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要把每一天都看作最後的一天,
天天想到我就要死了,還有什麼事情比念佛重要。

 
 
   
  本期專欄:生命的起源
  本期內容簡介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214)
  印光大師開示:評修持各法
  倫理道德:要恢復傳統文化,要先恢復孝道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54)
  心得交流:淨真同學的學佛心得
  答疑解惑
  網路講座:淨空老和尚網路首播
  法寶流通
  信息交流
我要訂閱/取消 雜誌下載 學佛問題 2018.3.1 星期四 Vol. 489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內容如下:

  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宇宙是怎麼來的?生命是怎麼來的?這個地方所講的生命,不只是我們這個世間所謂的生命。請看本期專欄

  佛法承認有命運,然不承認宿命論。命是自己造的,命也可以自己改。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

最新訊息:下載APP2017/12/14嚴正聲明嚴正聲明Facebook

  目前發現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費信箱,會被isp當作廣告信擋掉或移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請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無收雜誌建議使用其他Email信箱訂閱,謝謝!

 
本期專欄:生命的起源
 
 

  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宇宙是怎麼來的?生命是怎麼來的?這個地方所講的生命,不只是我們這個世間所謂的生命,而是包括了九法界的有情眾生和無情眾生。有情眾生,這是有生命的,他們從哪裡來?無情是講依報的環境,我們的生活環境、山河大地,所謂的物質環境它從哪裡來的?

一、世間的學術探討與宗教見證

  現在有一些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他們在探討宇宙的來源,這個星球的形成、生命的起源,然後再講到一切動物植物、生物的起源,最後想到芸芸眾生,「我」從哪裡來的?有幾個人真正能夠認識自己、明瞭自己?我們這一生生到這個世間來,到底是什麼原因來的?來到這個世間幹什麼?將來以後又到哪裡去?

  1.科學與哲學的推論和探測

  科學、哲學,必須要有現象才能探測得到,我們講的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科學跟哲學都有辦法去探測到。可是自性、本性不是物質現象,也不是自然現象,也不是心理現象,所以它探不到。又有一種說法是宇宙的起源是大爆炸。大爆炸講不通,疑問很多。

  最近三十年的科學有很大的發展,物質現象被解破了。繼德國普朗克物質分析,發現原子後,科學家們繼續不斷再分,把原子分開,發現原子是電子、原子核、中子組成。再將原子核分,電子分,中子分,愈分愈多,科學名詞統稱為基本粒子。基本粒子再分變成誇克,基本粒子幾十種,誇克也有上百種的樣子。最後再分,發現微中子。微中子,最小的這個中子,它的體積多大?一百億個微中子聚集在一起,它的體積等於一個電子。這個微中子,再一分就沒有了,物質沒有了,發現的是什麼?是念頭波動的現象。這個發現可了不起,證明什麼?證明物質是假的,物質是念頭變現出來的。念頭從哪裡來的?是突然生出來,沒有理由,但是很快它就消失了。這個現象正是佛經上說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科學家發現了,這個非常了不起。

  2.宗教家定中之見證

  古代的宗教家是用禪定的功夫,比現代科學家用的這些儀器高明太多。他們用禪定的功夫,能夠突破時空的障礙,可以回到過去,也可以進入到未來。定中現量境界,幾乎可以說是百分之百的正確。

  譬如印度婆羅門教裡面講的冥諦,他們用禪定的功夫,突破了時空的界限,親證六道輪回,不是推想的,是親證的。畜生、餓鬼、地獄,他去過;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他也去過,所以對於六道裡面的狀況,他非常清楚,他的功力達到非想非非想處天,不能再突破了,於是把這個境界稱為冥諦,稱這個境界為宇宙的根源、生命的起源,也是非常難得!

