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要把每一天都看作最後的一天,
天天想到我就要死了,還有什麼事情比念佛重要。

 
 
   
  本期專欄:傳統文化如何學習(下)
  本期內容簡介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184)
  印光大師開示:明對治習氣
  倫理道德:中國傳統的愛的教育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24)
  心得交流:ef20953同學的學佛心得
  答疑解惑
  網路講座:淨空老和尚網路首播
  法寶流通
  信息交流
我要訂閱/取消 雜誌下載 學佛問題 2016.12.1 星期四 Vol. 459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內容如下:

  人與人的關係這是倫理,教倫理是教學裡頭最重要的一環。請看本期專欄

  『人必具有信心,而後研求佛法』。如果對於佛法沒有信心,就不能很認真、很努力的去研求。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

最新訊息:嚴正聲明Facebook

  

  目前發現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費信箱,會被isp當作廣告信擋掉或移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請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無收雜誌建議使用其他Email信箱訂閱,謝謝!

 
本期專欄:傳統文化如何學習(下)
 
 

四、如何學習傳統文化

(一)教學方法

 1.教學目的——認識本性本善

  人與人的關係這是倫理,教倫理是教學裡頭最重要的一環。為什麼?人的本性本善就從這裡生出來的,知道宇宙萬物跟自己是一體,「無緣大慈」,無條件的慈,「同體大悲」,這個慈悲心就是真正的愛心,才能生得出來。慈悲心是一切眾生自性裡頭本有的,不是外來的,怎麼開發出來?就是教學。教學最重要的目的,要認識本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要回歸本善,不可以遠離本善。

  教學理念的目的是叫我們得定、得三昧,也就是回歸自性。自性本定,這句話非常重要,真心是清淨的、是平等的、是不動的、是不生不滅的,就在眼前,沒有一個人例外,個個都是聖人。

 2.教學方法——修戒定慧
  (1)因戒得定 因定開慧
  現在人心不定,浮躁,這是科學帶動的浮躁。中國古人教人慢、慢,一切都得慢慢來,言談舉止都要緩慢、穩重,不能有心浮氣躁的這種表現。穩重沉著的人有智慧,浮躁肯定生煩惱。佛教傳到中國,其治學的方法,中國人完全接受,它的方法就是戒定慧。戒是規矩,要守規矩,守規矩你就得定,得定之後就可能開智慧,就開悟了。

  (2)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讀書的理念,求學的理念,應當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門容易得定,不讓你分心,就是先學做專家,然後再求博大精深,先要專。 讀書是一個方法。古人講得不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用真心去念,念上一千遍、二千遍、三千遍,肯定意思會自見。什麼是真心?真誠、清淨、恭敬,有這三種心去念就會自見。

  (3)明確學習的原則、目標和次第
  學佛的人一定要記住三福、四弘、三學、六度。淨業三福是佛對所有的弟子們開示的最高指導修行的原則。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每天提醒自己,這叫真學佛。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我們學習的目標、學習的次第。首先要發心,然後真幹,真幹從哪裡幹起?從持戒、得定、開慧,智慧開了之後廣學多聞,這才能教化眾生。最後圓滿成佛。

  三學: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我們前面講教學的理念、方法,都是根據三學延伸的,三學是根本。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我們日常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不離開這六個項目,每天生活就感到非常充實,很有意義、有價值。具足倫常八德,具足三福六度,這是真正佛弟子,這是真正中華兒女,華族真正的後裔。作佛、作菩薩、作聖、作賢要具備的善根,我們在生活當中養成,在工作、在處事待人接物中落實。

 3.具有老實、聽話、真幹的精神和真誠、清淨、恭敬的態度

  有善根還得有福德,福德我們把它歸納六句。老實,人一定要學老實,老實人有福報,決定不能欺騙眾生。要聽話,聽誰的話?聽老祖宗的話,聽大聖大賢的話。要真誠,真誠心、清淨心、恭敬心,就能學到。沒有「老實、聽話、真幹」的精神,沒有「真誠、清淨、恭敬」良好的態度,遇到好老師也學不到。做學生,能學多少完全決定在于態度、心態,這是福報。誰有真誠恭敬心,誰就能得到聖賢的傳法。我們要明瞭,要真幹,這才是真實學問,我們要把它落實在身行言教。學了一定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真得受用,真得法喜,物質條件再差,精神生活充滿了。

