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是心是佛,發菩提心,深信切願,欣求極樂;
是心作佛,一向專念,持佛名號,往生成佛。

 
 
   
  本期專欄:孝是中華文化的根 敬是中華文化的本
  本期內容簡介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131)
  印光大師開示:明因果之理
  倫理道德:處事待人接物不能離開誠敬
  因果教育:考終之報(陸九淵)
  心得交流:ec13528 同學的學佛心得
  答疑解惑
  網路講座:淨空老和尚網路首播
  法寶流通
  信息交流
我要訂閱/取消 雜誌下載 學佛問題 2014.9.15 星期一 Vol. 406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內容如下:

  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是孝,全世界其他族群裡頭有,沒有中國人這麼重視。請看本期專欄

  自性清淨心現前,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

最新訊息:淨空法師專集網 微信ID:amtbhz新浪微博Facebook專頁Twitter專頁

  目前發現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費信箱,會被isp當作廣告信擋掉或移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請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無收雜誌建議使用其他Email信箱訂閱,謝謝!

 
本期專欄:孝是中華文化的根 敬是中華文化的本
 
 

  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是孝,全世界其他族群裡頭有,沒有中國人這麼重視。孝是中華文化的根。五倫之第一倫是「父子有親」,這個親愛,表現在父慈子孝。「孝」,這是會意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合成一起,意思就是:我們的前輩、祖宗跟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的後代、兒孫是一體的,這是「孝」的本意。用哲學的話說,就是一體的宇宙人生觀。大乘佛法講的意思更深,不但祖先跟我們後代是一體,樹木花草、山河大地,整個宇宙跟我們是一體。所以大乘佛法的愛是沒有邊際、沒有分別的,稱「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是沒有條件,悲是憐憫苦難眾生,他跟我是一體。換言之,眾生有苦難,沒有任何的幫助他化解,幫助他恢復幸福美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跟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完全相應。因此,佛教傳到中國,立刻就被中國朝野歡迎、接受,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

  今天問題出在哪裡?不認識、不相信了,這是我們的危機,也是文化能不能承傳下去最主要的原因。如果有這麼深重的誤會,讓它在我們這一代消失,下一代就滅亡了。你不相信因果,完全是從唯物觀念來看,可是中國傳統文化跟佛法的看法不一樣,佛法講生命是永恆的,物質現象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是靈性,不生不滅。你如果不相信,我問你,你做過夢沒有?夢境是唯物還是唯心?夢境不是物質,與唯物不相干。現在人說:夢境是下意識,那下意識它不生不滅,它不是物質。所以儒釋道都講有來世,有輪迴。身死掉了,那靈還在,靈到哪裡去?靈到餓鬼、畜生、地獄,日子可不好過。頭一個罪名就是大不孝,不相信祖宗、不尊敬祖宗,祖宗這麼好的東西給了你,你不要,你把它糟蹋掉了,乃至於毀滅,這不就是阿鼻地獄罪業嗎?太可怕了!

  大乘佛法的根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尊師重道是中國人的美德。古人說:「民之本教曰孝」。道德的根本,教學的根本,就是教孝。中國的文化可以說是道德的文化、孝文化。孝是什麼?愛自己的父母親。這不是學來的,這是天性、本性。我有一年在日本開會,有一天我們在外面散步,當中有個年輕的媽媽,推著她四個月的嬰兒。我突然停下來,我說大家來看,看父子有親。這個嬰兒雖然不會說話,你看他的眼神、動作,對父母的愛,那是真正的愛心沒有絲毫夾雜。老祖宗有智慧看出來了,所以教育的理念就從這裡產生的。《三字經》說:「性相近,習相遠」,這就說明一定要教。「苟不教,性乃遷」,本性本善,習性不善,如何能叫習性跟本性相應,這就是聖賢教育。所以中國聖賢教育是愛的教育,是真誠的愛心。古聖先賢知道這個事情,教育第一個目標,希望把孝親(親愛)之德,如何能一生保持而不變。第二個目標是把孝親,這種大愛發揚光大,能夠愛兄弟姐妹,愛長輩,祖父母、曾祖父母、叔叔伯伯,這是家族,愛你的家族,愛你的鄰里鄉黨,愛社會、愛國家、愛人類。這是中國傳統教育,這是中國文化的根。