二、佛法究竟圓滿的證知

  生命的起源,不是神造的,不是上帝造的,是有一個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的本體,哲學裡面所講宇宙萬有的本體。本體真有,而雖然真有,但看不見、聽不到、接觸不到,眼耳鼻舌身意想都想不到,它真有。在哪裡?遍一切處,遍一切時,它就在我們現前,我們就是不知道。這是本體,這叫真如自性。

  佛在菩提樹下成正覺時就說明了。那個時候釋迦牟尼佛三十歲,菩提樹下大徹大悟,將他覺悟的境界詳詳細細說出來,這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的三昧就是如來不思議境界,如來不思議境界就是《華嚴經》,這個裡面把整個宇宙性相、因果、理事,統統說清楚、說明白,就是因為最初的一念不覺。

  為什麼會有一念不覺?什麼原因一念不覺?一念不覺沒有原因,一念不覺裡頭沒有時間,一念不覺裡頭也沒有空間,這愈說愈玄了,可這是事實真相。所以一念不覺,佛把它稱作無明。明是自性,自性的本來面目、本來的樣子是光明,所以佛法裡又稱這叫大光明藏,常寂光淨土,那就是自性。一念不覺,這個明就失掉,就變成無明,它本來是明的,因為心動了,現在無明了。

  心是我們的根,識是我們的本,性識是真的,絕對真實。賢首國師在《妄盡還源觀》的第一段就告訴我們,宇宙萬有、生命以及我從哪裡來的,都是從這個心所生,從這個心所現。所謂「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楞嚴經》、《圓覺經》裡面也說「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這個無明就是阿賴耶、就是三細相,六粗相就變成十法界依正莊嚴,我們自己這個生命跟宇宙是同時起源。

  那麼我們怎樣能見到宇宙的本體?徹底明瞭,放下起心動念,放下分別,放下執著,你就見到了。為什麼?放下之後真心就現前,真心是真的,不生不滅,遍一切處、遍一切時,無時無處不在,我們就是看不到它、想不到它,因為我們想那個心是妄心,妄心對內的極限就是阿賴耶,真心緣不到,所以必須得放下。徹底的放下會在佛的境界裡面,什麼都看到,看到宇宙萬法的源起、看到生命的起源、看到自性怎麼迷的,看到這些迷惑的眾生如何回頭再修行,回歸自性,統統都看到了。

  我們生命的起源本來是零極限,從零極限不覺,迷失了方向,將來回頭,回到零極限,就是究竟圓滿。

  ——恭錄自空老和尚講演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214)
 

5.此「大千世界、三十二相」兩節,合而觀之,妙義無窮。果能於此悉心體會,可於般若要旨,渙然洞然也。下明其義。

  『此「大千世界、三十二相」兩節』,此兩節經文,『合而觀之,妙義無窮』。諸位細細領會,應可以體會一分二分,真正是妙義無盡。『果能於此悉心體會,可於般若要旨,渙然洞然也』。佛在此經時時處處提醒我們,受持讀誦四句偈。四句偈是指任何四句。任何四句都是妙義重重,無有窮盡。《金剛經》要不如是領會,實在辜負世尊,辜負羅什大師的翻譯,辜負歷代祖師大德的承傳。『下明其義』,妙義無窮!

6.約眾生以明。世界終為塵境,取著則心不清淨,心不淨則土不淨,豈能了生死出輪迴。應身是法身如來所現之相,為眾說法,欲令眾生,皆證本具法身。倘眾生取著此應身之相,便不能見性矣。

  『約眾生以明』,就眾生而言,『世界終為塵境』。「世界」就是我們生存在世間的物質環境。『取著則心不清淨』。在物質環境裡,若取,若執著,心就不清淨。「取」就是求的意思。譬如,我們總想改善物質生活環境,總想把生活品質提升。人一生的物質享受,是命裡注定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命裡沒有的,怎麼求得到;命裡有的,不求也來,何必打妄想,何必求。如此淺顯的道理,要是真正透徹明白,我們的心就清淨。

  佛法承認有命運,然不承認宿命論。命是自己造的,命也可以自己改,只要懂理論方法,如理如法就能改造命運,創造命運。若真的懂得佛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創造永恆的命運,永遠不死,此生真的就了生死,圓滿成佛。所以,相決定不能取。財富從布施得來的。有人很有福報,錢財來得很容易,日子過得很自在;有人賺錢賺得很辛苦。原因是有人布施很歡喜,果報就來得容易。有人雖然布施,是看到人家布施,也跟著布施,布施後又後悔,他將來也能得財富,但賺得很辛苦。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何不痛痛快快,何必要那麼辛苦!辛苦施出去,還是辛苦得來。如果懂得此理,自然就知道如何做。