 4.我們的責任——傳承寶藏

  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中國老祖宗真正的愛護自己的後代,把他們自己的智慧、經驗和成就寫成書本流傳給後世子孫。這是真實的寶藏,用漢字、文言文寫的。為什麼用這個?這是了不起、最偉大的發明,從這個世界上的歷史來說,任何一種發明都比不上漢字跟文言文。為什麼?它是真理,什麼叫真理?永恆不變。我們學會了漢字、文言文,祖宗千萬年留下來的這些經驗、理念、方法我們全得到了,我們這一生確實取之不竭、用之不盡。在哪裡?在《四庫全書》裡頭,《四庫全書》的鑰匙就是漢字、文言文。

  有這把鑰匙的人要不肯傳下來,他是什麼罪過?他對不起列祖列宗,他的果報肯定在無間地獄。他要能歡喜承傳,無有條件,受再大的苦難、受再大的折磨也要傳下來,功德不可思議。

(二)基本課程安排

  我們從《弟子規》學起,這是基礎道德教育,我們必須要做個有道德的人。基礎課程還有《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加上《沙彌律儀》,告訴我們日常生活必須遵守的禮節、規矩。另外我們要學漢字,學《說文解字》,要學文言文。文言文一百篇,自己可以選,如果不會選,可以選擇《印光大師文鈔》,它是文言文寫的,比較淺顯,容易懂,能學到文言文,也能夠學到倫理道德跟佛學的理論與常識,這個教材好。我們要依照中國古聖先賢的理念、方法,完全自己來學習。

(三)如何培養師資

  培育師資,依《群書治要》所依之六十六部原典為主。《群書治要》從哪來的?從六十六種典籍,這個典籍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召集的一群專家學者,從經、史、子裡面選出了六十六種。這裡面的內容是什麼?《大學》上所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需要的教訓,都在這六十六部當中。是中國古聖前賢修身、齊家、治國、平和天下的智慧、方法、理念、效果、經驗,累積大成的精華篇章。這是人類的無價瑰寶,能救中國,能救全世界,是祖宗留給後代子孫無價的真實寶藏,要認真學習。

  我們用十年時間培養能夠教化傳統文化的老師。十年之後,每個人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個人專攻一部經,十年之後就有一部活的《群書治要》,專講《群書治要》。一經通,一切經都會融會貫通,換言之,《四庫》裡頭任何一種典籍他都有能力去教導。

五、總結

  總而言之,我們一定要深深認知,決定不能有絲毫懷疑,人性本善,眾生本來是佛。教學終極目的就是教人回歸自性,成聖成佛而已。我們要把古聖先賢教導我們這幾句話常常放在心上,作為我們這一生的方向、目標。要走這條路,這叫聖賢之道,這叫大乘之道,只要放下名聞利養的障礙,我們一定能行得通。

  「行道才見真理」,「悟道才生智慧」,「做到能度眾生」,我們把自己學的、自己修的、自己所悟的,統統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待人接物,自自然然就叫度眾生。「了道才是聖人」,徹底明暸了,這是聖人,這叫佛陀。「天地歸仁能立人」,「真誠為人能服人」,「慈悲忍讓能勝人」,「三界通達能幫人」,「陰陽協調能做人」,「感謝恩人,原諒仇人」,「幫助苦人,救濟窮人」,要「調伏狂人」,狂妄無知的人,「啟導愚人,感化惡人,鼓勵善人,警策懶人,醒覺迷人」。把這幾句話記住,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常常想著他是什麼樣人,我要什麼樣心態去幫助他,去成就他,這就對了;常常放在心上,要學好人、學賢人,學聖人、學佛菩薩。

  ——恭錄自淨空老和尚講演於馬來西亞華嚴講堂《傳統文化如何學習》1-3集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184)
 

