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 儒释道多元文化教育网

佛陀教育网路学院

 
 

海贤老和尚说念佛、成佛是大事,
其他都是假的,所以要统统放下。

 
 
   
  本期专栏:从祭祖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贡献(下)
  本期内容简介
  经论辑要: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181)
  印光大师开示:明对治习气
  伦理道德:社会怎么乱的?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新译(21)
  心得交流:ec16379同学的学佛心得
  答疑解惑
  网路讲座:净空老和尚网路首播
  法宝流通
  信息交流
我要订阅/取消 杂志下载 学佛问题 2016.10.15 星期六 Vol. 456
 
本期内容简介
 
本期内容如下:

  礼是有节度的,礼是社会的秩序、规矩。请看本期专栏

  ‘又为劝人供养此经、读诵此经、受持此经、广为人人说此经也’。此是世尊对我们真实的愿望,劝我们供养。如何供养?依教修行是真供养。请看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

最新讯息:严正声明Facebook

  影片及mp3下载:从360云盘、百度网盘下载讲座影音、文字、菁华短片、电子书等

  目前发现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费信箱,会被isp当作广告信挡掉或移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请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无收杂志建议使用其他Email信箱订阅,谢谢!

 
本期专栏:从祭祖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贡献(下)
 
 

  【忠】

  “忠”是会意字,“心”上面有个“中”字。心不偏不邪,这就是忠的意思。凡事尽心竭力,对自己的国家、对自己的家庭都要忠心,不能有偏心、邪念。心一偏颇就会损己损人;心不偏颇就能大公无私,处处为别人着想。

  儒家讲中庸,佛法讲中道,都是忠的意思。忠是一心、是诚意、是正心,二心就不忠了,就有偏有邪。大乘佛法讲真诚,忠和诚的意思是一样,忠就是诚。曾国藩先生解释“诚”的意思,什么叫诚?“一念不生谓之诚”。一念不生就是忠,就是真心;稍有一点偏邪就迷了,迷了就是妄心。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要保持不迷、不偏、不邪,心地正大光明,这就是尽忠。

  我们学佛,总结佛陀的教诲,就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这就是忠。对人、对事、对物,用的是忠诚心,就是安住中道,安住中道就是清净平等觉,就是圣贤佛菩萨。

  【信】

  信是讲信用,言而有信,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言而有信的人做事情负责任,说到做到,绝不欺骗别人,这样的人会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帮助。孔子说:“人无信不立”。老祖宗把信看成道德的最底限,一切法都是从信德成就的;如果没有信,就不可能有任何成就。

  佛经上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是入道的根源,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都是从信心产生的,没有信心就生不出功德。你有多大的成就,就看你有多大的信心。

  今天世界上很多地方出现山崩地陷,这是什么原因?是因为丧失信心,是由怀疑造成的。怀疑对应在身体上是免疫系统破坏了,没有抵抗力,一切病菌都能造成感染。人对任何事情怀疑,抵抗力就没有了;如果信心坚固,就有抵抗力,什么细菌侵犯都不在乎,不会受到伤害。所以信心非常重要。

  我们对老祖宗、对古圣先贤、对佛菩萨要真正相信,不怀疑。把信心建立起来,相信人性本善,相信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的信心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真正有信心的人,就能得到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活得快乐,幸福自在。

  【礼】

  礼是约束身体行为的标准,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都要合礼。佛门讲“不犯威仪”,这个威仪就是礼貌、礼节。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在过去的社会,如果不懂礼就无法立足,所以中国自古以来称之为礼义之邦,人人都知礼守礼。守礼的人、持戒的人,人人都欢喜亲近。一个人要做到跟一切人接触时别人欢喜你、不讨厌你,你做人就成功了。所以礼节是我们必须修学的德目。

  礼是有节度的,礼是社会的秩序、规矩。人是社会行为的动物,如果没有规矩,社会就乱了,所以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弟子规》是家家共同遵守的一百一十三条规矩,每一家还有自己特有的规矩,都写在家谱里,整个家族共同遵守。今天的法律也包括在礼里面,所以礼的范围非常广大。人人能守规矩、守礼、守法,人人互相礼敬,大家就能和睦相处,化解冲突,达到社会安定、世界和平。

