也。」孝是道德的根本,「孝」包含着自性的万德万能,所以一个人德行的启发一定从孝下手。尽孝就是自性性德的圆满流露。如果我们从事相上讲,五伦、八德统统包括在内,少一个,孝道就不圆满。佛法讲菩提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五个,一即是五,五即是一,任何一条都具足其它四条。譬如「真诚」,真诚里头有清净、有平等、有正觉、有慈悲,少一个,真诚就有欠缺,就不圆满了;讲「慈悲」,慈悲里头一定有真诚,有清净、平等、正觉。举任何一个例子统统包括,这叫圆满。

  所以圆满的性德,看用在哪方面,譬如在五伦,用在父子,称为「亲」;用在君臣,称为「义」;用在夫妇,称为「别」;用在兄弟,长幼有序,称为「有序」;用在朋友,称为「信」。名词虽不一,实际上都是「孝」的延伸,根就是一个「孝」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其根在孝,看用在哪方面,我们就用哪个字来表示。由此可知,孝道是大圆满的大根大本,教育也是从此地而建立的。譬如婴儿,他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父母无条件地爱他,他对父母的爱,这种父子亲爱,怎样能够永恒的保持不变,这就是教育,这叫孝道。中国古圣先贤就教这一桩事情,这是所有一切人伦的根本。只要人对父母的爱心永恒不变,他就会爱兄弟、爱妻子、爱亲戚、爱邻里乡党、爱朋友;忠君爱国,杀身成仁,舍身取义,都是孝道教育的成就。

  地藏菩萨就是代表大孝,修行要从这里开始,从孝亲下功夫,不孝顺父母,怎么能成佛作祖?对一切人、对一切事绝对没有邪念。在家是孝子,在社会是好公民;在学校是好学生;无论在什么场所,都是好榜样。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永恒不变,给社会做个好样子,人家都会称赞。这不但养了父母之德,也能够教化众生行孝,这不正是自行化他吗?如果自己不能行孝,天天劝别人,把孝道讲得天花乱坠,那没用,没人相信!必须是自己做到让别人看到,别人受你的影响,从内心真正感动,才会向你学习。

  【悌】

  孝是孝养父母,悌则是学生如何奉事师长,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孝道跟师道的基础上。孝是性德,是儿女对父母的爱,从孝演变出来的悌也是性德。什么是悌?把孝落实在奉事兄长上就叫做悌。悌是要尊重、敬爱年龄比我大的兄长。兄弟和睦相处,是悌道,延伸出来就是尊敬长辈,人要懂得孝亲尊师。展开来是平辈,我们在社会上跟平辈怎么相处?同样是敬爱。不敬重老师,跟长辈处不好(不是自己的父母)不悌;兄弟姊妹之间处不好,不悌。今天我们看到社会上,为争财争利上法庭,反目成仇,把兄弟姊妹,至亲骨肉忘掉了。我们该怎么做?人家要,我们欢欢喜喜让给他;闹上法庭,对不起释迦牟尼佛。别人争,我们让,我们懂得命里有的丢不掉,此处舍了,别处又来了,来的比舍的还要丰富,所以不要争,要忍让、和睦相处。今天中国所提倡的和谐社会也是悌道的延伸。

  在世间,人天福报,美满幸福,根在哪里?根在孝道、师道。孝道、师道是平等的,是相辅相成的,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翅,一个不能少。孝是道,悌是德,合起来就是道德。孝养父母是孝,奉事师长是悌。所以圣人之道只是一个孝道、一个师道而已。孝道跟师道相辅相成,孝亲尊师,社会才会安定,人与人之间才能和睦相处,可以消除人祸。

  【忠】

  什么是忠?「忠」是会意,是智能的符号。忠,心上有个中,心不偏不邪,这就是忠的意思。尽心竭力,忠于国家,对自己的国家、对自己的家都要忠心,都不能有偏心、邪念。心一偏颇就损己又损人,心不偏颇就能够大公无私,处处替人着想。有偏心、有偏爱用心就不正。处事待人接物没有坏心眼,坏心眼是邪,有邪念就是不忠。所以用心,对人事物没有恶意,就不邪;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就不偏。

