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 儒释道多元文化教育网

佛陀教育网路学院

 
 

海贤老和尚说念佛、成佛是大事,
其他都是假的,所以要统统放下。

 
 
   
  本期专栏:善学佛法与传统文化(上)
  本期内容简介
  经论辑要: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222)
  印光大师开示:评修持各法
  伦理道德:家里头等的大事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新译(62)
  心得交流:子缘同学的学佛心得
  答疑解惑
  网路讲座:净空老和尚网路首播
  法宝流通
  信息交流
我要订阅/取消 杂志下载 学佛问题 2018.7.1 星期日 Vol. 497
 
本期内容简介
 
本期内容如下:

  就学佛而言,首先要了解什么叫做“佛”。“佛”是古印度梵语的音译,意思是智者、觉者。所以学佛就是学做有智慧的人、觉悟的人。请看本期专栏

  ‘佛说般若,本令人依文字、起观照、证实相’。这几句话不是单指此经。如果单指此经,又落到二、三了。世尊一生,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字字都是般若,目的是教我们依文字、起观照。请看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

最新讯息:2018年台湾中元普度消灾祈福三时系念法会开始报名下载APP2017/12/14严正声明严正声明Facebook

  目前发现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费信箱,会被isp当作广告信挡掉或移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请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无收杂志建议使用其他Email信箱订阅,谢谢!

 
本期专栏:善学佛法与传统文化(上)
 
 

一、如何才是善学佛法与传统文化

  就学佛而言,首先要了解什么叫做“佛”。“佛”是古印度梵语的音译,意思是智者、觉者。所以学佛就是学做有智慧的人、觉悟的人;简单的说,就是要做一个明白人。就学习传统文化而言,《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要学做“大人”,也就是要学做圣贤君子,首先要彰明自己本有的光明德性,然后才能亲爱人民,使人民也能够明明德,最后才能达到至善圆满的境界。所以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同样是要做一个明白人。

  怎样才能做个明白人?古代祖师大德常问一句话:“你会么?”如果你会,你就是个明白人;如果你不会,你就是个糊涂人。那么,怎样才算会呢?就是要善学;学习佛法要善学,学习传统文化也要善学。能够善学,你就能得到佛法与传统文化的真正利益,一生幸福、美满、快乐;如果不善学,即使佛法与传统文化这么好,你也可能愈学愈出问题、愈学愈多毛病、愈学愈痛苦。这就好比一帖良药,如果懂得正确的服用方法,你的病很快就能治愈;反之,如果服用的方法错了,可能你的病会愈来愈加重。

  所以问题不在于药,而在于你自己是不是懂得善用。同样的,学佛和学习传统文化学出了问题的人,关键不在于佛法和传统文化,而在于你自己本身不善学,你学错了、学偏了!如何才能善学呢?这包括善听、善思、善言和善行。在佛经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每当有人请法,佛在正式开讲之前,会先嘱咐听众要“谛听,善思念之”。这句话分成三个部分,谛听、善思、念之;这三个部分加以细分,就是善听、善思、善言和善行,这些都做到了就叫善学。

  谛听就是善听,要用心仔细的听,正确的领受佛所说的话。就像孔子讲君子九思当中,就有一项是“听思聪”:听话要听清楚,要听懂话中的含义。如果把话听漏了,或者把意思听错了、理解错误,所谓“依文解义,三世佛冤”,那就很麻烦了,会产生误会与偏差。佛教导的四依法当中有“依义不依语”,听法最重要的是要正确理解其中的意义,而不是执着于语言、文字。

  善思就是如理的思惟、领悟佛所说的道理,这也是八正道当中的“正思惟”。儒家也非常强调,学者必须慎思、明辨。对于佛法与传统文化的理论、事实与因果,都要很理智的分辨清楚。例如,要明辨契理与契机的问题;佛所说的经是针对不同根性的众生而说的,对这一类根性众生这样说,对那一类根性众生那么说,不可互相混淆。众生根性千差万别,所以佛的法门也有种种差别。能够明辨不同法门之间教理的差异,也能明辨它们针对的不同根性,就不至于混淆。

  念之就是修行,这就包括了善言与善行。要把佛所说的道理时时刻刻系念在心里,并且在言语和行为当中体现出来,要修正自己的烦恼习气,正己化人。

二、何谓不善学

  了解正确的做法之后,以下我们就“善听”、“善思”、“善言”和“善行”四部分,列举一些不善学的情况;至少要避免落入这些情况,才能称得上善学。必须了解自己毛病的所在,才能加以改进,顺利提升。