  【义】

  义是循理,遵循正理,遵循大自然的规则。就是无论是为自己,或者为别人,思想言行都合情、合理、合法,不违背道理,这就是义,也就是所谓的天理良心。义是尽义务,为一切众生服务不求果报,不求报酬,不讲权利,这叫做义务,我们现在称为义工。义工就是不要报酬,是义务的为社会服务,为国家、为一切众生服务,这是道义的一种。

  如果团体所有人都能明白义理,能守住重义轻利的原则,能把父子有亲的这种爱表现在上级跟下级的关系当中,就会彼此互相怜爱、包容、关怀、照顾,互助合作、共存共荣。团体的每一个人尊重团体、爱团体,不毁谤、不伤害团体,这就是有道义的团体,这样的团体就能给世人做行义的好榜样。心里存义,做出道义、仁义、情义、恩义的形象来影响社会,广度众生,让众生回归道义,这就是现代能尽义务的圣贤君子。

  【廉】

  廉是廉洁,不贪污,不取非分之财,不占别人丝毫便宜。中国从汉代以来两千多年,帝王选拔官员就是两个条件,第一个是孝,第二个是廉。

  节俭是美德。日常生活当中守本分,一饮一啄不浪费,习惯清苦的生活,不追求奢侈,就能做到廉洁。要常常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在饥饿的边缘,他们没有食物、没有衣服,没有房子住。所以我们能喝一杯水、吃一碗饭,都要珍惜这个福分。同时要拓开心量,常常想到这些苦难众生,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们。

  物品要懂得节省,不随意丢弃,常念物力艰难,来之不易。不贪图享受,把多余的物资用来布施,照顾社会的苦难众生。自己身心清净,体力自然充沛,粗茶淡饭就足以维持身体健康。

  生活清苦,心里就没有贪瞋痴慢,没有病毒,没有自私自利,对外面的感染就有抵抗力。佛法在行不在说,一切要真实做到,做出好榜样给大家看。对于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毫不沾染。默默去做,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自自然然有收获。

  勉励自己终身都如此奉行,人家看到你廉洁,深受感动,就会回头,向你学习。这种感化能够产生很大的效应,端正社会腐败的风气。

  【耻】

  耻是知耻,有羞耻心、惭愧心。惭愧在中国道德来说,就是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问心无愧。“惭”是对自己而言,问问自己能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愧”是对外面舆论的批评而言,有所顾忌而不敢为非作歹。内不违背良心,外就不会遭受舆论的批评指责,这就是知耻。

  知耻是规范自己的行为,所以自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定要想想是否如法,反省这样做能否对得起父母、对得起祖宗、对得起自己的天良,能否不让别人批评我、指责我。耻就是如此,用内外的力量来约束自己。

  “知耻近乎勇。”人为什么能够勇猛精进,发愤图强?这个力量不外乎知耻,这是他精进的动力。佛家讲“勇猛精进”,儒家讲“日新又新”,谁能做得到?知耻的人能做到;能知耻,当然就能够发愤、精进向上。

  佛经上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一切诸如来,同共一法身。”如果还有一个众生没成佛,性德就还不圆满,这就是耻。如此,你就知道诸佛菩萨为什么要和法界众生感应道交。这使初发心学佛的人感恩心油然而生;知耻,惭愧心自然就生起来了。唯有真正懂得的人,才能依教修行,感激佛菩萨、感激老师、感激一切善友的恩德,所谓“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所以知耻是修行德目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条,能成就自己的道德仁义。

  【仁爱】

  “仁”是会意字,仁者二人,想到自己一定要想到别人,自他不二,以真诚的心、仁爱的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就不能叫别人做。爱人如爱自己,仁慈博爱,这叫仁。仁者爱人,爱人就是亲爱的扩大,扩大到“凡是人,皆须爱”。

  现在人很可怜,不知道爱自己,更不会爱人。不知道守住自己的本善,这是不自爱。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现在变成凡夫,造作罪业,这就是不自爱。自爱才会爱人,爱人从爱父母、妻子、儿女、家亲眷属开始,再慢慢扩大到爱一切人。在佛法说,不但爱人,还要爱树木花草、爱山河大地,要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对待万物。要像天地一样没有一丝毫私心,没有一丝毫分别、执着,平等的照顾一切众生,爱心遍法界遍虚空。

