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要把每一天都看作最後的一天,
天天想到我就要死了,還有什麼事情比念佛重要。

 
 
   
  本期專欄:三時繫念的殊勝(中)
  本期內容簡介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208)
  印光大師開示:論存心立品
  倫理道德:祭祀的目的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48)
  心得交流:eb16923同學的學佛心得
  答疑解惑
  網路講座:淨空老和尚網路首播
  法寶流通
  信息交流
我要訂閱/取消 雜誌下載 學佛問題 2017.12.1 星期五 Vol. 483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內容如下:

  主法開場這四句話很重要:「覺海虛空起,娑婆業浪流。若人登彼岸,極樂有歸舟。」這個四句偈內容非常豐富。請看本期專欄

  『奉持,即是念念不忘佛說』。佛在經上說的道理、方法,要求我們遵守的教訓,我們時時刻刻記在心裡,依教奉行,方是「奉持」。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

最新訊息:嚴正聲明Facebook

  目前發現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費信箱,會被isp當作廣告信擋掉或移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請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無收雜誌建議使用其他Email信箱訂閱,謝謝!

 
本期專欄:三時繫念的殊勝(中)
 
 

  主法開場這四句話很重要:「覺海虛空起,娑婆業浪流。若人登彼岸,極樂有歸舟。」這個四句偈內容非常豐富,前面兩句是說明宇宙生命的起源,這是迷了以後的現象,後面兩句是教給我們回頭是岸的方法。我們怎麼樣迷失了自性?覺海虛空起,覺海本來沒有虛空,覺海就是性海,經論裡面常講到心性,心性就是覺海,自性本覺。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告訴我們,「本覺本有,不覺本無。」本覺就是自性,它本來就覺,從來也不迷惑。今天我們講迷失自性,這是隨著凡夫的話來說。其實,自性是真性,真性怎麼會迷?真性不可能迷,迷只是一種幻相,猶如作夢一樣,不是真實存在的。這樁事情中峰國師在《繫念法事》裡面講得很明白,在它的迷悟,迷悟也不是真的,這愈說就愈玄了。虛空,先有虛空,然後再有世界;有世界之後,再有眾生。說的時候有先後,實際上生起就是唯心所現。

  這個現起太快太快了,現代的科學家也這樣說法,愈說跟佛法愈像,叫「一時頓現」。沒有先後次第,你沒有辦法講先後次第,它的速度是用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來講,你怎麼能發現它有先後次第?所以佛在楞嚴會上說這樁事情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當處是什麼?就是現前,沒有遠近。沒有遠近就沒有空間,沒有先後就沒有時間。時間、空間都是凡夫的情執,不是事實。事實到底是什麼?就是迷悟,這個地方講覺迷。迷是迷什麼?佛經上講的「一念不覺」就是迷。那個一念的時間太短了。佛經上所說的清淨寂滅相是八地以上大菩薩所證得的境界,在他那個大定裡面是不動的,這是覺海。但是凡夫是動的,一動麻煩就來了,空間遠近、時間先後就從這裡生起來,這就叫做世界。世是指的時間,界是講的空間,時空就發生了。我們今天看的是幻相,是虛幻的一種相續相,把虛幻相續相以為是真實,在這個裡面起了妄想分別執著,就是娑婆業浪流。業浪流是什麼?六道輪迴。

  我們現在所住的這個世界是娑婆世界,三途六道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面變現出來的境界,幻相跟作夢一樣,可是你這個夢是惡夢,這個惡夢又不醒,繼續在做,很苦。無量劫來都醒不過來,而且愈迷愈深、愈陷愈苦。後面這兩句「若人登彼岸,極樂有歸舟」。末法時期,只有淨土法門這個辦法,除此之外,沒有第二個辦法。彼岸是覺岸。我們今天在迷的岸這邊,諸佛菩薩在覺的彼岸,我們要想破迷開悟、要想返迷歸覺,極樂世界有辦法。舟是運載的工具;歸是回頭。極樂世界有歸舟,歸舟就是指這個法事,你依照這個法事,等於說你有歸舟可以依靠,你穩穩當當的坐上這個船,就返妄歸真、返迷歸覺,就到了覺海。

