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 儒释道多元文化教育网

佛陀教育网路学院

 
 

海贤老和尚说念佛、成佛是大事,
其他都是假的,所以要统统放下。

 
 
   
  本期专栏:对治习气
  本期内容简介
  经论辑要: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155)
  印光大师开示:明对治习气
  伦理道德:做人基本的德行、起码的条件是什么?
  因果教育:仁恕贻泽(马森、父俊)
  心得交流:ec27673同学的学佛心得
  答疑解惑
  网路讲座:净空老和尚网路首播
  法宝流通
  信息交流
我要订阅/取消 杂志下载 学佛问题 2015.9.15 星期二 Vol. 430
 
本期内容简介
 
本期内容如下:

  为什么会起心动念?习气!请看本期专栏

  我们每天念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请看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

最新讯息:Facebook专页Twitter专页噗浪

  目前发现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费信箱,会被isp当作广告信挡掉或移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请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无收杂志建议使用其他Email信箱订阅,谢谢!

 
本期专栏:对治习气
 

一、什么是习气

  古人用比喻,譬如装酒的酒瓶,把酒倒干净,里面擦干净,一点酒都没有了,闻闻还有味道,那叫习气。烦恼容易断,习气不容易断。习气跟现行是对称的,现行就是起作用,现行没有了,不起作用,习气在。

二、如何对治习气

  为什么会起心动念?习气!古大德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念头起来了;念是你无始无明习气,这个念头不起,不就成佛了吗?在六道里,哪有不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的道理?重要的是觉,觉是什么?觉是回头,一回头就觉悟了。净宗的回头就是这一句佛号,念头才起,立刻用这一句阿弥陀佛把念头化掉了。所以第一念是妄念,第二念是阿弥陀佛,让妄念不继续,要让正念继续不断,正念是念佛。念其他的,造轮回业,善念不过是人天福报而己,恶念是三途苦报。你把念头一转,不造轮回业了,所造的是净业,果报在极乐世界。这一句阿弥陀佛,要常常想起来、能用得上,你就真得受用。

  苦从哪里来?从迷惑颠倒来,对于事实真相一无所知,总以为想像的不错,谁知道全错了,所想的、做的全错了。你所受的果报也是假的,不是真的,因为你觉得它苦,它就苦;如果你觉得它不苦,它确实不苦。为什么?我们看电视,现在演的是大火,里面人烧得很可怜,你在这里看,不苦。如果你迷了的时候,觉得你在电视里,火也烧到你,感觉到很苦。你错了,你怎么跑到里面了?你不在里面,他里头怎么样受你都毫无感觉。他苦你也苦,他乐你也乐,他哭你也哭,他笑你也笑,你完全被他转了,这叫凡夫,你的心被境界转,那就很苦。你要能够跳出来,看到事实真相,苦乐是一不是二,凡圣是一不是二,清净心里什么都没有,就能生万法,万法跟自己是一不是二。有苦有乐,都是迷;无苦无乐,觉了,明白了。

  名、利、情,这是三大关,名里头包括着地位,利里头最重要是财富,情是男女关系,这三大关几个人能突破?突破,道业就成就了。这三个关口,有一个关口过不去你就堕落,“一失足成千古恨”,后悔莫及。我们业障深重的人怎么办?给自己讲佛菩萨的教诫,只有念得多、讲得多,印象深刻,境界现前,马上就想到经上讲的。贪瞋痴慢念头才起,马上就想到经教,你才能淡化、放下。能把前因后果都看透了,是假的,不是真的,假的有业报,业报很苦,自然就止住了。

  凡夫修行之所以感到困难,是不会修。会修的是修自己,凡夫修行都是看到别人错,要修理别人,造业!别人没有过失,做种种示现,是帮助我修理自己的,这叫修行。古人讲人生如戏,一切众生在演戏,表演给我一个人看,叫我学习。他表演正面的、善的,我要认真努力跟他学,反省检点自己有没有善心善行?有,很好,保持,不要失掉;没有,赶紧学,希望自己也跟他一样。他表演是负面的、恶相恶行,我们看到了,反省,我有没有?如果有,赶快改!如果没有,勉励自己不要犯这个过失。