  人,懂得爱人就不会害人。今天的人起心动念损人利己,这是由于丧失了爱心。“仁者无敌”,仁爱之人大慈大悲,心里没有敌人,没有冤家对头。大家都推行仁爱,社会就会祥和,问题就能解决,一切冲突都化解了。

  【和平】

  中国人讲和平,就是要和睦相处、平等对待。我们也常讲“和平安乐”,和平就有安乐。要想得到心安,就必须要先心平,心平之后才能心安。我们现在心不平,怎样才能让它平?“平”上头有“和”,跟大众相处要能和气,心自然就平了。

  佛陀教导我们修“六和敬”,这是佛法戒律的根本。六和敬第一个是“见和同解”,就是建立共识,和就是从这个地方扎根。大家有共同的看法、共同的想法,在这一生当中有共同奋斗的目标、方向,这就是和的基础。第二“戒和同修”,就是守法、守规矩。规矩在中国,家规的集大成就是《弟子规》,这是各个不同族群家规里面共同的科目。第三个“身和同住”。大环境来说,大家同住在地球上;小环境来说,同住在一个城市、一个乡村,乃至同住在一个道场,大家要各自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影响别人,给大家一个好的修学、生活环境。第四个“口和无诤”,彼此没有争论。第五个“意和同悦”,每个人都欢欢喜喜,法喜充满。第六个“利和同均”,衣食住行,大家都是平等的。一个团体真正能做到六和敬,大家的心就平了,心平之后就得到安,安了之后就得到快乐、安乐,就真正得到佛法所说的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结语: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世界和平

  总结上述所说,十二德目是中国人做人的标准,是老祖宗教给我们的,我们接受的是圣贤教育。“圣贤”是什么意思?用佛法来说,就是恢复性德的人,他们的言行思想完全是自性里头流露出来的,是天性。所以,中国能够长治久安,能够带动人类的文化发展,完全是祖宗的德泽庇佑。

  中国古人教孩子,从小就教他这些正确的观念,他将来长大就是有伦理、有道德、有因果观念的人,他不会为非作歹,起心动念一定是为别人、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为全世界,真的是建大功、立大业。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慎重思考的,这是将社会从根救起。

  中国传统文化圣贤教育要是能够普及到全世界,我们今天世界上所有的问题全部都能解决,地球上这些灾难也完全没有了。为什么?因为大家有福了,“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能够带给人真正的福报,这个福报不是外来的,是自性本有的。

  希望全球,只要有华人的地方,都能够举行祭祖典礼,更希望祭祖活动能推广到全世界各个民族。我们想造福人群,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大力提倡伦理道德的圣贤教育,尤其是孝道的教育,这是第一功德。希望天下有识之士能够共同来提倡祭祀祖先,如果能够这样做,全世界人民共同过着真善美慧的幸福人生,确确实实可以实现。

  最后我衷心的祝福诸位身心安康,光寿无量!祝福英国国运昌隆,国泰民安!祝福世界安定和平,盛世大同!谢谢大家!

  ─恭录自净空老和尚讲演集

 
经论辑要: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181)
 

3.又为劝人供养此经、读诵此经、受持此经、广为人人说此经也。则持说者,便是亲近诸佛、菩萨等大善知识。

  ‘又为劝人供养此经、读诵此经、受持此经、广为人人说此经也’。此是世尊对我们真实的愿望,劝我们供养。如何供养?依教修行是真供养。如果我们有能力,在现前环境中,我们印送此经,供养一切大众。现代除印经之外,还可以制作录音带供养。有许多工作很繁忙的人,确实没有时间;要他坐下来读一部经,他没有时间,但是让他听,他有时间。上下班时,自己开车可以放录音带;搭公车,可以带随身听。因此,制作读诵经典的录音带,亦是最佳的供养。

  “读诵此经”。“读”是对着经本念,“诵”是背诵。读诵不出声是自利,出声读诵是自利利他。念得要清楚,要清晰,让别人听得很清楚,“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就度了人。所以,出声读诵,功德利益很大。从这里让我们想起,当年六祖惠能大师还没有闻到佛法,他的生活很苦,每天到山上砍柴,到城里卖柴;卖几文钱,买一点米菜回家度日。他的因缘就是在卖柴的时候,听到人家念《金刚经》,他在旁边站着听了一会;念的人没开悟,听的人开悟了,就把惠能大师度了,那个人功德不小。说明出声读经,能利益众生。我们出声读,即使没有人听,还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天人鬼神,他们听了也得利益。