4.古人釋『持』字義,曰「任弘」。「任」是擔任,指自行。「弘」是弘揚,指勸他。

  『古人釋「持」字義』,古德解釋「持」字的意思,『曰「任弘」。「任」是擔任,指自行』。直下承擔,我就要這樣做,此是持字一半的意義;另一半意義,『「弘」是弘揚』,不僅自己一定要這樣做,還要幫助別人這樣做才行。自己這樣做,若不能幫助別人,則只持了一半,並不圓滿。圓滿一定要弘揚,即『指勸他』,是故佛在經上一再教導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由此可知,「持」包括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如是持經才算圓滿。

5.請問經名,即是請求開示總持之法。

  『請問經名,即是請求開示總持之法。』此意通一切經。任何一部經講到末後,當機者一定向佛請示經名。請示經名的用意就是請求開示怎樣修行,在行門裡如何抓到綱領。綱領在佛門稱為「總持」。

6.信、解、行三,不能定說有次第,不能定說無次第。人必具有信心,而後研求佛法。必明得佛法真實之義,而後方知真實修行。此有次第也。

  『信、解、行三,不能定說有次第,不能定說無次第』。不可有定說。有時候有次第,有時候則無次第。《華嚴經》上就交代得很明白,「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行布」就是有次第;「圓融」就是沒有次第。如是說才圓滿,才真正得受用。

  有一種聰明伶俐之人,其信解行證是一回事。我們在佛經裡看到世尊講經說法,聽眾之中有些人聽了一半就開悟了。如《楞嚴經》十卷,世尊講到第三卷圓滿,才講三分之一,阿難開悟了,佛為他印證。有些人聽經沒聽一半即證果了,證三果、四果。這正是此地講的,不能定說有次第,信解行證融會成一體。

  此事得從三學、三慧說起,方能釋疑。小根器的人,所謂小乘人,心量小,分別執著很重,則須次第修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是有次第的。大根器的人,大乘菩薩,則無所謂次第,所以菩薩學的稱為三慧。「三慧」是聞慧、思慧、修慧。聞、思、修,三者都是慧。「慧」是戒定慧之慧。沒有戒定,那來的慧;沒有戒定慧,那來的三學。現在有一些人沒搞清楚三慧真正的意義,聽說菩薩修戒定慧三學,他也要學菩薩。

  菩薩修大乘,大乘佛法建立在小乘的基礎上。沒有小乘那來大乘,猶如蓋房一樣,沒有底層,焉有上層?底層是修戒定慧。戒定慧三學沒有,何能修三慧!三慧的慧是戒定慧之慧。

  因戒得定,因定開慧。菩薩雖然修慧,戒定具足。若不具足,慧從何來!聞思修三慧,「聞」是指接觸。眼見色、耳聽聲、鼻嗅香、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用「聞」字代表。「思」表明瞭。一接觸就明瞭,不要思,一思就落到第六意識,凡夫對一件事情,總是想想才明白,那不是菩薩。「修」代表沒有過失,表示破迷。由此可知,聞思修是一件事,一接觸就明瞭,明瞭就不迷。接觸稱作聞慧,明瞭稱作思慧,不迷稱作修慧。都稱之為慧。分成三段就錯了,是故不能說有次第,不能說無次第。戒定慧就不能說無次第,聞思修不能說有次第,那才是菩薩修的高級的佛法。

  「信解行證」四字,也不能說有次第,不能說無次第。初學之人有次第;功夫得力之人,信解行證合而為一。如果能將信解行證融合成一,就得真實的受用,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真的是快樂無比,法喜充滿。即是已經有能力把凡夫無限的煩惱,轉變成高度的智慧。生活在高度智慧之中,多麼快樂!信解行證合而為一,即是菩薩的三慧。如果把信解行證分成四個段落,依然是門外漢,得不到受用。即使經典學得再多,講經講得天花亂墜,自己的生活仍然是苦惱無邊,得不到法喜。是故,初始階段一定有次第;功夫得力時,次第就融成一片。此即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人必具有信心,而後研求佛法』。如果對於佛法沒有信心,就不能很認真、很努力的去研求。生信心必須具有條件,即是佛法講的因緣。條件很複雜,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善根。如果沒有善根,遇到殊勝的外緣,依然沒有用處。自己有善根,再遇到善緣,明瞭佛法的殊勝,明瞭佛法的功德利益,信心方能生起。生起信心,一定就能認真努力地修學,一定能得受用,嘗到了法味,於是信心、願心愈來愈堅固。信願幫助行證,行證又幫助信願,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境界愈來愈殊勝。

