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要把每一天都看作最後的一天,
天天想到我就要死了,還有什麼事情比念佛重要。

 
 
   
  本期專欄:學佛的誤區
  本期內容簡介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178)
  印光大師開示:明對治習氣
  倫理道德:現在社會的價值觀顛倒了!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18)
  心得交流:eb30919同學的學佛心得
  答疑解惑
  網路講座:淨空老和尚網路首播
  法寶流通
  信息交流
我要訂閱/取消 雜誌下載 學佛問題 2016.9.1 星期四 Vol. 453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內容如下:

  我們每一天把修學功德迴向給家人。請看本期專欄

  『若非盡受盡持,豈能頭頭是道,為眾隨緣而說也。』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

最新訊息:嚴正聲明Facebook

  目前發現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費信箱,會被isp當作廣告信擋掉或移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請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無收雜誌建議使用其他Email信箱訂閱,謝謝!

 
本期專欄:學佛的誤區
 
 

一、【誤區之一】──與家人格格不入

1. 不懂恆順眾生 隨緣度眾

  家人為什麼反對學佛,是我們修學不如法,學錯了。比如自己學佛吃素了,看到家人吃葷菜,就跟家人敵對了,天天鬧彆扭,說他造業,他當然心裡不舒服,怎麼會不反對?我們真的學懂了,可以跟家人過一樣的生活。

  我們每一天把修學功德迴向給家人;真誠心代他迴向、求懺悔,求三寶加持,假以時日他會感動,會回頭。還要見機行事,把不吃肉的道理慢慢滲透給家人,讓家人理解肉食是殺生,它不是甘心情願供養的。我們不吃肉食,人家就不殺生了。吃肉,我們要承擔一分殺業,明白道理後,自然就不願意吃肉了。

  佛法活活潑潑,沒有一法是呆板的。要瞭解佛制定戒律的用意,應該怎樣去落實。每一條戒律都有開遮持犯,統統要明了。

  如果自己沒搞清楚就說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破戒將來要墮地獄,他愈聽愈生氣,怎麼度得了眾生?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令一切眾生生煩惱,違背了佛陀的教誨,就錯了。普賢菩薩教導我們「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雖然恆順、隨喜,依舊自住正念,絕沒有改變。自住正念,恆順隨喜還是正念,高明!如此在家庭裡就行菩薩道,家庭就是道場。

2. 拘於形式 不懂善巧方便

  譬如你手上拿一串念珠「阿彌陀佛」,家人看見就頭痛。我們應重實質不重形式。你拿一張報紙,人家看你好像在看報紙,一個字作一個念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一樣計數!他就看不出來了;看你還挺用功,每天在讀書。方式很多,自己要會用。念佛是八萬四千法門裡最圓融、最方便的方法。不拘形式,在心裡念,不表現在外面,就不容易受人障礙。

3. 修學沒有根基 不能感動家人

  我們的優點、缺點,家人一清二楚,缺點比優點多,他怎麼會服氣?歸根結底要認真修行,從根本修。從《弟子規》做起,字字句句落實之後,世間法的根基奠定了。淨業三福前面兩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要做到,這是根之根。然後再學《十善業道》,這樣根都有了,做得才能如理如法,給家人做一個好樣子。家人心生恭敬,佩服你,願意跟你學,聽你的話。然後逐漸擴大到親戚朋友、所認識的人看,如此修學才會有成就。

二、【誤區之二】─放棄世間學問

  佛家講:「法輪未轉食輪先。」如果我們最低的生活都有問題,還有什麼心思學佛?在家同修一定是先把世間學問學好,能有一技之長,讓一家人生活沒有憂慮、牽掛,歡歡喜喜、快快樂樂。但不必太富有,日子能過就好了,這時就可以全心全力來學佛,這樣學佛才能得力。

三、【誤區之三】──廣學多聞 搞佛學

  現代很多人喜歡廣學多聞,到處跑、到處聽、到處亂看,看得多、聽得多、記得多,研究得多,以為那就是修學。所知道的是常識,現在人叫佛學,就是佛法講的「世智辯聰」,世間的聰明智慧辯才,是一種世間學問,得不到佛法的義趣、真實功德利益。世智辯聰在學佛的人來說是八難之一,遭了難,叫所知障。學佛要破二障,把增長所知障誤以為是開智慧,糟糕不糟糕!

