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 儒释道多元文化教育网
佛陀教育网路学院
 
 

是心是佛,发菩提心,深信切愿,欣求极乐;
是心作佛,一向专念,持佛名号,往生成佛。

 
 
   
  本期专栏: 十二德目与我们的生活(二)
  本期内容简介
  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115)
  印光大师开示:警人命无常
  伦理道德:东西方教育之不同
  因果教育:以德报怨(杜楚客)
  心得交流:eb33164同学的学佛心得
  答疑解惑:家中过去曾经供养保家仙
  网路讲座:净空老和尚网路首播
  法宝流通
  信息交流
我要订阅/取消 杂志下载 学佛问题 2014.1.16 星期四 Vol. 390
 
本期内容简介
 
本期内容如下:

  信用,言而有信,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言而有信的人做事情负责任。请看本期专栏

  金刚般若会上的对象不是普通人,是初发大心者。这一句,我们一定要看清楚。请请看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

最新讯息:净空法师专集网 微信ID:amtbhz新浪微博Facebook专页Twitter专页

  影片及mp3下载:百度云:从百度网盘下载讲座影音、文字、菁华短片、卡片图文件、电子书等

  目前发现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费信箱,会被isp当作广告信挡掉或移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请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无收杂志建议使用其他Email信箱订阅,谢谢!

 
本期专栏:十二德目与我们的生活(二)
 

  【信】

  “信”,信用,言而有信,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言而有信的人做事情负责任,说到做到,绝不欺骗别人,这样的人会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帮助。孔子讲“人无信不立”,老祖宗把信放在道德的最底限。一切法都从信德成就的,没有信,什么成就都没有。

  遍法界空界一切诸法是自己心现识变的,首先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本来是圣贤,相信自己本来是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因为我们本来是佛,所以现在要发心作佛,哪有不成功的道理!第二则信他,信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及本师为我们介绍的阿弥陀佛。世尊给我们的教诲,我们没有疑惑。阿弥陀佛给我们的教诲,我们没听到、没看到,而是由释迦佛为我们转述,我们能相信、接受,这叫信他。第三个信事,第四个信理,第五个信因,第六个信果,信因、信果,自他、事理、因果这叫六信。有这个信德,信是自性里面的德,道家讲道德。道的意思,佛家讲的自性,自性起用就是德。

  所有的德行统统是建立在信德的基础上,一切法都从信德而成就的,没有信德什么都不能成就。信根要是坏了,性德就没有了。所以,佛经上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是入道的根源,世出世间一切功德都是从信心生的,没有信心就生不出功德。你有多大的成就,就看你有多大的信心,信心跟你的成就决定成正比例。对古圣先贤没有信心,孔子、释迦佛来教你也没办法。为什么?没有根,不会发芽,不能成长。如果能信能解,你的福德现前。福德是什么?你真干,能行、能证!具足这种条件,遇到缘分,你就能成就。

  今天世界上灾难频繁,山崩地陷,什么原因?信心没有了,是怀疑造成的。所以贪瞋痴慢疑,五恶、五毒,它给我们带来灾难。怀疑,应对身体是免疫系统坏了,免疫系统就是抵抗力,没有抵抗力,一切病菌都会感染。人对任何事怀疑。抵抗力就没有了;信心坚固,就有抵抗力,什么细菌侵犯都不在乎,都不会受伤害。所以信心多重要,信是万德之根本。

  现在这个时代,我们的根本动摇,信德失掉了,所以世出世间圣贤之法全部都消失,这是非常可怕的一桩大事。没有圣贤教诲,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一片漆黑,无所适从,于是人随心所欲,任意所为,什么业都敢造,果报现前才后悔莫及。真的是遭大难!