  念佛的功力能把烦恼伏住就能往生。怎么伏?最好的方法,改习气,把习气反过来。譬如烦恼是贪财,看到钱财就喜欢,用什么方法来对治?有了钱财赶快布施,把它痛痛快快地散掉。瞋恨重的学慈悲,贡高我慢的学谦虚,你能够把它反过来,效果快。有人不懂得这个方法,用一句佛号拼命压也压不住,所以不如反过来对治。烦恼习气是无始劫带来的,薰习得非常严重。自己要常常反省检点,病在哪里。

  学佛的同学都知道自己业障习气重,也愿意消除,为什么老是消不掉?因为他念念都在念自己的业障、习气,所以业障习气只有天天增长不会消除。什么时候消除?哪一天他把业障、习气忘掉了,念念都是阿弥陀佛,一念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个业障没想它,它真消掉了。紧急关头,灾难、疾病现前,手忙脚乱,妄念纷飞,把佛号全忘光了,这个时候怎么样?念念增长他的罪业;换句话说,念念接近恶报。为什么?“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佛的教诲忘得一干二净,学佛学一辈子这个时候不起作用,烦恼起作用,甚至于怨天尤人、怨恨佛菩萨,这个罪业就变成无间地狱业。

  觉悟要快、要保持,保持的方法就是经教。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一生天天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没有中断?这是给弟子做最好的榜样,学佛要这样学。出家就教学一辈子,你会教出味道来,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舍得尽,生活自在。麻烦就是放不下,知道放下好,就是放不下。学佛就是学看破放下,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又帮助看破,相辅相成。看破,但是不能放下,就停止了。看破要帮助放下,就步步高升,起作用。放下帮助看破,像爬楼梯一样,一阶一阶的就向上升,能爬到顶层。从哪里放起?从自私自利、怨亲平等放起。把不喜欢、讨厌的人放下;很喜欢、很爱、常常挂念着的人也要放下。怨放不下,冤冤相报;临命终时还挂念着亲情,忘掉阿弥陀佛,不能往生。现在我们有高科技的便利,有录相、光碟,利用卫星、网路传播,无论在哪里讲你都听得到,天天听,不要舍弃。一部经都好,听完了从头再听,只要天天不间断就有悟入的机缘,最怕的是中断。听经的利益无量无边。真正听懂了,放下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五欲六尘,你就入进去了。你现在还放不下,就是听得不够,没有看破,所以不肯放下;真看破,哪有不放下的道理,拦都拦不住。从哪里听起?从消业障的经听起。哪一部经、哪一个法门能够把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降温,那一服药就对症了。像《感应篇》、《十善业道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了凡四训》、《俞净意遇灶神记》,你听了之后,想想自己有这个毛病,将来我也是这个报应,这个很有效,真的能帮助消业障,然后回过头来再学佛,一点难处都没有。

  佛教我们放下,不能完全、立刻放下,一定要慢慢来,先把执着放下。为什么?对你求生净土大有帮助。执着不能完全放下,执着轻了、淡薄了,你往生同居土就有把握。修行在哪里修?在日常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处修,叫真修行,真成就。往生的人,临命终时佛来接引,这个佛是谁?是自性弥陀,是自性变现的。换句话说,是自性感应的。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不离自性,是自己自性变现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回归自性的极乐世界。用什么方法来练习?我有个方法,每天晚上睡觉就想着我死了,那还有什么放不下?每天晚上练习死一次,到真死就很平常,天天都这个样子,什么都不想了。这个方法虽然很笨拙,但是有效。人到死的时候,你什么能带去?眼前的东西,有很好,没有也很好,全不放在心上。有一桩放在心上,那都是麻烦,障碍清净心、往生的功德。平常要淡薄,每天睡觉的时候练习彻底放下,不再放在心上。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弥陀佛”。厌舍轮回业身,这个身要厌恶,不要喜欢它。天天打扮它,那么爱惜它,麻烦可大了!这证明什么?证明你舍不掉,这是最大的障碍。能舍才同登极乐彼岸,舍不了那就不行。时刻提醒自己,烦恼习气怎么又发作?要把它当作发病看待,烦恼习气一现行,我怎么又发病?用什么方法对治?一句阿弥陀佛就对治了,阿弥陀佛叫万灵丹,治我们的病,这个就是伏烦恼。常常训练,临终自然阿弥陀佛现前,没有其他念头,那你就决定得生。

  ——恭录自净空老和尚讲演集

 
经论辑要: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155)
 

五十、约因详显 约因心正显 先明严土不住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

   我们每天念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佛在此地问须菩提,菩萨是不是庄严佛净土?当然庄严。究竟怎么庄严?此处详细告诉我们。我们懂得了,依照经中方法修学,方是真正庄严佛净土。