  儒家讲「中庸」,佛法讲「中道」,那就是忠的意思,忠是一心、是诚意、是心正,一丝毫不偏,一丝毫不邪,二心就不忠,就有偏有邪了。大乘佛法讲的真诚,忠跟诚的意思是一不是二,忠就是诚,诚就是忠。曾国藩先生解释「诚」:「一念不生谓之诚」。一念不生这是忠,就是真心,稍有一点偏邪就迷了,迷了就是妄心。所以要在日常生活当中要保持不迷、不偏、不邪,心地正大光明,这是尽忠!我们学佛,总结佛陀的教诲就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这就是忠。对人、对事、对物,用的是忠诚心。不忠不诚,言行自然轻薄,厚重就没有了。佛菩萨的用心中正,不偏不邪,不落二边,安住中道。安住中道就是「清净平等觉」,清净是下品的忠;平等是中品的忠;觉悟(大彻大悟)是上品的忠。上品的忠是佛,中品的忠是菩萨,下品的忠是阿罗汉。

  学佛,能够把心放在中道上,你用真心,就叫发菩提心,功德就大了。心是真是妄,标准在此地。我们现在起心动念到底是真是妄?全都是妄心,我们的心有分别、有执着。分别就偏了,执着就邪了。如何保持我们的觉悟?就是要真正把它做到,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凭良心、大公无私,就是尽忠。从世间人讲尽忠,不是忠于一个人,而是忠于职守,忠于本分,忠于义务、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社会。应该做的事情,一定尽心尽力做好,这叫尽忠。从佛法来讲,佛法非常肯定,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你能不尽忠吗?你能不全心全力去照顾吗?所以世出世法,真正做到究竟圆满都是如来果地上的,不是佛菩萨做不圆满,什么原因?就是用心不同。佛菩萨用清净心、平等心、觉悟心去做,没有一样事情不圆满,尽善尽美。所以我们要学佛、要学菩萨安住中道,以这个存心对待万事万物,这就是尽忠。

  >>续载中… …


  (节录自净空老和尚讲演集)

 
经论辑要: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114)
 

2.由是而信、而解、而行。至于究竟,亦不过两边不着耳。

  这非常重要。我们读《金刚经》,能明白此理,掌握精神,真的是一生受用无穷。世尊唯恐我们还不能彻底明了,再用比喻说明。这个比喻非常有名,世尊当年说法,常用这个比喻。

三一、引筏喻显义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1.“筏喻”是如来常说之法。以船筏原为过渡,既渡则舍。比喻佛法为度生死,生死未度,不可无法。既达彼岸,法亦无用。此示佛法可用不可执之意。《阿含经》中,佛为弟子等常说者也。

  此段经文义理很深。“筏喻”,“喻”是比喻,“筏”有竹筏、木筏。如果诸位到中国大陆观光旅游,也许还能见到,是渡水用的,用竹子或是木材编成的,藉它来过河。佛用这个来比喻。

  “是如来常说之法。以船筏原为过渡,既渡则舍”。我们是用它来渡水,过了河,当然就不要筏,就舍掉了。“比喻佛法为度生死,生死未度,不可无法”。生死未度,我们需要利用它作工具。“既达彼岸,法亦无用”。我们已经渡过生死的苦海,到达涅槃的彼岸,佛法也没用处。佛法正如船筏一样,过了河就没用了。

  “此示佛法可用不可执之意”。佛说此意,就是佛所说的一切法,可以用,而不能执着;如过河的竹筏,我们用它过河,绝对不会执着,这是当然之理,每个人都不会执着。

  “《阿含经》中,佛为弟子等常说者也”。是故说“如来常说”。世尊最初说小乘法时,《阿含经》中常用此作比喻。如果众生不执着,世尊怎么会说;众生是牢牢的抓住不放,是故才劳累世尊常说。我们能从此话里想到,众生一定是坚固执着,舍不得把佛法放下。世法,知道是假的,放下了;佛法是真的,佛法好,放不下,也错了。《金刚经》是高级佛法,《阿含》等于小学的课程。《金刚经》是研究所的课程,虽说,其义理不一样。如果义理一样,从前小学学过了,何必现在再说?