  中峰國師在這個法事題目上給我們說出來「繫念」,一心繫念阿彌陀佛。我從早到晚只有一個念頭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其他什麼念頭都沒有。這也不是個容易事情。成佛哪有那麼容易?但這是最容易的了。八萬四千法門要是跟這個法門相比,這個太容易了!這個方法就是說,不管是什麼念頭,你要知道統統叫妄念。無論什麼妄念起來,立刻就歸到阿彌陀佛去,這是古人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能夠這樣修行,你就成功了。所以,這個四句偈雖然只有二十個字,意義深廣無盡。只有返妄歸真、破迷開覺是真的,這是真正的佛法。這個三時繫念的宗旨,這四句偈全部說出來了。我們為什麼要依這個法事來修行,這都說出來了,這是一生不退成佛的方法。

  第一時的開示當中有這麼一段:「悟則生滅皆無生,迷則無生皆生滅。所以離此別無,是乃一體而異名也。」佛菩薩覺悟了,知道生滅統統是不生,一切法不生,不生哪來的滅?這才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迷的人分別、執著,在他的感官之中,宇宙之間所有的萬事萬物,統統都是有生有滅。其實它本來是一體,一體而異相。接著說:「審如是,則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我們很認真、很仔細把這個問題看清楚了,就能肯定,阿彌陀佛從哪來的?心現識變的。誰的心?我們自己的心。諸位要曉得,真心是共同的,妄心不同。離妄想分別執著,這是真心。大乘經上常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所以它是一,不是二。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真心,我們的真心就是阿彌陀佛,無二無別。

  >>續載中……

  ——恭錄自空老和尚講演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208)
 

28.『奉持』,即是念念不忘佛說。念念不違如來。即是一心念佛也。求生淨土,即是一生究竟圓滿也。

  『奉持,即是念念不忘佛說』。佛在經上說的道理、方法,要求我們遵守的教訓,我們時時刻刻記在心裡,依教奉行,方是「奉持」。何以要每天讀經?不忘佛說。經要念得很熟,念念不忘佛說,時時刻刻能記得。

  『念念不違如來』。前文說「佛說」,此處說「如來」,意思不一樣。如來講自性,也就是念念不違性德。自性是清淨,自性是光明,自性是不動,自性是具足,要念念不違自性。

  『即是一心念佛也』。「一心念佛」是廣義的念佛,「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是狹義的。廣義的做不到,廣義的是「念念不忘佛說,念念不違如來」,即是一心念佛。這就說明,無量無邊的法門都是念佛法門。淨宗是狹義的念佛,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專求往生淨土,所以我們一心念佛就是一心稱念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即是一生究竟圓滿也』。廣義念佛是無論任何法門都是念佛法門。因為念念不忘佛說,念念不違自性,所以是一心念佛。如果不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則一生不能圓滿。縱然開悟,明心見性,你也不過證得圓初住、別初地的地位而已;距離圓教佛果還有很長的距離,所以不能一生究竟圓滿。唯獨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生究竟圓滿。至此,只是講經裡「以是名字,如因奉持」,說了不執著名字相、不執著言說相。下面經文說不著境界相,就是離心緣相。心緣就是執著,是第三個意思。

六六、不壞假名 示不著境相持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經文字字句句含義無限深廣。讀《金剛經》的人很多,能從《金剛經》看出意思的人的確不多,因為真看出來,就會做到,真的依教奉行。讀《金剛經》何以不能奉行,就是裡面的意思沒看出來。像此處的句子,我們要不聽講解很難懂得。

1.凡一切法,皆有差別之相。就其差別,安立名字。相是幻有,名是假名。《老子》云:「名可名,非常名。」

  『凡一切法,皆有差別之相。就其差別,安立名字』。因為相不一樣,所以就為每個現象安個名字,好稱呼。但是『相是幻有,名是假名』。所以,不可執著。相不能執著,名也不能執著。名是假名,相是假相,是剎那九百生滅的相續相,不是真的。

  『老子云:名可名,非常名』。可見老子懂得名是假名,不是真的。假名有用,但不要執著;執著就錯。相是幻有,也有用,也不能執著。一切病根都在執著。不執著什麼事都沒有,事事無礙;一執著就變成事事有礙。