  所以孝是中華文化的根,敬是中華文化的本,我們用植物,用樹木來做比喻,這是根,這是本。敬是對長輩、對老師;對一切人要孝,對一切人要敬。孝是天之大經,地之大義,落實在孝親、尊師,這兩個是代表。佛法也不例外,佛在《觀無量壽佛經》上講的淨業三福,現在人都要修福,福從哪裡來的?第一福是根,人天福報。佛說了四句話,你照這個去學,你的福報就現前。第一個「孝養父母」,不孝父母肯定沒福;第二個「奉事師長」,不敬老師的人沒福,不敬老師愚痴沒智慧;第三個「慈心不殺」,喜歡殺生、沒有慈悲心的人決定沒福;第四個「修十善業」,如果他的行為、思想跟十善相違背,就是十惡,這人決定沒福。這四句話是世出世間福德的根,福德之本。

  老祖宗的人生觀是「凡是人,皆須愛」,一切眾生我們是一家人。佛肯定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比一家人還要親。對人要真誠的愛心,對花草樹木、對山河大地、對一切萬事萬物都用這個愛心,永恆不變。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一切眾生皆是我的老師。孔子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行是自己一個,一個善人、一個惡人,都是我的老師。善人我向他學習;惡人,提醒我反省,有則改之,無則嘉勉。人人是老師,人人都要敬。普賢菩薩十願,第一願「禮敬諸佛」,諸佛是誰?一切眾生皆是諸佛。對一切眾生的敬跟敬佛沒有差等。為什麼?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大乘佛法具體表現的是《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心目中人人都是我的老師,他向每個人學習,他最後成佛了。這就是所謂的取人之長,學人之長,去人之短,我在別人身上看到短處、錯誤的,自己反省,有則改之,所以每個人都是我的老師。希望我們認真努力,把傳統文化落實,把大乘佛法落實,自利利他,功德圓滿。

  ——恭錄自淨空老和尚講演集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131)
 

3.必須生滅心滅,自性清淨心即現前。至於修行下手功夫,即是非法非非法,兩邊不取。

  「必須生滅心滅,自性清淨心即現前」。自性清淨心現前,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怎樣才能見性?要把生滅心斷掉。我們從很粗的地方觀察,生滅心就是我們心裡生滅的念頭;把這個念頭斷掉,真如本性才能顯現。念頭不好斷!果然生滅的念頭沒有了,真的斷了,它又生一個東西出來;生個「沒有念頭」的念頭,那更難斷!

  世尊在楞嚴會上講解六界三空。修行,有六個關口。此處講的生滅心,就是動。第一關「動」,離掉了,靜就現前。這個「靜」也不行,靜還要離掉。一層一層到第六個關口「滅」,也要離開,心性才大放光明。可見修行到見性這個目標,真不是容易的事情。

  「至於修行下手功夫,即是非法非非法,兩邊不取」。非法是空,非非法是有,空有兩邊都要離。世尊在本經上講的法相,非法相,意思都相同。凡夫修行,為什麼不能放下?原因是沒有了解事實真相,也就是沒有看破,放下當然就難了。要想真正放下,先得看破。世尊為我們講經說法,目的是幫助我們明瞭事實真相。明白事實真相,即看破了,放下就不難。沒有看破,叫你放下,你覺得我為什麼要放下;放下有什麼好處,不放下有什麼不好,問題一大堆。釋迦牟尼佛這才詳細為我們解說。

  >>續載中……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師開示:明因果之理
 

  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是知智慧德相,乃生佛所同,即性德也。有妄想執著,離妄想執著,則生佛迥異,即修德也。修德有順有逆。順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極而徹證,證而了無所得。逆性而修,愈修愈遠,修極而永墮惡道,墮而了無所失。了此,則愚者可賢,賢者可愚,壽者可夭,夭者可壽。富貴貧賤,及與子孫之蕃衍滅絕,一一皆可自作主宰。則有憑據者亦可無憑據,無憑據者亦可有憑據。如山之高不可登,人不能由,不妨鑿岩設砌,則絕頂亦可直到矣。古今人,不知隨心造業,隨心轉業之義。多少大聰明大學問人,弄得前功盡棄,尚且遺害累劫。若不修德,即親身做到富有天下,貴為天子,與夫位極人臣,聲勢赫弈之宰輔地位,有不即世而身戮門滅者哉。是親得者皆無憑也。袁了凡頗會此義,故一切所享者,皆非前因所定也,前因,俗所謂天。天定者勝人,謂前因之難轉也。人定者亦可勝天,謂兢業修持,則前因不足恃。是以現因為因,而消滅前因也。若恣意妄為,則反是。了此,則欲愚者賢,庸平者超拔,皆在自己之存心修德,與隨時善教而已。(正)復永嘉某居士書六

