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可以說是人與人所結合而成的一個有機共生體。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共生體裡面的一個細胞,彼此互依互存,形成了一個複雜、不可分割的關係網絡。如同一個生命個體,內部各個細胞間的合作關係愈是密切,這個生命體就會愈加健康,愈具有生命力。一株健康的植物,之所以能夠枝葉繁茂,那是因為它的根、幹、枝、葉中的每一個細胞,都是無私地為整體的生存發展而努力。而連結這些無數細胞的背後力量,追根究柢,其實是一種「彼此一體」的關係。這種關係是自然的,當中沒有絲毫的勉強。如果各個細胞或各個器官之間,彼此互不理會、不願付出、甚至於是彼此競爭、衝突的話,那麼,這個生命勢必很快就會走向終結;因為這種不正常的內部關係,完全違反了大自然的生命之道。由此我們可以推想,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疏遠、冷漠、甚至於產生猜忌、競爭的時候,我們所組成的這個社會共生體,就會很容易喪失生機、產生病態。
其實,關於這種生命內部,以及生命之間的「一體」關係,我們在母親與其嬰孩的互動之中,最容易觀察到。這種親子的互動關係,展現出了人與人之間最具有生命能量的一種連結力。在這種關係中,沒有冷漠、猜疑,沒有自私自利,而只有一種積極利他的「愛心」,以及一種毫無保留的信任。我們可以體會到,倘若缺乏了母親對於嬰孩的那分與生俱來的愛護之情,倘若嬰孩也失去了他對母親那種毫無保留的信任之心的話,那麼,人類必然無法繁衍生存。我們可以感受到,對於生命的延續與發展而言,似乎沒有任何一種生物性的力量,能夠與母親和嬰孩之間所存在的那種天然力量相提並論;此種無與倫比的天然力量,就是愛與信任——無條件的愛心、以及毫無保留的絕對信任。
從這種維繫我們生命的,最原始、最珍貴的自然力量進行省思,我們可以體會到,維繫社會長遠生存的關鍵力量,應當也是「愛」與「信任」。當這兩種力量在社會中愈來愈薄弱的時候,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就會愈來愈脆弱;而當它們近乎完全消失之時,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便會徹底鬆散,經不起一點挑戰。
母親與嬰孩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人類關係最和諧的典範。這個典範對我們而言,非常親切,絕不遙遠。這種關係,我們愈是觀察,就愈會受到感動。和諧關係的最高峰,是「一體」;而我們都何其有幸,經常能夠在那些平凡的母子互動之中,親眼見到這種一體關係的展現。既然,這種純真的愛與信任,可以帶來最美好的和諧,那麼,我們就想到,為了自他關係上的和諧、為了整個地球社會的和諧,我們也應當要去和別人建立一種愛與信任的關係,要讓關愛、寬容,以及信賴,成為我們彼此連結的主軸;這樣,我們就會有希望,能夠為社會找到一條和諧發展的道路。
和諧的內部關係,對於一個社會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著名的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曾經提醒我們,社會內部和諧的喪失,可以讓整個社會失去它應對生存問題的能力。湯氏觀察到,在人類歷史上,每一個文明瓦解的前夕,該文明內部的社會各個階層之間,都會呈現出彼此分裂的狀態。湯氏告訴我們,一個文明衰落的根本原因,與其走向衰落的終極標準,其實就是這種社會內部和諧的喪失。
從湯恩比博士的這些觀察與話語裡,我們可以體會到,「和諧」確實非常重要,「競爭與衝突」卻是十分可怕;前者是生存的跡象,後者則是毀滅的徵兆。因此,我們對此不得不有所警惕。我們談到了母親對於嬰孩的愛,以及嬰孩對於母親那分純真的信賴;其實,信賴亦是源自於沒有分別的愛心,源自於母子之間那種天然的「一體」的關係。因此,我們可以說,愛的連結,是人與人之間最強而有力的一種聯繫,它可以引領我們回歸到生命彼此同源的一體關係,回歸到那種最為純真的彼此信任。
純真的愛心,會生發起各種良善的社會互動、會形成各種堅實、和諧的社會網絡;在這方面,世界各大宗教的經典與歷史,確實為我們帶來了巨大的信心以及更加深刻的反思。
佛陀在經典中,向我們說明了諸佛菩薩是以什麼樣的存心,去幫助眾生。《大乘無量壽經》用一句話,濃縮出聖者們的存心,經文說:「於諸眾生,視若自己」;而這種存心,也正是佛典裡面所說的「大悲為根」!有這種一體慈愛的存心,才能夠得到眾人的信任,才能建立起良善的人際關係,乃至於建造出一個最為和諧安樂的社會。
在前面,我們提到了母親與嬰孩之間那種愛與信任,是人類關係最美好的典範。但是,我們知道,因為後天的習染,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時常會與這種原始的真愛之心漸行漸遠。在這種情形下,我們應該如何去和他人建構起良善和諧的關係,以此來為社會的整體安定貢獻心力?我們相信,在這方面,最終我們還是要回歸到各大宗教經典所教導我們的智慧。
關於這種建立良好關係的方法,我時常都會與大家分享佛陀在經典裡面所教導我們的一套公共關係法,它的名稱叫做「四攝法」。它是與人建立良好關係的四項實際方法,內容依序是「布施」、「愛語」、「利行」以及「同事」。我們多年來團結宗教、團結族群,就是用這四種方法,效果非常卓著,非常實用。
第一條「布施」,是指人與人之間交往時,要多請客、多送禮、多多給予他人無條件的幫助。第二條「愛語」,是指我們要在言語上去關愛他人,要說那些真正愛護對方的言語,讓對方感受到關懷、感受到溫暖。接下來的「利行」,是指要去做對於對方有利益的事,絕不能去做一些損他利己的事。凡所從事,都要以對方的利益為出發點,這一點非常重要。最後一條是「同事」,這是指我們可以歡歡喜喜參與對方的一些日常活動。例如,我們可以多參與、贊助各宗教團體所籌劃的社會救助活動、道德教育活動、宗教教育活動等等。這四項方法,當中有一個關鍵點,那就是,當我們愈是能夠發出真誠心去關愛他人的時候,我們對於這四種方法的落實,就會愈有深度、愈有廣度,效果也會愈加卓著。
人與人之間、族群與族群之間、宗教與宗教之間,都應當要時常往來,建立起良好的感情;倘若彼此壁壘分明,從不往來,那就會容易引發彼此之間的誤解與猜忌,也會容易讓一些野心家有機可乘,從中挑撥是非,造成社會動盪。我們很歡喜,看到圖文巴市為多元宗教與族群之間的溝通、團結,做出了榜樣,這個榜樣,感動了許多崇尚和平的志士仁人,這其中包括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許多大使代表。
希望我們都能夠彼此勉勵,積極落實這些神聖的教導,讓我們自己社會的內部成員,乃至於全世界的所有人們,都能夠彼此緊密相連,彼此信賴,彼此扶持,共創和諧美好的大同世界。
——恭錄自上淨下空老和尚講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