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要把每一天都看作最後的一天,
天天想到我就要死了,還有什麼事情比念佛重要。

 
 
   
  本期專欄:人生的意義
  本期內容簡介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151)
  印光大師開示:明對治習氣
  倫理道德:家族擔負著養老育幼的重責大任
  因果教育:至孝感格(李茂)
  心得交流:ec13528同學的學佛心得
  答疑解惑
  網路講座:淨空老和尚網路首播
  法寶流通
  信息交流
我要訂閱/取消 雜誌下載 學佛問題 2015.7.15 星期三 Vol. 426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內容如下:

  現代人確實是「利令智昏」,鑽到名利裡了,完全沒有智慧,追求財富、權力、地位,錯以為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請看本期專欄

  何以能得到無諍三昧?事相斷了,是故能夠忍世人之所不能忍。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

最新訊息:8/26-29日香港中元祭祖超薦繫念法會通啟(更新7/26派票日公共交通簡介) Facebook噗浪Twitter

  目前發現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費信箱,會被isp當作廣告信擋掉或移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請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無收雜誌建議使用其他Email信箱訂閱,謝謝!

 
本期專欄:人生的意義
 
 

  現代人確實是「利令智昏」,鑽到名利裡了,完全沒有智慧,追求財富、權力、地位,錯以為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天天追求這些物質上的、名聞利養的享受,以為這是樂,這個樂是吸毒。你裡面有貪瞋癡三毒,外面有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的毒菌,內外交感,怎麼會不生病?

  怎樣能夠離苦得樂?外人幫助靠不住,佛菩薩也不能幫助你。佛菩薩教你方法,教你明白道理,你肯斷惡修善、懺除業障,就提升境界。人生的意義是不斷地學習提升,妄盡還源,回到究竟圓滿的自性。佛法最高的境界是跟自性融成一體。佛把海水比喻作自性,我們迷了自性,象海水裡起一個水泡。修行終極的目標是把水泡打破,水泡沒打破還是海水,但是凡夫認為他的水泡跟別的水泡是獨立的,跟大海不相干,這就完全迷失了自性。所以佛對眾生是增上緣,就像老師教學生一樣,學生不用功,老師是一點都幫不上忙;學生肯用功,老師所教的他能理解,能依教奉行,那他就真正得利益。

  佛菩薩對我們的加持就是經教,離開經典,燒香拜佛,求佛菩薩保佑,這是迷信。而且一般迷信的人都存著僥倖的心理,甚至於還賄賂佛菩薩,你保佑我發財,我發了一萬塊錢,拿一百塊錢來供養你,跟佛菩薩討價還價,變成了賄賂,這才是迷惑顛倒。聖跟凡的差別在哪裡?凡夫自私自利,沒有把我忘記,一切都是為自己;聖人無我,《金剛經》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自他不二,性相一如,菩薩的境界,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個法身。佛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宇宙之間萬事萬物共同一法身,所以大慈大悲自然流露,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值得追求的是瞭解宇宙人生的真相,這一生中作個明白人,不作糊塗人。佛經講得真實的利益,並不是財富、權力、地位,而是徹底瞭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因果報應的事實,然後就像諸佛菩薩一樣,應化在世間,遊戲神通。

  每一個人都存著競爭的心理,怎麼會不衝突?怎麼會不產生矛盾?社會怎麼能得到和諧?其實你競爭,能夠爭得到嗎?你想盡方法爭到的,都是你命裡有的;命裡沒有,你搶不到,也偷不到。財富是過去生中財布施的果報;聰明智慧是法布施的果報;健康長壽是無畏布施的果報。你現在得財富、智慧、健康長壽、權力、地位,都是你前生種的因。前生沒有種因,你怎麼可能得到果報。我聽人說,他有一個朋友,總統已經批准了少將升中將,命令還沒有下達,但消息走漏了。他這個朋友很高興,請一些老朋友吃飯、慶賀。在吃飯的時候,大概酒喝多了,死掉了。他命裡只有少將,沒有中將的命,所以那個中將就把他壓死了,沒福!真的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絲毫都不能夠勉強。你爭來的用的那些手段造罪業,所得來的,還是命裡有的,你說冤枉不冤枉!古人講「君子樂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這是說明因緣果報的事實真相,你真正通達,心裡沒有一絲毫的妄求,心永遠是定的、清淨、慈悲的,這是積福、積德。你命中的富貴,會愈來愈增長。

