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輕鬆學佛法>法語

請點選目錄

 


我們為什麼沒放下?沒有放下就是沒看破,對於事實真相了解得不夠。用這個方法時時刻刻檢點自己,功夫有沒有進步,得不得力。如果沒有放下的,你要自己承認沒看破,千萬不要以為我看破了就是放不下。大乘佛法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就是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幫助再看破,就是這兩個方法相輔相成到如來地。你看破多少放下多少,你就有進步。02-040-0363


修善先要滅罪,罪消滅了善根就出現。善根是不貪、不瞋、不痴,叫三善根。斷三惡根要從最核心的部分下手。貪裡面什麼是最嚴重的,那就是核心。貪裡面最嚴重的是情執,最難放下,必須從最難放下的地方下手,你才能真正把貪斷掉;瞋恚裡的核心是傲慢;愚痴的核心是懷疑。佛給我們講根本煩惱有六個,貪、瞋、痴、慢、疑、惡見,惡見是一切錯誤的看法,這都是一切煩惱、一切惡業從這裡生起來的。02-040-0363


我們今天功夫不得力,善根福德因緣不足,沒有達到往生的標準,怎麼辦?能不能補足?能,為什麼?執持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就用這句名號就把我們欠缺的功德都補出來了。我們一定要相信,相信的沒有一個不得度。不相信的就難了。由此可知,能不能在這一生往生,決定在信心。02-040-0366


經題是這一部經的總綱領。大乘、無量壽、莊嚴是果德,清淨、平等、覺是因行,有清淨平等覺的因,就能夠感大乘無量壽莊嚴之果,因果絲毫不爽。我們沒有把這個東西放在心上,所以學佛怎麼學都不得力,古人所謂「隔靴搔癢」。02-040-0357


修行確實在生活上,修什麼?把煩惱、習氣統統放下。恢復清淨心,恢復平等心,恢復覺悟,清淨平等覺是總綱領。為什麼不能成就?心不善,不是真心。真心是清淨平等覺,妄心裡有自私自利、是非人我,有喜歡的、討厭的,不平等。要把這個東西修得乾乾淨淨,清淨心修出來,平等心修出來,然後你就會覺悟。02-040-0358


順境、善緣,不生貪戀,不起情執;逆境、惡緣,有討厭自己、看不起自己的、罵自己的能忍辱,不生怨恨。就在日常生活當中面對一切人事物,把自己的清淨心找回來,平等心找回來,清淨平等久而久之自然就生智慧。02-040-0358


真正修行人練功在哪裡練?在六根門頭上用功夫。用什麼功夫?學不起心不動念。穿衣吃飯就是修行道場。吃飯,對於五味酸甜苦辣鹹,動不動念頭?有沒有分別、執著?都有,那自己曉得,我現在墮在凡夫地。要從凡夫地提升到聲聞地,我要把執著放下。不執著就隨緣,什麼都好。真好嗎?告訴你真好,意想不到的好。02-040-0360


善惡的標準是以性德為依據,與性德相應的是善,與性德相違背的是惡。佛法裡面十善業道,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痴,這個與自性相應。你在六道裡頭屬於哪一道,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02-040-0360


無瞋,把瞋恚從根斷掉,對於任何一個眾生,造作五逆十惡的眾生,傷害自己的眾生,都要以大慈悲心來對他。自己常常想到,他以惡意、惡的行為對我是一時糊塗,不是他的本意,為什麼?他本來是佛。也要常常想到,我自己本來也是佛,為什麼會有這些不正常的行為、念頭?這是煩惱習氣,這是迷失自性。學佛了就要回頭,回頭是岸,這一定要知道,要不然學佛不會有長進,境界不可能提升。02-040-0361


有很多人緊急關頭念佛的時候,沒有顯著的效果,那是什麼原因?念佛不如法。怎麼不如法?疑沒有斷盡,還懷疑它。或是念佛裡還有妄想、雜念,這是念佛效果不彰的原因。如果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懷疑,這效果不可思議。02-040-0362


善導大師教給我們,往生淨土有兩個必須要的條件,至少要有一個,兩個都沒有是不能往生的。第一個是修定,就是修清淨平等心,心淨則佛土淨;第二個是修福,所以往生極樂世界是有智慧的人、有福報的人。

念佛就是修福,發菩提心就是修慧修福。菩提心裡頭智慧,捨己為人,念念別想自己,念念想苦難眾生,如何幫助苦難眾生離苦得樂。最簡單也最實際的方法,就是我們認真念佛,把念佛的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念佛有妄想、有夾雜,那個功德力量不大;沒有妄想雜念,真誠心、清淨心、恭敬心,那個念佛功德非常大,這個要懂。02-040-0362


《無量壽經》第三十二到三十七品是行,那是持戒,細說五戒十善,是行經。也就是念佛人在日常生活當中是什麼樣的心態,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必須要遵守的五戒十善,叫根本戒。淨宗非常重視,這個東西做不好,對往生會產生障礙。

五戒十善幫助我們放下貪瞋痴,平常要放下,不要到臨終的時候還起現行。貪是捨不得,兒女、財產捨不得,還有些心愛的東西,只要有一樣捨不得就走不了。瞋恚,發脾氣,不高興的,心裡一不高興,極樂世界去不了。愚痴是糊塗,像一般講老人痴呆症,他臨終的時候神志不清楚,往往給他念佛都沒用,這很可怕。

