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是心是佛,發菩提心,深信切願,欣求極樂;
是心作佛,一向專念,持佛名號,往生成佛。

 
 
   
  本期專欄:如何對治嫉妒
  本期內容簡介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138)
  印光大師開示:勸注重因果
  倫理道德:至誠感通
  因果教育:物猶如此(李復亨)
  心得交流:ec13528 同學的學佛心得
  答疑解惑
  網路講座:淨空老和尚網路首播
  法寶流通
  信息交流
我要訂閱/取消 雜誌下載 學佛問題 2015.1.1 星期四 Vol. 413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內容如下:

  「嫉妒」是與生俱來,過去生中的習氣。請看本期專欄

  「表面說是福德,實則指示我們不可著相」,此話含義甚深,開導我們不能著相。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

最新訊息:2015年歲次乙未春季祭祖祈福大典暨護國息災三時繫念法會通啟噗浪Facebook專頁Twitter專頁

  目前發現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費信箱,會被isp當作廣告信擋掉或移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請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無收雜誌建議使用其他Email信箱訂閱,謝謝!

 
本期專欄:如何對治嫉妒
 
 

一、什麼叫嫉妒

   嫉妒是瞋恚的一部分。別人有好事超過我,或者是他有我無,好勝的心就生起來,不許別人超過我,這就叫「嫉妒」。

二、嫉妒的害處

  「嫉妒」是與生俱來,過去生中的習氣。世間凡夫都有嫉妒心,只是輕重不同。嫉妒是嚴重的煩惱、惡業,對自己有害處,中醫所謂怒氣傷肝,容易得肝病。嫉妒果報在三途,自作自受。嫉妒是走下坡、是毀滅,別人都不能超過我,就一代不如一代。心量一定要拓開,人人比我好,比我能幹,他造福,我享福。人人都不如我就完了,我苦、別人也苦。如果是嫉妒賢能,影響很多人,影響的時間很長,造作的罪業就很重。如果障礙別人學法,墮阿鼻地獄,三途出來之後再到人道得愚癡報應,特別是在佛門裡面,別人教化眾生法緣很殊勝,要是嫉妒障礙破壞他,果報在阿鼻地獄。所以佛說,寧願身投在火坑,寧願利劍割肉而死,也不敢嫉妒善師、道德之人,不可以嫉妒、障礙這些弘法利生的事業,這種重罪的惡報千萬不要嘗試。

三、對治嫉妒的方法

  隨喜功德是對治嫉妒的。嫉妒是看別人好,心裡覺得很難受,嚴重一點的,想辦法障礙破壞他。而隨喜的功德,跟造作功德的人一樣大。他修那麼大功德,我一隨喜,他的功德我都得到了。如果要是嫉妒障礙,造的罪業可大了。特別是我們不喜歡的人、冤親債主,跟我們對立的人,但是他做這一樁事情是有利於社會的,我們都要全心全力幫助他。沒有大力量,可以有小力量盡心盡力幫助他。小力量都沒有,可以歡喜讚歎宣揚,希望社會大眾成就他。最重要的是要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幫助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幫助成就別人就是幫助成就自己。自他是一不是二,障礙嫉妒別人就是障礙自己,帶來許多不如意的事情。自己造業,自己要受果報,只有真正明白覺悟的人,不再造罪業了,像諸佛菩薩一樣,歡歡喜喜幫助一切眾生,成就一切善法。從今而後,決定不再嫉妒別人的善行好事,你就是真正在修「隨喜功德」了,也是真正在修懺悔法門。第一步的功夫,不嫉妒障礙;功夫進一步,能生歡喜心,看到別人好就像自己好一樣;更進一步要盡一點力量幫助他完成好事;再進一步,全心全力支持幫助他完成。我們要希望自己修行將來沒有障礙,一定要記住普賢菩薩的隨喜功德。你不去障礙別人,將來人家就不會障礙你;你要嫉妒障礙別人,必定有很多人嫉妒障礙你,這是因緣果報自然之理。為什麼我們今天做好事還要受這些冤屈?過去生中我們障礙嫉妒毀謗別人,今天雖然學了佛,因緣聚會果報現前,我們明白之後態度就不一樣,歡喜接受。佛教人隨喜,看到別人有榮、有富,歡喜、讚歎。同樣是一樁事情,念頭一轉,沒有嫉妒,修的是功德。