  所以我们学习要从信开始,从这奠定基础。为什么不信?怀疑。现在人受了科学洗礼,科学头一个就教你怀疑,对祖宗怀疑、对父母怀疑、对圣贤怀疑、对佛菩萨,没有一样不怀疑。如何能够断疑生信,那得要教。可是教有条件,如果他没有诚信心、没有诚敬心,什么都学不到。圣贤教育是心性的教育,心性最重要的第一德还是信。信要是没有,全部都没有了。这怎么能入门?入不了门。

  如何来示现?我们学老祖宗,真信,不怀疑。我们把信心建立起来,对佛菩萨不怀疑,对老祖宗不怀疑,对现在科学、哲学也不怀疑,对任何人都不怀疑。为什么?我们相信“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相信“人性本善”,我们的信心建立在此基础上。真有信心的人,就能得到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活得快乐,幸福自在!人生最高的享受,肯定是立足于与人无争,于世无求,知足常乐!烦恼,年年减少,智慧年年增长。虽然是布衣、小百姓,无足以道的这么一个身分,可是智慧现前,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法讲的性相、理事、因果都很清楚、都很明了,人怎么会不快乐?怎么会不幸福?所以要怎样化解现在社会的危机,怎样救自己,让自己身心健康,一生生活得幸福美满,快乐人生?要把信心找回来,要相信老祖宗,要相信古圣先贤,要相信佛菩萨。

  【礼】

  “礼”,是约束身体行为的标准,一举一动、一言一笑要合礼,佛门讲:“不犯威仪”,这个威仪就是礼貌、礼节。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过去的社会如果不懂礼,没法立足,所以中国自古以被称为礼义之邦,人人都知礼守礼。懂礼、守礼的人、持戒的人,人人都欢喜亲近。一个人要做到跟一切人接触的时候,别人欢喜你、不讨厌你,你做人就成功了。所以礼节是我们要学习的。

  礼是有节度的,礼是社会的秩序、规矩。人是社会行为的动物,如果没有规矩就乱了。所以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弟子规》是家家都要共同遵守的一百一十三条规矩,每一家还有不共的,因为家里经营事业不一样,或者是研究学术门派不相同,都写在自己家谱里共同遵守。

  日常生活不可以乱。穿的服装,颜色不一样,绣的花纹不一样,代表的辈分不相同、级别不相同。位卑要向位高的人行礼。你看中国历史的每个朝代的“礼乐志”,要求全国上下,从帝王到庶民,应该遵守什么规矩都记载在内,这叫治世,有礼乐治天下。如果礼乐没有,这叫乱世。从满清亡国到现在,一百多年,没有礼乐,没有定出礼服。现在人穿什么服装?重要的宴会,穿西装,我们老祖宗看到摇头,怎么被外人同化了,自己没有礼服了。

  今天的法律也包括在礼里面,所以礼的范围非常广大。人人能守规矩、守礼、守法,大家就可以和睦相处,譬如人与人相见,相见有礼,最恭敬的礼是三鞠躬。学佛人只有对佛像才行跪拜礼;对人,从我们不提倡,合掌三问讯是最敬的礼。佛法要走上现代化、本土化,才容易推广,大家才愿意入佛门来学佛法。有很多人看到学佛的人见到法师都要跪拜,他不学了,我们对礼的把握不能恰到好处,就会把许多人挡在佛门之外!如果是合掌三问讯,他说“这个我也可以”,你就带许多人入佛门了。

  所以礼不能不到,也不能过分,要恰到好处,如果超过节度,就是谄媚巴结,也不合礼;如果不及,显得自己傲慢,一定要符合节度。我们现在跟一切善友往来,要行什么礼?如果是出家的大德,用“顶礼双足”是可以的。但老和尚一定跟你说“一拜”,老和尚叫你一拜你就一拜,你如果拜两拜就显得巴结了,就不合礼。老和尚不说“一拜”,你也拜一拜,这是合礼的,为什么?我们只有拜佛像才三拜,拜人只一拜。

  行接足礼也要看在什么处所、在什么时间,一定要观察清楚。譬如老和尚在吃饭,这时决定不拜;他在休息、睡觉也不拜;他在忙事务的时候,不拜。有时节因缘的,错了都是失礼。不在佛门在其他场合,见到老和尚,只问讯,不拜。绝对不要以为这是对老和尚不尊重。可见得“懂礼”相当不容易!虽然我们现代这个社会不讲礼了,人和人之间的交往疏忽了礼节,可是我们以礼对人,人家都欢喜,并不讨厌。由此可知,好礼是天性,绝对不是孔子、孟子想出来的一套办法,它是从自性流露出来的,自性本具的德行。