不善听

  有些人听话只听一半,然后就断章取义,没有完整的、正确的理解所讲的含义,以至于产生误会,甚至于造成偏差的行为。例如,有人一听到要万缘放下,就把家里的财产全部都布施掉,弄得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没有着落,造成家庭问题,甚至于演变成社会问题。事实上,我们讲经时讲过多少次,所谓的放下是指心上放下,事上还是要照世间法去做,并不是叫你什么都不要了,这是很大的误会。“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所以事上不能放,世间一切责任与义务都要认真的做好,心里则决定不能染着,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这就对了!印光大师开示净宗学人,应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这样世法与佛法都圆融兼顾,才符合大乘佛法中道的精神。

  又如,我们赞叹海贤老和尚,老和尚不认识字,一生一部经没读过,一部经也没听过,就一句佛号一门深入,念了九十二年,做个好样子给佛门弟子看,让大家增长信心,坚定愿心,像他一样往生净土。有些人听了这些话就断章取义,学习海贤老和尚不识字、不读经、不听经,还批评读经、听经的人不对。这也是不善听,没听懂讲经人的意思,该学的没学到,反而产生了误会,非常可惜!

  有些人刚好相反,听到我们称叹《无量寿经》如何殊胜,能使人生起坚定的信愿行,于是就执着《无量寿经》,认为光念阿弥陀佛不能往生,一定要念《无量寿经》才能往生。还把一些专心念佛的老菩萨都拉来读《无量寿经》,让他们对念佛的信心产生动摇,非得辛辛苦苦的读《无量寿经》不可,这实在是断人法身慧命!我们讲经时一再说到,信心不足的人要读经;如果是已经生起信心的人,经可以不读,一句佛号念到底就够了。现在他却反其道而行之,把已经有信心、正在专心念佛的人拉回来读经,这真是颠倒!本来众生就有不同的根性,有人喜欢听经,有人喜欢读经,有人喜欢拜佛,有人喜欢念佛,不可一概而论。古德说:“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让专心修行的人信心动摇,这是极大的罪过!如果这些老人家往生不了,这笔帐都记在这些人的头上。

  还有人听说为人助念的功德很大,就将病重的人抬到亮光的地方日夜助念,不给病人安静休息的时间。没有睡眠的时间,就没有很好的精神念佛;缺乏睡眠的时间长了,甚至于精神方面都会出问题。这些是好心反而办坏事的例子。

  有人听说助念时不能去碰触亡者,于是就禁止家人去为病重的人服务,不准给他喝水,不准帮助他大小便溺等等,这也是严重的误会。不准碰触他是指在他断气之后,现在病人还没有断气,还有喝水、大小便的需求,只因为你开始助念了,就不准人家去帮助他;做这样的事,这是虐待病人!他身体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就增加了他的痛苦,使他不能专心念佛,所以这些助念的人是在障碍他,不是在帮助他。

  以上这些偏差,往往是因为不善听,没有正确理解讲经人的意思,或是听经不够,听了一部分就以偏概全所造成的。

  >>续载中……

 
经论辑要: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222)
 

17.佛说般若,本令人依文字、起观照、证实相。但恐人存有照觉之智。其下者甚至向名言中觅般若。故特于“奉持”之所以时,曰“般若则非般若”。如此一说,直使奉持者心中不留一字,不沾迹相。真是快刀斩乱麻手段。即此便是金刚般若。

  ‘佛说般若,本令人依文字、起观照、证实相’。这几句话不是单指此经。如果单指此经,又落到二、三了。世尊一生,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字字都是般若,目的是教我们依文字、起观照。佛在世时,依言教,要依释迦牟尼佛的教诲去做。“观照”就是做,要真听话、真照做;然后才能“证实相”,自己才能证得宇宙人生的真相。性相圆融,无碍自在,即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唯佛与大菩萨、法身大士入此境界。在娑婆世界证得法身的人很希有;大部分的众生还是不断搞六道轮回,苦不堪言。佛菩萨可以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可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循规蹈矩,好像事事都很执着。释迦牟尼佛穿衣整整齐齐,表现穿衣的样子;托钵端端正正,不是随便拿着。此是佛大慈大悲,为一切众生作好榜样。我们没有契入这个境界,要守规矩,对自己有好处。断恶修善,虽不出三界,却不堕三恶道。佛事事守规矩,事事守法,严持戒律,是做给众生看的,为别人作好榜样。我们学佛,自己未达解脱境界之前,一定要严持戒律,这样做是自利利他。解脱之后还是严持戒律,则完全是利他。