  學佛學什麼?恢復清淨心而已。不是通宗通教,不是念很多經文,讀很多註解,用心去研究。妄念、分別、執著太多,煩惱重重,所得到是一些皮毛知識,得不到智慧。智慧從哪裡學?從禪定。因定開慧,只要見性,一切自然通了。要用什麼方法?一門深入,一部經通,所有經全通了。

四、【誤區之五】──學佛學呆了

1.濫慈悲 惹麻煩

  很多人學佛法學呆了、學死了,佛法教人大慈大悲,他慈悲惹了一身的麻煩。比如有一些好心人沒有福報、智慧,聽到一點佛法,要喜捨,把他的錢財都捨了,送給別人幹什麼事不曉得。如果那個人是個邪門歪道,那我們捨財幫助他造惡。將來他是禍首,你是從犯。這個捨就捨壞了,捨錯了。

  佛門常講,佛法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可是佛門也盛傳,「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慈悲喜捨要建立在定慧的基礎上。修學的次第是先修止觀。定慧沒有成就,慈悲喜捨是有限的;定慧成就之後,慈悲就變成大慈大悲,為什麼?你心地清淨,一塵不染,有神通、慧眼,把世間一切人與事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誰也騙不了你,瞞不了你,這時才能行大慈悲、大喜捨。

2.表情呆板 令人望而生畏

  有些學佛人,一天到晚板著面孔,人家看到這個人面孔都沒有表情,學佛學得呆頭呆腦的,可怕。所以,遇到歡喜的境界,還得要笑笑,表示歡喜;遇到不順的境界也要表示不痛快,生生氣。那是表演,心裡清淨,逢場作戲。這就叫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學佛的人處處跟大眾接觸,表演給他們看。佛法在世間,形式上活活潑潑,內心清淨平等,這叫功夫。內裡面清淨平等,是自利,自己得利益;外面和光同塵是利他,一生生活、處事待人接物,統統是演戲、表演,能夠叫大家讚歎、接受佛法,佛法才能普遍弘揚利益眾生。

  ─恭錄自淨空老和尚講演集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178)
 

2.若非盡受盡持,豈能頭頭是道,為眾隨緣而說也。

  『若非盡受盡持,豈能頭頭是道,為眾隨緣而說也。』進一步,為人講經,講得很自在,頭頭是道、左右逢源。持誦一偈半偈,也能頭頭是道、隨緣而說。功力深了即能做到,當然,我們初學無此功夫。我們為人說一句二句,講得很淺,不夠深度,沒有功力。怎麼辦?多讀、多持。「盡持」,即是全部的金剛般若都要受持。對於初學者而言,理解得愈多,在日常生活中,能用上的也多。許多精辟的警句,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用上,那才能得真實的受用。自己得真正的受用,為人演說就方便了。不是人云亦云,亦非道聽途說,而是親自做到,親身體驗的,當然不一樣,說出來能令人感動而信服。

3.如來之意,實欲人人既能受持,又能為人演說。世尊說此經法,實望人人成就,而成就必須自度度他,二利圓滿方可。

  『如來之意,實欲人人既能受持,又能為人演說』。此話大家要記住,「讀誦、受持、為人演說」,如是句子,不僅在《金剛經》上,乃至一切大乘經上都有。我們要能體會佛的慈悲之心。佛的用心是教我們不僅要依教奉行,而且一定要為人演說。「為人演說」四字要弄清楚,「演」是自己真正做到,表演給人看。用現代話說,我們在社會中,要為眾生作好榜樣。演與說是兩件事,「演」是身教,「說」是言教。「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學佛的人也知道。因為六祖能大師就是在這兩句開悟的。心無憂慮、牽掛,乾乾淨淨、一塵不染,身心清淨,即是「應無所住」。

  心裡真的無所住,人就年輕、長壽、不老,體力充沛,都能表現出來給別人看。人的老、病、死,都因心不淨;心有病,身必然多病。佛講,貪瞋癡是三毒。心裡有貪瞋癡,心已經有毒,身怎麼會好!是故外面環境稍稍有一點刺激就得病。如果心地清淨,則不會得病的。病是從心地被污染而生的,因此心清淨最要緊。