  “性德”是个抽象的名相,它从儒家的礼、佛家的戒律显示出来;礼与戒都不是圣贤制定的,而是古圣先贤心行自然的流露。所以明心见性的人对人事物,自然具足礼貌。如果没有礼貌,这是凡夫,无礼就是将自己的本性迷失了,所以表现出来就与礼法相违背了。

  所以人与人相往来第一个就要懂得礼敬,才能和睦相处,化解冲突,达到社会安定,世界和平。《弟子规》是最基本的礼教,礼的精神是恭敬,对人事物平等的恭敬心,用最恭敬心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穿衣吃饭、待人接物,这是真正有礼。

  【义】

  仁义是儒家的核心,孔子代表仁,孟子代表义。义是什么?无论是为自己,或者是为别人,思想言行合情合理合法,不违背道理这叫义。“义”是尽义务,为一切众生服务,决不求果报,不求报酬,不讲权利;义者循理,遵循正理,遵循大自然的规则。中国人做事情,无论是为自己,或是为别人,思想、言行、合情、合理、合法,在什么地位、什么身份,应当做哪些事情,循规蹈矩,尽心尽力做好,也就是所谓天理良心,处事待人接物利益众生,不能够伤害众生,这叫义。帮助别人,为社会大众服务,不求报偿,这叫做义务。我们现在讲做义工,义工就是不要报酬,义务,应当为社会、为国家、为一切众生服务。这就是道义。我们在社会上,无论什么身分、地位,用财力、劳力,或是智慧,或者三个都用,尽心尽力,全心全力,帮助一切苦难众生离苦得乐,不计较报酬,也不计较工作环境,这就是义!这是应该尽的义务。

  如今的社会只讲法,没有情、理,自以为聪明的人钻法律漏洞,这就是没有义;做多少工作都要计算代价,是商业行为,这也没有义。中国古人讲义气,“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涌泉为报”,现在这个社会有这种观念的人,很难找到了,都讲利,人情焉能不冷漠?世界焉能不乱?现在很多公司都是利害的集合,上有老板、下有员工,不是亲情的组织团体,之间利害要是出了状况,公司马上就破产。现在的员工,如果老板经济有了困难,周转不灵,一个月、两个月工资没有发,员工马上就要包围工厂,公司马上就垮掉。这是道义没有了,没有相怜,都是互相对立,都是利害的关系。

  如果公司所有人都能明白义理,能守住重义轻利的原理原则,能把父子有亲的这种爱表现在上级跟下级的关系之中,彼此互相怜爱、包容、关怀、照顾,互助合作,共存共荣。团体的每一个人,尊重团体、爱团体,不毁谤、伤害团体,这就是有道义的团体!这样的公司就能有义且有利,就能给世人做个讲义、行义的好榜样。心里存义,做出道义、仁义、情义、恩义的形象来影响社会,广度众生,让众生回归道义。都能把它做到,就是现代能尽义务的圣贤君子。

  经典里称诸佛菩萨是大德,他们自己生活需要非常简单,三衣一钵,过最简单的生活,对社会却作最圆满的贡献,他们是义务教育工作者。不求报酬,不求果报,值得社会大众尊敬,成为社会大众的好榜样。释迦牟尼佛、孔子,他们对社会、对众生、对现前、对后代都尽了义务。天人导师是一切众生对如来的尊称,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出家身份,是一位多元文化社会教育义务工作者。在中国,孔子也是做这样的示现。我们今天发愿学释迦牟尼佛、学孔子,就要像佛,像孔子一样,在这一生当中,在社会大舞台里面,好好表演,把佛法里的三福六和、四摄六度、十大愿王表演出来,把儒家的伦理道德表演出来。能把这台戏唱好,我们就是真正儒、佛的弟子,是真正儒、佛的传人。