  無論做什麼事,歡歡喜喜、快快樂樂、誠心誠意做,熱心去做,主動去做,果報不可思議。了凡先生全家斷惡修善,他的果報不必到來生,三、五年之後就現前,實在非常快速。現前,真正肯修之人,我相信果報之快速超過了凡先生。因為現代幾乎人人都有機會修大福報,從前沒有機會。譬如,了凡先生發願做一萬件善事,他當了縣官,看到老百姓繳田賦,納稅太重,他減稅。這一減稅,全縣多少萬人都得好處。他這一件好事就把一萬件善事圓滿了,不可思議!現在借重科技的發達,像這樣的大善幾乎人人都能修。一切善中印經是大善,做一萬條善事,印一萬本經書在今天不難;做一萬個錄音帶送人不難,比從前真的方便多了。這樣得的是法益,功德超過了凡先生。了凡先生教人得的利益是財布施。今天我們在佛門修法布施,功德殊勝就像佛在經上講的,真的是無量無邊。

  『心不淨則土不淨,豈能了生死出輪迴』,此段經文對我們用功很重要。用功之所以不得力,原因是放不下。放不下的原因,是沒有看破,亦即是不清楚宇宙人生之真相。果然明瞭,即是看破了;看破之後,不必別人勸,自然就會放下。

  

  >>續載中……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師開示:評修持各法
 

  佛為九法界眾生說,吾人何可不自量,而專主於最勝者觀乎。丈六八尺,佛已為我輩說過矣。下品將墮地獄之前,大開持名之法。是觀經仍以持名為最要之行。無量壽,詳說佛誓及與淨相,是為依小本修者之要訣。由有此二經,則知小本之文,但攝要耳。是知雖依小本,不得以二本作不關緊要而忽之。至於修持,果真至誠,於一瞻一禮一稱名,皆可消無量罪,增無量福。非一定須作麼修方可耳。心地清淨,聖境現前,乃得我固有。何可如貧兒拾金,作極喜顛狀。既有此狀,完全是凡情氣概。若不省察,難免著魔。(續)復濟善師書

 
倫理道德:要恢復傳統文化,要先恢復孝道
  
 

  佛法傳到中國,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很深的影響,那就是佛法的根跟我們傳統的根是一樣的,是孝道。佛法是師道,傳統文化也是師道,師道一定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沒有孝道就沒有師道。所以要恢復傳統的東西,要先恢復孝道。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是中國千萬年傳統的核心,要認真努力做,要從自己做起,自己沒有做到,不能影響別人。我們這個小講堂,供養有母親的照片、有老師的照片,上下課,我都給他們行禮,父母跟老師都不在了。老師們當年在世,我出國講經教學,回來一定去看看他們,給他們做報告,請老師指教。

  古人,讀書明理的人,一般大眾也不例外,終身慕父母,終身懷念老師,老師的兒女跟自己兄弟一樣,要盡心盡力照顧。現在人不講求這些,現在自己親兄弟都沒有辦法、都不相讓,為財產上法庭,這什麼話!這給父母帶來羞辱,怎麼可以這樣做法?這大不孝!同胞的兄弟姐妹為爭財產上法庭。所以孝道沒有,師道就沒有。師道沒有了,就是剛才所說的,真正好的老師消失了,這是社會最重大的損失。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教育是文化的生機,沒有教育,文化就沒落,這個種族會滅亡。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二六0集)2013/4/11 檔名:02-040-0260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54)
  
 

清朝崑山周夢顏安士氏述/民國蓬島思尼子新譯

或買物而放生。

【發明】王法懲治罪人,不能超過殺戮以外;父母愛護子女,不能超過保全生命之外。由此可知,天下最壞的事只有殺害生命,而天下最好的事就惟有放生了。禽獸和人類,形體雖然不同,但知覺實際上是一樣的。看到禽獸被捕捉的時候,害怕得逃走、哀叫,跳過圍牆、登上屋頂,和我們人類正當被官兵捕殺的時候,父母徬徨而不知如何處理,妻子走投無路,是相同或不相同?看牠們被殺的時候,每當宰殺一隻雞,那麼所有的雞都會害怕得啼叫著;屠殺一頭豬,那麼其他的豬就不吃東西。這和我們人類遇到搶劫、屠城的時候,親眼看見父母受傷殘廢,看到妻子身體被支解,是相同或不相同?看牠們被宰割的狀況,有的五臟已經挖出來,而嘴還在吐氣;有的咽喉已經砍斷,而眼睛還沒有完全閉上。這和我們人類正當臨命終時的狀況,痛苦疲乏,點頭久視,是相同或不相同?這時若是忍心殺害牠們,牠們心裡的怨恨會是怎麼樣呢?這時若是買來放生,牠們心中的感激又是如何呢?