 
倫理道德: 處事待人接物不能離開誠敬
 

  從前做老人的不一樣,做老人不管有沒有讀過書,這是我們家鄉的風俗習慣,讀不讀書不重要,懂得做人重要。從小,父母就給你做榜樣、做模範,你看他是怎麼處事待人接物,你天天看,自然就學會了。最根本的是什麼東西?就是一個誠、一個敬,裡面真誠,外面恭敬。《禮記》第一篇「曲禮」,第一句話「毋不敬」,一切恭敬。人從小學會了,這一生、這一輩子對待一切人事物都是一個誠敬,裡面誠,外頭敬,他學會了,這是個根本。

  現在人沒有,現在人傲慢自大,對一切人絲毫謙虛都沒有,自以為是。這個世界怎麼可能有安定和平?這個地球怎麼會沒有災難?這是今天教學最嚴重的一個問題,沒有誠敬不能教,學生聽不進去,你教是白費工夫,他不得受用。印祖常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他沒有誠敬,你苦口婆心去教他,他得不到利益。時間長了還嫌你囉嗦,說些無用的話,不切實際的話,他這麼批評你。你教他誠敬,他反過來問你,現在社會上誰誠敬?誠敬的人吃虧,誠敬的人被人欺負。

  他認為什麼是對的?認為鬥爭是對的,自私自利是對的,損人利己是對的。這些概念從小就教,從幼稚園就教,教競爭,你要贏人,不能輸給別人。從小孩就要拼命去爭,爭一輩子,最後到阿鼻地獄去了。這是鬥爭最後的結果,最後的果報是阿鼻地獄。忍讓吃虧,中國古人常說,吃虧是福,處處忍讓,不與人爭,他最後的歸宿是天堂,不一樣。古人講的「吃虧是福」,這個話講得非常正確,吃虧的人到天堂,不肯吃虧的人到地獄。不肯吃虧的人,現前所得到的小福報、小甜頭,享受的時間很短。吃虧的人現在很苦,受苦的時間不長,將來到天堂享福的時間長。這都是事實,但是現在人不相信,說這是迷信、這是封建時代騙人的東西。

  所以聖賢的教學,佛菩薩的教學,這個現實的難關不容易衝破。所以真正有志好學之士,首先要培養自己的耐心,別人不肯做,我們自己做,我們要堅持。無論在怎樣困難險阻的環境當中堅定不變,我咬緊牙根,還是做下去。這個世界什麼時候才會有安定和平?我們預估大概三代、四代以後。我們這一代怎麼辛苦經營,不會看到的,能夠留幾個種子就不錯了。現在雖然說有災難,災難沒有現前,科學技術裡面,媒體的傳播這是非常好的工具,我們盡量去用它。一旦災難來了,這些東西全沒有了。往後依靠的是要依靠書本,這些科學的東西全沒有了。所以書本還是必要的,現在多印一些書本是好事情,因為將來唯一依靠還是書本。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五三七集)2011/8/13 檔名:02-039-0537

 
因果教育:考終之報(陸九淵)
 

陸九淵。知荊門軍。嚴保伍之法。盜賊屏。每旱。禱即雨。逾年政行令修。民俗為變。一日謂僚屬。某將告終。會禱雪。明日雪。乃沐浴更衣。端坐。後二日卒。嘗曰。學苟知道。六經皆我注腳。世稱象山先生。(陸九淵傳。并紀事本末)

  陸九淵宋朝金谿(今江西省臨川縣東)人,字子靜,為南宋大儒。乾道年間進士,曾任國子正教,後來奉詔主管台州崇道觀,於是還鄉居住在貴溪的象山,自號象山翁,學者稱他為象山先生。宋光宗即位時,九淵任荊門軍知官,嚴格實行保伍之法,境內盜賊因而遠避而去。每當久不下雨,九淵便設壇親自禱告祈雨,隨即下雨。以德教化百姓,經過一年,政績便相當可觀,民心向善,風俗因而改善,德望更加顯著。

  九淵常與當時名儒朱熹,在鵝湖聚會,互相談論所學,彼此宗旨見解,各不相同,朱熹注重道問學,九淵注重尊重德性。又常為明辨無極而太極,與朱熹書信往來,辯論不止,所以宋朝理學,有朱陸兩家不同學派。九淵常在鵝湖講學,曾對學徒演講論語中「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一章,詳加析釋,發揮義理,暢達透徹,聽眾甚至感動得淚下,朱熹也佩服,歎為名論,足以醫治當時學士,長久隱藏在內心的病根。曾經告訴學者說:「求學如果真正體悟『道』,那麼六經都是我的註解了。」