  如果肯教學,喜歡講給別人聽,把自己所學的歡喜跟別人分享,也不障礙別人學習,幫助別人成長,這個心量善良,一定會成就。諺語常說「量大福大」,佛法修學也是如此,量大成就愈大。所以心量小,再大的福報也沒有辦法建功立業。心量大的人,眼前貧窮困苦,將來前途不可限量。如果細細觀察,古今中外歷史上那些有成就的人物,大多數都是清寒出身,他為什麼有這樣輝煌的成就?心量大,肯幫助別人。心量小,常常會嫉妒障礙別人,這個人決定沒有前途。縱然他前生修的福很大,結的緣很廣,這一生當中有許多人幫助他,成就依然有限。為什麼能成佛、成菩薩,沒有別的就是心量大。

  聖人教導我們謙卑,我們自己不謙卑,尊重別人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禮敬諸佛就是學謙卑。它的作用是降伏我們無始劫貢高我慢的煩惱。《論語》說,假如有這麼一個人,他的才華有周公之才之美,但是這個人傲慢吝嗇,那這個人就不必說了。無論他修得怎麼好,他瞧不起、嫉妒別人,這就完了,全是假的。古諺語裡頭說得好,「學問深時意氣平」,一個人愈是有道德學問,愈謙虛,愈顯得心平氣和,不會激動衝動,無論是順逆境,都能保持平常心,心地清淨平等。法界虛空界,萬事萬法,心現識變,所以它的作用廣大沒有邊際。你看看自己智慧德能多麼圓滿,而且是平等的,不用羡慕嫉妒別人,無二無別,問題就在你肯不肯放下。嫉妒、羡慕都是分別執著,你還是沒有放下。不知道事實真相,看到起煩惱;知道事實真相,心清淨。

  要學「稱讚」,稱讚絕不是巴結,看到別人真正有德行,思想、言行與性德相應,要歡喜讚歎。看到人家好,我們不會稱讚還去挖苦障礙,這錯了。他有福報,任何一個人都傷害不了他。這是因果的定律,人家種的善因一定有善果,你怎麼能破壞?你能夠破壞,因果定律都推翻了。所以只有自己造罪業,自己將來要受苦報。你要是看到人做好事讚歎,就修了功德,將來就得好果報。所以都在一念之間,一念錯了,自己造罪業;一念覺悟了,自己所修的功德、福德絕不亞於那個人,他有多大的福報,我也有多大的福報。

  人的命運從哪裡來的?過去生中自己造作的。世間富貴人很多,你嫉妒做不了大官,也發不了大財。今生修善,來生一定得善果福報;今生作惡,來生一定得惡報,受苦難,不是別人主宰的,自己主宰自己。相信因緣果報,無論受什麼樣的艱苦也不會怨天尤人。看到別人享福,知道那個福是他修的;我受罪,明白我沒修,不會羡慕嫉妒別人,心是平靜的。所以雖然貧賤,他能夠安於貧賤,知道怎麼修福、如何改造環境,自求多福,絕對不會再幹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我們忍人之所不能忍,讓人所不能讓。巧取豪奪,用非法手段得來的財富,他還能享受,證明他命裡有。命裡有,用不正當手段得來的,他已經打折扣了。如果是運用古聖先賢的智慧、佛菩薩的慈悲,你能用財富幫助許許多多困苦之人,你的財富會增長十倍都不止。聖賢教育幫助我們奠定基礎,提升境界,因果教育能幫助我們堅固基礎,把智慧福報發揚光大。

  ——恭錄自淨空老和尚講演集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138)
 

5.「是福德,即非福德性」,表面說是福德,實則指示我們不可著相。「是故如來說福德多」,就是說,有是性、方有是相。教我們會相歸性。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此處之「是」即是講「是名」。「表面說是福德,實則指示我們不可著相」。此話含義甚深,開導我們不能著相。「是故如來說福德多」。從此處開始,到後面一次次較量,世尊都說福德多。其意是「就是說,有是性,方有是相。教我們會相歸性」。此乃大乘佛法裡最究竟、最圓滿的修法。「稱性起修,全修在性」,全性起修。從何處下手?即是不著相。

  性是什麼?性是清淨心。不著相,心就清淨;稍有分別執著,心就不清淨。我們要從此處著眼,《金剛經》的意思你才懂得。所有一切相都不執著。不僅不執著,連分別的念頭都沒有,心多清淨。所有一切相都不礙性,相不礙清淨心;清淨心也不礙一切現象,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即是菩薩的生活、菩薩的境界。