2.體不變,相常變。體是本,相是末。不應捨本逐末,迷相忘體,故不應著也。離與不著,乍看似同,細審不同。各不相涉曰「離」。於顯用時而不為其所縛,是為「不著」。

  『體不變,相常變。體是本,相是末』。體是真性、真心。淨宗講,清淨心是體,體不變。我們要求的是不變的。

  『不應捨本逐末』。捨本逐末是凡夫。『迷相忘體』。六道凡夫皆捨本逐末,迷相忘體,迷執在幻相上,以為幻相是真實。無量劫至今,苦頭吃盡。根源即是此兩句,講得清清楚楚。佛告訴我們,『故不應著也』。不著才符合事實真相;分別、執著,與事實真相完全違背。

  『離與不著,乍看似同』。離相、不著相,粗看好像沒有兩樣,『細審不同』。若細細思考,意思並不一樣。『各不相涉曰「離」』不相涉就是不相干,各個不相干,是離的意思。

  『於顯用時而不為其所縛,是為「不著」』不著的意思更深。正用它時,不被它所縛,不被它所迷,方是不著。不是不用,天天用,時時刻刻用;名字相也用,境界相也用。身體是境界相,我用它;生活環境、人事環境、物質環境,我們生活不能離開,時時刻刻都用上。用它而不執著它,就是不被它所迷,懂得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樣用得多自在、多開心,就是經上所謂「諸佛菩薩示現在人間,遊戲神通」。因為他不執著,所以能遊戲。遊戲是快樂。我們凡夫當真,就苦。

  我們所有一切眾生在六道裡,也是在演戲,卻不知道是假的,把演戲當作真的。幾時知道是假的,就變成佛菩薩,就轉凡成聖,轉六道為一真法界。一覺悟就轉,一迷就墮落。離與不著意思不一樣。

  >>續載中……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師開示:論存心立品
 

  忠之一字,義貫萬行。人若存心以忠,必能孝親敬兄,睦族信友,矜孤恤寡,仁民愛物,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矣。何也,以忠則不欺,不欺則盡分。盡分則屬己分中事,自必務乎實行。決無虛應故事,不盡己心己力之虞。近世雖則推倒帝制,然須事事講忠。庶不至我詐爾虞,漫無準的。(續)楊椒山言行錄序

 
倫理道德:祭祀的目的
  
 

  祭祀的目的是民德歸厚,它是教育的意義,你對幾千年老祖宗都尊敬,念念不忘,你怎麼會把眼前父母忘掉?沒這個道理,祭祖真正意思是在此地,是孝親。

  祭祖、祭神都要非常嚴肅,那不是開玩笑,不是熱鬧,不是唱戲表演,不是,要很嚴肅。祭神如神在,好比祖宗在面前,要記住祖宗的恩德,要發揚光大,這個才真正有意義。把祖宗的教訓要在這個大會向大家做一個宣布,不是只舉行儀式。儀式不講清楚、不講明白就變成迷信,那個意義不大。

  一定要受教育,祭祀是一門功課,是一堂功課,要這樣來做。主祭的人要跟大家上一堂課,至少要半個小時,最好是一個小時。你有講義,講義印刷來分給大家,知道,我們對祖宗更進一步的認識了解,對祖宗這種愛心、尊敬心他會生起來。形式不能解決問題。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三四五集)2013/7/4 檔名:02-040-0345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48)
  
 

清朝崑山周夢顏安士氏述/民國蓬島思尼子新譯

奴婢待之寬恕,豈宜備責苛求。

【發明】您沒有看到賣奴婢時,母子互相道別的情形嗎?慈母非常地悲傷,實在是出自萬不得已,於是流著眼淚囑咐說:「父母貧窮才拖累了你,你要自我勉勵,好好侍奉主人。主人如果呼叫你,要大聲地回答;主人如果教導你,要認真地傾聽;同輩之中不要計較。你身上的肌膚也都是我的肉,當年疼愛得就像是寶珠美玉,沒想到今朝離別得這麼快速;我如果有錢,一定會把你贖回來。從今以後要自愛,以免遭到鞭打。」叮嚀還沒有結束,雙方都大哭起來。這種情景,實在是多麼悲痛啊!想到這裡,憐惜、幫助都來不及了,還忍心多加責備與苛求嗎?