  晚年,有一天,對同僚屬官說:「我將要和各位告別了。」當時正在為地方禱告求雪,第二天果然下雪。於是九淵沐浴更衣,衣冠整齊,儼然端坐,經過兩天,安詳去逝。

  ※學儒最終目的,最高境界,是形而上的「道」。綜觀象山,以德化民,政績卓著,祈雨得雨,禱雪下雪,講學感動學徒淚下,乃至「六經皆成註腳﹂臨終自知時至,安詳善終。可想其心,若非與道相應,何克如此?可知象山一生事跡,為學儒真正深入有得者的表徵。

  (《歷史感應統紀語譯》連載一五一)

 
心得交流:ec13528同學的學佛心得
 

女子無才便是德

  古人云:「女子無才便是德」,並不是要女子不讀書,不學習聖賢文化。相反,古人很重視女人的教育,印祖也在文鈔中說,天下太平女人操之一大半。如果女子不讀書,不念聖賢文化,如何來操持家庭相夫教子。

  這才明白,古人是告誡女子,不要以才華為德,女子的德行落在心性如水,性如棉,處處把自己放在低處。不要用自己的才華、能力去壓人,這便是古人說的剋夫,剋子!相反的,應當用女子的德行,才能去拖住一家人的短處,包容一家人的缺點,給以足夠寬鬆的環境,讓丈夫和孩子的長處,優點發揮出來,這樣家庭才能興旺,每個人都能在這個家庭裡面得到益處!

  反觀自己,不像個女子,性格剛強任性;處處爭強好勝;見人不如自己意的時候,總認為自己的是對,非要把對方扭過來,扭成自己的想法;總認為自己很有才,看了很多書,懂得很多,便認為自己什麼都對,不懂謙虛,不懂德性如水,這便是缺德啊!內心煩惱很多,心思很粗,大大咧咧,無拘無束,一點威儀沒有,不懂得自尊自重,如何被人能尊重呢? 如何能成全丈夫孩子,家庭美滿興旺呢?

  不懂得用善巧方便,用智慧去影響,潛移默化的感化家人,拖著全家人的短,若不是佛菩薩給我們指出,一輩子痛苦也不知道原因在哪里,如何不感恩,如何不敬佩!真心的懺悔過去的執著,執著便是輪迴,輪迴便是苦難。人生就是充滿了苦痛,苦痛在於內心太過於的執著,執著善,執著對,變成了惡,惡心惡行惡言感得惡果!願佛菩薩加持,放下我執,走向自在隨緣看破放下,內心一片純淨純善真誠清淨的境界,此生了脫生死,終成佛果!

  (文章來源「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心得交流」)

 
答疑解惑
 

問:如對道場負責人在用人方面的舉措無法理解,應如何適應?

答:沒有第三者在的時候,你可以恭恭敬敬、客客氣氣的向他請教。如果有別人在的時候,有時候他就不方便說。另外的,你要是能夠忍受,你在旁邊細心去觀察,自己還是要做好的榜樣來彌補,這樣日久天長,他要明白之後他會感恩你。我們的言行舉止都是教學,都會影響我們周圍的眾生。

問:「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的原則,應如何落實在人事管理中?

答:世間過,不是指你真的不見過,而是要學佛菩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就是我看、我聽了,我很明白,但我絕對不放在心上,也絕對不放在口上。這叫不見世間過。

  最重要的是救自己,就是要學著自度,自度而後自然就能度人。度人不是度一切人,佛度有緣人,什麼叫有緣人?看到你,被你感動的,那個人就是有緣人。你真正身體力行,然後你的言語,大家才相信;你自己做不到,你會說,沒有人相信。

問:弟子日日聽您講經,但面對道場複雜的境界,總是煩惱習氣做主。弟子深感慚愧。這樣修行能往生嗎?