  >>续载中……

  (《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师开示:教专仗佛力
 

  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贪、瞋、痴,令其净尽无余,方可了生脱死。此则难如登天,非吾辈具缚凡夫所能希冀。若以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又无论功夫浅深,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此如坐火轮船过海,但肯上船,即可到于彼岸,乃属船力,非自己本事。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然一生西方,则生死已了,烦恼不生,已与在此地久用功夫,断烦恼净尽了生死者相同。故念佛决定要求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彼离信愿以教人念佛求开悟之开示,切不可依。念佛之要,在于都摄六根。当念佛时,摄耳谛听,即是摄六根之下手处。能志心谛听,与不听而散念,其功德大相悬殊。此法无论上中下根人皆可用,皆可得益。有利无弊,宜令一切人皆依此修。(续)与张静江书

 
伦理道德:中国妇女在古社会里有地位
 

  所以在中国过去,教学当中,教女孩子比教男子严格,为什么?女孩子是圣人的一个因素。国家能不能出圣人,是女孩子的事情,女孩子懂得教育她的子女,家里出圣人。周朝开国,文王、武王、周公都是大圣人,妈妈教出来的。

  他们家里祖孙三代都了不起,祖母太姜、他的母亲太任、他的媳妇太姒,三个都会教,所以家里出大圣人。建立政权,维持八百年,中国时间最长的周朝八百年,得力于这三个妇女。所以中国妇女在古社会里头不是没有地位,有崇高的地位,家庭需要她、国家需要她。

  所以中国文化不能不学,不学你什么都不懂,产生许多没有必要的误会,这是错误。中国东西太好了,学了之后你真的产生感恩之心,你会爱国家、爱民族。你不认识它,你轻视它、小看它,这个错误!真正了解、明白没有不爱国的,不爱国家的是对于自己国家文化一无所知。

  我们疏忽传统文化两百年了,要把它恢复起来也得要两百年。我们只能够把这个薪火保持住,别叫它灭掉,发扬光大我们看不到,我们下一代也看不到。好好的保存,我们这一生能传二、三个人不错了。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一二七集)2012/1/8 档名:02-037-0127
 
因果教育:轮回确证(李憕、子源)
 

  李憕。为东京留守。安禄山反。执憕害之。子源八岁。俘为奴。有故吏赎出之。以父死贼手。常悲愤。不仕不娶。绝荤酒。居惠林寺。诏以源为河南尹。赏赐甚厚。源辞谢。一无所受。(李憕传)

  李源唐朝汶水(今山东省)人,其父李,官任东京太守。安禄山作乱时,李坚守城垒,勉励士卒,抵制逆贼,擢升礼部尚书。后来城陷,李被安禄山所杀害,赐谥号为忠懿。当时年仅八岁的李源,在兵荒马乱中,被俘虏流落为奴。数年后,被其父旧部吏发现,将他赎回。这时李的旧宅,已经捐作惠林寺。唐代宗闻知李源是忠臣李憕的后代,特下诏书,提拔李源为河南尹官职,并予优厚赏赐。但是李源因悲愤父亲死在贼人之手,内心无限感触,发誓终身不作官,不娶妻,不吃荤酒,以尽孝思,于是呈书辞谢,一无所受。

  李源为了避开官场的应酬,便前往避居于其父故宅惠林寺,并将所有产业捐献寺院,为父亲作功德。寺中圆泽法师,对李源特别关照,多方开导劝勉,李源渐渐深入领略佛法,从此日中一食,跟随圆泽法师修行问道,非常投契,成为忘年之交。数十年后,有一天,两人约定同往峨眉山去朝山,圆公要经由长安从陆路前往,李源却要乘船经由三峡入荆州,两人争执不决,李源说:“我已避开世事,不愿作官,若经由西京(长安)难免遇见故旧,会有困扰。”最后圆公只得同意由水路前往。临行前,圆公预先写信交代徒弟,等待李源回来,再交给他。