☉經上說:所有世間人對待他的奴僕,應當做到五件事情:第一、先要完全了解他的飢渴、冷暖,然後才分發工作;第二、有病應當為他醫治;第三、不能任意鞭打,應該問清實際情況,然後才責備懲罰,可以寬恕的要寬恕,不能寬恕的就訓誡懲罰;第四、如果有一點點私人的儲蓄,不能夠將它奪取;第五、供應物品應當平等,不能有偏心。

☉天下最笨最苦的是奴婢啊!只因為愚笨,所以生性健忘,顛三倒四;只因為苦命,所以面貌令人厭惡,說話缺乏情趣。而且說話粗魯草率,常常會冒犯主人,卻又自以為是,接二連三地強辯不止。像這些情形,都是自己招來鞭打的原因。但是對於這樣的人,卻還對他多加責備苛求,那麼主人也是不夠聰明,並且缺乏度量。但願仁人長者能夠寬容他們、原諒他們,常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兒女來想。應當鞭打時,姑且改為責備;應當責備時,姑且改為勸勉。那麼自己的精神不會耗費,奴僕的身體也不會受傷;不僅享有現在的美名,而且可以作為將來的家規。

【下附徵事】

 死無奴婢【法苑珠林】

  北齊有一個官員梁某,家境非常富裕,臨終前告訴妻子說:「我平時所喜歡的奴僕和馬匹,一定要用他們殉葬。」死後,家人用袋子裝土壓住奴僕殺死他,馬還沒有殺。到了第四天,奴僕忽然甦醒過來,說:「我死後到了冥府,在門外過了一夜,第二天看見死去的主人披枷戴鎖進來,對我說:『我以為死後能夠使用奴婢,所以留下遺言要你來,沒想到今天各自受苦,完全不相關聯,我會告訴冥官放你回去。』說完就進去了。

  我從屏障外偷偷地看,看見冥官問守衛的人說:『昨天壓出多少油?』回答說:『八斗。』冥官說:『可以把他押去儘速壓出一石六斗。』主人被牽出去時已經不能說話了。第二天,看見主人面露歡喜的樣子,冥官追問:『壓出油了嗎?』回答說:『沒有。』冥官問原因,回答說:『他家裡請僧人禮佛誦經,每次聽到誦經、梵唄聲,鐵樑就斷了,所以無法壓出來罷了!』主人就請求冥官放我回去,而且託我轉告家人說:『仰賴你們的修福超薦,我才能免除大苦,但還是不能完全脫離,再為我多造經像,差不多就能免除苦果。從今以後,千萬不要殺生祭祀,不僅死者吃不到,而且平白增加罪苦。』」

【按】死後不能再用奴婢,就像罷官之後不能再用衙役一樣。為死者誦經就能得福,為死者殺生就會招禍,道理本來就是這樣罷了!

 小奴為祟【感應篇圖說】

  洪州司馬王簡易染上腹疾,腹中有一個硬塊隨著呼吸起起落落。他死後又活了過來,告訴他的妻子說:「我會到陰間,是被小奴僕告的狀,因為我對他們管束得太過分,所以才喪命罷了!現在腹中的硬塊就是小奴。陰司查看生死簿,知道我還有五年陽壽,所以才把我放回來。」妻子說:「小奴怎麼敢這樣做呢?」王簡易說:「世間有貴賤之分,陰間則是一律平等。」過了五年,果然因為腹中小塊發作而死亡。

【按】尊卑貴賤,就像是南北東西;夫妻父子,只不過是暫時的名稱,本來就不是永久的稱呼。東鄰稱呼我為西鄰,這是對於東鄰來說罷了!如果是西鄰,則是稱呼我為東鄰。父親稱我為兒子,這是就父親來看罷了!如果在兒子看來,則是稱我為父親。黃泉路上既然沒有聽說過有圍繞在身邊的兒孫,那麼鬼門關裡哪裡還會有隨身的奴僕呢?