答:每個往生的人,絕對不是這一生才學佛,過去生中都曾經多生多世,接觸過淨土,都念阿彌陀佛,但是都沒有能往生。那麼你就警覺到,我這一生要不能去,那又要延遲到來生後世。這一生怎麼能往生?這一生能忍就能往生,不能忍辱就不能往生。什麼都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的只有一句阿彌陀佛,知道這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當你生煩惱的時候,念這一句經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情緒就可以恢復穩定。

  我們在此地要做個如法修行的人,去感動道場的人?那就是什麼樣的虧我們都要吃,什麼樣的便宜我們都要讓,辛苦的事情我們多做一點。我們真正做好了,一塵不染,久而久之自然就能感化別人。如果這個道場真的有兩、三個如法修行的人,大家都會感動。道場一定要天天聽經,天天學習。聽經聽懂了,一定要做到,這才是真修。

  我們現在特別提倡《弟子規》。《弟子規》就是儒的根,道的根是《太上感應篇》,佛的根是《十善業道》。所以我們的學習還是要按部就班,從世間法提升到佛法,世間法就是《弟子規》;《弟子規》真正落實,《十善業道》就不難,《太上感應篇》可以用來做功過格。天天反省,天天改過。

  今天難得我們能遇到淨土法門,老實念佛,求生淨土。等到這個世界上眾生什麼時候回頭,什麼時候再來,這就對了。所以現在千萬不要跟人家嘔氣,人家打我、罵我,笑笑就好了。給他道個歉,給他鞠個躬,給他問個訊,絕對沒有怨恨心,謝謝他,消我業障。真的,我不生氣,業障就消了;我一生氣,麻煩就大了,不但業障沒消,業障又增長了。

  (節錄自21-316學佛答問)

 
淨空老和尚網路直播台
 

◎淨空老和尚最近講演資訊,詳細內容請參考網路直播台大陸鏡像站)。

 
法寶流通
 

◎淨空法師講演音帶、DV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台灣地區同修索取法寶,請至「華藏淨宗學會弘化網-法寶結緣」。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 淨空法師講演帶及法寶,請與「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聯絡:[email protected]
◎若欲了解相關兒童讀經訊息,可至「大方廣網站」。
◎德育故事及太上感應篇之動畫片,請至「妙音動畫」。

 
信息交流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email protected]

◎有任何修學上的問題,來信請寄[email protected]
說明:所有問題的產生都源於聽經聞法不夠透徹,時間不夠長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聽經、讀經,所有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答案自在其中。「淨空法師專集網站」也陸續將淨空法師所回覆過的問題刊在「分類問答」中,或至網站的全文檢索去搜尋。所以,同修們有學佛上的問題時,請先參考此分類中的問題,或許您的問題已經有其他同修問過了,希望您從問答的分類中,能找到解決的方法。若無法找尋到解答,請再將問題傳到[email protected],我們會彙整同修們的來信,並敬呈 淨空老法師。但回覆時間不定,需待老法師有時間時,開闢一個「學佛問答」時段,專為同修們解答,也會陸續刊登於「答疑解惑」一欄中。阿彌陀佛!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成立緣起:我們常常收到各地網路同修來信,皆言及雖有心學佛,卻不知從何學起,應如何聽經學習。又 淨空老和尚的講演有大小性相,各個宗派的經論典籍,法海深廣,初學者不知修學之次第,何者為先,何者為後,以故學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終惰,退悔初心,實為可惜!今佛陀教育網路學院之成立,正是針對上述緣由,將現有網路的文字(教材)與影音(講演畫面)合為一體,如同「網路電視台」,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於學佛者,提供一個方便快捷,隨時隨地不受時空限制的網路修學環境。網路學院一切課程之排列,皆是以 淨空老和尚為澳洲淨宗學院所訂之課程,從初級到高級,從本科到專科的修學次第,也是為實現澳洲淨宗學院將來能真正達到遠距教學的前哨站。今日社會是科技進步、資訊發達的時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揚妙法,闡釋正教,令佛法傳遞無遠弗屆,才將進一步利益更多學人,將般若文海遍及環宇,使一切有緣眾生得佛正法薰習之機會。若有心想修學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參觀訪問。

淨空法師英文網站網址http://www.chinkung.org/,此網站主要以配合 淨空法師的和平之旅,同時接引國外眾生認識佛教。提供 淨空法師多元文化理念及國際參訪等及時相關資訊,並以和平之旅為主軸,擺脫宗教色彩。敬請諸位同修將此網址廣為流通給外國同修,讓他們更有機緣認識佛教,功德無量!

淨空法師專集大陸鏡像站網址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記憶。大陸地區同修可以就近訪問這個網站。若同修於瀏覽中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信告知,請至[email protected]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佛陀教育雜誌由華藏淨宗學會網路講記組恭製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33之1號2樓
電話 : (8862) 2754-7178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