  “受持此经”。“受持”是依教奉行,真正去做。“广为人说”。遇到人就讲给他听,当然讲的方式、技巧要有变化。学佛的人,当然很方便,不学佛的人,甚至排斥佛法、对佛法反感的人,我们也要善巧方便讲给他听。还有许多外教的人很执着,认为佛是魔鬼,不可以沾的,我们也要以善巧方便帮助他,把他错误的观念转过来。注意这个“广”字,遇到人就说,喜欢听的人,为他说;不喜欢听的人,也为他说,“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则持说者,便是亲近诸佛、菩萨等大善知识’。亲近诸佛菩萨、亲近善知识,很难得,正是世间所谓“可遇不可求者”我也常劝勉同修们,佛法、世法要想有真实的成就,都必须有师承。可是在这个时代,到那儿去找老师?没有师承,师承断绝了。我们想成就怎么办?今人找不到,还可以找古人,这是好办法。

  找古人,在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位是孟子,孟子以孔夫子为老师。但是那时孔夫子已过世,而孔夫子的著作在。他读孔夫子的书,照孔夫子书里的话做,就是孔子的学生,称为“私塾弟子”。他真的学成了,学得很像孔夫子,所以后人尊称孔子为“至圣”,孟子是“亚圣”。以古人为老师,不会有错!今人那个是真有道德学问,那个是假装的,我们分不清楚。古人是大家公认的。此路不仅能走得通,而且非常安稳,不怕老师不要我们。这世间有好老师,你去找他,他不收你,那很苦恼。找古人,他不会不收,问题是我们愿不愿意做他的学生。

  以古人为老师,这种情形在中国历史上大有人在,很出名的,像汉朝写《史记》的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他的老师是左丘明。左丘明与孔子同时代,司马迁是汉朝的,相差几百年,怎么拜他作老师?左丘明有一部著作《左传》,他就专念《左传》,专学左传。左丘明的文笔、文章被他学去了,他学得很成功。
在佛门里,也有明显的例子。净宗的蕅益大师,他的老师是莲池大师。那时莲池大师往生了,其著作《莲池大师全集》还在,是完整的。蕅益大师专门学莲池,学一家,以他为老师。不是老师的东西不看,他学成功了。莲池是净宗一代祖师,他也是一代祖师。

  我过去亲近李炳南老居士,拜他为老师。他是接受我们拜师,拜完之后,他告诉我们:“我不敢作你们的老师,我没有条件作你们的老师,只可以作你们的学长,从旁帮助你们。”他劝我以印光法师为老师,印光法师是他的老师。谦虚!不像一般人很自大、自负,“我不比人差,你拜我作老师就可以”,这种贡高我慢的气焰,就不是真善知识。真善知识一定非常谦虚、非常恭敬,所以他教我以印光法师为老师。印光大师也不在了,大师的《文钞》在。读《文钞》,依照《文钞》里的教训来修行,就是印光法师的学生。这的确是真正善知识,为我们指出一条明路。

  我们学《弥陀经》,以莲池大师为老师,专学《疏钞》;若以蕅益大师为老师,就专学《要解》。这不会错,决定有成就。今天我们讲亲近善知识,一定要用此法。我们学《华严》,以清凉为老师,决定遵守清凉的疏钞。懂得这个原则,善知识太多了,随便我们挑选,那一位与我们有缘,我们都可以亲近,都能成就。

  >>续载中……

  (《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讲于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国,“华藏讲记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师开示:示念佛方法
 

  持佛号时,杂念纷飞,此是多知多见,心无正念之现象。欲此种境象不现,唯专心痛念自己将欲命终,唯恐即堕恶道,励志念佛,了不起他种念头,久则自可澄清。(三)复丁普静书

 
伦理道德:社会怎么乱的?
 