  「行於布施」用現代話說,即是為社會、為國家、為一切眾生服務。服務是盡義務,不求報酬,盡心盡力為社會、為國家、為人群服務,即是「行於布施」。只有付出,不求回報。俗人覺得這種人是傻瓜,其實不然,此是最聰明的人。《金剛經》講得很清楚,不求報酬,福德不可思量,修的是無量無邊的大福德。心清淨是修慧,行於布施是修福,福慧雙修,無量無邊,有大福報,一切眾生羨慕。你真正做到了,方是「演」。人家看到,生羨慕心,向你請教,「你的日子何以過得這麼幸福快樂?」於是你為他說法,即是「演說」。

  我們要認真修學。當今無論中國、外國,大家的日子都過得都很辛苦。即使是豪門貴族,表面上看,他在社會上有崇高的地位,有億萬財富,然而他的生活很苦,那有我們這麼自在!出門要請保鑣,怕人暗殺,提心吊膽,多苦!吃東西怕人下毒藥,生活緊張,日夜不得安寧。是故,窮人有窮人的苦處,富人有富人的苦處,總而言之,都苦!這是事實。我們學佛的人自在,非常快樂。人家看到我們,的確羨慕。

  『世尊說此經法,實望人人成就,而成就必須自度度他,二利圓滿方可』。過去我們總以為,這個成就一定是大乘菩薩,要自利利他、二利圓滿。《金剛經》的確教我們大開眼界,原來連小乘初果須陀洹,也要自利利他,也是二利圓滿。以往我們總以為大乘菩薩不著相,而《金剛經》說得很清楚,小乘須陀洹已不執著須陀洹的相,才證得須陀洹。「無住生心」四字,在佛法裡,從小乘初發心,直至大乘圓教等覺菩薩,都不能離開這個原則,都要遵守這個原則去修行。不管修那一個法門,這是最高的指導原則。

  我們一定要「自利利他」,要自利,就要受持讀誦;要利他,就要為人演說。自己修持與弘法利生同樣重要。一定要這樣做,才會有成就。也許有同修聽到了以為自己沒有辦法,又不會講經說法。前面說過,說一句,說一偈,不一定要求你講全經。一句、半偈,要很熱心的到處為人講。與大家在一起談話,俗話說,「三句不離本行」,到第三句,我們就要念阿彌陀佛。

  『正明所以』。正是為我們說明所以然的道理。

  >>續載中……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師開示:明對治習氣
 

  念佛時不能懇切者,不知娑婆苦,極樂樂耳。若念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佛法難遇、淨土法門更為難遇,若不一心念佛,一氣不來,定隨宿生今世之最重惡業,墮三途惡道,長劫受苦,了無出期。如是,則思地獄苦,發菩提心。菩提心者,自利利他之心也。此心一發,如器受電,如藥加硫,其力甚大,而且迅速。其消業障,增福慧,非平常福德善根之所能比喻也。(正)復陳慧超書

 
倫理道德:現在社會的價值觀顛倒了!
 

  中國傳統文化裡頭找不到爭,只有在射箭比賽的時候,這個時候競爭,那君子之爭。看哪個人箭射得好,能射中鵠的,只有這個爭,叫君子之爭,這是在比賽當中。從小教,教忍讓,忍久了慢慢養成習慣,就懂得謙讓,謙虛,總是讓別人。將來踏進社會,懂得禮讓,一路讓到底。一家人,人人都讓,家和萬事興,為什麼今天家庭做不到?特別是夫妻、父子、兄弟,你看看不知道忍讓、謙讓,一家不和。為財產,爭財產上法庭,兄弟像仇敵一樣,見面不說話的,不相往來的,你說父母看到多痛心,祖宗看到多傷心。這是現在,為什麼變成這樣子?從小沒人教。