1.菩萨修因时,六度万行,一一功行,回向净土。所谓“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是也。

  ‘菩萨修因时,六度万行,一一功行,回向净土。所谓“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是也。’前面一再告诉我们,要离相。回向是离相的一个善巧方便,亦即是说,是一个很妙的方法。因为我们都着相,所修的功德也着相;佛教我们回向,所修的功德,我都不要了,都送给大众。离相,不着相,回向是这个意思。

  大经上,佛教给我们回向三处。第一、回向菩提。菩提是觉。我们学佛,什么都不求,只求智慧。般若就是智慧,唯有智慧才能解决一切问题,智慧才是究竟法。不但我们现前生活上的问题,它能解决;生死轮回的问题,它能解决;证无生法忍,它能解决;乃至成圆满佛果,它也能解决。佛教我们求这个,不可以求别的。因此,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说般若用了二十二年,几乎占一半的时间。三种回向里,佛教我们回向菩提,有道理。

  第二、回向众生。因为你修的有福有慧,慧是自己要求的,福让给众生享,这才好!福不要自己享,人一享福就会迷惑颠倒。福报就像酒一样,一享,如醉如痴。是故,佛、菩萨、阿罗汉,他们有无量福德,都不享。释迦牟尼佛还是三衣一钵,天天到外面托钵,不享福。佛的福报,天上人间无与伦比,他天天还托钵,把福报回向众生,做出来示现给我们看!佛确确实实把福报给一切众生共享。物质的享受,决定不是好事。物质享受在外面招手诱惑,将心里的贪瞋痴引出来,决定使你堕落。

  释迦牟尼佛在世,从来没有建一个道场。我们看看《大藏经》,看看原始的佛教,世尊的生活方式,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此经是在祇树给孤独园讲的,道场不是佛的,是给孤独长者的。他请佛到这个地方来,供养佛,请佛住在这里讲经说法,给佛和佛的弟子们使用;产权是给孤独长者的。给孤独长者没有把这个地方送给释迦牟尼佛。诸位想想,为什么?释牟尼佛出家了,如果再送他一个家,他不又回家了吗?那就大错特错!

  佛教传到中国来,国家建了不少道场。有很多古的寺院,匾额上提的“敕建”,就是国家建的。也有不少是地方长者建的,他们在地方上有声望、有财富、有地位,感佛之恩而建道场,礼请法师来住持,弘法利生。

  从前出家人很好,不管寺院的杂务;居士是产权人,他们来管理、维修,出家人不操心。直到晚近,佛教变质了,出家人有道场,又有家了。出了一个小家,入了一个大家。是故当今,在家人修行成就比出家人高;在家修行的人,成就的人数比出家人多。

  论弘法利生,在家居士的成就也相当辉煌。我们居士林道场是在家的,董事会里的董事,没有出家人,从林长至理事,都是在家人。在家人为佛教事业弘法利生,成就相当辉煌。我们在许多地区、国家都看到。在台湾,像过去台中李炳南老居士;现在加拿大冯公夏老居士;在泰国,都有很了不起的在家大德、在家菩萨主持佛法。千万不要误会,认为修行一定要出家,出家才能成就,此是错误的观念。回向众生,道理非常深,非常广。

  第三、回向实际。实际就是真如本性,此乃我们要证的。我们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这三处。回向实际就是明心见性,其他我都不要。我们所求的,明心见性而已。如是,整个身心世界自然就放下了。

2.须知“庄严佛净土”,“净”字最要紧。土云何净,由心净耳。既须心净,所以庄严不能着相。若心取相,便不清净矣。

  ‘须知“庄严佛净土”,“净”字最要紧。土云何净,由心净耳。既须心净,所以庄严不能着相。若心取相,便不清净矣。’此话说得非常好,我们天天念庄严佛净土,有没有一次庄严过?可能念了一生,没有一次相应过。何以不相应?根本没有把意思搞清楚,还以为天天在做庄严佛净土的事情,那里知道从来没有做过一次。今天我们明白了,要用清净心去庄严,心净则土净。心里还着相,你用什么庄严?口上的庄严与实际上的庄严毫不相干。方知,清净心是何等重要!清净心是真心。我们要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之中去修,修什么?修清净心。怎样修清净心?修不着相。不着相,心清净,方是真正“庄严佛净土”。

  >>续载中……

  (《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师开示:明对治习气
 

  业障重,贪瞋盛,体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诸疾咸愈。普门品谓若有众生,多于淫欲瞋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之。念佛亦然。但当尽心竭力,无或疑贰,则无求不得。(正)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伦理道德:做人基本的德行、起码的条件是什么?
 