  ‘但恐人存有照觉之智。其下者甚至向名言中觅般若’,这是错误的。世尊说此段经文,也是防止后来的佛弟子,听了佛开示之后,没有了解真正的义理,错会了佛的意思。大家也常常犯此毛病,所以“愿解如来真实义”很重要。许多人误解如来真实义,曲解如来真实义。佛法殊胜的功德利益,不但得不到,还要造罪业。谤佛、谤法、谤僧。

  如果存有觉照之智,即觉得自己觉悟了,自己明了了,那都错了。错得更离谱的是说般若在《金刚经》里,在《大般若经》里。般若是自己真心本性本来具足的,不在外面。

  ‘故特于“奉持”之所以时,曰“般若则非般若”’此是怕我们以为般若智慧是在《般若经》里,所以佛说“般若则非般若”。此话是防止误会,告诉我们般若不是在《般若经》里;也不能离开《般若经》。

  ‘如此一说,直使奉持者心中不留一字,不沾迹相。真是快刀斩乱麻手段。即此便是金刚般若’,此句显示金刚般若不在文字里,而是释迦牟尼佛所用的方法。诸位若能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就会生智慧。

  “经”也当作镜子讲,其意义很多,《华严》讲十种意义。我们每天照镜子就想到,《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这面镜子是照心的。我们的心对于法相、非法相,对于空、有,是否还有分别执着;若有分别执着即有肮脏东西,要把它洗干净。每天早晚照镜子,就是受持金刚般若波罗密。不如此用功修行,如何能得受用!佛教经典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依正庄严,无一不是般若,无一不是金刚,法法皆然。在一切法里,我们都有高度的警觉,一回头,心就清净了。清净心里就现智慧光明。是故“直使奉持者心中不留一字,不沾迹相”,此即金刚般若。

18.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复能离一切相,行一切法。果能如是奉持,方于世出世法,究竟达其本末边际,谓之‘波罗蜜’。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没有离开一切法。过去我过的是什么日子,现在还是如此过日子;过去我做什么工作,现在还是做这项工作,没有改变,此是“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就跟从前不一样。从前生活、工作着相,现在明白了,生活、工作不着相,就是修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生活工作不着有,心地清净不着空,空有两边都不着,岂不就是佛所讲的“应生无所住心,而行布施”。我们每天生活、工作,就是而行布施。心地清净,不分别、不执着,就是应无所住。此两句何时圆圆满满做到了,就见性了。要在生活里炼,炼到圆融,炼到性相是一不是二,就大澈大悟,明心见性。如果见到一切法,还有二、三,决定没见性,要继续不断努力,向空有两边不着上努力。换言之,就在“应无所住而行布施”上用功夫。“而行布施”是广义,不是狭义的,是指我们整个生活,方是“离一切相”。

  ‘复能离一切相,行一切法’。离一切相是应无所住,行一切法是而行布施。

  ‘果能如是奉持,方于世出世法,究竟达其本末边际,谓之“波罗密”’“本”是指性体;“末”是指现相;“边际”是指作用。《华严经》的经名大、方、广三字表体、相、用。究竟圆满的通达,没有丝毫障碍,即是圆满的见性。圆满是如来果地境界。“波罗密”是功夫达到极处,达到圆满。如何才能达到?“果能如是奉持”。此段经文说,不著名字相、不着言说相、不着境界相(小而微尘,大而世界),不着身相;还要“而行布施”才行。仅仅不着,没有而行布施,就着空了。

  >>续载中……

  (《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讲于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国,华藏讲记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师开示:评修持各法
 

  每日量己之力,念佛并持大悲咒,以为自利利他之据。对一切人,皆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劝。无论出家在家,均以各尽各人职分为事。令一切人,先做世间贤人善人。庶可仗佛慈力,超凡入圣,往生西方也。并不与人说做不到之大话,任人谓己为百无一能之粥饭僧,此其大略也。(三)节录大师自述