☉放生不能有固定的日期,這是恐怕別人因為我要買物放生,就會事先去採購、捕捉生物。放生不應該有固定的場所,這是恐怕別人等我放生之後,隨即又去偷抓。放生不要侷限於固定的生物,不論生命的大小都應該救濟。

☉我們崑山地區的放生會,只有清涼庵辦得最好。因為他們剛創立時,善友們先捐出一百金,儲存到典鋪裡面,每個月收取利息作為放生經費。而在放生的四、五天之前,又各別發出通知單給參加的會友,到時候零零碎碎地再湊集一些,並不單單只是靠利息。這是能夠長久施行而不衰敗的主要原因!放生那一天,各自讀誦《華嚴經》五卷,香燭工資由三人平均分擔。正是「大家同心合力,就容易把事情辦成功」,這是其他地方可以效法的。

【下附徵事】

 放(1)放兒【法苑珠林】

  晉朝的杜永平,是梓潼涪江地區的人,家境非常富裕,有一個十歲的兒子,名叫天保,他非常疼愛這個兒子。太元三年,兒子突然死亡。沒有多久,家中的母豬生下五頭小豬,其中一隻長得最肥,準備殺牠來作為贈送官員的禮品。有一位比丘忽然告訴杜永平說:「這頭小豬是你的兒子,為何離開一百多天就把他忘記了呢?」說完,只聞到香氣整天未散。於是放了這頭小豬,憐惜而繼續飼養牠。

 (1)同「豚」,小豬。

【按】佛說:有生命的動物,有時大多是自己過去世的父母六親眷屬。讀書人不能察覺,認為怎麼忍心做這種想法,獨獨不能念及做這種想法尚且不忍心,難道殺牠來吃反而能夠忍得下心嗎?這種說法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未能仔細思量罷了!

 賣豬賣子【冥報記】

  隋朝大業八年,宜州人皇甫遷曾經偷竊母親六十文錢,母親找不到錢,全家人都遭到鞭打。第二年皇甫遷死亡,投胎到家裡的豬腹之中,當小豬稍微長大,賣到遠村的社主(2)家裡,獲得六百文錢。當天晚上,遷的妻子才剛睡著,就夢到豬說:「我是妳的丈夫,因為偷取母親的六十文錢,拖累全家受到拷打,死後被罰為豬身,沒想到被妳賣掉,希望妳儘快贖我回來,要是稍微遲緩,就要被宰殺了!」妻子醒來之後還不大相信,一會兒又睡著,又作了先前的夢,情況變得更加迫切。於是她就披上衣服起床,去敲婆婆的房門,而婆婆也已經起床很久;兩人各自述說所夢到的事,而夢境竟然相同。這時已經是半夜了,但社主家還有三十里遠。他母親恐怕社主不肯讓他們贖回,就以一千二百文錢,命大兒子和遷的兒子一同前往。社主因為祭祀日期已經接近,就堅決拒絕,不肯答應。兩人連夜央求有勢力的人強行贖回,社主才把豬放回。途中經過空曠的地方,哥哥就對著豬說:「你如果真的是我弟弟,可以先行回去。」豬就先走回家。以後鄰里都嘲笑他們,子女感到羞愧,就私下對豬說:「父親變成這個模樣,連累兒女怎麼見人?父親一向和徐某關係深厚,何不到他家去,我們按時送食物就可以了。」豬聽了之後,傷心得鼻涕和眼淚都一齊流出,搖著尾巴,竟然往徐家去了。兩地相距有四十里路。大業十一年,豬就死在徐家。

 (2)社主:祭祀社神(土地神)的主持人。

【按】改頭換面以後,全家人就不認識了,所以六親(3)的關係,終究都是一場空。

 (3)六親:父、母、兄、弟、妻、子。或作:父、子、兄、弟、夫、婦。

 