  世界就像一個舞台一樣,我們在這舞台上表演角色,要真正能夠做到「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作帝王的,就像唱戲一樣,在戲臺上扮演皇帝,扮得很逼真、很像,讓觀眾都喝采。另一個人在舞台上扮乞丐很像,維妙維肖,也是成功的演員,也讓大家喝采。他們兩個是平等的,沒有高下,都是一流的演員,都是最成功的演出。佛教我們要作一個明白覺悟的人,就在現前的工作、生活中,作佛、作菩薩。你是一個國家的總統,你是全世界所有國家的模範總統。那一個人是計程車司機,他在生活、工作上,也是全世界計程司機的模範、榜樣,他是司機菩薩,他跟總統菩薩沒有兩樣,完全平等。

  如果你是家庭主婦,做全世界家庭主婦的榜樣,家庭整理得乾乾淨淨、清潔整齊,菩薩家庭!把你的思想、觀念全部改變過來,你的生活、工作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一切眾生作表率、榜樣,這叫學佛。所以佛菩薩應化在世間,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以什麼法得度,就說什麼法。佛講「讀誦、受持、為人演說」。「讀誦」是教你不要忘記佛的教訓,每一天要溫習,要把佛的教訓記住、在生活當中做到;「受持」就是完全做到;「為人演說」,演是表演給人看,做出一個樣子給人看。所以佛教我們作師、作范,人人都作師範,社會多美好、吉祥!那個師範不是教學校老師,那個意思太窄小了;也不是教幾個出家人,整個社會上出家人占的比例太少了。

  出家人要作出家人的師範,在家人要作在家人的師範,從政要作從政人的師範,經商要作經商人的師範,學生要作學生的師範,乃至於乞丐要作乞丐的師範,這才叫大乘佛法。也許要問,乞丐怎麼能作師範?道源老法師家鄉有一個乞丐,乞丐的兒子以後經商發財了,在地方上很有聲望、地位。老子在外頭要飯,所以親戚朋友都罵兒子不孝,你發這麼大的財,怎麼叫你爸爸在外頭討飯。兒子受社會大眾的責備,心裡很難過,就派了很多人把父親找回來,在家裡好好供養,派了一些人伺候。

  他父親在家裡住了一個月,又偷跑出去要飯了。人家就問他,你兒子發大財,在家裡接受供養,為什麼還要作要飯的?他說你不懂,處處人伺候照顧,那個生活太苦了,我過不習慣。我要飯,天天遊山玩水,喜歡到那裡就到那裡,只要肚子吃飽了,晚上隨便找個破廟休息一下,我過的生活多自在!他是以身作榜樣,真正了不起,叫人知道一般人所講的榮華富貴,在他覺得那不是生活、不是幸福。幸福是身心清淨,無有煩惱,無有牽掛。他過那個生活,他覺得有意義,心裡無憂無愁,沒有是非人我、利害得失,跟大自然合而為一。

  快樂跟自在從哪裡來的?是以真誠清淨平等的愛心,與世出世間一切眾生和睦相處,一定要達到菩薩的境界,仁者無敵,光大仁慈博愛,心裡沒有一絲毫怨敵,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沒有絲毫怨恨,不與一切眾生敵對。

  ——恭錄自淨空老和尚講演集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151)
 

4.然此三昧之所以成者,則由於人、我、是、非之相皆空耳。

  『然此三昧之所以成者,則由於人、我、是、非之相皆空耳。』何以能得到無諍三昧?事相斷了,是故能夠忍世人之所不能忍。世間人何以無法忍?因為有我、有人、有眾生、有壽者,就沒法子忍。佛菩薩、阿羅漢何以能忍?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你罵他,他絕對不會答覆你,因為他無我,罵誰?罵了半天,他沒有接受。我們被人家一罵,馬上就生氣,因為他這一罵,我馬上就接受過來,一接受過來,就有反應。阿羅漢無我相,他罵的都落空,沒人受他的。我們明瞭此理,從今之後,如果再有人罵,不要接受,與我無關。要明瞭,真有功夫的人,好的讚歎、恭維,也不接受。心在境界裡保持清淨,如如不動。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的。事實真相,阿羅漢四相都空,四相都不執著。