  社会怎么乱的?怎么会搞成这个样子?不是没有原因,是我们把价值观丢掉了,把民族自信心丢掉了。在古时候,就是民国初年,哪个人不相信祖宗?哪个人不相信圣人?现在我们接受西方的教育,西方教育只相信科学,科学讲什么?讲证据,你拿证据来给我看。你说父子有亲,证据在哪里?拿不出证据,他不相信。西方这种概念,我们不知不觉普遍的全接受了,不相信祖宗,纪念祖宗的仪式没有了,祠堂不要了。中国过去大家庭,这一个家庭里头,至尊至要的是哪个建筑?就是祠堂,祠堂是这一个家族的根,我们老祖宗世世代代才有我们。侵犯什么都可以原谅,不能侵犯祠堂。侵犯祠堂是对于这一族的人的侮辱,那还得了!他要跟你拼命。

  老祖宗制定的成规,那就是绝对的标准,不能改变。《弟子规》是每一个家族共同必须要遵守的规矩,这不是哪一家的,几乎凡是中国这个大族群,人人要遵守。除这个一百一十三条之外,还有许多规矩,那是你自己家的,别人家,他有他家的、你有你家的规矩,这些文字统统在家谱里头。所以这一家有家道、有家规,像《弟子规》是家规,或者叫家训,都是属于这一类的。有家学,古时候的教育不是政府主导的,是你自己家里教的,这家学。有家业、家风,家里面的风气。

  所以古人有所谓,“子不教,人心坏了;家不齐,社会乱了”,现在子不教、家不齐,家没有了,天下大乱。中国这个社会几千年长治久安靠什么?就靠家,家对于中国社会的和谐、长治久安,贡献太大了。古时候政治,只要把每一家管好,它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它不要管人,人太多了,太烦了,人是你家自己管,我只管你的家。对你的家有哪些要求?大概要求都不外乎古圣先贤所给我们立的伦理道德,要求五伦做到,“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要求你做到这个。做得好,政府有褒奖,有奖励。

  文摘恭录—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第二一二集)2013/3/9 档名:02-040-0212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新译(21)
 

清朝昆山周梦颜安士氏述/民国蓬岛思尼子新译

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

【典故】五代时的窦禹钧,燕山人,三十多岁还没有儿子,梦见祖父告诉他说:“你不但没有儿子,而且还会短命,应当早点修德来挽回天心。”窦禹钧因此尽力做好事。有一个家人偷盗二百千的钱,自己写了凭证绑在幼女背上,说:“永远卖掉这个女孩,来偿还所欠的钱。”然后就逃跑了。窦公可怜他,就烧了凭证,还养育女孩,成年之后为她选择对象出嫁。同宗的亲族,或是母亲、妻子的亲属,有丧事没有能力处理的,就出钱帮忙安葬;有女儿出嫁没有能力办嫁妆的,就出钱帮忙嫁女。窦公估计每年的收入,除了每年所需的开支外,全部用来救济别人。家里的生活节俭朴素,没有金玉之类的饰品,没有衣着华丽的小妾。他在住宅南面修建书院,收藏书籍几千卷,聘请老师教导各地孤单贫寒的读书人,供给他们优厚的伙食,由于窦公的帮助而显贵的人很多。不久连生五子,都长得聪明俊秀而又壮美。又梦见祖父告诉他说:“你几年来功德非常大,名字已经记录在天庭,能够延寿三十六年,五个儿子都会显贵、昌盛;你应当更加地自我勉励,不要怠惰原本的发心。”后来长子窦仪担任礼部尚书;次子窦俨任礼部侍郎;三子窦侃任左补阙;四子窦偁任右谏议大夫,参与重大的政务;五子窦僖担任起居郎。八个孙子也都显贵。窦公享年八十二岁,无病谈笑而逝。冯道赠诗说:“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印光大师补充】

【发明】救济也是有很多种方法:饥饿就供给食物,寒冷就赠予衣服,生病就布施药物,穷困就帮助钱财,黑暗就给予油灯,争斗就劝导双方和解,愚痴就以智慧引导。这些都是救济。念念都有利及万物的仁心,那么不仅富贵有他有利的形势,即使是贫贱也有他的能力。

【下附征事】

 鬻田济人【懿行录】

  明朝的饶裳,豫章人,在路上看见有人卖妻到远方,正在哭别。饶裳问明他们的需求,就卖掉田地帮助他们。这一年乡试,主考官梦见金甲神说:“你为何不让舍田的人考上呢?”于是查看一份遗漏的考卷,评为第三名,这个人就是饶公。等到宴请宾客,演奏〈鹿鸣〉(1)乐曲的时候,才知道其中的原由。三个儿子景晖、景曜、景暐,都相继考上科第。