  两人沿途吟诗歌咏,欣赏山光水色,逍遥自在,到了南湘,将靠岸时,看见岸边有一妇人,在河边汲水,圆公脸上突然变色说道:“我不想走水路,就是怕碰到这妇人。”李源惊奇地询问缘故,圆公说:“我本来应该来投胎,做这妇人的儿子,只因我不来,所以这妇人怀孕三年,一直不能分娩,今天既然遇上了,就得投胎转世,不能再逃避了,凡事都有因缘,这是定业啊!请停止行舟,我死后,将我葬在某山下,三天后你到那妇人家来看我,我以一笑作证明。再过十二年后的中秋夜晚,你到杭州天竺寺前,咱们再相见吧!”李源恸哭后悔不已,当晚圆公就去世了,而那妇人也生产了。三天后李源前往探视,婴孩看到李源,果然对他一笑致意。李源无心朝山,满怀感伤回到惠林寺,圆公的徒弟将圆公交代的那封信,呈给李源,信中写着:“祈君忍苦勿忧悁,酬业轮回无可延,缘结三生情未了,待从他岁话前缘。”原来圆公早就预知此事了。

  十二年后,中秋夜晚,李源前往赴约,当时杭州西湖的天竺寺,月色满川,无处寻访,忽然听见歌声,见一牧童,头上双髻,骑在牛背上,手拿竹竿,边敲牛角边唱词,来到寺前,牧童望着李源吟唱道:“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李源欣喜非常问道:“圆公别来可好?”牧童说“李公你真是一位守信之士,但是我们前途不同,不要迎接我,但愿你勤勉修行,不要堕落,将来我们还会相见的。”说罢转身离去,李源追赶不上,悲伤地望着牧童渐渐远去的背影,不禁潸然泪下。李源又回到惠林寺,三年后年届八十岁时,在惠林寺逝世。

  *按:噫!人生悲欢离合,因缘所使,聚散无常,轮回生死,不得自主,岂不痛哉!圆公生前已经预知投胎何处,转世后,又能不迷昧前因,如此修行功夫,如能修持净土法门,念佛发愿,求生极乐,仰仗佛力,当生超出三界,永脱轮回,岂不是更直截了当哉!

  (《历史感应统纪语译》连载一三四)

 
心得交流:ed25640同学的学佛心得
 

题目:人的相貌为什么各异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常想到人的相貌为什么各各不同,世界上几十亿人口,各有各的面孔,感到神奇。同一父母所生的兄弟姊妹也不一样,双胞胎也会有一点差异。后来听到这是父母遗传基因、染色体等有关。又想,那为什么人在不同年龄段面相又不一样呢?难道基因、染色体会随着年龄而变化?近几年学佛后才知,人的面相不同是人心差异的缘故。

  一切佛、菩萨、众生皆因心地净秽程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面相。一切诸佛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心地清净到极处,一尘不染,面相祥和、宁静、端祥、庄严。去过寺院的人都感到,阿弥陀佛同释迦摩尼佛塑像要是只看面相是很难辨认的;三圣殿中的观世音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也很难辨认。六道众生,从天人、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到地狱,皆因妄想、分别、执着程度不同,心地净秽各异,面相差异甚大。

  同在人道中,皆因心想各异,面相个个不同。人的心理活动是极其复杂、细微的,接受同一事物,各人就有不同的反应和想法。这就是为什么,一个老师教出的学生个个不同;一本书每人读后感受也不一样;一对夫妇生出的儿女也会差异的道理。同一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面相也各不相同。常说,四十岁以前是宿业带来的,四十岁以后是今生造作的有一定道理。四十岁前,以随从宿世习气为主,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四十岁后,通过学习、实践,慢慢养成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了自己的世界观,相也随之改变,就是所谓相随心转的道理。