  現在社會上教的都是競爭、鬥爭,都教這個,誰狠誰就有本事,崇尚這些。忍讓是弱者,人家瞧不起你,現在社會的價值觀顛倒了。太平盛世一顛倒,就是天下大亂。回歸太平盛世,仁義禮智信五常,溫良恭儉讓五德,要不要去做?讀書明理的人懂得應該要做。謙讓是美德,為什麼要爭?只要爭,就結下冤仇、怨恨,這個怨恨不能化解,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苦不堪言,這是因果的事實。冤家宜解不宜結,人生在世決定不跟人結冤仇,有冤一定要化解。冤仇是兩方面都不肯原諒,仇就結下來,有一方面能夠忍讓,就化解了。學古人以恩、以德報怨,這個好,感化敵人、感化惡人。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二0四集)2013/3/3 檔名:02-040-0204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18)
 

清朝崑山周夢顏安士氏述/民國蓬島思尼子新譯

人身有古大今小之殊

  人壽正當在減劫時,每經過一百年,身高就減少一寸,一千年就減少一尺。釋迦牟尼佛出世時,人都是身長八尺(佛的化身一丈六尺)。現在已經過了二千多年,應當減少二尺,所以現在的人大概都在六尺上下。總之,壽命增加,那麼身體隨之增大;壽命減少,那麼身體也隨之變小。到了出現疾疫災害以後,壽命更為短促,身形更加矮小,有的是二手(4),有的是三手。所吃的東西以稗子、草類當作佳餚,所穿的衣物以人髮衣服當作最好,生活的用具都作刀杖的形狀(現在婦女所用的簪珥,已有作刀斧形狀的)。

 (4)以手量物。

【按】有人挖掘隋唐以前的古墓,有的骨頭粗大,比今人的骨骼長了二尺左右。曾經研究過《天人感通記》說,蜀都舊址本來是在青城山上,今天的成都則是大海。以前在迦葉佛時,有人從西耳河(5)邊回來,船隻經過這裡,看見岸上有兔子,就拉弓射牠。殊不知兔子是海神變化的,大為震怒,就踏翻他的船隻,而後用沙子堵起來成為陸地。後來到了晉朝,有僧人看見地上有許多裂縫,就把它挖開來,找到人骨與船底,骨都長達三丈多。因為迦葉佛時,人的壽命都是兩萬歲之故。又曾讀《孔履記》,孔子的鞋子相當於今天官尺一尺三寸,那麼孔子的腳就不是像今人的腳那麼小。又曾讀《周禮》,斧子的柄長達三尺,棋子的直徑是三寸,那麼古人的手就不是像今人的手那麼小。甚至衣服、物品、器皿,凡是在百年之前的東西,必定都比現在還大。難道不是身形漸小,東西也會隨之變小嗎?

 (5)西耳河:洱海,在雲南省大理縣。

人福有古重今輕之驗

  人只有修養道德,所以才會有福。壽命減少後,一切也都減少;道德漸薄,福報就漸漸減少。簡單說,譬如七寶漸漸隱藏,五穀漸漸歉收,衣食漸漸艱難,容貌漸漸醜陋,天資漸漸昏愚,精神漸漸衰弱,風 俗漸漸驕慢,六親漸漸不和,賦役漸漸繁重,水火盜賊漸漸旺盛,佛法漸漸衰落,善人漸漸衰殘,真儒漸漸稀少,謗佛的人漸漸受到推崇,富人漸漸慳吝。

【按】世俗人的文章詞語,有時是沒有證據的;如果是出自佛典,那就字字都有證據。就像夏商周三代時,都使用黃金白玉,動不動就以百雙萬鎰來計算,沒有單純使用白銀的,到漢朝以後才摻雜使用白銀(桑宏羊甚至以白金鑄造錢幣)。而「夜光之璧」、「照乘之珠」等寶物,小國家都有,不像現在很少看到;於是現在用低等銀子的,多摻雜赤銅在裡面,這是白銀不夠而接著才使用銅。這不是七寶隱沒的驗證是什麼呢?(古人所說的百金,乃是百錠金。漢文帝說,百金是十家中等人的產業。蘇東坡說,興兵十萬,每天花費千金。如果一金只作一兩計算,那麼漢代中等人的產業只有十兩的數目,而一個士兵的糧食武器,每天只用一分銀而已,有這種道理嗎?)