 (1)鹿鸣:《诗经.小雅》的篇名。为宴请宾客时奏的乐歌。《诗》序:“鹿鸣,燕群臣嘉宾也。”《国语》鲁下:“叔孙穆子聘于晋,晋悼公飨之,乐及鹿鸣之三。”

【按】田产资财,世人把它看得就像自己的生命一样,而佛经却将它比喻为水中月、镜中花、梦中宝。为什么呢?只是因为目前暂时经手保管,死后都是带不去罢了!现在那些写田房凭证的,必定写上“听凭永远管业”。哎呀!产是主人、身是客,主人尚且不能永远保住客人,客人又哪能长久保有主人呢?如果必定要将所有的东西都带去,也有带去的办法,那就是行善布施,造就人天福德之身,那么安富尊荣仍然存在。明白这个道理,那么饶公的舍田布施,实在就是在购置产业。人能这样子置产,即使称之为“听凭永远管业”,也未尝不可。

 免死得元【感应篇笺注】

  河南的潘解元(2),跟随两个朋友进省城参加乡试。旅店有一个精通看相的人,暗中告诉二友说:“潘君将有大灾难,必须赶快避开他。”二友就假托说房子太小,各自赠他二金,让他另外找旅店去住。潘君就借宿于一家小旅店,夜里在河边看见一个妇女正要投水自杀,就上前询问她。她说:“丈夫购买棉花织布,积下好几疋。丈夫出门之后,我将布疋卖得四金,想不到都是假银,丈夫回来必定会责备我,所以想要寻死罢了!”潘急忙拿出袖子里的四金给她。当他回到旅店,却缺少费用,店主就辱骂他,于是他就到寺庙去借宿。寺里的僧人梦见许多神明打鼓奏乐地下降,说考试榜单已定,无奈解元近来做了损德的事,上帝予以除名,还没有人代替。有一位神说:“这寺内的潘生可以。”另一位神却说:“他的命相应当横死,哪里可以做解元。”有一位神用两手摸了他的面说:“现在不就是解元的相吗?”僧人默默地记住这个梦,对潘厚加款待。等到考试完毕,潘往二友住处道谢。相士一见大为惊奇地说:“你做了什么阴德,而变成这个非凡的相呢?现在可以考中第一名了!”发榜之后,果然如此。

 (2)解元:科举时代乡试第一名,因为乡试原本称为解试,故名。宋以前称为解头,宋、元以后又作为读书应举者的通称。

【按】做一件善事,必须像是决堤的江河一样,水势盛大,无法抵抗,才能成就。潘君如果顾虑到自己考试所需的路费,那就没有不消极地中止行善;只因他心里只知道有别人,不知道有自己的存在,所以虽然只是花费四金,就能免除一个人横死,而自己又考中解元。还记得在己巳年冬天,我在澄江(3)考秀才,当时有个门斗(4)朱君玉,遗失别人所寄放的金钱,几乎痛不欲生。我听到后很悲伤,想要帮他一点忙,却苦于路费缺乏而没有结果。不久,我就回去昆山(5)。等到试官发下长洲(6)复试的文件,我已列在第二位,但是只有座号,并没有姓名,人们都不知道是谁;我就因为复试不到而遭到除名。这时,昆山实际上并无长洲的案卷,只有朱君玉拥有;朱与我又不很熟识,刚开始也不知道第二座号就是我。假使当时我不去顾及自己的路费,稍微济助他一些钱,他在感恩之下,必定会把复考文件告诉我,我也不至于除名。又过了两年才与他相遇,看到了潘君,更是让我感到惭愧。

 (3)澄江:江苏江阴县的别称。古长江东流至此,以江面骤宽,流缓沙停,故有此称。县城北门旧称澄江,宋、元时代皆置澄江驿于城内。
 (4)门斗:清代官学中的仆役。门子和斗级的合称。教官有学田,供役者以司门兼司仓,故称门斗。
 (5)昆山:江苏东南部,是安士先生的故乡。秦置娄县,南朝梁时改为昆山县。
 (6)长洲:明清时代为江苏苏州府治,民国初年并入吴县,故城在今江苏吴县。