 難忍能忍【勸懲集】

  明朝的司徒馬森,父親四十歲才得到兒子。到了五歲,容貌非常端莊,父母愛如珍寶。有一天,奴婢偶然抱出門外,失手跌傷左額而死。父親見狀,就叫奴婢趕快逃離,自己抱著死去的兒子進屋。孩子的母親驚嚇悲痛,連續四次撞倒父親;又去尋找奴婢要鞭打她,卻已經逃離。奴婢逃走後藏在娘家,說明事情的經過,父母都感動得哭泣,日夜祈禱上天,希望馬公早生貴子。第二年就生下馬森,左額彷彿有紅色傷痕。

【按】婢妾的過失,哪有大於殺死主人兒子的;寬恕婢女的罪過,哪有大於放她逃跑的。殺了自己晚年所得到的好兒子,反而放她逃匿,使自己又損失了這個婢女。這樣的存心,他的兒子就算不應該當司徒,他的父親已經代替他種下福田了。既然如此,那麼為了子女而鞭打奴婢的人,不是恰好折損子女的福壽嗎?

  >>續載中……

 
心得交流:eb16923同學的學佛心得
 

  末學的父親年輕的時候,經常丟錢,有一次從外地回家過年,在車站上廁所的功夫,行李都被人偷走,只背了一個軍用水壺回家。母親從來不丟東西。末學未學佛前也曾多次丟東西錢包等。

  在末學學佛以後,知道凡事都有因果。再觀察父親、母親和自己的作為,發現末學和父親,雖不曾大偷,但小時候偷個瓜、摘個果的事情是有的,平日貪小便宜、佔公家便宜的心是有的。其實這種貪小便宜佔他人光的心,也是盜心。

  而末學的大恩母親,從小跟外婆學佛,經常聽外婆說「沾光沾光,越沾越光;吃虧吃虧,吃大鍋盔(即吃燒餅,比喻吃虧有福)」。從末學記憶以來,很少見過母親貪佔便宜的事情。所以想來,母親不丟東西,也是有道理的。

  今年夏天末學去看望父母,父母已經年邁了。父母高興地上街上給我買菜做飯,他們騎著老年人的三輪車,回來路上又繞道去郊外野地裡給末學摘了一塑料袋子野菜。

  晚上吃完飯,才發現手機沒了,他們去買菜時確實拿著的,當晚瓢潑大雨、雷電交加,我們也不能出去找。老人家心情很不好,非常擔心手機找不到,我們打了很多次,都是通的,就是沒有人接。

  末學問清楚當時是母親拿的手機時,就告訴他們,不要著急,母親從沒有盜心,她決定不會丟東西的。雖說如此,心裡還是不踏實,畢竟菜市場人來人往,丟了怎麼找回來?如果丟在野地裡,一夜的瓢潑大雨,手機也該報廢了。

  第二天一早,他們急忙去菜市場找,又去野菜地裡找。不久就歡喜地回來了,不僅手機找到了,而且完好無損!原來是掉在野菜地裡,而他們去的時候是拿了兩個塑料袋子的,媽媽摘野菜時,把手機放在一個塑料袋裡,先放在地頭,想說摘滿一袋子,再回來拿這個袋子摘,結果年老忘事,摘滿一袋子野菜,就回家了。而在暴雨雷電的夜裡,由於有塑料袋包著,手機竟然在野外待了一個晚上而安然無損。

  末學以這個真實的事情供養時常遺失、被偷盜的師兄,同時也懺悔末學和父親無始劫以來的貪心和盜心。

  (文章來源「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心得交流」)

 
答疑解惑
 

問:請問夢是如何起的?夢醒的道理和忽見身心世界實相的道理,是否一樣?

答:有相似,但是不一樣。要能見到諸法實相,你一定要懂得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佛教我們,先放下執著,執著是最嚴重的,能夠對於世出世間法都不執著,你的煩惱去掉一大半。然後再放下分別,最後再放下妄想。起心動念是妄想,起心動念非常微細,我們沒有法子覺察,作夢都是起心動念,所以起心動念是很不容易控制的。放下執著比較容易,一定先在這裡下功夫。

問:房間窄小只有一間臥室,若夜間為幽冥界眾生播放講經光碟是否可以?

答:可以,你真誠恭敬心供養他們,彼此相安無事,他不會妨礙你,你也不會妨礙他。

問:弟子只供阿彌陀佛像,若臨終時觀音、勢至二菩薩來,請問是否能跟隨而去?他們會現什麼樣的身相?

