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昆山周梦颜安士氏述/民国蓬岛思尼子新译
印造经文。
【发明】虽然有美好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高的真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世上最容易失去的是人身,最难听到的是佛法。如来如果不出现在这个世间,那么天上人间就像是漫长的黑夜,不只普通人局限于自己所看到的,即使是读书人也拘泥于自己所听到的。抬头看天空,以为只有太阳和月亮,却不知道还有无穷无尽的国土。以为最初人类是肇始于盘古,却不知道在久远劫以来,已经经过无量劫时间。天帝天仙,就以为是至高无上,却不知道他是轮回在六道,还是与凡夫一样。人死之后,就以为形体灭绝,神识就消散,却不知道一点灵性的光辉,生生世世都不会昏暗。父母眷属死亡以后,就认为没有办法挽回,哪里知道得到这个佛法,即使经过千生万劫,自然会有酬报、补偿的方法。好人坎坷、恶人如意,就说天道难以依靠,哪里知道这是前世业力所招来的,一点都不会有差错。如来的教典是多么地深广啊!真是所谓渡海的慈航、暗路的宝灯、婴儿的乳母、荒年的稻粱呀!难怪阿难结集经典的时候,梵王和帝释都为他撑起彩旗宝盖,四大天王都为他捧着高座的四足,哪里是世间的普通书籍可以相比的!印制佛教经书能够停止吗?
⊙世尊在无量劫以前,为求佛法而舍弃身命。有时为了求得一句一偈,或者割舍王位,或者离弃妻子,没有做不到的事。这原是因为像甘露般的法门,不能够长久出现在世间(所以必须把握)罢了!世间人不了解,往往轻视佛经,他哪里知道再过二、三千年之后,想要再得到一片纸、一个字,已经是不可能了呢?《法灭尽经》说:“佛法将要消灭的时候,比丘所穿的袈裟自然变成白色。”何况是三藏教典呢?(《楞严经》最先消失,《弥陀经》最后灭)从此以后,必须再经过八百八十万六千多年(前面八百四十万六千余年,应当是在第九小劫内算;后面四十万年,应当是在第十小劫内算),然后弥勒菩萨才从兜率天宫下生成佛,这个世间才会再有佛法(贤劫第五佛)(1)。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共四个小劫都没有佛(人寿一减一增是一个小劫,每一个小劫是一千六百八十万年)。到了第十五小劫师子佛出世以后,相继成佛的共有九百九十三尊,可说是最盛时期。而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四个小劫又没有佛。等到第二十小劫,楼至如来(即韦驮菩萨)出世之后,这时一千佛的数目才圆满,娑婆世界也就坏了。从此以后,再经过六十小劫(二十小劫世界坏,二十小劫世界空,又过二十小劫,未来星宿劫的世界又形成了),才有日光如来出世(这是未来星宿劫的第一尊佛)。因为佛法难逢到了这种程度,我们有幸生在有佛法的时代,哪能入宝山却空手(没有收获)而归呢?
(1)根据佛经之记载,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是一万二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现在过了三千年,佛法住世还有九千年。释迦牟尼佛入灭之后,必须再经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人寿八万岁时,弥勒菩萨才会从“兜率天”下生人间成佛,这时世间才会再有佛法。而在这段期间,弥勒菩萨纵然示现于世间,救度有缘的众生,也绝对不会泄露自己的身分!假如身分曝光了,就须立即圆寂,绝对不会继续留在世间。这是诸佛菩萨在中国示现的共同惯例与原则。假如有人说自己是某佛菩萨再来,却又没有立即圆寂,这绝对是欺骗人的。现今末法时期,自称是某佛菩萨再来,或者说自己已经证到某种果位,种种妖言惑众的现象特别多,想要修行的人应当谨慎、明察,必须“以法为师”、“以戒为师”,以佛教《大藏经》作为修学依据,以免受人蛊惑,误陷邪说罗网,而遭受苦报。
⊙北俱卢洲的人,寿命都有一千岁,想衣服就得到衣服,想食物就得到食物。眼睛看不到忧愁的状况,耳朵听不到争夺的声音。和唐尧、虞舜三代相比,还胜过百千倍。从世俗的眼光来看,以为是非常兴盛的时代了,但还是列在八难(2)中的原因,因为他们只是享受痴福(前世所修的只是痴福),不相信佛法僧三宝,不知道有出离世间的佛法罢了!(韦驮菩萨不能感化这一洲的人,所以只是称为三洲感应)因此,我读到有人焚毁经书的句子,就忍不住生出怜悯之心。
(2)八难:八个见闻佛法有障碍的地方和情形,即:地狱、饿鬼、畜生、北俱卢洲、无想天、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这当中的地狱、饿鬼、畜生是属于三恶道,因为业障太重,所以很难见闻佛法。北俱卢洲的人虽然福分很大,但不晓得佛法,因此不能了生脱死。无想天是外道修无想定而往生的地方,那里的人也不能了生脱死。瞎子、聋子、哑子因为受到业障所隔,自然见闻不到佛法。世智辩聪是世间人仗着小聪明的人,不肯虚心修行,甚至还会毁谤佛法。出生在佛出世之前或涅槃之后,都见不到佛和听不到佛法。