  >>续载中……

 
心得交流:ec16379同学的学佛心得
 

标题:标题:关于 堕胎、杀生的感想

  近期,看到有人因为曾经堕过胎,现在家庭不和、身体有病等相关问题。末学感想如下: 堕胎这件事情,现在的社会状况,由于传统文化的断层,人的观念中几乎没有伦理道德和因果了。人,如果没有这几种观念的约束,就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还大言不惭地说:这是“人权”,这是“个性”等等。受这些邪知邪见的影响,人不懂得自爱了。再加上其它的一些因素,我们想想,已婚的女性有几个人没有堕过胎?甚至未婚,但不懂得自尊自爱的女孩,没有堕过胎的女性真的不多。除非她有非常良好的家教,或者是自己有很深厚的善根,她才能抵得住环境和邪知见的染污。又任何一件事情,包括社会现象,都是由于无量的因、缘相聚而成。佛说“业因果报丝毫不爽”、“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善因必有善报,即使遇到的缘是恶缘,同样也会有善果。恶因,必遭恶报,即使遇到的是善缘,其果报也必是恶报。这其中,当然有很深的道理在。因此,伦理、道德教育和因果教育是何等的重要!

  近几年来,很多仁者出来呼吁不要堕胎,因为这个胎儿在精卵结合时,他已经有了神识,他已经是一个生命,他已经有了苦乐忧喜舍的感受,并非没有成形时就没有感受。当母亲用药物来把他融化掉,或是用小手术把他切割分解,令其排除体外时,父母和医生会松口气,认为“成功了”!却没有想到,被自己残忍杀害的这个胎儿,跟你现前让他出世,并且心甘情愿为他做牛做马的这个“心肝宝贝”是同样的关系,这都是自己的孩子啊!可是,这些本性很善良的年轻父母,因为没有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而导致愚痴造恶不自知!造作恶因必受恶报!这是自然之理。

  我们能够接受到圣贤的教育,这是何等的幸运!因此,无限感恩拯救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师!无限感恩跟随导师学习圣贤教育、推动圣贤教育的先驱者,是他们把人类带向光明!在他们的身体力行,不断用身教和言教的呼吁下,迷茫的人群中,有一部分觉悟了,知道不能再堕胎了,不能再邪淫了。知道被堕胎儿的灵魂会来报复,会搅得自己家庭不和,这是必然的。我们将心比心,有人辱骂我们几句,我们心里就接受不了,一定要狠狠的回击。又一切有情动物皆爱惜自己的生命,皆贪生怕死,被我们残忍杀害的胎儿能会放过我们吗??当然不会。这个道理延伸开来,每天被我们杀害、吞嚼的众生会放过我们吗??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有没有深入地去思考过??加上平时自己不懂谦卑,不懂礼节、狂妄自负,有意无意会跟很多人、动物,结下恶缘。这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的根源所在。

  反过来再想想,我们知道了因为曾经堕过胎,胎儿会来报复。于是家庭不和,诸事不顺时,就会想到,这是被堕胎的孩子在捣乱!因为自己想过好日子,想吉祥如意,于是就去做所谓的“超度”之事,也就是附带念念佛、读读经、放放生等,做了一段时间后,不见效果,就烦恼了,甚至会想:你怎么这样不识趣?我经常给你诵经、给你念佛、给你放生,你怎么还这样?到底有没有完?请问:这是忏悔吗?这是超度吗?如果我们不懂得调整自己的心态,如此的忏悔又有何用?只能增加怨业而已!

  我们一定要记住,修行是修自己。佛法是内学,一切皆从自己的心性中求。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儒家也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所以,我们学习圣教,是让自己这个贪爱、瞋恨、傲慢、怀疑、自私自利,极其浮燥的心逐渐平息下来,这就是儒家所说的“格物”。也是孟夫子所说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中的“放心”。

  佛说“依报随着正报转”,当我们的心能够与“清净平等觉”相应了,念念安住在无上至善的“阿弥陀佛”上时,周围的一切自然就变了。达到这种境界时,曾经被我们伤害过的一切众生,自然能够受益。这其中,有很深的道理。

  佛说“人生酬业”,酬是报酬,业是过去造的业。人生在世只不过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仅此而已。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后,无论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以平常心来对待,在一切境缘中,成就自己的清净心。清净,自然就平等,清净平等心就是佛心。佛心,没有业,也没有障。因此,古德教导我们:“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这就是真正的修行。我们要修的,就是将这个贪、嗔、痴、慢、疑、恶见的妄心逐渐熄灭。南无阿弥陀佛!