  『必明得佛法真實之義,而後方知真實修行。此有次第也』。我們入門都是這樣的,一定經過這個次第。功夫得力了,次第就融合成一,就能圓融。

7.剋實而論,若無功行,則障深慧淺,決不能深解。若無解行,信亦不真。由是言之,信、解、行定要同時並進,豈有前後次第之可言。

  『剋實而論』,講實在的,『若無功行』。「功」是功夫。「行」指生活行為。功夫顯現在日常生活行為之中。什麼功夫?通途而論,就是戒定慧。戒有功夫了,得定。得定即是得身心清淨。「定」即是清淨心。定有功夫,智慧就現前。智慧現前,在日常生活中,處世待人接物,乃至大小工作,生活點點滴滴,全是三慧。功夫得力時,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是智慧,一接觸就明瞭,一接觸就不迷,便知道如何處理,如何運用,是故生活在高度智慧之中。

  如果沒有功夫,即是所學的在日常生活中完全用不上,『則障深慧淺,決不能深解』。須菩提在本經告訴佛陀,他深解義趣。此話難得!何以他能深解?他做到了。他在日常生活中完全體會無住生心,是故他能深解。如果不能深解,當然就很難深信。

  『若無解行,信亦不真。由是言之,信、解、行定要同時並進,豈有前後次第之可言』。我們若想早一天成就,有方法!只要能把信解行合而為一,就是證。儘可能把信解行的次第拉近成一體,就能成功。一聽就明瞭;一明瞭,境界立即轉過來;境界一轉,生活中就表現出來,就做到,如此方能真正得受用。受用的標誌就是法喜充滿,在生活中真正得到無比的快樂幸福。下面舉例子說明,這些例子是我們常常遇到的。

  >>續載中……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師開示:明對治習氣
 

  初心念佛,未到親證三昧之時,誰能無有妄念?所貴心常覺照,不隨妄轉。喻如兩軍對壘,必須堅守己之城郭,不令賊兵稍有侵犯。候其賊一發作,即迎敵去打。必使正覺之兵,四面合圍。俾彼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彼自懼獲滅種,即相率歸降矣。其最要一著,在主帥不昏不惰,常時惺惺而已;若一昏惰,不但不能滅賊,反為賊滅。所以念佛之人,不知攝心,愈念愈生妄想;若能攝心,則妄念當漸漸輕微,以至於無耳。故云: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將軍主帥能行令,不動干戈定太平。(正)復徐彥如軼如書

 
倫理道德:中國傳統的愛的教育
 

  中國傳統的學說,我想像當中,文化的起源應該在一萬年之前。說五千年文化,那是有文字記載的,沒有文字之前不能說沒有文化。中國文化的四寶,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四寶的形成決定超過五千年。印度婆羅門教,他跟我說,他們的歷史超過一萬三千年。我想我們中國文明不會在它之後,至少也有一萬三千年。一萬多年以前老祖宗看出來、發現了,這四樣東西,性德。這不是人創造的,不是人發明的,所以這叫做道。道是自然的,叫道法自然。道的核心,就是五倫裡面的父子有親。這個親愛,父母對兒女的親愛,天性,沒人教他,也不是哪個人創造發明,自然的。

  這種親愛,在嬰兒三、四個月的時候是非常明顯,只要我們留意就能觀察得到。我相信在一萬多年前我們老祖宗看到了,看到之後就想,這種親愛如何能讓它保持一生當中都不會改變。這是中國傳統教育的起源,就從這興起來了。用什麼方法?教他。傳統教育的目的,第一個目的就是這個意思。第二個意思,把這個親愛發揚光大,愛兄弟姐妹、愛自己的家族、愛鄰里鄉黨、愛社會、愛國家,到最後像《弟子規》上所說的「凡是人,皆須愛」,這個愛就遍及全球,所以這是愛的教育。幾千年老祖宗教什麼?就教這個。