 
伦理道德:家里头等的大事
  
 

  有人说世界上四大古文明,其他的三个都没有了,唯独中国还存在,什么原因?二战之前,欧洲有一批学者用这个做命题,认真研究,最后的结论说得很好,大概是中国人重视家庭教育的关系,这个结论非常正确。中国自古以来,教育是家庭负责的,所以它教得好。国家有学校,少,那个学校,那个学校是管考试的。考取之后,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像现在的党校一样,是培养各级干部的,一般教育都是你家庭自己负责任。

  家庭负责,叫私塾,私塾是什么?家庭子弟学校。这一家的家长,小孩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都在,所以办学请老师这是家里头等的大事,关系到我们这个家族的存亡,家族的兴衰,这是家庭最大的事情。家庭开会,去找老师,老师要有德行、要有学问,要能以身作则,要会教学,符合这些条件,恭恭敬敬的请老师到家里来办学。

  开学的这一天,全家这些父老都到了,孩子们也都到了。家长这些父老们,大概曾祖父可能都参加,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大概年岁太老了,将近一百岁,身体要不好他可以不参加。领着这些儿女,要向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非常隆重,把我家的小孩付托给老师,请老师好好管教。老师接受家长这样隆重的礼遇,他要不认真教小孩,他对不起人家父母,他要负责任的。跟现在学校不一样,家长对老师那个尊重的心不相同。

  老师住在这个家庭里头,从前是大家庭,大家庭上上下下人口差不多三百多人,普通家庭,人丁兴旺的有六、七百人。所以小孩多,不教,小孩没有学,那个家庭就会败亡。家庭要兴旺,小孩教得好,家里出人才,兴旺。所以你说家长们请老师是多么的隆重、多么认真,老师认真负责教学。

  文摘恭录—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第三九一集)2013/8/12 档名:02-040-0391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新译(62)
  
 

清朝昆山周梦颜安士氏述/民国蓬岛思尼子新译

勿登山而网禽鸟。

【发明】同样都是有羽毛的动物,但就禽鸟来看鸡鸭,差别就大不相同。因为鸡鸭过去世的罪业较重,所以惹来决定会被杀的果报;禽鸟过去世的罪业较轻,所以不一定会得到被杀的果报。如果上山去网捕禽鸟,这是致使罪业轻的也得到重报,那种罪孽不就是我们所造成的吗?

⊙《梵网经》说:“如果佛弟子看见了动物,心里应当默念:‘你是畜生,应当发菩提心!’如果不这样想的话,就犯了轻垢罪。”那么看见各种禽鸟尚且应当发心救度,若反过来把它们捕抓来吃,这种作法可以吗?

⊙地球上的山林树木,总共有四千五百种鸟类(出自藏经)。虽然羽毛都有所不同,但它们贪生怕死的心理却是一样。它们正是藉着山林来栖息,一旦去捕捉它们,使它们母子离散,所感得的果报也是不轻。

⊙禽鸟的死亡,不是只因为被网捕。网既然不能够使用,那么不应该使用弓箭火枪,以及毁巢取蛋,就更可想而知了。

【下附征事】

 鹦鹉始末【贤愚因缘经】

  舍卫国须达长者家有两只鹦鹉,生性狡猾聪明,能够听懂人说的话。看见比丘来了,会先告诉家人,让他们出来迎送。阿难看见它们,就为它们说苦集灭道的四谛法,这两只鸟听到佛法非常欢喜。鹦鹉栖息在树上,因为过去生造了恶业的缘故,所以被野狸吞食;而由于听闻佛法的缘故,它们的神识投生到四王天。佛说:“这两只鸟结束四王天的寿命以后,会生到忉利天;在忉利天的寿命结束,生到夜摩天;夜摩天的寿命尽了,会生到化乐天;化乐天的寿命尽了,生到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的寿命尽了,还会生到化乐天,以至于四王天。这样往返七次之后,会投生到人道,出家修道,一个名叫昙摩,另一个名叫修昙摩,都证到阿罗汉果。”

【按】虽然听到四谛的道理,仍然被野狸吞食,可知已经确定的业报很难免除;虽然被野狸吞食,最后还是出离三界,可知佛法是必须听闻的。那些要求生净土的人,如果平时精进修持,发大誓愿,不论他今生能否坐脱立亡,纵然是被蛇咬伤、老虎吞食,也不妨碍他往生西方。