5.雖得無諍三昧,而不存有所得心。是自忘其在定矣,此為離三昧障。乃真得無諍、真得三昧。故稱『第一離欲阿羅漢』。

  『雖得無諍三昧,而不存有所得心。是自忘其在定矣,此為離三昧障。乃真得無諍、真得三昧。故稱「第一離欲阿羅漢」』這裡面有兩句話很重要,「自忘其在定」。很深的禪定,像世尊在《楞嚴經》上講的「九次第定」,是阿羅漢所證的。九次第定,而忘其在定,不像四禪天人、四空天人所得的禪定。因為他執著得初禪,他就生初禪天;得二禪,他就生二禪天。尊者已經得第九定,他沒有說他得定,是故他還在人間,跟我們在一起。他真的得定,並沒有執著在定上。

  由此可知,世間四禪八定,四相沒破。我得定了,有我相;我相的對面是人相;人相的對面是眾生相,相續不斷是壽者相,四相具足,所以出不了三界。何以不能得聖果,就是因為執著有四相。雖得第八定,依然比不上須陀洹,道理在此。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法門,我們要認真修學;心裡乾淨,不以為然。我修的如何如何,不可以有此念頭;有此念頭,就著相了。即使證果,也要像聖人示現的例子,並沒有說自己證果,是我們說他證果。他自己絕對沒有證果的念頭。此是「離三昧障」。由此可知,世間的四禪八定都有障,他住在定裡,即是障。把法空掉,果也空掉,障沒有了,此是真的得無諍三昧,所以世尊讚歎須菩提為「第一離欲阿羅漢」。

6.不但於一切人中最為第一,即以阿羅漢之離欲言,亦稱第一也。

  『不但於一切人中最為第一,即以阿羅漢之離欲言,亦稱第一也。』人中離欲第一,就是與人無爭,於世無求,他第一;在阿羅漢同學當中,尊者的功夫亦是第一。

四六、陳離相

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

  須菩提尊者是證果之人。小乘四果雖證聖果,心中若無其事。當然,須菩提亦不例外。須菩提常常被世尊讚歎,他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他在此處說,他從來沒有「我是第一離欲阿羅漢」的念頭。

四七、釋所以 反顯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

  此是從反面說。如果須菩提有這個念頭「我證阿羅漢果了」,我是四果阿羅漢,世尊就不會對他讚歎了,不會說他是一個喜歡「阿蘭那行者」。這些名相術語,我們從註解中看。

1.『阿羅漢道』,即謂離欲。『阿蘭那』,此云寂靜,亦云無事(心無事相)。相盡於外,心息於內,內外俱寂,無時不靜也,即無諍三昧之別名。

  『阿羅漢道,即謂離欲』。「欲」是指世間的七情五欲,就是見思煩惱。三界見思煩惱斷盡,才證阿羅漢果。『阿蘭那,此云寂靜』。非常安靜。如果照字面翻譯,都是梵語音譯的,「阿」翻成無,「蘭那」翻成熱鬧的場所。「無」是不熱鬧,沒有熱鬧,就是很安靜的地方,意思是寂靜。『亦云無事(心無事相)』這是從更深的意思上說。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環境非常幽靜,聽不到嘈雜音聲,此地就稱之為阿蘭那。佛法的名相,須往深處體會。心無事相,是從大乘上說的。如果是小乘,則阿蘭那就一定是事相上講。大乘人心清淨,很繁華、很熱鬧的場所,不為境界所動,不為境界所染,亦是住真正的阿蘭那。所以,大小乘的說法不一樣,此處完全取大乘境界。