答:這是可以的,在理上講能講得通的。至於他現什麼相?因人而異,不會一樣的。就像香港聖一法師到普陀山梵音洞裡面拜觀音菩薩,觀音菩薩現身。他們三位法師去拜,拜了半個小時,菩薩出現了,大家都很歡喜。聖一法師見到的是全身金色的,戴毘盧帽,毘盧帽就像地藏菩薩戴的帽子。另外一位法師見到是白衣大士。第三位法師見到是比丘相,見到是個出家人。所以在臨終的時候見的相,隨著你念佛功夫的淺深,見的相不一樣。但是你一定會認識,你知道他是什麼人。雖然是沒有見過,在那個時候你會知道,知道你就要清楚,你決心跟誰去。如果說真的一定要跟阿彌陀佛去,觀音、勢至來也不行,那還要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沒有來,不跟你們去,可以的。

問:有人說在吃飯之前念十聲佛號,然後請諸位眾生一起進餐,並請諸佛菩薩將這餐飯變現很多,讓所有的眾生都能得到圓滿的供養,然後再念十聲佛號。請問這樣是否可以?

答:可以,在一般寺院道場裡面都念供養咒,供養咒裡面最簡單的是「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我們念佛人,沒有這麼大的心量,沒有這樣真實的心,念十聲佛號供養也可以。把這些飯食變成無量無邊,是「變食真言」;不會念也沒有關係,用我們的意念求佛菩薩把這個變現出來也行。所以佛法裡面講「誠則靈」,最重要的是真誠心。

問:放生的錢,可否拿來認養動物園裡的傷殘動物,或做為救助動物的資金?

答:這應當可以,甚至於我們用它來印護生這些宣傳品都行,像印護生畫集都非常好,勸人家不要殺生。因為現在放生,流弊很多。因為特地要去訂,你不訂他就不抓,因為你放生他就拼命去抓,豈不是放生變成害生了!真正放生,不是大規模法會放生,是你平常到菜市場買菜,看到這個動物,看牠確實能夠活得下去,你買來放生。如果說看那個樣子沒有辦法活下去,就不必了,那是牠的業報。所以真正生命力很強的話,是可以的,是叫你隨緣,不是有意去做。常常有這種心,遇到了就會幫助,養成這樣的心,這樣的行持就好。

  (節錄自21-348學佛答問)

 
淨空老和尚網路直播台
 

◎淨空老和尚最近講演資訊,詳細內容請參考網路直播台

 
法寶流通
 

◎淨空老法師講演CD、DV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台灣地區同修索取法寶,請至「華藏淨宗學會弘化網-法寶結緣」。
◎大陸同修請與「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聯絡:[email protected]

 
信息交流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email protected]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成立緣起:我們常常收到各地網路同修來信,皆言及雖有心學佛,卻不知從何學起,應如何聽經學習。又 淨空老和尚的講演有大小性相,各個宗派的經論典籍,法海深廣,初學者不知修學之次第,何者為先,何者為後,以故學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終惰,退悔初心,實為可惜!今佛陀教育網路學院之成立,正是針對上述緣由,將現有網路的文字(教材)與影音(講演畫面)合為一體,如同「網路電視台」,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於學佛者,提供一個方便快捷,隨時隨地不受時空限制的網路修學環境。網路學院一切課程之排列,皆是以 淨空老和尚為澳洲淨宗學院所訂之課程,從初級到高級,從本科到專科的修學次第,也是為實現澳洲淨宗學院將來能真正達到遠距教學的前哨站。今日社會是科技進步、資訊發達的時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揚妙法,闡釋正教,令佛法傳遞無遠弗屆,才將進一步利益更多學人,將般若文海遍及環宇,使一切有緣眾生得佛正法薰習之機會。若有心想修學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參觀訪問。

淨空法師英文網站網址http://www.chinkung.org/,此網站主要以配合 淨空法師的和平之旅,同時接引國外眾生認識佛教。提供 淨空法師多元文化理念及國際參訪等相關資訊。敬請諸位同修將此網址廣為流通給外國同修,讓他們更有機緣認識佛教,功德無量!

淨空法師專集大陸鏡像站網址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記憶。大陸地區同修可以就近訪問這個網站。若同修於瀏覽中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信告知,請至[email protected]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佛陀教育雜誌由華藏淨宗學會網路講記組恭製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