  做人基本的德行、起码的条件,仁义礼智信。要懂得仁爱,要懂得义,义就是合情合理合法,这应该做的,不合理、不合情、不合法,不可以做的。礼是礼节,必须要遵守,维系社会安定和谐,礼不能少。家庭夫妻在一起也讲礼,也有礼,要遵守,不遵守,敬这个字就没有了。爱里头有敬,敬爱,只有爱没有敬,这就出问题了。古时候对这个很重视,怀孕有怀孕的礼节,不能不遵守。现在没有了,不但没见过,听也没听说过。所以现在读古书难,读不懂,看到的讲得很陌生,都讲得很奇怪。

  礼下面是智,智今天讲的理智,理智的对面是感情,不能感情用事,要用智慧。最后一个字讲信,人决定要守信,说话要算话,不能打妄语,不可以欺骗人。这是古圣先贤制定的五个字,做人的原则。这五个字,佛家讲就是五戒,仁是不杀生,义是不偷盗,礼是不邪淫,智是不饮酒,信是不妄语,五戒。世出世间圣人,对于应该怎样做个人,说法、做法完全相同,这还能错得了吗?我们老祖宗没有跟佛菩萨开过会,没有跟他接触过,说的完全相同。这叫什么?这叫真理,英雄所见,大略相同。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五四一集)2012/10/1 档名:02-037-0541
 
 
因果教育:仁恕贻泽(马森、父俊)
 

马森。父俊。晚得子。家人抱之。坠。殒焉。俊绐其妻曰。我误也。不之罪。逾年而举森。历太平知府。有兄弟讼者。予镜令照曰。若二人老矣。忍伤天性乎。皆感泣谢去。调大理卿。屡驳疑狱。迁户部尚书。列上钱榖出入之数。劝帝节俭。帝命中官发户部银六万。市黄金。森持不可。又命购珠宝。森亦力争。以母老乞养归。森初为考官时。夏言出其门。欲介之见言。谢不往。严嵩闻而悦之。森亦不附。里居。赞庞尚鹏行一条鞭法。乡人为立报功祠。卒谥恭敏。(马森传)

  马俊是明朝贤臣马森的父亲,怀安(今察哈尔省怀安县)人。四十多岁才生一个儿子,长得眉清目秀,夫妇非常钟爱,如同宝璧一样的珍惜。当这个儿子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婢女抱他出去游玩,婢女一不小心失手,小儿从高处跌落下来,伤到左边额头,不幸因而死亡。马俊看到这种情景,悲痛之余,知道后果将不堪设想,便叫婢女赶快奔走离开隐避起来,一切由自己来承担,于是欺骗其妻说:“是我不小心失手,跌伤了儿子的性命……”真是晴天霹雳,其妻顿失爱子,痛心疾首,好几次举身猛撞马俊仆倒在地,事后到处要找婢女来追究鞭打,却不知下落。婢女满怀愧疚,跑回家中,向她父母叙述原由,父母感动涕泣,日夜焚香对天祷告,愿上天保佑马恩公,早生贵子。

  第二年马家果然生了马森,左边额头上,隐隐约约好像有赤色痕迹。马森自幼聪敏好学,天性贤孝,嘉靖年间中举进士,历任太平知府,政绩良好,曾有兄弟两人前来诉讼,马森拿出镜子,让他们自己照照,并开导他们说:“你们兄弟两人看看自己,年纪已经老了,兄弟相处时日能有多少?怎么忍心为点小事,伤害兄弟笃厚的天性呢?”两人听了训诲,都感动流泪谢罪而去。

  其后马森累迁为大里寺卿,屡次平反很多有疑的冤狱案件,当时人都尊称他“明允”,隆庆初年升为户部尚书,曾列上户税出入之数量。劝谏皇上力行节俭,皇上发户部银钱六万购买黄金,马森谏正坚持不可行,又命购买珠宝,马森也极力谏止。后来以母老乞求辞官归乡孝养,乡人为他建立报功祠堂。去世后,皇上特赐谥号“恭敏”。