  (文章来源“佛陀教育网路学院-心得交流”)

 
答疑解惑
 

问:《金刚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我们梦中伤害众生,因为他是假的,所以不会产生瞋恨或报复心。而现实境界中的众生却会生瞋恚心,为什么说他是虚幻不实的?

答:这个虚幻不实是真的,为什么虚幻不实的,你以为是真实?这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只要你有妄想,告诉你,那就是真的。为什么真的?你把他当作真的,他就是真的。你知道是虚妄,竞争就没有了、斗争也没有了、对立也没有了、贪瞋痴慢也没有了。你真正做到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再进一步,“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你是真的菩萨,你真的觉悟了。所以永嘉大师说得很好,“梦里明明有六趣”,六道众生在梦中,你都把他当作真的;“觉后空空无大千”,那个“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梦醒了,觉悟了。你几时脱离六道轮回了,回头再看六道轮回,那是虚妄的;你现在在里头还没有超出,你不知道它是虚妄,你总是把它当真。所以你在里面造业,你在里面受果报,就这么个道理。真正觉悟了,不造业了,你才能脱离,念佛往生净土才有把握,你现在的生活才自在。这个自在就是我们平常讲,你决定没有压力,精神没有压力,身体也没有压力,你没有忧虑、你没有烦恼、你没有得失,这才真正叫自在。

问:不想接受别人的邀请时,编一个理由拒绝,好让对方不会感到没面子,请问这算打妄语吗?

答:戒律有开遮持犯,你一定要把它学好,你才懂得戒律应该如何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所以它不是死的。像这些有开缘,不是犯戒。你里面既没有有心欺骗他,让他受到损害,这就没有问题。如果说妄语里面决定让对方受到伤害的,这个就有罪过。

问:很多人认为念佛生西是死后的事情,当世得不到明显利益,所以加诵《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切印陀罗尼经》及其咒文,请问此经是否真有如此一般的效力?

答:我知道念佛现前可以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绝对不是说死后。你说当世得不到明显的利益,我当世已经得到很明显的利益。为什么你不能得到,我能得到?你多多去想想。

  (节录自21-342学佛答问)

 
净空老和尚网路直播台
 

◎净空老和尚最近讲演资讯,详细内容请参考网路直播台CN镜像站)。

 
法宝流通
 

◎净空法师讲演音带、DVD及书籍,皆免费结缘,请就近向各地净宗学会索取。
◎台湾地区同修索取法宝,请至“华藏净宗学会弘化网-法宝结缘”。
◎大陆同修若欲索取 净空法师讲演带及法宝,请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联络:[email protected]

 
信息交流
 

◎诚邀全世界各净宗学会提供贵会的佛事活动消息,利用敝刊为世界佛教徒提供学佛信息。请寄[email protected]

佛陀教育网路学院成立缘起:我们常常收到各地网路同修来信,皆言及虽有心学佛,却不知从何学起,应如何听经学习。又 净空老和尚的讲演有大小性相,各个宗派的经论典籍,法海深广,初学者不知修学之次第,何者为先,何者为后,以故学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终惰,退悔初心,实为可惜!今佛陀教育网路学院之成立,正是针对上述缘由,将现有网路的文字(教材)与影音(讲演画面)合为一体,如同“网路电视台”,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于学佛者,提供一个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的网路修学环境。网路学院一切课程之排列,皆是以 净空老和尚为澳洲净宗学院所订之课程,从初级到高级,从本科到专科的修学次第,也是为实现澳洲净宗学院将来能真正达到远距教学的前哨站。今日社会是科技进步、资讯发达的时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扬妙法,阐释正教,令佛法传递无远弗届,才将进一步利益更多学人,将般若文海遍及环宇,使一切有缘众生得佛正法薰习之机会。若有心想修学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网路学院参观访问。

净空法师英文网站网址http://www.chinkung.org/,此网站主要以配合 净空法师的和平之旅,同时接引国外众生认识佛教。提供 净空法师多元文化理念及国际参访等相关资讯。敬请诸位同修将此网址广为流通给外国同修,让他们更有机缘认识佛教,功德无量!

净空法师专集大陆镜像站网址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记忆。大陆地区同修可以就近访问这个网站。若同修于浏览中有发现任何问题,欢迎来信告知,请至[email protected]

 

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佛陀教育杂志由华藏净宗学会网路讲记组恭制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区信义路四段333之1号2楼  电话 : (8862) 2754-7178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