  >>續載中……

 
心得交流:淨真同學的學佛心得
 

標題:和諧世界從心做起

  心大容大,心平氣和,家和萬事興,闔家歡樂。這些都是國人喜愛的吉祥話語。

  近日網紅某大學教授提出「朋友無用論」。一時紅遍大江南北。初看題目我駭然了,細讀之才幡然醒悟。這位教授的觀點是:朋友是無功利之用的。

  人做事都有條件,都有功利心,任何事和人(包括交朋友),首先要考慮朋友對我是否有用?甚至於對佛菩薩也是如此,舉例說:「無事不登三寶殿、臨時抱佛腳」。三寶殿是供奉佛菩薩的地方,有事相求才登殿;同樣有事相求才抱佛的腳……

  看完我心潮澎湃了很久,既感慨於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被現在亂象、無底線模糊的心境恍惚了。我的心抽搐、悸動。我怎麼了?你怎麼了?我們怎麼了?圍繞我們的世界怎麼了?

  古代有一則故事說,某大官指著熙熙攘攘進出城門的人群問大家看見了什麼?無人能答對。正確答案是:利害。

  人的本能都想趨利避害,本心都是利己主義。利益自己就會損人,損害別人的利益;利益自己的小團體就會傷害大眾的利益;利益自己的國家、種族就會傷害別的國家、種族。怎麼能共贏、不傷害、不殺戮,怎麼能共處同一個地球或同一個星系中,怎麼營造一個和諧的世界和時空?

  晉商在歷史上佔據了奪目的一頁。我在晉商身上只記住了一句話:義能克利。這就如我第一次讀到『人能勝天』這個詞語的震撼等量。利是人最難捨的,義卻能折服利。通俗說每個稚嫩的、幼小的事物能茁壯成長都是有好的環境。俗稱有貴人相助。有比你厲害、比你強大的人從精神上指導了你,從經濟上支持幫助了你,捨棄了他自己的時間、金錢,讓給了你、花費在了你身上,讓你受益了。你也應該隨順這樣做,好的循環是良性的、和諧的世界。

  蘇格拉底帶學生來到一望無垠的草原上,每人分一塊地,看誰想到辦法讓地裡不長草?只有一個學生辦到了——那就是種滿小麥。你的內心是怎樣的?你用什麼樣的心對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反射的就是你的內心。

  現實社會超大信息量如洪水猛獸吞噬著我們的身心,可憐可歎芸芸眾生,身在熱水不知疼痛。每一次的變革、改革,都是我們親身體驗的,我們小時候45歲的非幹部女性都可退休,我們都50歲了,可還不知正在改革的延期退休計畫到什麼時候啊?小時候大家都租住在公房裡,每家都是三大件手錶、自行車和半導體收音機。誰和誰都一樣,差不到哪裡。現在和我同齡的人都在九霄雲外的天上……我們都焦慮、緊張不安,沒有一刻能安定下來,我們的內心引動外面世界的暴風雪、地震、森林大火、泥石流、雪崩、飛機失聯、郵輪相撞、貨幣戰爭……悲慘事件無孔不入、無處不在!

  要想吉祥和諧,只有內心安定,人人和諧相處,世界才能太平,好事不如無事。

  (文章來源「佛陀教育網路學院-淨真同學」)

 
答疑解惑
 

問:袁了凡先生斷惡修善,廣修福德,是改造命運的典範。而梁武帝是佛門的大護法,也是廣修福德,而且提倡素食,影響更加久遠,為何反而餓死台城且亡國?更使韓愈以此為理由,反對皇帝提倡佛法。梁武帝福德這麼大,怎麼能夠沒有改變命運?

答:達摩祖師跟他見了面,他問達摩祖師,他做的這麼多事情,有多大的功德?達摩祖師告訴他,「並無功德」。為什麼並無功德?著相求福,要懂這個道理。功德是什麼?功德是離相。這個道理大乘教裡講得很多,離一切相都是功德,無論做了多少好事,全是功德;著相,全是福德不是功德。福德,你看六祖在《壇經》上講的,講什麼?生死大事,「此事福不能救」。福報沒有辦法改造你的命運,功德能改。

  了凡先生所修的,《俞淨意遇灶神記》所修的,跟梁武帝不一樣,他們不求人間富貴,尤其是《俞淨意遇灶神記》。你看當時,那時候的人,這名利都現前,他覺得人間完全看破,他統統不要,回家去養老,教下一代,這正確,名利統統捨掉。了凡先生給這個社會、給我們一個非常好的典範。所以說因果報應裡面很複雜,因,《了凡四訓》裡面講的八種,這個善事有真的、有假的,有偏的、有圓的,有邪的、有正的,他講了八個。你的發心,你跟他那個一對,你就曉得你是不是真的純正?這很要緊,這裡面不能夠夾雜,夾雜就麻煩。