  ※试观马俊,晚年得子,正当天真活泼之年,突然间,竟因婢女失误,跌伤致死,人世间有什么比这更惨痛的打击?马公悲痛之下,面对杀子的婢女,竟能不发怨怒,反而为她推想,惟恐其妻痛心之极,鞭打泄恨,造成不幸,因而赶快遣她奔走隐避,不加追究,一切过失由自己承担,这种仁厚宽恕胸怀,非具有菩萨心者何能做到?终得珠还合浦,贤德贵子来昌大门闾,正是天报善德不爽。

  (《历史感应统纪语译》连载一七五)

 
心得交流:ec27673同学的学佛心得
 

标题: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

  感恩我们的老祖宗,感恩慈悲的佛菩萨!感恩慈悲的师父上人!学生不听话!大不孝,师父上人讲经,让先修根本智,先要不妄想、不分别、不执着,从无知到有知,先扎好三根,做好孝道,孝父母就是孝顺佛,孝顺老师,孝顺父母的人才是真听老师话,听老师话的人是真孝父母!只有天天反省,天天不离经教,才能受益,学生没能天天做到反求诸己,不分时间,不解父亲的心情,随便的和父亲、先生说教,任意而为,过年这段时间,因为心不在道上了,忘记了自己的本分,做好自己就是在说教,因感情用事,没有了理智,所以忘乎所以!

  当眼睛总盯别人时,自己身口意,行为都忘记了。所以惹父亲生气,当父亲被自己的“好心”激怒时,自己不反省自己,当时是感觉不认识父亲了,和父亲的心一下拉远了,因为自己感觉自己是好心为父亲,父亲怎么能那样子的反应!瞪着眼说话,以前和父亲闹了别扭总是一会就好,而这次,自己心里一时不想原谅父亲,想让父亲明白到后果,父亲走时心还亲近不了父亲。第二天,自己反省自己的本分时,心里愧疚父亲,才知道是自己错了。当发现自己错时,才明白了自己,明白了父亲,明白了师父上人讲的话的道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当真心认错时从父亲身上看到自己,又从自己身上看到父亲。为了完全明白自己的样子,让女儿给自己和先生分享得到的道理时给自己录影,的确是很难看,自己的样子是爱激动;心不平和稳重,什么事爱用肢体语言表达,这也让自己想到海贤老和尚为什么告诉身边的弟子,说话不能用手比划;这是不尊重人的表现,心态不平和的表现,是张牙舞爪的魔。

  还有因为激动,得道理也激动的告诉别人受益,别人看到自己的样子能接受吗?瞪着眼,脸上的表情都在随心飞舞表演,而别人是不和自己讲自己什么样子的,当我和先生讲自己的样子不好时,先生才和我说实话,自己说话就是表情太过严肃!我感恩先生,他说的太对了,这也告诉学生戒律也是活活泼泼的,而让我这无知的人弄得让别人不敢接近。

  感恩父亲的表法,告诉我道理!父亲不说话,甚至该讲的也不讲,这也是在表法!告诉我不是一味的说教,也不要该说话时呆呆的,让人以为学佛学的像个呆子。所以感恩佛法!感恩恩师!感恩学院大德菩萨!我要加强念佛,读经、听经,好好修定,我要彻底改变自己,做一个佛弟子,不做魔弟子。一切感恩!不离经教!不见他人错!只看自己做的怎样,别人不好也是好!阿弥陀佛!请原谅大惭愧弟子的唠叨!打扰大家的修行!

 (文章来源“佛陀教育网路学院-心得交流”)

 
答疑解惑
 

问:他说举办婚事大摆酒宴是习俗中所难免,如果家人无法同意办素宴,本人又被要求出资相助,这样是否成为帮凶?应该怎样做比较圆满?如何劝导主事的家人?

答:这个也有办法,跟“山西小院”一起还有一套光碟,叫“为什么不能吃它们”,把这个送给他看看,他就会知道了。现在我们的教材很多,你拿去给他看看,这很有效果。很多人贪吃肉,看到这都害怕,那个很有作用。现在还有一套,这是最近我们得到的,“天下父母”。这些东西可以说都是佛菩萨应化的,都是在救度苦难众生。“山西小院”是许多疑难杂症,医院医生都放弃了,无法治疗,他们用这个方法能够消除业障,恢复了健康,这很难得。“为什么不能吃它们”,这是非常好,劝人戒杀、长素非常好的一种教材,值得推广。

  “天下父母”我是看了几段,也很感人。这就说明世界上虽然社会这么混乱,还有这些好人。这些好人在佛法里面讲,他们父子当中的关系是报恩来的,不是报怨,是还债,不是讨债,所以你看到都是孝子贤孙,都是严父慈母。但是现在这个社会这种家庭、这样的人愈来愈少,所以电视台报导很好,能够激发人的本性。本性本善,不善就是学坏的,可见得人性本善,看到你会感动。但是现在就是播放的时间太少,他一个星期播一次,我们中国古人讲“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他是“一日暴之,七日寒之”,所以收效就很难。现在社会诱惑力量太强,真正要保持自己在正道上,不会走向歧途,唯一的方法是密集的薰修。

问:他说请问在家居士供奉佛像,还需要安地基主牌位吗?