  经不是念的、不是讲的,是要去做的。做起来不认真努力,当然就与我们自己的烦恼习气产生冲突。化解冲突,从哪里做起?从化解内心冲突做起。我们的烦恼习气肯定跟儒佛的教诲产生冲突,怎么样把自己的冲突化解,这就叫功夫。修行的功夫,一定要做得彻底,真正舍弃自己的烦恼习气,完全随顺孔孟的教诲。孔孟教诲的书就是剧本,我们上台表演,总得要依剧本,总不要剧本,爱怎么表演就怎么表演,那就不成体统了。按照佛经来表演,那你就是佛菩萨;按照儒书来表演,那你就是孔孟;这就是真正的道义!

  >>续载中… …

  (节录自净空老和尚讲演集)

 
经论辑要: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115)
 

2.此节经文,义蕴深微,不止如上所说。常说是法不需要了,则舍。而今为初发大心者说,乃是令于正需要时,舍法是也。

  “此节经文,义蕴深微,不止如上所说”。没有过河,我要用它;过了河,就不要了。前面之意,好懂;此处讲的,不止这个意思。“常说是法不需要了,则舍”,过了河,不要了,就舍掉。“而今为初发大心者说,乃是令于正需要时,舍法是也”,我们现在正需要,正需要就要舍,这个意思与前面讲的意思完全不同。《阿含》时,佛不能如是说法;否则大众会无所适从。佛应机说法,当时大众程度浅,说深的,不懂;说浅的,则能领会。

  金刚般若会上的对象不是普通人,是初发大心者。这一句,我们一定要看清楚。“大心者”是初发大菩提心。志向高,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大心的菩萨都是发这样的心。可见,与小乘只注重自了的,迥然不同。我们初发大心,修大行,证大果,无一不大。现在正需要佛法,正需要之时就要舍。舍不是舍事,而是舍分别执着。

  如果事舍掉,那就落空了。着空如芥子许,都不得了,佛都无法救。故不是舍事,而是在一切法里离分别执着,即是舍念。

3.正需时舍法,法舍岂非无法。无法将何以度。这不与常说相反了吗?乃又言,不应取非法。究竟有法乎?无法乎?未度者,需要法乎?不需要法乎?

  “正需时舍法,法舍岂非无法。无法将何以度。这不与常说相反了吗?”一般人听到佛这个说法,会产生疑问,“乃又言,不应取非法”。不应住空,非法是空。有不能住,空也不能住。试问“究竟有法乎?无法乎?”发大心,还未成佛,还没有成无上道。“未度者,需要法乎?不需要法乎?”下面这一段,引用好几节经文。

4.请看二十八节经说,“无复我相……亦无非法相。”是说的“无相”。二十九节经说,“若心取相,……若取非法相。”亦是说的“不取相”。三十节经说,“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乃是法与非法,一并不取,不止是不取相。此即与前二节,大大不同的所在。

  我们将经文前后仔细对照,才会搞清楚,佛所讲之真正意思。

  >>续载中……

  (《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师开示:警人命无常
 

  生死大事,须当预办。若待临行方修,恐被业力所夺。

 
伦理道德:东西方教育之不同
 

  东方跟西方的教育不一样,中国人从小教小孩教让,没有教你争的,跟西方教育不一样。西方从小教竞争,一定要赢过别人,中国不是的,中国讲让。小朋友教他忍让,长大他懂事的时候谦让,将来在社会上礼让,一路让到底,这个让是和谐的。西方的教学问题很严重,那天坐在我对面是个美国人,是个资深教授,因为他排位子的时候,他是排在和平学院院长的旁边,坐在院长旁边。

  我就向他请教,我说:美国教育是不是从幼儿园就教竞争?他说:是的,一直到研究所都教竞争。我说:竞争再提升是什么知不知道?他看着我,我说:竞争提升就是斗争,斗争提升就是战争,现在战争是核武、生化。这是死路一条。不能讲争,讲竞争那是死路一条,这个社会怎么会不乱?真对治这个毛病就是要让,要想和谐要让,人一定要互相敬爱、互相尊重,没有不能化解的。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一二八集)2012/1/8 档名:02-037-0128
 