  “相随心转”也体现在人生同一时段,不同的情形之中。如工作愉快、生活开心的人,面相都充满生机、笑容满面;如琐事、疾病缠身的人,面相总是暗淡无光,愁眉苦脸;如学道觉悟,心地趋向清净之人,面上总体现平静、安详的神色等等。当下社会流行美容、整容,特别是女孩子,不惜花掉辛辛苦苦赚来的工资来满足追求漂亮的目的,细想一下,违反了“相随心转”的规律,这种人工的变相,日子稍长,又会还原到与心地相应的状态上。

  佛在菩提树下,晨睹明星而悟道,就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说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同佛一样可证的无上正等正觉,心地寂然、清净,可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条件是要舍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不管何人,在日常待人处事接物中,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渐渐地心地也随之趋向清净,相貌也变得安详、庄严。

  (文章来源“佛陀教育网路学院-心得交流”)

 
答疑解惑
 

问:世间习俗有所谓“七不出八不葬”,凡遇初七、初八、十七、十八,不出殡或埋葬。请问佛教徒应如何说服他们,使其突破此限制?

答:这是民间的风俗习惯,一般看风水、算命看相的对这个很重视。佛法不讲求这些,佛法讲“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譬如一般供神,供桌摆饰都讲究、都很严格,供佛没有。佛法真的重实质不重形式。形式上的庄严是为了接引初学,是接引信徒、接引众生一种方法。。无论是待人接物,乃至于对待鬼神,最着重的是真诚,至诚感通。

  我在后面续了两句话,“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我们就心开意解,对什么样的人都不会有怨恨,永远心平气和。《金刚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把这些分别执着放下,自己得大自在,得欢喜心。

问:弟子是出家众,要想遵守老法师所说的“一门深入”。但于老法师所说的众多光碟中,应选择哪一门深入才对?

答:一门深入是有次第的,你先用一年的工夫深入《弟子规》,要把《弟子规》做到。第二年一门深入《十善业》,如果你是出家人,第三年再一门深入《沙弥律仪》,你这三年根扎下去了,根深蒂固。然后如果你修净土,就可以选择《无量寿经》,或者是《弥陀经要解》、《疏钞》都可以。你选择一门深入,一生不改变,这一生肯定成就。如果没有这三年基础,你一门花上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都入不进去。你真正认真做,确实三宝加持,龙天善神拥护。

问:最近诵经、念佛时,如遇他人打扰,常会生起厌烦心,甚至于想骂人。请问如何调伏?

答:这需要有定功,总是要觉悟。首先要知道,别人来打扰或者是电话来打扰,都是属于自己的业障,不要把这些事情推给别人。你要能够避免是最好的。诵经的时候把门关起来,电话拔掉,诵完经之后再把门打开,这都是方法。公共场所,寺院庵堂,找一个人少去的、僻静的地方诵经。即使有人来打扰,如果能够不受外面环境的干扰,你的功夫就得力;还会受干扰,证明你的功夫不得力。那也是一种考验,不应该去计较。

问:听经时,如什么也不想,专心认真的听,是否是一种执着?或者应心中念佛,离心意识听经?

答:真正能做到离心意识听经,已经在阿罗汉之上,这是法身菩萨的境界。你现在起心动念,“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具足,怎么能离心意识?离心意识就是转识成智,在《华严经》是圆教初住以上。听经、读经我们能做到专心,一部经念下来没有妄想,那就很了不起,你的心专注,心慢慢集中了,这就很有受用。

  初学的时候,念一部经总有很多妄想,不要害怕,每个人都一样。认真努力去学习,总得要三、五年,妄念才会减少。如果不用功,三十年、五十年,念一部经还是有许多妄想,功夫不得力。功夫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什么事、什么人都看得惯,真正做到一切随缘。“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跟人相处,一切事没有成见,跟任何人都能够和睦相处,平等对待,谦虚恭敬,这很重要。自己要能够迁就别人,不要叫别人迁就我。“烦恼轻,智慧长”,这就是真功夫。