三八、信經殊勝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前面講「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那麼大的福,我們無法修,我們那有那麼大的福報。別說是大千世界的金銀七寶,七寶能擺滿這張桌子的人就不多。沒有那麼大的財富,那能修那麼大的福?你若是學佛,就有辦法,修福超過他們。「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佛的話句句真實,你要信得過。所以,須菩提尊者憂心忡忡,「能生實信不?」你是不是真的相信?佛也答得好,末法時期持戒修福的人真相信。 「若復有人」。看看自己是不是這個人,別的人與我們不相干。「於此經中」。此經專指《金剛經》,金剛般若。受持二字最重要。「受持」的福報就大,再能以四句偈「為他人說」。受持是自行,為他人說是化他。如果依《金剛經》的道理與方法修行,又能將《金剛經》的道理講解給別人聽,你的福報就超過前面所說的那個以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人,他的福報比不上你。是故,我們可以修大福報!

1.看此節經文,若以為讀誦《金剛經》,其福德即勝過大梵天王,那就是很大的誤會。實則應注意「受持」二字,是人能受持此經,又能布施,福德方能勝過於彼。

  「看此節經文,若以為讀誦《金剛經》,其福德即勝過大梵天王,那就是很大的誤會」。因為,經上講的「大千世界七寶布施」,只有大梵天王才能做到;除他之外,世間人沒有那麼大的福報。天有二十八層,一般的天王,也沒有那麼大的福報。我們剛才講,四王天、忉利天,跟大梵天比,差太遠了!唯有大梵天王能修這麼大的福報。如果我們以為念《金剛經》,每天念幾遍,就是受持,那就誤會了。將來得不到那麼大的福報,不能怪釋迦牟尼佛,是自己錯解佛的意思。佛是講受持,不是讀誦。

  「實則應注意「受持」二字,是人能受持此經,又能布施,福德方能勝過於彼」。要注意受持二字,那個福德才能超過大梵天王。由此可知,真正能受持《金剛經》,依照《金剛經》的理論方法去修行,又能為人演說,如果不願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想來生作大梵天王,不成問題。可是大梵天王沒出六道輪迴,福報享盡了,依然墮落,所以不究竟。世尊一再開示,不可以求人天福報,大梵天王還是天上的福報,不可以求。

  >>續載中……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師開示:勸注重因果
 

  人生世間,所資以成德達才,建功立業,以及一才一藝養活身家者,皆由文字主持之力,而得成就。字為世間至寶,能使凡者聖,愚者智,貧賤者富貴,疾病者康寧。聖賢道脈,得之於千古。身家經營,遺之於子孫,莫不仗字之力。使世無字,則一切事理,皆不成立。而人與禽獸無異矣。既有如是功力,固宜珍重愛惜。竊見今人任意褻汙,是直以至寶等糞土耳。能不現生折福折壽,來生無知無識乎哉。(正)挽回劫運論

 
倫理道德:至誠感通
 

  「至誠忠信」。誠,「誠者真心,真實無偽」。中國傳統文化,如果用一個字來說就是誠。畫這一張「極樂妙果圖」的江逸子老師,他也是李老師的學生,我們是同學,曾經向老師請教:老師,有沒有一個字讓我們一生奉行而得利益的?老師跟他說,你把手伸過來。手伸給他,老師在他手心裡頭寫了一個「誠」字,他永遠不會忘記。這個誠字你一生就用它,你決定不會有過失。用真誠心生活,用真誠心工作,用真誠心學習,用真誠心待人接物,誠則靈。靈是什麼?靈是開智慧,真誠到極處,智慧就開了,沒有這個你學不到智慧,學的是知識。

  「至者」,至誠,至是「登峰造極也。誠之極」,真誠到極處,這叫至誠。我們這些學生跟李老師,老師對每一個人都送四個字,送給我的是「至誠感通」。告訴我弘法利生不容易,為什麼?世間法、出世間法都要通,你要不通,你怎麼講?怎麼通法?你要是學習世間法,他說不要講別的,講中國第一部大書,叢書,《四庫全書》,你能不能通?真通了,這通世間法。他說佛法?佛法一部《大藏經》,能不能通?不通,弘法利生就沒分。這個東西看起來這一生通不了,分量太大了。老師就教我,是的,靠學習沒辦法通,但是什麼?求感通。感是感應,求三寶加持,求祖宗保佑。你真正是孝子,真正有至誠,肯定會感通,用這個方法。什麼方法?老師寫個誠,用誠去感通。