因果教育:以德报怨(杜楚客)
 

  杜如晦。弟楚客。与叔父淹。没于王世充。淹与如晦有隙。谮如晦兄杀之。又囚楚客。饥几死。世充平。淹当诛。楚客请如晦救之。曰。曩者叔残兄。今兄又弃叔。一门之内。相残而尽。岂不恸哉。如晦感为之请。得释。为蒲州刺史。有能名。(杜楚客传)

  杜楚客唐朝杜陵(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人,是唐朝名相杜如晦之胞弟,少年时代,崇尚奇异节操,长大成人后,负有才能名气。当王世充在洛阳自称郑帝,与李世民(唐太宗)对战时,杜楚客与其叔父杜淹,被王世充所捕。杜淹曾经与杜如晦有过节嫌怨,杜淹为了报怨,便在王世充面前,谗言害死了如晦之兄,又囚禁杜楚客,不给饮食,致使杜楚客几将饿死。

  王世充平定后,论罪杜淹当受诛杀,杜楚客请求兄长杜如晦,设法营救叔父杜淹,如晦因杜淹有杀兄之仇,心中怀有芥蒂,楚客再三劝谏说:“从前叔父残害咱家胞兄,而今兄长您又舍弃叔父,不肯相救,我们杜家一门之内,不幸骨肉互相残杀而尽,岂不是令人悲痛的事吗?……”这一席话,深深地感动如晦,如晦醒悟了,于是到唐太宗面前,请求赦免杜淹之罪,杜淹因此获得释罪免死。

  唐太宗贞观年间,杜楚客任蒲州刺史,声望显著,后来任魏王府长史,又升迁为工部尚书,办理王府政事,以威严正直,闻称当世。

  按: 他人对我有怨仇,我不但不记恨报复,反而以仁德待他、救他。杜楚客恕人之雅量,磊落之胸怀,可风!可法!

  (《历史感应统纪语译》连载一三五)

 
心得交流:eb33164同学的学佛心得
 

题目:放生感悟

  各位师兄,我修习佛法三年多了,从今年五月才开始放生,我每星期放一次,第一次放生是我自己去的,也没有啥仪式,到了那里就放水里了,然后就回来了。第二次是我和老婆去的,她不学佛,老给我说话,皈依做的也不完整,但是在回来的路上,我的脑海里突然出现了一种想法,我放的这些鱼和我是有缘的,是不是说这些鱼在千百劫来得人身的时候也做过和我同样的事,是不是也救过我的生命,是不是我吃过的那些鱼,我还联想到假如是我面临被杀之前,突然有人救了我,我是怎样的心情,从而坚定了我放生的信念,我要坚持下去,不管贫穷和富贵,阿弥陀佛,愿所有众生闻佛道、脱苦海、出轮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文章来源“佛陀教育网路学院-心得交流”)

 
答疑解惑
 

问:家人不信佛,他们餐后所剩的肉食,我为之皈依、念佛、念往生咒,再用意念布施给无形的众生,然后再把它扔掉,请问是否可以?

答:可以,但是你给它皈依、念佛、念往生咒,然后再把这些肉供养给无形众生,这个不可以。如果环境许可,他们吃剩下的肉应当用塑胶纸包好,埋在土里头,这样做就很如法,这些众生也会感激你。不能随便处理,随便处理是很不恭敬。

问:古人说“爱鼠常留饭”,但鼠类是有害健康的动物。请问对于卫生观念是否抵触?

答:如果是真正学佛就不抵触,为什么?可以跟它和睦相处,平等对待,互相帮助,它懂得人的意思。你真正以爱心对它,它也爱护你,怎么会有传染病给你?如果你常常杀它,它就带很多的病菌来,让你一家都不安,它要报仇。现在人相信科学不相信因果,古人相信因果,相信天地万物都可以善待、都可以互助合作。

问:受过菩萨戒的居士,因修行时间有限,是否可以怀里抱着孩子,一边读经?