  读经,不要去想,想它就是分别、执着,你怎么能离开妄想分别执着?只想这个事情我该不该做,我做得对不对,总是一定要不妨碍别人,这是个原则。我不妨碍别人,他对我也不满意,这怎么办?“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他不喜欢我,我看他来了赶紧躲开。我对他恭敬,他对我不恭敬,只求我自己没有过失,我自己做得很正确就对了,时间久了慢慢就会感动对方。这是用真诚心去感应。

  (节录自21-310-0001学佛答问)

 
净空老和尚网路直播台
 

◎净空老和尚最近讲演资讯,详细内容请参考网路直播台大陸站)。

 
法宝流通
 

◎净空法师讲演音带、DVD及书籍,皆免费结缘,请就近向各地净宗学会索取。
◎台湾地区同修索取法宝,请至“华藏净宗学会弘化网-法宝结缘
◎大陆同修若欲索取 净空法师讲演带及法宝,请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联络:[email protected]
◎若欲了解相关儿童读经讯息,可至“大方广网站”。
◎德育故事及太上感应篇之动画片,请至“妙音动画”。

 
信息交流
 

◎诚邀全世界各净宗学会提供贵会的佛事活动消息,利用敝刊为世界佛教徒提供学佛信息。请寄[email protected]

◎有任何修学上的问题,来信请寄[email protected]

说明:所有问题的产生都源于听经闻法不够透彻,时间不够长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听经、读经,所有问题自然迎刃而解,答案自在其中。“净空法师专集网站”也陆续将净空法师所回覆过的问题刊在“分类问答”中,或至网站的全文检索去搜寻。所以,同修们有学佛上的问题时,请先参考此分类中的问题,或许您的问题已经有其他同修问过了,希望您从问答的分类中,能找到解决的方法。若无法找寻到解答,请再将问题传到[email protected],我们会汇整同修们的来信,并敬呈 净空老法师。但回覆时间不定,需待老法师有时间时,开辟一个“学佛问答”时段,专为同修们解答,也会陆续刊登于“答疑解惑”一栏中。阿弥陀佛!

◎佛陀教育网路学院成立缘起:我们常常收到各地网路同修来信,皆言及虽有心学佛,却不知从何学起,应如何听经学习。又 净空老和尚的讲演有大小性相,各个宗派的经论典籍,法海深广,初学者不知修学之次第,何者为先,何者为后,以故学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终惰,退悔初心,实为可惜!今佛陀教育网路学院之成立,正是针对上述缘由,将现有网路的文字(教材)与影音(讲演画面)合为一体,如同“网路电视台”,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于学佛者,提供一个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的网路修学环境。网路学院一切课程之排列,皆是以 净空老和尚为澳洲净宗学院所订之课程,从初级到高级,从本科到专科的修学次第,也是为实现澳洲净宗学院将来能真正达到远距教学的前哨站。今日社会是科技进步、资讯发达的时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扬妙法,阐释正教,令佛法传递无远弗届,才将进一步利益更多学人,将般若文海遍及环宇,使一切有缘众生得佛正法薰习之机会。若有心想修学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网路学院参观访问。

◎净空法师英文网站网址为http://www.chinkung.org/,此网站主要以配合 净空法师的和平之旅,同时接引国外众生认识佛教。提供 净空法师多元文化理念及国际参访等及时相关资讯,并以和平之旅为主轴,摆脱宗教色彩。敬请诸位同修将此网址广为流通给外国同修,让他们更有机缘认识佛教,功德无量!

◎净空法师专集大陆镜像站网址为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记忆。大陆地区同修可以就近访问这个网站。若同修于浏览中有发现任何问题,欢迎来信告知,请至[email protected]

 

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佛陀教育杂志由华藏净宗学会网路讲记组恭制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区信义路四段333之1号2楼
电话 : (8862) 2754-7178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