  『相盡於外』。外面六塵境界相,不但不執著,分別的心也沒有,才稱為「盡」。『心息於內』。心是定的。此兩句就是《金剛經》末後,「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相盡於外,不取於相;心息於內,如如不動。『內外俱寂』。無論是何種熱鬧場面,心都是清淨的。別人看到很繁華、很熱鬧,而修定的人在這種境界裡是清淨的。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法身大士們修禪定,都是在鬧市裡修。凡夫看不出,只看到這些人在熱鬧場合中玩,不知道他在修定。在境界裡不起心、不動念,是真修定。『無時不靜也,即無諍三昧之別名』。此是須菩提尊者所得的。

  >>續載中……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師開示:明對治習氣
 

  佛法要義,在無執著心。若預先存一死執著得種種境界利益之心,便含魔胎。若心中空空洞洞,除一句佛外,別無一念可得,則庶幾有得矣。(三)復明道法師書

 
倫理道德:家族擔負著養老育幼的重責大任
 

  大家庭,小孩讀書不成問題,父母沒有能力照顧,家族照顧,家族來教育子弟,這個你不擔憂。第二個,老,老了不要擔憂,為什麼?家養老。你看,家這兩樁事情就不得了,一個育幼,一個養老。育幼,家庭的私塾比學校好,學校老師未必對小孩教學盡責,私塾不一樣。私塾,請老師,誰代表家族去請?大概都是曾祖父,祖父、曾祖父,老人,他們有經驗,都是選拔真正有學問、有德行、有教學的方法,這樣的老師。那個請都是行大禮,對老師都是三跪九叩首。求這個老師答應到我這來教書,把我底下的小孩,我們的晚輩這些小孩,個個都教成聖人、教成賢人,他有使命感。現在學校老師沒有。

  所以,老師在一個家族裡頭,沒有一個人不恭敬,不恭敬老師還得了!那就跟不孝父母同樣罪。老師待遇雖然不高,也許他是個窮秀才,但是他受人尊敬。所以他教認真,他不認真對不起這個家族,人家對你這麼尊重。學生不敢不好好學,看到什麼?我們的長輩,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甚至於高祖父母,對老師都那麼恭敬,小孩敢不聽話嗎?所以那個學校裡面氣氛,現在講磁場,不一樣,真是聖賢的磁場,真是有書香門第的味道在。現在學校看不到。老人在家裡養老,退休養老,家族供養。而且老人,只要他身體還不錯,他會教小孩,跟小孩玩在一起,把他自己一生經驗、智慧自自然然就傳給底下一代了,傳宗接代。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二三一集)2012/3/6 檔名:02-037-0231
 
因果教育:至孝感格(李茂)
 

李茂。事母謹。母病目失明。茂禱於泰安山。三年復明。每夕祝天。願損己年益母。母年八十四而歿。大德九年。揚州再火。延燒千餘家。火及茂戶。皆風返而滅。事聞旌之。(孝友傳)

  李茂元朝大名(今河北省大名縣)人,居住在揚州,事奉父母非常孝順,其母害了眼病,雙目失明,李茂精誠祈禱於泰安山,經過三年,其母果然重見光明。李茂每天晚上,不曾間斷,對天祝禱,願減自己年壽,以增益母親身體健康,福壽增延,純孝感應,其母果然福壽康寧,安享天年八十四歲,高壽去世。

  大德九年,揚州發生大火災,火勢漫延,焚燒房屋多達一千多戶,損傷情況,非常慘重。可是不可思議的奇蹟,就是在這一場大火災中,當猛烈的火燄焚燒到李茂家時,風勢忽然轉變,旋轉返回,突然熄滅,李茂家安然免除災難。當時的人,都感到非常驚奇,認為這是李茂平生孝行,感應天地善神垂憐保佑,才得免除這場災殃。後來這件事跡傳到朝廷,元成宗特賜匾額,以示表彰。

  ※試觀李茂精誠為母,祈求癒疾得癒疾,祈求福壽得福壽,乃至遇大火凶災,轉化為平安。顯然是至孝感應所致,不可思議。

  (《歷史感應統紀語譯》連載一七一)