  從父子有親,演變為五倫的社會,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條把人倫(就是人與人的關係)統統講盡了。古人常說沒有倫外之人,這五倫把人的關係全部說盡了,這是道,這五種都是自然的。遵守性德,這就叫德。用我們現在的話說,隨順大自然這叫德,大自然是道,隨順大自然就是德。德的條目列了五條,叫五常。常是永恆不變,超越時間,超越空間,你不能違背,一違背就亂了,現在人稱之為真理。這五常就五個字,仁義禮智信。仁者愛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講的。

  孔子一生教學教什麼?就教這個。如果說用一個字來代表,就是仁。仁,不可以不愛人,就是說明你的父母沒有不愛你的道理。你要把這個愛發揚光大,愛人就不會怨恨人,愛人就能夠原諒人,愛人就能夠饒恕人。像阿彌陀佛一樣,造作五逆十惡、毀謗大乘的人,都不捨棄,都還是那樣的愛他。他為什麼會做錯事情,造這麼重的罪業?那是他無知,是他迷惑,所謂一時糊塗,做錯了事情,只要他回頭改過,好好的教他,他還是善人。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二二三集)2013/3/20 檔名:02-040-0223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24)
  
 

清朝崑山周夢顏安士氏述/民國蓬島思尼子新譯

埋蛇享宰相之榮。

【典故】楚國的孫叔敖(1),曾經在出遊時看見一條兩頭蛇,就將牠殺死埋掉。回家之後憂愁得吃不下飯。母親問他是什麼原因,他哭著回答說:「孩兒聽說看見兩頭蛇的人必定會死亡,今天孩兒看見牠了,恐怕要離開母親而死亡。」母親說:「蛇現在在哪裡呢?」孫叔敖說:「我怕後來的人又看見,已經將牠殺死埋葬掉了。」母親說:「不用憂慮!我聽說有陰德的人必定會得到善報,你在楚國必定會發達。」後來果然做到令尹,掌理楚國的政事。【印光大師補充】

 (1)孫叔敖:春秋時楚國令尹,著名賢相。開鑿芍陂,灌田萬頃,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相傳他三任令尹而不喜,三次去職而不悔。《史記》有傳。

【發明】毒龍有四種,有咬到就要死的,有碰觸到就要死的,有見到就要死的,有聽到聲音就要死的。蛇也是這樣。孫叔敖所遇到的蛇,應當是看見就要死的罷了!根據楚地的人說,他們那裡有兩頭蛇,到現在還有,蛇身是黃色,長度是一尺多,行走時可進可退,就像蚯蚓那麼多。但看見牠並不會受害,想必是另外一個種類吧!否則就是物類隨著時代而改變,就像上古時代的禽獸能說人話,現在就不能了。

☉心中含毒的人,死後大多做蛇蝎蜈蚣;只有有慈心的人,毒不能夠侵害。否則,對方以毒來加害,我又以毒報復,這是一蛇之外又增添一蛇。我縱然不能轉化蛇,哪能反過來被蛇所轉化呢?

☉蛇是害人的動物,所以埋掉牠,不使人再看見。如果加以類推,那麼凡是會危害人的,都可以當作是蛇來看待。除殘禁暴,是埋掉兩隻腳的蛇;改過修善,一併埋掉自心的蛇呀!

☉從于公治獄到這裡,是帝君舉出行善得福來使人了解罷了!一個人行善能夠獲得福報,那麼所有的人也都是這樣。譬如樹上的果子,嚐一個就知道是不是甜的,何必每枝都去吃看看呢?

【下附徵事】

 方便行殺【大寶積經】

  然燈佛時有五百名商人入海採寶,裡面有一個惡人擅長兵法,一向都是充當強盜,他想要殺盡五百人,而奪取他們的寶物。但這五百人都是不退菩薩,殺害他們將會獲得無量罪過,長久墮入大地獄。那時眾人當中有一位領導人,名叫大悲,預先知道他的心意,因此心裡想,如果殺了這個人,我自己會墮落惡道;如果不殺這個人,那麼五百善人就會被他殺害,而那個惡人仍然會世世墮在地獄;我如果明白地告訴大家,又會連累他們同時萌生惡念,也要受到苦報。於是生起憐憫心,寧可自己受罪,而刺殺了那個惡人。佛說:「領導人就是我的前身,五百商人就是賢劫中的五百個菩薩。」

【按】這就是所謂的「見機得殺」,但是必須先有寧願自己受罪的心,然後才可以施行這種方便。否則既想要貪功,又想要免於受罪,這種念頭已經不可取了,哪有什麼福報可得呢?