答:香港有安地基主(土地)这个习惯,地基主跟我们一起学佛,我们自己要得度,也要把他拉住,他可以做你家的护法神,所以是好事情。

问:我个人对工作很投入,毛病是会以相同的条件去要求他人,因此常常为别人的错误而生气。请问我应该辞去工作,改坏习气,再投入工作,或者在工作中一面修行?

答:在工作当中一面修行一面去改毛病,这是正确的。你如果离开工作找个地方去修行,毛病习气没有了,再跟大家一接触,你毛病又发作了,这是假的,这不是真的。真的一定要在境界里面去磨练,舍弃离开,那不是真的修行人。

  (节录自21-323学佛答问)

 
净空老和尚网路直播台
 

◎净空老和尚最近讲演资讯,详细内容请参考网路直播台CN镜像站)。

 
法宝流通
 

◎净空法师讲演音带、DVD及书籍,皆免费结缘,请就近向各地净宗学会索取。
◎台湾地区同修索取法宝,请至“华藏净宗学会弘化网-法宝结缘
◎大陆同修若欲索取 净空法师讲演带及法宝,请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联络:[email protected]

 
信息交流
 

◎诚邀全世界各净宗学会提供贵会的佛事活动消息,利用敝刊为世界佛教徒提供学佛信息。请寄[email protected]

◎有任何修学上的问题,来信请寄[email protected]

说明:所有问题的产生都源于听经闻法不够透彻,时间不够长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听经、读经,所有问题自然迎刃而解,答案自在其中。“净空法师专集网站”也陆续将净空法师所回覆过的问题刊在“分类问答”中,或至网站的全文检索去搜寻。所以,同修们有学佛上的问题时,请先参考此分类中的问题,或许您的问题已经有其他同修问过了,希望您从问答的分类中,能找到解决的方法。若无法找寻到解答,请再将问题传到[email protected],我们会汇整同修们的来信,并敬呈 净空老法师。但回覆时间不定,需待老法师有时间时,开辟一个“学佛问答”时段,专为同修们解答,也会陆续刊登于“答疑解惑”一栏中。阿弥陀佛!

◎佛陀教育网路学院成立缘起:我们常常收到各地网路同修来信,皆言及虽有心学佛,却不知从何学起,应如何听经学习。又 净空老和尚的讲演有大小性相,各个宗派的经论典籍,法海深广,初学者不知修学之次第,何者为先,何者为后,以故学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终惰,退悔初心,实为可惜!今佛陀教育网路学院之成立,正是针对上述缘由,将现有网路的文字(教材)与影音(讲演画面)合为一体,如同“网路电视台”,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于学佛者,提供一个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的网路修学环境。网路学院一切课程之排列,皆是以 净空老和尚为澳洲净宗学院所订之课程,从初级到高级,从本科到专科的修学次第,也是为实现澳洲净宗学院将来能真正达到远距教学的前哨站。今日社会是科技进步、资讯发达的时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扬妙法,阐释正教,令佛法传递无远弗届,才将进一步利益更多学人,将般若文海遍及环宇,使一切有缘众生得佛正法薰习之机会。若有心想修学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网路学院参观访问。

◎净空法师英文网站网址为http://www.chinkung.org/,此网站主要以配合 净空法师的和平之旅,同时接引国外众生认识佛教。提供 净空法师多元文化理念及国际参访等相关资讯。敬请诸位同修将此网址广为流通给外国同修,让他们更有机缘认识佛教,功德无量!

◎净空法师专集大陆镜像站网址为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记忆。大陆地区同修可以就近访问这个网站。若同修于浏览中有发现任何问题,欢迎来信告知,请至[email protected]

 

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佛陀教育杂志由华藏净宗学会网路讲记组恭制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区信义路四段333之1号2楼  电话 : (8862) 2754-7178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