  誠上面就又加個字,至誠,至誠才能感通。至誠感通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般要多少時間?通常講十年。真誠心,至誠,待人接物全是至誠,沒有一樣不是至誠。我來研究經教至誠,待人接物我就用虛偽,這個不行,這心不能成就。一誠一切誠,決定不能有兩個心。現在人害怕,我用至誠心待人,別人都欺騙我,那我怎麼辦?欺騙讓他欺騙,不要緊,吃虧上當也歡喜,你的心就真的至誠了。如果吃虧上當還不甘心,假的,你不是誠心,你還是虛情假意,至誠心裡頭沒有。會不會真吃虧?不會,會有補償的,那個感應裡頭有補償。那補償來的時候,出乎你意料之外的,你才曉得真有感應,真有佛力加持,真有祖宗的保佑,你就真敢幹了。所以要誠之極,至誠。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三六六集)2012/6/7 檔名:02-037-0366
 
因果教育:物猶如此(李復亨)
 

李復亨。為南和令。盜割民牛耳。復亨盡召里中人至牛家。牽牛過之。至一人前。牛忽驚躍。詰之。乃引伏。(李復亨傳)

  李復亨宋代金朝人,曾任南和地方縣令,當時在他管轄的境內,有一次,有一老百姓,家中所飼養的牛,被盜賊割去了兩個耳朵,牛的頭部,血流淋淋,痛苦鳴叫,當牛主發覺時,那盜賊已經不知去向了,牛主看到這種情景,非常痛心難過,於是告到官府去,請求縣官察出賊犯,加以處罰。

  這件訴訟案件,無人證,又無頭緒,要從何處偵察呢?李復亨後來想出一個辦法,命令召集全鄉里的人,都到牛家,然後叫牛主牽出牛,從鄉里人面前,一一走過,看看這頭牛的反應,是否認得傷害牠的兇犯,當牛走到其中一個人面前時,忽然驚恐憤怒地猛烈跳躍起來,好像要刺擊那人一樣,於是縣官李復亨對他加以審問,那個人果然供認牛耳是他所割的。案情因而偵破。

  ※觀此事跡,可知一切動物與人類無異,有靈性,也有痛苦。如果無緣無故加以傷害,牠也會有一股怨恨之氣,存在心中,有如火燄般的凶猛,無從隱藏掩飾,雖然歷經長久,也不會磨滅。經上云:「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一旦因緣相遇時,就如同火藥觸到火源,隨時就會爆發,相互怨怨相報,真可怖畏。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何忍虐待動物,而與物類結下怨結呢?

  (《歷史感應統紀語譯》連載一五八)

 
心得交流:ec13528同學的學佛心得
 

懺悔過去沒能讓孩子多勞動

  最近這段時間事情比較多,加上有兩天身體不舒服,於是要女兒多分擔了許多家務,比如買菜做飯,一直以來家裡的碗都是她在洗。但是其他的事情比較少做。通過這段時間多做家務發現。原來做家務對於孩子乃至於家庭是這麼好的事。這才知道過去太過於保護孩子。

  有次末學把家裡所有要買的菜寫在一張便條上,給她錢,讓她去買。哪知道她買回來以後,特別高興,就像蔡禮旭老師說的,這個時代如果把孩子教好就是萬綠叢中一點紅,雖然末學還沒有把女兒教得有多好,但是現在像女兒那麼大的小孩自己一個人去買菜的確實不多。所以她買菜的過程中被很多賣菜的阿姨奶奶伯伯爺爺誇獎,還被院子裡小朋友的媽媽誇獎,她特別有成就感。

  其次是勞動讓她覺得自己特別有價值,她覺得能為媽媽分擔家務,能為這個家做出貢獻,覺得自己很有用了,買了兩次菜回來,特別高興,特別自信了。原來總是覺得孩子小,不懂不會,又擔心社會亂一個人出去太不安全,雖然這些考慮是必要的,但是沒必要過分擔心,應該要適時放手讓孩子一個人去做,反而會增長他的自信和能力,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我們作為家長不能因為這些理由剝奪他成長的機會。

  再後來就是她自己做菜,以前末學做菜她經常幫末學洗菜切菜,所以很多做菜的步驟她都會,於是末學也就放手讓她來做,但是那天她剛好買了無花果(一種水果)回來,邊做湯的時候邊急切的想吃,結果湯沒放鹽,一著急直接用鹽勺去攪拌湯,結果把鹽打濕了。末學在一邊提醒她做事情要專一,鹽盒裡的鹽不能打濕,要不很容易壞。