 鸽得人身【法苑珠林】

  唐朝并州石壁寺有一位老僧,每天念诵《法华经》和《金刚经》。贞观末年,有鸽子筑巢在他的房子,不久生下两只小鸽子。老僧每天用饭喂它们。后来鸽子都落地摔死,老僧就把它们埋葬。经过十天之后,老僧梦见两个小孩子告诉他说:“我们两个先前犯了小罪过,才投胎作鸽子,最近听到法师诵经,应当脱离鸽子身,投生在某村某姓,过了十个月之后就会出生。”老僧依据他们所说的日期前往探视,那个人家果然生下两个儿子。喊他们鸽儿,这两个婴儿就一齐回答;而在回答过后,过了一年多才会说话。

【按】刚投生天上的人,还能记得前世的事情,等到看见天女,就迷失本心,不再记得了。鸽儿的回答,是刚出生时还没有忘记罢了!

 骨节寸断【昆人目击】

  昆山东关外三里处有一座玉柱塔矗立在江边,上面有很多鸟雀。有个小孩经常上去取它们的蛋,有一天登上塔的最高层,正想毁坏鸟巢,忽然失足坠落。当时有太仓的船只经过,船客亲眼看见小孩从塔檐边缘坠下,总共翻了三、四个筋斗,然后落到地面,寂静无声。走近一看,他的骨头都断成许多小块了(这是康熙二十五、六年所发生的事情)。

  >>续载中……

 
心得交流:子缘同学的学佛心得
 

标题:和谐世界从心做起

  “一切法从心想生”这句话,对学佛人来说太熟悉了。可是,如果把这句话理解透彻,并时时在现实生活当中去观照,那么一定得大受用。对佛法的真实不虚,方能体会一二。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我的疑心病特别重,以至于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那时,我总是怀疑某个同学在背后说我坏话,于是我就生起了担心、恐惧的心理,想着怎么样去证实,怎么样让别人不再背后说我。因为年纪小,想法难免太幼稚,那时的解决方法是,跑到那位同学家,问她有没有说我坏话,然后求她,以后别背后说我……这种情形持续了很久,我也不知道这种病态心理是怎么产生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邻居说了一句话,打消了我的疑虑。他说:“你管不住别人的嘴,只要你别在意就好。”就是这么一句话,却治好了我的心理毛病。

  我读书的时候,没有扎根教育,更多的都是“斗争”、“牺牲”这样的字眼,我们在一张白纸的年龄,无缘接触到老祖宗的教诲,几乎不懂得人生的道理,一路走来,磕磕碰碰、坎坎坷坷,等到痛够了,才知道停下脚步疗伤。庆幸的是,我没有放弃自己,而是在挫折当中反省、总结,找回自己。

  童年错过了传统文化的教育,一路走来很是辛苦。所幸的是,在成年遇到了佛法,正所谓“千年暗室,一灯即明”。

  童年的心理毛病,就是“一切法从心想生”的具体事例。疑心生暗鬼,要去掉这个鬼,首先就要把疑心去掉,罪由心起从心忏,罪性本空,了不可得。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受伤的小孩,我们无视他的存在,不敢直面,而把这个小孩关闭在自己心房最隐秘处,不见天日;随着我们身体的自然长大,这个小孩依然在黑暗中不能成长。这个小孩,时时刻刻都在向我们呼救,需要我们直面他,关爱他,给他温暖。可是,我们却麻木不仁。于是,我们的身心无法同步,不能和谐。我们在不自觉中逃避内心深处的伤痛,因为,我们无法觉知。可是,这个伤痛却时时刻刻牵引着我们,左右着我们,逼迫我们活在往昔的阴影中不能自拔。

  成年以后,疑心的毛病,虽不及童年那样极端,但是阴影还在。无形当中给我带来了很多的障碍。不论在生活和工作当中,总是“疑”字当头,把自己陷于信任和拒绝两个极端,走不出封闭的内心世界。不懂得圆融,不懂得如何与自己相处,总是寻求外界的理解和呵护,一旦事与愿违,就烦恼重重,不仅折磨自己,还折磨亲人。凡事以自我为标准,要求别人,无形当中把自己情绪的主导权拱手让出,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自己的内心得不到片刻安宁。如果遇到逆缘,首先想到的是别人会跟我作对,会给我发难等等,因为有了这些假定,好比是一个战士,穿上盔甲,准备战斗了。