 斃蛇抵命【現果隨錄】

  我家鄉已經逝世的宗伯(2)顧錫疇,在溫州被副將賀君堯所殺,不久降乩(3)在門人張調鼎的家裡說:「我前生誤殺了一條蛇,如今蛇轉世為賀君堯,之前的六月十六日,已經將我害死在江中。因果應該承受,可以告訴我的兩個兒子,不要為我報仇。」當時張調鼎還沒有聽到顧公的死訊,急忙派人到溫州查訪這件事。當時太倉人吳國杰正在溫州江心寺宴請顧公,第二天早晨就傳出顧公被害,就派許多漁夫尋找屍體,但並沒有發現。夜裡夢見顧公立在水中說:「我前世是天台山僧人,因為擊斃了一條蛇,如今抵償了牠的命;承蒙您的厚意,因為前世您是我的徒孫的緣故啊!只須到某個水灣就可以找得到。」張按照所說的再去尋找,果然找到了屍體,扶持棺木回崑山埋葬。

 (2)宗伯:官名。古代六卿之一,相當於後來的禮部尚書、侍郎之職。
 (3)乩:鬼神附在人身上,此人神識暫離他的肉體,而代鬼神說話,或在沙盤上寫字,表達鬼神的意志。因為鬼神具有人們所不具備的特異功能,故能預言人事禍福。通過這種形式來問吉凶,叫做扶乩或扶箕。

【按】顧公前世是天台僧人,後世官位做到了宗伯,而且文章與節操都很優越,足以流傳後世,但還是難以免除殺蛇的果報,何況是來歷遠遠不及顧公的人呢?世上殺蛇的人,不要只是以孫叔敖為藉口呀!

  >>續載中……

 
心得交流:ef20953同學的學佛心得
 

標題:不見世間過

  聽師父上人講大勢至菩薩圓通章,說到「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現在持戒也不能得定的原因,就在於總見世間過,所以不能得定。似有所悟,自己不正是這樣一個人嗎?不僅沒有持好戒,而且整天腦子裡全是人們的過錯,這個犯戒,那個犯戒……心裡全是裝的垃圾,冤枉不冤枉,身體不好,環境不好,怪誰?怪自己,心裡全是垃圾,當然身體不好,環境惡劣。愚癡的自己,不知個中道理。還在怨天尤人。

  過去也曾聽師父上人講過不見世間過,根本沒往心裡去,這回要重視了,時時注意自己的念頭,十二個小時過去了,心裡盡是他人錯。真的習氣太重,煩惱習氣起來,如剎不住的車。似乎明白了,卻改不了,那還是不明白。

  師父上人告誡要反求諸己。回想一下,一生吃掉的眾生無法計算。自己十三歲就用散彈獵槍打獵,用漁網捕魚、蝦、蛤蜊、蚌等水中生物成千上萬,殺家養的雞、鴨、鵝、兔子、狗等百餘隻,殺傷蚊蟲、螞蟻不計其數,至於破巢壞卵的事情更是多的很,我太惡了!這就是不懂因果,不懂佛法造下的無量無邊的罪業。聽師父上人講殺生果報,自己嚇的大汗淋漓。罪過!懺悔!向被傷害的眾生菩薩懺悔!

  今天所遭受的各種苦難,都是自己愚癡造成的,不能怪他人不好,不能怪環境不好,都是自己貪瞋癡造成的,這只是花報而已。不認真學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口氣不來,定墮地獄無疑。那有他人不好,都在幫助自己消除罪業。試想一下,那些被自己傷害的眾生,飽受了多大的痛苦,該多麼恨自己,他們時時刻刻都在伺機報復,真的很可怕。他們很可憐,自己更可憐,犯下如此重罪。

  在此,向被傷害的眾生菩薩懺悔!世間無過,過在自己,一定痛改前非,反求諸己,爭取做一個真正的修道人。

 

  (文章來源「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心得交流」)

 
答疑解惑
 

問:福州某縣每年十月份都做目連尊者生日。第一,佛教徒參加如法嗎?第二,這樣做能保平安嗎?