  通過日常生活的點滴也是教導孩子能力提升的機會,如果不讓她去做就不會發現原來孩子還有那麼多的不足,不讓她勞動家長也沒有機會幫助孩子提升他做事的能力,奠定德行的基礎。所以越早越積極的讓孩子參與到家庭事務勞動中來是對孩子成長極為重要的,不要擔心她吃苦受累,耽誤學習。孩子根本就不會覺得多勞動是吃苦受累,大人不能用自己的觀點來衡量孩子。這是過去末學所犯的錯誤,分享在這裡希望能讓更多的家長引以為鑒。

  而且讓孩子參與到家務事當中來了以後,對整個家庭氛圍的形成也是很好的事情。現在的媽媽大多數是職業女性,白天要工作,晚上回來還要承擔家務也是很辛苦的,如果能早一點讓孩子參與到家庭事務當中會讓媽媽覺得自己對家庭、對孩子的付出是值得的,會讓媽媽覺得很溫馨,更樂意去為孩子、為家庭付出。作為父親,自己在外面辛苦打拼,看到妻子把孩子教育得這麼好,這麼懂事,自然也會更珍惜這個家庭,在外面工作會更放心、更安心。

  孩子也因此懂得了生活的不易,懂得珍惜和感恩。末學就覺察到孩子做事以後氣質都在慢慢轉變,菜都不會隨便浪費,以前末學做飯時,菜隨意的散露在外面她也不在乎,可是輪到她做飯時,會把切多的菜放在冰箱裡用保鮮膜包好保存起來。這就是老夫子說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吧,你不要她做她就會覺得和自己無關,也就不會去考慮這個菜是不是會壞,需要怎麼處理,反正都是你的事嘛!所以久而久之很多母親就會很心寒,這個孩子怎麼這樣一點都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恩,於是又去抱怨孩子,孩子也覺得很冤枉很難受就會產生一些叛逆的事情,或者越來越悲觀消極的狀態。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小菩薩,在乎我們怎麼去引導他們,給予他們重任就是一種相信他們的一種態度。越是保護他們越不讓他們承擔任何責任。越是潛意識裡給他們一種我不行的資訊,久而久之他自己也就會自暴自棄了。

  所以說,進入現代社會,雖然不像農業社會那樣,沒有孩子參與家務事也無妨,但是卻關乎到一個孩子是不是能夠全面健康的發展。所以末學才認識到,放手讓孩子多做家務,多勞動,多擔當起責任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遠遠大於幫孩子選擇一個名小學、名中學來得重要得多。這是末學的一點點體會和感受,分享給大家。

  (文章來源「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心得交流」)

 
答疑解惑
 

問:他說有些不同空間的眾生,要求弟子每天誦《無量壽經》三部,念一萬聲佛號,迴向給他們。如果弟子答應他們的要求,就沒法完成道場安排的功課,請問應該怎麼做?

答:這位網路的同學,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出家眾?如果是出家眾,道場有早晚功課,但是除早晚功課之外,加這個功課也行。如果不是在道場,你每天早晚定有功課,你可以把功課放下來,每天三部《無量壽經》,一萬聲佛號,就當作自己的功課做,同時迴向給他。這樣你做一個星期也可以,半個月也可以,最長一個月就夠了。一個月之後或者一個星期之後,你就恢復你自己的功課。一般七天,二個七、三個七就很圓滿,他們一定會得利益。

問:《無量壽經》四十八願說,往生的大眾「端正淨潔,悉同一類,若形貌差別,有好醜者,不取正覺」,「容色微妙,超世希有,咸同一類,無差別相」。然而《觀經》對西方三聖所描繪的身相,卻有高低不同。再者《要解》云,「若據《觀經》及《無量壽會》,蓮花大小,實不可量,由同居淨土身相不等」,這是什麼原因?

答:佛在大乘經給我們講了個總的原理、原則,世出世間一切法從哪來的?心現識變: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為什麼到西方極樂世界有的人看到平等,有的人看到不平等?這一點都不奇怪。為什麼?就像我們凡夫眼目當中看到現前的社會,這種形態,跟阿羅漢決定不一樣,阿羅漢所見跟菩薩決定不一樣,菩薩所看到的跟佛決定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心不一樣!我們今天為什麼看到差別相?因為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放下!