  在如此紧张的心理状态下,整个人是僵硬的,内心是脆弱的,外界的风吹草动,都会变成射向自己的子弹,当然更谈不上理智了。这个时候主宰自己的就是魔。正所谓“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于是方寸大乱。内心的空虚,表现出来的就是无法独处。那时的我总是疲于应付各种饭局和应酬,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等到人去楼空,内心依然是无处安放。

  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不顺和痛苦,源于我们错误的思想,思维不正,见解自然不正,想错了、看错了,行为就造业。以致于在错误的路上越陷越深,与本具的般若心性背道而驰。

  佛陀悲悯苦难众生,为我们说出了事实真相,并为我们指明一条“八正道”,帮助我们在究竟处,对治自身问题的症结。

  世尊问:心有所念,几念几相识耶?弥勒菩萨答: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这就是佛陀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即是《金刚经》上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经典之语句胜过世间所有的心理书籍,帮助我,走出了心理迷云。

  俗话说:尘埃落定。当一个人处于混沌状态的时候,他的心是迷茫的,对人事物的判断是偏执的。好比一瓶浑水,当你不断搅动的时候,水会越来越混。可是,当你安静下来,不去动他的时候,这瓶水自然就沉淀了,呈现的是清澈见底,正所谓心净则土净。

  当我们明了“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道理以后,我们依照正确的思维和见解,反观自照,直面自己,倾听内心的声音,找到自身不和谐的症结所在,正所谓心魔还需心来治。

  如今,我试着放下心理武装,转变疑心疑鬼的思维模式,观念的改变,带来的是身心的转变,整个人从里到外放松了,内心的轻松,不仅体现在言谈举止中,还让周身洋溢着祥和之气。自己感觉舒服了,别人也感觉到了舒服。可以说,这一转变,犹如一盏灯照进了我迷茫无助的内心世界,把我从心浮气躁的陷阱中拯救了出来。这是佛法给我带来的受用,我的内心生起了对佛法以及祖师大德们的无限感恩和崇敬!

  以前,总是言不由衷的去缓和关系,亦或是攀缘。因为不自然,结局肯定是事与愿违,自己也感觉到很别扭。知道那不是真实的自己。如今,我却在无为当中获得了理想状态。这一切看似奇妙,却是“一切法从心想生”的一个实证。把自己做好了,一切就自然了。

  我的一个邻居,对我有积怨,十几年不说话了。我也习惯了这种状态,只是尽量避免碰面。没有想到的是,我们之间的关系会慢慢解冻。近来几次碰面,我感觉得到她散发出来的友好讯息。前不久在楼道遇上,我很自然的问她一声好,她很开心跟我聊了好久。这一切都是在悄无声息中发生,没有刻意,没有期许,于无声处中开出了理解之花……我知道关系的解冻,在于我的改变。这种改变是自己身心的祥和状态,所散发出来的气息。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了佛法的神奇妙用。佛法并非谈玄说妙,其实佛法就是生活,是富贵的生活。我们学习佛法,就是学习过富贵的生活,心中有华严,我们就置身在佛华严的境界。

  我们所看到的森罗万象,都是我们的心变现的,我们的一切感受,来源于我们自己的意识,与外界毫不相干。善与善感,此有故彼有,自他不二。你用善心看世界,世界在微笑,你用恶意看世界,你的生活是四面楚歌。我们的心就是能量场,你散发出去的能量,都会以对等的方式回馈于你。

  这一转身得之不易,真真实实是一个华丽的转身啊!思维的转变带来的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我不再攀缘,不再本着固有的观念去评判人事物,凡事扪心自问,从我做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心理顺了,一切就步入了正确的轨道。

  佛法就是开启我们心灵的一把钥匙,帮助我们与自己和谐,与天地万物和谐。你和谐了,世界就和谐了。

  (文章来源“佛陀教育网路学院-子缘同学”)

 
答疑解惑
 

问:在家里可供万姓祖先牌位吗?

答:可以,我们是这样提倡,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宗,也不要忘记别人的祖宗;我们敬重自己的祖宗,也敬重别人的祖宗,这样子心量自然就扩大。

问:弟子退休后听闻佛法不到十年,某寺院住持请我去当护法。自知条件不足以担当重任,谢绝邀请,请问是否正确?