  周朝時的百畝田地,只是相當於今天的二十二畝。這二十二畝的收入,上等農夫可吃九人。古人每餐一定要吃一斗米,一人一年的糧食大約今天的七十多石,九人應當有六百幾十石,每畝的確可以收穫三十石米。我小時候所看到、聽到的,我家鄉還有每畝收穫白米三、四石的。自從康熙癸亥年以後,凡是從前收穫三石多的,都收不到三石的數量。這不是五穀歉收的驗證是什麼呢?(隆萬年間有人修繕崑山薦嚴禪寺,取出瓦間所塞的稻草,像是唐朝遺留下來的東西,稻穗長達一尺多,估計收入,每畝必定有十多石。今天的稻穗已經不滿四寸了)古時候國家沒有十年的儲糧,就叫做「不足」;沒有六年的儲糧,就叫做「急」。漢唐盛世還能比得上往年的「不足」,今天則是想要求得與「急」相當都不可能了。這不是衣食艱難的驗證是什麼呢?

  古時候以王公之貴,還與山野人士交往;以卿相之尊,出外都不坐車。現在則是剛一上任便藐視老朋友,官府養馬的小差役就乘坐有頂蓋的華麗車子。這不是民風習俗變得驕慢的驗證是什麼呢?

  古時候高僧見天子不稱己名,皇帝下詔必稱高僧為師。唐太宗談到三藏聖教,極度欽仰、崇敬。玄奘法師圓寂時,高宗告訴左右的人說:「朕失去國寶了!」於是停止早朝五日(見《高僧傳》)。中宗景龍二年,詔令高安令崔思亮迎請僧伽大師到京城,皇帝與百官都自稱弟子(出自《金湯篇》及《佛祖統紀》)。高宗顯慶元年,詔令天下僧尼有犯國法的都以僧律處理,不能與百姓一樣審判(出自《唐書》)。宋真宗時代,詔告天下避稱誌公禪師的名諱,只稱寶公(見《誌公禪師後行狀》,是張南軒父親忠獻公所撰)。宋朝的太祖、太宗、真宗、仁宗、高宗、孝宗都弘揚佛法,有時駕臨佛寺,有時在內宮問法,成為叢林盛事。現在則是讀書人傲慢無禮,常有看見佛像不參拜、遇到高僧不作禮的情形。這不是佛法衰落的驗證是什麼呢?

  孔子、顏子樹立教化,只貴實踐,不重口舌;嚴以律己,薄責於人。孟子批判楊朱、墨翟,是出於萬不得已;就像大黃、巴豆,良醫偶爾才使用,不是天天必須用的東西。現在則是年輕的在家人,只是撿拾幾句謗佛的平常話,就自稱是程朱(6)再來;無知的年輕人,只有一種誇大習氣,就以宋儒謗佛的學說自立門戶。這不是真儒稀少的驗證是什麼呢?舉出這幾個例子,其餘的就可以推想得到。

 (6)程朱:指宋朝程頤、朱熹。兩人是「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主張「人死如燈滅」的斷滅論。印光大師屢次提及,程朱等人「竊取佛經要義,以發揮儒家先聖之心法」,但為掩人耳目,故極力謗佛,謂:「佛所說的因果輪迴,實無其事,乃藉以騙誘愚夫婦奉彼教耳!」、「人死之後,形既朽滅,神亦飄散,縱有剉斫舂磨,將何所施?且神既飄散,誰復託生?」從而「善無以勸,惡無以懲」、「大開狂妄者肆無忌憚之端,杜塞中下根人勉力為善之路」。直至民初,竟至「儒門倒塌」之慘況(此指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

人死有六驗

  想要知道死後投生到什麼地方,只須觀察臨終時身上的熱氣在哪一個地方。如果從下面先冷,熱氣歸於頭頂的,這是證果的人(包含凡夫帶業往生淨土),必定出離生死輪迴;歸於眉間額頭的,投生於天道;聚在心上的,投生人道;如果從上面先冷,最後熱氣歸於腹部的,投生鬼道;歸於膝蓋上的,投生畜生道;歸於腳底的,投生地獄道。

☉人的過去世有從天上來,有從人道來的,有從異類中來的,有從修羅、餓鬼、地獄中來的,只要觀察他的相貌、身形、語言、動靜,都可以清楚地知道。現在因為文字太多,來不及詳細記載。