 
心得交流:ec13528同學的學佛心得
 

標題:生活中的佛法

  過去初學佛的時候總希望能過出家人的生活,喜歡那種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可是緣分的牽引,卻一直在塵世當中沉浮,一度一直很沮喪,不喜歡過這種世俗的生活,就愛那種清心寡欲的生活。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經驗的增長。才真正懂得老法師說的,要在境界當中去練才是真正學佛。過去雖然聽老法師這麼說,只是用高壓的方法壓抑心中的不滿,現在慢慢真正體會到老法師這句話的深意。

  如果不是這十年的家庭生活,一直天真任性的自己又怎麼能明白人情世故的種種,又如何明白生活的艱辛與不易。以前總是很天真的認為人性本善,用善心對人就能換取真心。這句話話雖沒錯,但是自己是否能在境緣當中保持真正的純真之心,沒有經過境緣的考驗是要打上一個打問號的。只有遇到過傷害自己的人和事,遇到過種種的磨難,在磨難當中我們起心動念了,起瞋恨心了,怨恨心了,沮喪心了,才知道原來自己的內心也並不如當初想的那樣一片真誠單純,人心的複雜在境緣當中才能讓人變得更加的深刻,也才明白老法師說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是如何的難得珍貴,唯有真實的學問和修行才能做得如理如法。

  (文章來源「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心得交流」)

 
答疑解惑
 

問:家人有被鬼神干擾附體現象,每次誦《地藏經》,情形更嚴重,請問應該怎麼做?

答:你要用真誠心、恭敬心去念,還要開導這些附體的鬼神。他來附體必定有原因,他們兩個一定有關係,如果沒有關係,不會找他。請求他一起修行,不要干擾,彼此都得利益。如果附身干擾,兩方面都痛苦,要把這些理跟事講清楚、講明白,「冤家宜解不宜結」,這個冤結結深了,沒完沒了,這種痛苦會延到來生後世,生生世世彼此都沒有好日子過,所以這個應當要覺悟。

  我在初學佛的時候,朱鏡宙老居士常常講故事給我聽,那時候,常常講故事給我聽。他講的都是他一生親身經歷的。他跟我講的一個故事是抗戰之前,他在蘇州一家銀行做經理。他有個朋友,走陰差的,我們今天講通靈的,地位並不高,就是傳送公文,每天晚上都要到陰曹地府去辦事。有一天他們幾個人在一起吃飯,這個走陰差的朋友告訴他,他說這幾天,上海的城隍有一批生死簿送到蘇州 (蘇州城隍叫都城隍)。他接受過來翻了一翻,感覺到很奇怪,他說名字都是四、五個字的,所以他就有疑惑,就把這個事情向這些朋友們說出來。中國複姓的四個字,也不能有這麼多,怎麼想都想不通。三個月之後,日本人在上海發動一二八事變,大家才曉得,原來那一本生死簿是日本人的。你看看三個月之前,該在這個戰爭當中死亡的,名冊已經送到蘇州都城隍那裡去了。這才曉得沒有一個是冤枉死的,真的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還有什麼話說?這死難的軍人是這樣的,在遭受災難死的,平民百姓也是這樣的。

  所以要消災免難,真的要發善心,斷惡修善,這個災難才能夠避免。所以說逢凶化吉,遇難成祥,都在心!一定要覺悟才能夠避免。否則的話,沒有法子。所以懂得這個道理,無論遭什麼樣大劫難,你心都平定的。一定要教他了解事實真相,要教他覺悟,教他回頭,他才真正能夠超越。

問:我的女兒患了精神病,請問這是她的罪業,還是我造成她的罪業?