問:師父說過,若犯偷盜三寶常住物的重罪,雖然佛都不能救,但自己能救自己。請問以下懺悔方式是否能救自己?從此以後不再造,發露懺悔,償還所偷盜的物品,護持道場,不起絲毫佔別人便宜的念頭,改過自新,斷惡修善,老實念佛,求生淨土。

答:如果你真正能這樣做到,那你的業障就懺悔盡,這確實是決定往生的。

問:老法師在「弘法與護法」的開示中提到,對於覺者,世法也是佛法;對於迷者,佛法也是世法。請問覺的標準為何?當我們還沒有覺的時候,我們所學的如《十善業道經》、《無量壽經》是否為世間法?

答:覺跟迷真正的標準,《華嚴經》上講得最透徹,你真正把執著放下,你有小乘的覺悟;分別放下,這是大乘的覺悟;妄想放下,佛的覺悟。總而言之,你放不下就沒有覺,放不下是在迷,覺了,沒有不放下的,為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大乘教時刻提醒我們的。你知道一場空,你就不必為這個世間操心,也不要為自己這個身體,那是假的。

  佛法裡面講得最好,「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就是因為被妄想分別執著害了。

  你真正能放下,放下,什麼都沒有,好像很苦,看到釋迦牟尼佛一生,三衣一缽,什麼都放下,苦中有樂。他那個樂是身心自在,他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煩惱。來生的樂,那更不必說,來生人家證得的是究竟圓滿的佛果。所以這都是現身為我們說法,我們應當要記住,要認真努力,把這些虛妄不實的東西丟掉,不要再找這些麻煩。

  這是覺跟迷,放下愈多,你智慧就愈往上提升,所以佛經上常講「煩惱輕,智慧長」。 你真正覺悟,就要天天保持,可不能中斷;中斷,「一日暴之,十日寒之」,這收不到效果。天天幹,天天繼續幹,學《十善業道經》、《無量壽經》,你用出世的心學它就是出世法,用世間的心學就是世間法。所以佛經也不是定法。你讀經是求福,念佛是求福,就都變成世間法了。

  (節錄自21-350學佛答問)

 
淨空老和尚網路直播台
 

◎淨空老和尚最近講演資訊,詳細內容請參考網路直播台

 
法寶流通
 

◎淨空老法師講演CD、DV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台灣地區同修索取法寶,請至「華藏淨宗學會弘化網-法寶結緣」。
◎大陸同修請與「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聯絡:[email protected]

 
信息交流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email protected]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成立緣起:我們常常收到各地網路同修來信,皆言及雖有心學佛,卻不知從何學起,應如何聽經學習。又 淨空老和尚的講演有大小性相,各個宗派的經論典籍,法海深廣,初學者不知修學之次第,何者為先,何者為後,以故學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終惰,退悔初心,實為可惜!今佛陀教育網路學院之成立,正是針對上述緣由,將現有網路的文字(教材)與影音(講演畫面)合為一體,如同「網路電視台」,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於學佛者,提供一個方便快捷,隨時隨地不受時空限制的網路修學環境。網路學院一切課程之排列,皆是以 淨空老和尚為澳洲淨宗學院所訂之課程,從初級到高級,從本科到專科的修學次第,也是為實現澳洲淨宗學院將來能真正達到遠距教學的前哨站。今日社會是科技進步、資訊發達的時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揚妙法,闡釋正教,令佛法傳遞無遠弗屆,才將進一步利益更多學人,將般若文海遍及環宇,使一切有緣眾生得佛正法薰習之機會。若有心想修學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參觀訪問。

淨空法師英文網站網址http://www.chinkung.org/,此網站主要以配合 淨空法師的和平之旅,同時接引國外眾生認識佛教。提供 淨空法師多元文化理念及國際參訪等相關資訊。敬請諸位同修將此網址廣為流通給外國同修,讓他們更有機緣認識佛教,功德無量!

淨空法師專集大陸鏡像站網址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記憶。大陸地區同修可以就近訪問這個網站。若同修於瀏覽中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信告知,請至[email protected]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佛陀教育雜誌由華藏淨宗學會網路講記組恭製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