  >>續載中……

 
心得交流:eb30919同學的學佛心得
 

標題:落實扎根教育

  阿彌陀佛!弟子在聽完悟道法師09年對網路學院同學的開示以後,明白了心得分享是提升自己,決定定時寫心得,希望自己可以堅持。如果弟子有講的不如法的地方,請指正。

1.個人背景簡介:

  弟子受外婆感染,從小就得聞佛法,知道淨土宗的殊勝,知道要一門深入。但是從小沒有受到聖賢教育,傲慢心重,對佛菩薩教誨、聖賢教誨的誠敬心不夠。曾是常常聽到淨空法師講經,偶爾感到歡喜。但每當聽到要實際行動,要落實弟子規的話時,自己就退卻,覺得自己做不到,尤其是孝順父母這一點,感覺無從下手。當時弟子覺得自己沒讓父母操心,不像同齡人那麼叛逆。但實際上弟子規上說到的孝完全沒有做到,也沒有真正關心過父母的飲食起居,身心是否安樂等等。越來越長大之後,不知不覺就受到社會的精神污染,習氣也隨著年齡增長漸漸增長。弟子曾經是在寄宿制學校念中學,大部分時間沒有網絡和手機可用,但是已經有如此嚴重的污染。弟子很長一段時間把自己從小到大積累來邪知邪見認為是先進的,進步的。與淨空法師所說的不相應的知見,我把它當作是順應時代發展的產物。這樣還以為自已學佛學得不錯。對於老和尚所講的不能犯的,還以為自己沒犯,實則是沒有少犯。弟子真是業障深重而不自知。

  大半年前,弟子開始念大學一年級,網絡和手機的限制完全沒有了,自己便在沾染五欲六塵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老法師講的大經解我是24小時不斷地在自己的宿舍裡放著,因為想著外婆當時說的鬼神也要聽,但是我自己是幾乎不聽。除了上課學習的時間之外,一直在看電影電視劇,玩手機。直到大半個月前,大概是祖宗有德,外婆常常念佛迴向給我,自己前世尚有些善根,看到自了法師的一篇報告,頓時悔悟過來。於是開始認真聽老法師講經,也讀了幾天無量壽經,而後應該是受到佛菩薩加持,猛然想起自己四年前曾在網路學院註冊過帳號,(當時因為中學學業緊張而沒有堅持學院的課程學習)故而現在進入網路學院學習,漸漸走上正軌。(現在也主動屏蔽網絡手機對自己的污染)

2.近來修學心得:

  聽了幾堂老法師講的大經解之後,感到自己確實缺失了紮根教育,於是弟子開始慢慢放下自己的傲慢之心,回歸到弟子規的學習。並按照老法師的說法,每一集聽八遍,聽到後面實在不想再聽同一集了,但是自己仍然堅持了下來,發現的確是一遍有一遍的悟處。自己的習氣也在緩慢地變輕。蔡老師所舉的例子言之有據,言之有物,讓人明白在現實生活中應該如何去做,我感到很歡喜。我現在也正一步步落實學貴力行的態度。比如時常問父母早安晚安,見到室友友好地打招呼。見到室友因為沒有洗乾淨和沒有洗的碗,我發現後便把它們洗乾淨,沒有一絲惱、怨。見到灑在地上的咖啡沒人管,我也去拿紙把它擦乾淨。洗手池裡有室友頭髮也主動去清理。真正去落實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我的感覺是,很多佛理自己以前都聽過,就是沒有深入心中,以為聽懂了,實則沒有真正理解,沒有落實。所以自己現在一定要堅持薰習,遠離自己的習氣,越來越跟正道相應,我要真正去做。而且自己要放下一切的成見和自以為是,按照老和尚所訂立的九年課程一步一步從頭學下去。真正做到老實,聽話,真幹!

  (文章來源「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心得交流」)

 
答疑解惑
 

問:請問何謂「帶業往生」?