答:正确。寺院弘护都非常不容易,一定要真正懂得,不懂得,在寺院里很容易做错事,做错事,一定要负因果责任。能够谨慎一点,谢绝,这对你是好事情。如果有愿想护持佛法,多听、多学、多薰习,让自己真正对佛法明白,这个来护持才真正是积功累德。

  佛法在世间的建立,护持的功德超过弘法。护持好比办学校,是校长,是里面的职员。如果没有这些人,弘法的人是教员,教员没地方去教。所以教员一定要依靠学校,一定要依靠校长。佛法能不能住世,责任是在寺院的住持。讲经的法师不可以称和尚,我们就一般称法师。和尚是校长,你是教员、教授,不可以称校长。一个寺庙只有一个和尚,他负责教化一方,续佛慧命、弘法利生是他的责任。他要没有做到,那过失很重;做到的时候,无量无边的功德。和尚自己可以不必讲经,校长不必给学生上课,请老师、请教员,他有权来启请,有权来任命。所以一个寺院就是一个学校,这地方人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他要负很重的责任。

问:弟子年逾七十,深感时间紧迫,希望集中时间精力于听经与读经。但当地寺院很多,时常有热心同修前来游说参加经忏法会及各项活动。弟子坚持不参加,因此疏远了与同修和寺院的关系,如此是否有违广结法缘之旨?应如何善巧方便、圆融处世?敬请慈悲开示。

答:七十岁以上不要参加了,什么都要放下,老实念佛,求生净土;生到净土之后,再跟大家来广结法缘就可以了。结法缘是在自己的心愿,我愿意帮助大家,有这个念头就已经结法缘。结法缘要有能力,如果不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你怎么能度人?这是一定的道理。自己修行要往生,必须要真正做到往生的条件,信愿行,真信切愿,老实念佛。念念不离经教,念念不离佛号,我们的德行基础,不必学也具足。为什么?你对这个世间不再留恋,一切都放下,一心求生净土,这就什么都具足。七十岁再去学《弟子规》、《感应篇》来不及了,干脆老实念佛就算了,这样子能往生。

  (节录自21-352学佛答问)

 
净空老和尚网路直播台
 

◎净空老和尚最近讲演资讯,详细内容请参考网路直播台CN镜像站)。

 
法宝流通
 

◎净空法师讲演音带、DVD及书籍,皆免费结缘,请就近向各地净宗学会索取。
◎台湾地区同修索取法宝,请至“华藏净宗学会弘化网-法宝结缘”。
◎大陆同修若欲索取 净空法师讲演带及法宝,请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联络:[email protected]

 
信息交流
 

佛陀教育网路学院成立缘起:我们常常收到各地网路同修来信,皆言及虽有心学佛,却不知从何学起,应如何听经学习。又 净空老和尚的讲演有大小性相,各个宗派的经论典籍,法海深广,初学者不知修学之次第,何者为先,何者为后,以故学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终惰,退悔初心,实为可惜!今佛陀教育网路学院之成立,正是针对上述缘由,将现有网路的文字(教材)与影音(讲演画面)合为一体,如同“网路电视台”,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于学佛者,提供一个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的网路修学环境。网路学院一切课程之排列,皆是以 净空老和尚为澳洲净宗学院所订之课程,从初级到高级,从本科到专科的修学次第,也是为实现澳洲净宗学院将来能真正达到远距教学的前哨站。今日社会是科技进步、资讯发达的时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扬妙法,阐释正教,令佛法传递无远弗届,才将进一步利益更多学人,将般若文海遍及环宇,使一切有缘众生得佛正法薰习之机会。若有心想修学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网路学院参观访问。

净空法师英文网站网址http://www.chinkung.org/,此网站主要以配合 净空法师的和平之旅,同时接引国外众生认识佛教。提供 净空法师多元文化理念及国际参访等相关资讯。敬请诸位同修将此网址广为流通给外国同修,让他们更有机缘认识佛教,功德无量!

净空法师专集大陆镜像站网址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记忆。大陆地区同修可以就近访问这个网站。若同修于浏览中有发现任何问题,欢迎来信告知,请至[email protected]

 

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佛陀教育杂志由华藏净宗学会网路组恭制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区信义路四段333之1号2楼  电话 : (8862) 2754-7178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