答:怀里抱着孩子可以念佛。读经,如果是看着经本念,一方面是不恭敬,再一方面小孩决定会干扰你。你能够背诵就没有问题。

问:家中过去曾经供养保家仙,现在送不走,请问会影响主人往生吗?不立牌位,而播放讲经光碟给他们听,可以吗?

答:仙种类很多,在中国北方听说狐仙很多,很多人供养狐仙来保护家庭。其实那也是众生,你既然过去请他来保佑你一家,现在学佛要把他赶走,这不通人情。所以把他的牌位放在佛像的旁边,他也欢喜。替他皈依、受五戒,让他护持佛法,护持你的家庭,这不是很好吗?

  (节录自21-310-0001学佛答问)

 
净空老和尚网路直播台
 

◎净空老和尚最近讲演资讯,详细内容请参考网路直播台大陸站)。

 
法宝流通
 

◎净空法师讲演音带、DVD及书籍,皆免费结缘,请就近向各地净宗学会索取。
◎台湾地区同修索取法宝,请至“华藏净宗学会弘化网-法宝结缘
◎大陆同修若欲索取 净空法师讲演带及法宝,请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联络:[email protected]
◎若欲了解相关儿童读经讯息,可至“大方广网站”。
◎德育故事及太上感应篇之动画片,请至“妙音动画”。

 
信息交流
 

◎诚邀全世界各净宗学会提供贵会的佛事活动消息,利用敝刊为世界佛教徒提供学佛信息。请寄[email protected]

◎有任何修学上的问题,来信请寄[email protected]

说明:所有问题的产生都源于听经闻法不够透彻,时间不够长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听经、读经,所有问题自然迎刃而解,答案自在其中。“净空法师专集网站”也陆续将净空法师所回覆过的问题刊在“分类问答”中,或至网站的全文检索去搜寻。所以,同修们有学佛上的问题时,请先参考此分类中的问题,或许您的问题已经有其他同修问过了,希望您从问答的分类中,能找到解决的方法。若无法找寻到解答,请再将问题传到[email protected],我们会汇整同修们的来信,并敬呈 净空老法师。但回覆时间不定,需待老法师有时间时,开辟一个“学佛问答”时段,专为同修们解答,也会陆续刊登于“答疑解惑”一栏中。阿弥陀佛!

◎佛陀教育网路学院成立缘起:我们常常收到各地网路同修来信,皆言及虽有心学佛,却不知从何学起,应如何听经学习。又 净空老和尚的讲演有大小性相,各个宗派的经论典籍,法海深广,初学者不知修学之次第,何者为先,何者为后,以故学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终惰,退悔初心,实为可惜!今佛陀教育网路学院之成立,正是针对上述缘由,将现有网路的文字(教材)与影音(讲演画面)合为一体,如同“网路电视台”,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于学佛者,提供一个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的网路修学环境。网路学院一切课程之排列,皆是以 净空老和尚为澳洲净宗学院所订之课程,从初级到高级,从本科到专科的修学次第,也是为实现澳洲净宗学院将来能真正达到远距教学的前哨站。今日社会是科技进步、资讯发达的时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扬妙法,阐释正教,令佛法传递无远弗届,才将进一步利益更多学人,将般若文海遍及环宇,使一切有缘众生得佛正法薰习之机会。若有心想修学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网路学院参观访问。

◎净空法师英文网站网址为http://www.chinkung.org/,此网站主要以配合 净空法师的和平之旅,同时接引国外众生认识佛教。提供 净空法师多元文化理念及国际参访等及时相关资讯,并以和平之旅为主轴,摆脱宗教色彩。敬请诸位同修将此网址广为流通给外国同修,让他们更有机缘认识佛教,功德无量!

◎净空法师专集大陆镜像站网址为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记忆。大陆地区同修可以就近访问这个网站。若同修于浏览中有发现任何问题,欢迎来信告知,请至[email protected]

 

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佛陀教育杂志由华藏净宗学会网路讲记组恭制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区信义路四段333之1号2楼
电话 : (8862) 2754-7178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