答:佛給我們講的,執著是業,執著善是善業,執著惡是惡業。善業,果報在三善道;惡業,果報在三惡道,都出不了六道輪迴。所謂帶業往生,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的業習沒有斷,見思煩惱沒有斷也能往生。你要有能力把你的煩惱伏住,所以用念佛的方法。念頭才一起,南無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就打掉,這叫真用功夫。這是無比殊勝的法門。

譬如說我們眼睛看到順自己意思的就喜歡,喜歡是煩惱。喜歡是情愛,一生起,南無阿彌陀佛,把它壓下去,讓你的心都變成阿彌陀佛;遇到不順境,生氣了,心裡不高興,南無阿彌陀佛。你能夠用一句阿彌陀佛把你的喜怒哀樂擺平,這叫功夫。古人講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心起心動念,這是念頭起來了。念佛人這一句佛號提起來,就是覺悟。

  會念的就是他能用這句佛號保持自己的清淨心,這是我們講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五個,用一個就行,我們淨土宗最著重的是清淨,心淨則佛土淨。只要心清淨,當然就平等,當然就真誠,一個得到,五個都得到。所以《華嚴》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叫會念。天天念佛,還照樣發脾氣,還照樣起貪瞋痴,那就不會念。那個念佛就是古人講的,「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不能往生,這個要知道。真下功夫,用這一句佛號要擺平自己的煩惱習氣,這叫帶業往生。你並沒有斷,到西方極樂世界再斷。

問:何謂「因果不空」?

答:因果為什麼不空?分別、執著沒有放下,當然就不空。譬如說某人跟我過不去,懷恨在心;懷恨在心,將來以後總有報復,一遇到機會他就報,那就冤冤相報。你報的時候,他也不甘心,他並沒有說「我過去欺負你,你今天欺負我,算了,拉平」,結就解開了;他並不是這麼想,他說「你欺負我,我還要報復你」,所以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彼此雙方都痛苦。這叫不覺,它就不空。哪個人要是覺悟了,「算了,我就受了!下次我不再報復他」,這個結就解開了。你從這個地方去想,你就知道因果為什麼不空?分別執著沒有斷。分別執著斷了,因果就沒有了,冤冤相報就沒有了,討債還債也沒有了。所以六道裡面的因果,佛講得很清楚,總歸納起來不外乎四種,討債、還債、報恩、報怨。人跟人之間一生的相處,就是這四種緣。對待一切眾生總是要善意,總是有個感恩的心,這就對了。

  (節錄自21-342學佛答問)

 
淨空老和尚網路直播台
 

◎淨空老和尚最近講演資訊,詳細內容請參考網路直播台

 
法寶流通
 

◎淨空法師講演音帶、DV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台灣地區同修索取法寶,請至「華藏淨宗學會弘化網-法寶結緣」。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 淨空法師講演帶及法寶,請與「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聯絡:[email protected]

 
信息交流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email protected]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成立緣起:我們常常收到各地網路同修來信,皆言及雖有心學佛,卻不知從何學起,應如何聽經學習。又 淨空老和尚的講演有大小性相,各個宗派的經論典籍,法海深廣,初學者不知修學之次第,何者為先,何者為後,以故學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終惰,退悔初心,實為可惜!今佛陀教育網路學院之成立,正是針對上述緣由,將現有網路的文字(教材)與影音(講演畫面)合為一體,如同「網路電視台」,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於學佛者,提供一個方便快捷,隨時隨地不受時空限制的網路修學環境。網路學院一切課程之排列,皆是以 淨空老和尚為澳洲淨宗學院所訂之課程,從初級到高級,從本科到專科的修學次第,也是為實現澳洲淨宗學院將來能真正達到遠距教學的前哨站。今日社會是科技進步、資訊發達的時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揚妙法,闡釋正教,令佛法傳遞無遠弗屆,才將進一步利益更多學人,將般若文海遍及環宇,使一切有緣眾生得佛正法薰習之機會。若有心想修學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參觀訪問。

淨空法師英文網站網址http://www.chinkung.org/,此網站主要以配合 淨空法師的和平之旅,同時接引國外眾生認識佛教。提供 淨空法師多元文化理念及國際參訪等相關資訊。敬請諸位同修將此網址廣為流通給外國同修,讓他們更有機緣認識佛教,功德無量!

淨空法師專集大陸鏡像站網址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記憶。大陸地區同修可以就近訪問這個網站。若同修於瀏覽中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信告知,請至[email protected]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佛陀教育雜誌由華藏淨宗學會網路講記組恭製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33之1號2樓
電話 : (8862) 2754-7178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