答:她的罪業是因,你沒有好好的照顧,這是緣。這個因是罪,緣是過,你有過失。這種情形一定要認真求懺悔。凡是遇到這些事情,一定要認真反省、檢討,把自己的業因找出來,從因上消除,果上就有改變。古今中外用這種方法恢復身心的正常,很有效果。現在外國人用的方法最多的是催眠,在深度催眠的時候,讓這個人回到過去,回到前生、回到再前生,深度的催眠可以恢復到幾十生之前,他在哪一生造的這個罪業,是這一生這個病的病因,都能找出來;找出來之後,這醫療就很有效果。現在這些事情在西方國家已經很普遍,很有效果。我們雖然不用催眠,自己認真反省也行。佛家講的總綱領、總原則,「一切法從心想生」,心裡面決定不能有絲毫惡念,這個很重要。

問:現代社會有許多問題青年,父母從小沒有教育好,現在生活是亂七八糟,殺盜淫妄,無所不為,請問應怎麼辦?

答:你問的這個問題,我們今天為什麼全心全力提倡《弟子規》?《弟子規》的學習,要小孩跟父母、跟老師一起學才能產生效果。如果單單教小孩,我們大人沒有去學習,不會產生效果。小朋友學了之後,看到父母做的不如法,他說你騙我,你們自己不做,為什麼叫我做?所以我們從去年十一月,在安徽湯池鎮做試驗班,這個小鎮一共有十二個村莊,居民四萬八千人。我們的目標就是對這個小鎮,居住在這個小鎮的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一起學。現在才半年,產生非常好的效果,這出乎我們意料之外。所以我們現在相信人是可以教得好的。

  (節錄自21-321學佛答問)

 
淨空老和尚網路直播台
 

◎淨空老和尚最近講演資訊,詳細內容請參考網路直播台

 
法寶流通
 

◎淨空法師講演音帶、DV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台灣地區同修索取法寶,請至「華藏淨宗學會弘化網-法寶結緣」。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 淨空法師講演帶及法寶,請與「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聯絡:[email protected]

 
信息交流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email protected]

◎有任何修學上的問題,來信請寄[email protected]
說明:所有問題的產生都源於聽經聞法不夠透徹,時間不夠長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聽經、讀經,所有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答案自在其中。「淨空法師專集網站」也陸續將淨空法師所回覆過的問題刊在「分類問答」中,或至網站的全文檢索去搜尋。所以,同修們有學佛上的問題時,請先參考此分類中的問題,或許您的問題已經有其他同修問過了,希望您從問答的分類中,能找到解決的方法。若無法找尋到解答,請再將問題傳到[email protected],我們會彙整同修們的來信,並敬呈 淨空老法師。但回覆時間不定,需待老法師有時間時,開闢一個「學佛問答」時段,專為同修們解答,也會陸續刊登於「答疑解惑」一欄中。阿彌陀佛!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成立緣起:我們常常收到各地網路同修來信,皆言及雖有心學佛,卻不知從何學起,應如何聽經學習。又 淨空老和尚的講演有大小性相,各個宗派的經論典籍,法海深廣,初學者不知修學之次第,何者為先,何者為後,以故學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終惰,退悔初心,實為可惜!今佛陀教育網路學院之成立,正是針對上述緣由,將現有網路的文字(教材)與影音(講演畫面)合為一體,如同「網路電視台」,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於學佛者,提供一個方便快捷,隨時隨地不受時空限制的網路修學環境。網路學院一切課程之排列,皆是以 淨空老和尚為澳洲淨宗學院所訂之課程,從初級到高級,從本科到專科的修學次第,也是為實現澳洲淨宗學院將來能真正達到遠距教學的前哨站。今日社會是科技進步、資訊發達的時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揚妙法,闡釋正教,令佛法傳遞無遠弗屆,才將進一步利益更多學人,將般若文海遍及環宇,使一切有緣眾生得佛正法薰習之機會。若有心想修學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參觀訪問。

淨空法師英文網站網址http://www.chinkung.org/,此網站主要以配合 淨空法師的和平之旅,同時接引國外眾生認識佛教。提供 淨空法師多元文化理念及國際參訪等相關資訊。敬請諸位同修將此網址廣為流通給外國同修,讓他們更有機緣認識佛教,功德無量!

淨空法師專集大陸鏡像站網址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記憶。大陸地區同修可以就近訪問這個網站。若同修於瀏覽中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信告知,請至[email protected]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佛陀教育雜誌由華藏淨宗學會網路講記組恭製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33之1號2樓
電話 : (8862) 2754-7178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