  阿羅漢看到跟我們不一樣,我們能夠理解,阿羅漢沒有執著了,沒有執著跟有執著不一樣!菩薩境界比阿羅漢更高,於是你就曉得他的心更清淨,更是平等;到佛看一切眾生完全是佛。佛看我們眾生,都看到我們的法身,我們的法身跟他的法身沒有兩樣。所以佛眼看眾生「一切眾生本來成佛」。

  《華嚴》全是智慧,《楞嚴》可以說是《華嚴》的一把鑰匙,講得很詳細。在大乘圓頓大教裡面講任何一法都是心現識變,識怎麼樣變沒有離開心性,心性是平等的,心性沒有生滅,心性沒有大小;你要看到有大小,有生滅,你沒有見性。見性的人,所謂一粒微塵、一個毛孔都是遍法界虛空界,這個境界在經上用了一個名詞,叫不思議境界。不可思就是不能想,不可議就是不能說。到你自己對於一切萬法真正做到離妄想分別執著,你就看到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圓融的,是沒有差別的。

  《觀經》、《無量壽會》所說的,會有大小差別,凡聖同居土帶業往生。我們知道他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沒有斷,只是念佛往生那一剎那他伏住了,他的一句佛號得力,他往生了。生到那邊,習氣斷不掉又現前,現前的時候才看差別相。但是這種差別相,時間並不是很長。為什麼?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見到佛,也聽佛說法,也見到這些諸大菩薩。所以在極樂世界開悟很容易,他沒有惡緣,那個修學環境是最好的,很容易開悟,悟了之後就回到平等。這兩種說法沒有矛盾,沒有抵觸,就是習氣現前的時候會有這種現相。但是大家都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們對這些現相不會執著,也不會分別,這是我們從教理、教義細心去體會,就不會有疑惑,也不會有問題了。

  (節錄自21-319學佛答問)

 
淨空老和尚網路直播台
 

◎淨空老和尚最近講演資訊,詳細內容請參考網路直播台大陸鏡像站)。

 
法寶流通
 

◎淨空法師講演音帶、DV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台灣地區同修索取法寶,請至「華藏淨宗學會弘化網-法寶結緣」。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 淨空法師講演帶及法寶,請與「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聯絡:[email protected]

 
信息交流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email protected]

◎有任何修學上的問題,來信請寄[email protected]
說明:所有問題的產生都源於聽經聞法不夠透徹,時間不夠長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聽經、讀經,所有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答案自在其中。「淨空法師專集網站」也陸續將淨空法師所回覆過的問題刊在「分類問答」中,或至網站的全文檢索去搜尋。所以,同修們有學佛上的問題時,請先參考此分類中的問題,或許您的問題已經有其他同修問過了,希望您從問答的分類中,能找到解決的方法。若無法找尋到解答,請再將問題傳到[email protected],我們會彙整同修們的來信,並敬呈 淨空老法師。但回覆時間不定,需待老法師有時間時,開闢一個「學佛問答」時段,專為同修們解答,也會陸續刊登於「答疑解惑」一欄中。阿彌陀佛!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成立緣起:我們常常收到各地網路同修來信,皆言及雖有心學佛,卻不知從何學起,應如何聽經學習。又 淨空老和尚的講演有大小性相,各個宗派的經論典籍,法海深廣,初學者不知修學之次第,何者為先,何者為後,以故學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終惰,退悔初心,實為可惜!今佛陀教育網路學院之成立,正是針對上述緣由,將現有網路的文字(教材)與影音(講演畫面)合為一體,如同「網路電視台」,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於學佛者,提供一個方便快捷,隨時隨地不受時空限制的網路修學環境。網路學院一切課程之排列,皆是以 淨空老和尚為澳洲淨宗學院所訂之課程,從初級到高級,從本科到專科的修學次第,也是為實現澳洲淨宗學院將來能真正達到遠距教學的前哨站。今日社會是科技進步、資訊發達的時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揚妙法,闡釋正教,令佛法傳遞無遠弗屆,才將進一步利益更多學人,將般若文海遍及環宇,使一切有緣眾生得佛正法薰習之機會。若有心想修學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參觀訪問。

淨空法師英文網站網址http://www.chinkung.org/,此網站主要以配合 淨空法師的和平之旅,同時接引國外眾生認識佛教。提供 淨空法師多元文化理念及國際參訪等及時相關資訊,並以和平之旅為主軸,擺脫宗教色彩。敬請諸位同修將此網址廣為流通給外國同修,讓他們更有機緣認識佛教,功德無量!

淨空法師專集大陸鏡像站網址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記憶。大陸地區同修可以就近訪問這個網站。若同修於瀏覽中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信告知,請至[email protected]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佛陀教育雜誌由華藏淨宗學會網路講記組恭製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33之1號2樓
電話 : (8862) 2754-7178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