答:目犍連是世尊的大弟子,紀念目犍連跟紀念我們祖師大德性質相同。尤其目犍連是佛門有名的孝子,跟地藏菩薩的關係很深,地藏菩薩跟阿彌陀佛的關係非常密切,所以是可以參加的。至於能不能保平安,在自己的心地,我們的心平等就能保平安,遠離貪瞋痴慢,真正能夠學習戒定慧三學,就決定得平安。

問:佛法是無神論,為何《華嚴演義》提到每個人身邊有兩個神,一個是同生,另一個是同名。這個神是指什麼?

答:有神論、無神論是近代人提出來的,有些學者們研究經典認為佛教是無神論,這個神就像其他宗教裡面說的主宰的神,他確實是主宰人的一切。在佛法裡頭沒有這個說法,佛法裡面的神就跟我們世間的官府一樣, 這個人沒有罪,不可以隨便殺他;他犯了罪,他就執行。可見得生死不是他主宰的,是你自己的造作。六道裡面,你心善、行善,一定生三善道;你的心行不善,則墮三惡道。都是自己業力牽引著你走的,業力是自己造的,不是別人造的,所以神不能干預。佛法講無神論是這個意思。

  至於《華嚴經》上講身眾神,我們每個人身都有兩個神,一個叫同名,跟我們名字相同;一個叫同生,我們生他就生,我們滅的時候他也滅。我們起心動念、所有一切造作,他們都知道。你了解之後,不能說我做事情可以瞞著人,沒有人知道,瞞不住!所以說天知地知,同生、同名兩個神一定知道。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我們起心動念自然就謹慎,不敢做不善的事情,這對自己肯定有好處。這個神從哪裡來的?還是自己變現出來,不是哪個人派來的。

  (節錄自21-343學佛答問)

 
淨空老和尚網路直播台
 

◎淨空老和尚最近講演資訊,詳細內容請參考網路直播台

 
法寶流通
 

◎淨空法師講演音帶、DV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台灣地區同修索取法寶,請至「華藏淨宗學會弘化網-法寶結緣」。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 淨空法師講演帶及法寶,請與「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聯絡:[email protected]

 
信息交流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email protected]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成立緣起:我們常常收到各地網路同修來信,皆言及雖有心學佛,卻不知從何學起,應如何聽經學習。又 淨空老和尚的講演有大小性相,各個宗派的經論典籍,法海深廣,初學者不知修學之次第,何者為先,何者為後,以故學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終惰,退悔初心,實為可惜!今佛陀教育網路學院之成立,正是針對上述緣由,將現有網路的文字(教材)與影音(講演畫面)合為一體,如同「網路電視台」,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於學佛者,提供一個方便快捷,隨時隨地不受時空限制的網路修學環境。網路學院一切課程之排列,皆是以 淨空老和尚為澳洲淨宗學院所訂之課程,從初級到高級,從本科到專科的修學次第,也是為實現澳洲淨宗學院將來能真正達到遠距教學的前哨站。今日社會是科技進步、資訊發達的時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揚妙法,闡釋正教,令佛法傳遞無遠弗屆,才將進一步利益更多學人,將般若文海遍及環宇,使一切有緣眾生得佛正法薰習之機會。若有心想修學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參觀訪問。

淨空法師英文網站網址http://www.chinkung.org/,此網站主要以配合 淨空法師的和平之旅,同時接引國外眾生認識佛教。提供 淨空法師多元文化理念及國際參訪等相關資訊。敬請諸位同修將此網址廣為流通給外國同修,讓他們更有機緣認識佛教,功德無量!

淨空法師專集大陸鏡像站網址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記憶。大陸地區同修可以就近訪問這個網站。若同修於瀏覽中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信告知,請至[email protected]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佛陀教育雜誌由華藏淨宗學會網路講記組恭製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33之1號2樓
電話 : (8862) 2754-7178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