【下附征事】
龙求斋法
从前有一个守园的人为国王看守园林,在水池边获得一个美好的果子,是世间所稀有的,于是把它献给国王。国王竟然命令他天天都要送来,否则就要处以死罪。守园人大为恐惧,就呼叫上天申诉冤屈。水池里住了一个龙王,变作人的样子,用金盘盛着果子来安慰他说:“你不必忧愁,可以将这个果子献给国王,我只要求能满足我的一个愿望:从前迦叶佛(这是释迦牟尼佛以前的佛,在人寿二万岁时示现成佛)涅槃之后,我和大王一同求受八关斋戒,大王如理如法受持斋戒,过了中午就不再饮食,所以今世投生做了国王。我接受他人诱劝,过了中午竟然还饮食,因此堕落为龙。我现在还想得到这个斋戒法,广泛推行,劝化众生。国王如果尽速将斋戒法送来给我,我就会保护你们的国家,否则我就要让你们的国家淹没。”然而这时刚好是没有佛法的时代,哪里还会有八关斋法呢?国王非常地忧愁。当时有一个大臣的父亲告诉儿子说:“我们家大厅的梁柱上常常放出光明,可以把它劈开来看看。”大臣就遵照父亲的话去做,果然得到两卷佛经,一本是《十二因缘经》,一本是《八关斋法》。于是就将经卷献给国王,国王大为欢喜,就送给龙王。龙王就和五百龙子共同修持斋戒法,后来命终都投生到忉利天。
八关斋法
一、不杀生:凡是有生命的都不能杀害。
二、不偷盗:物品若不是自己的,别人并没有送给我,就不能私自取用。
三、不淫欲:在家五戒只是制定不能有夫妻之外的男女关系,但在受八关斋戒的日子里,连夫妻间的淫欲也要断除。
四、不妄语: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要一致,一点都没有虚假。
五、不饮酒:酒会乱人心性,喝了容易造作各种过失。
六、不着香花鬘,不香涂身:为了去除贪爱之心,所以头上不插香花,身上不施脂粉,来装饰自己。
七、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倡伎即是琴、瑟、箫、管等乐器。自己去观听,就会妨碍、破坏道心。
八、不坐高广大床:恐怕生起贪恋之心,以及放纵自己之故。
九、不非时食:不是饮食的时间却还要饮食,心神就容易昏沉。
前八条是“戒”,最后一条叫做“斋”。关是关闭的意思,斋是整齐划一的意思。用前面八条戒来关闭各种恶事,用后面一条的斋让神志清朗,正念分明。不非时食,是指过了日中就不再饮食。这是佛陀让在家人受出家人的戒律,方便让世人种植出世间的善根。因为在家人既然有妻室,就不容易断除淫欲;各人都有职业,不容易做到不非时食,所以八关斋戒的期限只是一天一夜。是说从今天早晨求受,到明天天亮就算圆满。想要多多受持,应当天天求受。其他的各种戒律都是以尽此一生为一期,惟独这个戒是以一天一夜为期限。如果能够发起菩提心,持戒清净,还能往生西方,何况是生天!假如不能如理如法受持,那就只是成为虚名而已。受戒时应该请比丘在佛前讲述戒条;如果没有比丘,则可在佛像前自己陈述受戒;若没有佛像,对着佛经也是可以。如果是有比丘,却不肯请求授戒,而还自己在佛前自说受戒,便是轻慢佛法、轻慢僧人,所得到的利益就随着这种轻慢心而减少。无论是没有受戒,以及已经受了五戒、菩萨戒的人,都可以求受八关斋戒,因为它是属于加行的戒。
写经脱苦【法苑珠林】
唐高宗龙朔三年,长安刘公信的岳母去世,不久,他的妻子陈氏也突然死亡,看见她母亲在石门内受尽种种痛苦,哀告女儿说:“赶快替我写《法华经》一部,就可以免罪了。”话一说完,石门就关闭了,陈氏随即苏醒,对她丈夫陈述这件事情。丈夫就请妹夫赵师子写经。赵用已经写好的《法华经》一部,交付给刘公信去装潢裱褙。由于这本经书原本是姓范的人出钱写的,但刘实际上并不知道。不久,陈氏又梦见她母亲来索取经书,女儿说已经写好了,母亲哭着说:“我正是因为这本经而转受其他痛苦。这本经原来是姓范的人所修的福,怎能夺来当作自己的功劳呢?”陈氏醒来之后就去询问这件事情,范氏果然曾经出钱二百元,于是另外再写一部经来作为供养。
【按】扬州有一位严恭的人,在陈朝大建初年写《法华经》流通。当时有一个宫亭湖庙的神明托梦给商人,要将庙中的财物都送到严恭那里,作为写经的费用。又有一天,严恭到街市买纸,还缺少三千文钱,忽然看见街上有一个人拿着三千文来付给他,说:“帮您买纸。”说完就不见了。隋朝末年,盗贼到了江都,都互相地告诫,不能去侵犯“严法华”,所以里民活下来的人很多。到了唐朝末年,严家还是不停地写经。既然如此,那么经文必须印制,连神明也都知道啊!
枕经失荐【感应篇注疏】
颖上人高天佑,伙同两位读书人到江宁去应考,听说鸡鸣山的守源禅师很有道行,就一起去向他请益。禅师说:“两位都会考中,只有高君不能,因为他误用《楞严经》作枕头罢了!”高天佑非常惊讶,想了很久,才知道书箱中有《楞严经》,睡觉的时候没有取出来,就用它来作枕头罢了!等到发榜,禅师的话果然应验。
【按】也许有人会怀疑,一切书籍都应该要重视,为什么只是推崇佛典呢?殊不知文字虽然相同,但如来的大法能够普遍利益众生,一切天龙八部都是信受奉行,本来就不是一般书籍可以相比的。譬如皇帝的敕命,不应当和普通文牒同等看待。
⊙轻慢的人得到这种果报,那么印制经书的人,功德就可想而知了。
>>续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