所以念佛的人不能不修福,修福就沒有這些障礙。一定要學把一切貪心,對於七情五欲這種貪戀放下,貢高我慢放下,待人要誠懇、謙虛。幫助別人是修福,是好事,別人有困難的幫助他。02-040-0362


在一個道場發心做義工,如果做得不如法,那這個功德就不圓滿了。大家都是凡夫,凡夫都有煩惱,別人惹我生煩惱,我也讓別人生煩惱,這個都是把功德破壞了,都打折扣了。所以要學,學忍辱、禪定,不起貪心、瞋恚、愚痴,這個樣子做義工,這個內財布施圓滿功德,比外財要高出很多倍。02-040-0362


仁慈的人沒有敵人,沒有敵對的。他跟我敵對,我不能跟他敵對,他在迷,我們用憐憫心、同情心對他。他沒有醒過來,他要醒過來,跟我一樣,跟諸佛如來一樣。多替別人著想,自己受一些苦難、折磨,歡喜,業障消了,好事情常常這樣想法,常常如是觀,心開意解,就非常快樂。02-040-0354


修行就在日常生活當中,穿衣吃飯、待人接物,學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把念力完全集中在阿彌陀佛,念念都是阿彌陀佛,這叫真念佛人,這叫真正淨宗學人。

不可以有疑惑,不要有妄想。念佛,這個方法、那個方法,這個聲調、那個聲調,沒有關係,你喜歡用什麼方法就用什麼方法。問題就是你念佛的時候一個雜念都沒有,這就是功夫得力。02-040-0354


佛告訴我們西方,淨土法門指方立相,明白清楚告訴你的方向,你心只向著西方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一絲毫不懷疑,發願求生。信願,蕅益大師說的,就是無上菩提心。02-040-0356


「極樂眾生」,極樂世界,往生到極樂世界這些人,「因有無量功德善力」。我們遇到淨土法門,能信、能願,雖然信願裡還夾雜著雜念,不純,可是佛這句話提醒我們,過去生中生生世世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這是什麼?堅定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

這個無量功德善力,我們要認為自己還不夠,努力念佛,念佛是所有一切功德善力裡面第一。真正認真念佛幾個月、幾年的時間,全部補足了。《淨土聖賢錄》、《往生傳》可以做證明,這裡面念佛往生的人,應該有半數以上都是三年成就的。

有時間就念阿彌陀佛,不要讓時間空過,真正用功的人一秒鐘都不放過,一秒鐘可以念一句。現在這個社會分秒必爭,我們念佛要分秒必爭,決定不能空過。02-040-0356


世尊說法面對大眾,有人聽了開悟,有人聽了不開悟,沒聽懂,愈聽愈迷惑。怎麼樣學習?對佛的話要仰信,敬仰不疑惑,是我自己有業障不能夠悟入。02-040-0356


我們怎樣才能得到佛的加持?很多人都想,有沒有得到?有,得到的少分,可能得到的他自己都不知道,這什麼原因?心不相應。佛用的是什麼心?清淨、平等、正覺。我們的心是染污、是不平,這個就不相應。


六道眾生現前所感受的,全是自己造的業報。過去的業是善的,這一生當中善果;過去造的業不善,現在所得的果報就不善。

念老引《寶積經》九十六卷有一段話,閻羅王告訴那些受罪的人,「無有少罪我能加」,閻羅王有沒有權力把你的罪加重一點、減輕一點?他不行,他沒這個權力,「汝自作罪今自來,業報自招無代者」,沒有人能夠代替,你所受的就是你所造的,不能怪閻羅王。


念一尊阿彌陀佛就是念一切諸佛如來,阿彌陀佛是諸佛如來共同的名號。阿彌陀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無量壽、無量光,哪一尊佛不是無量壽、無量光?每一尊佛都是,所以這一句名號是一切諸佛如來的共同名號,念這一句就是把一切諸佛統統念到了。


每一個往生極樂世界的人,無論他是久修或者是臨命終時遇到善知識才發心的,臨終十念往生的,這些人都是過去生生世世供養無量諸佛,這一次遇到緣得無量諸佛的加持,他能信、能願、能念佛往生。這是佛說的,我們要相信。

所以天下事沒有偶然的,統統有因有果,這個不能不知道。知道,自己要精進,這一次機會決定不放過,決定要求生淨土。


魔事裡頭有幾個重要的,第一個是陰魔,這是根本,第二個是煩惱,第三個是病患,第四個是業相,第五個是魔事,就一句佛號全對住了。陰境現前,阿彌陀佛;煩惱現前,阿彌陀佛;病患現前也是阿彌陀佛,如果壽命到了,就到極樂世界去了,還有壽命,病就好了。真行,問題是你要有真正信心,你有一絲毫懷疑就不靈了,圓滿的清淨的信心,相信這一句佛號,那真的是永絕魔事,內魔外魔全沒有了。


大乘經教裡佛常說,放下執著,對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執著了。為什麼不執著?因為法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是真的,執著是錯誤的。你可以受用它,不能執著它、佔有它。佛法修行沒有別的,就是教你放下。


極樂世界的大地平正,清淨心成就的。每一個念佛往生的人都是清淨平等覺,只是清淨平等覺的程度不一樣,到極樂世界四土三輩九品,地位不相同。想到極樂世界提升品位,那我們在現前這個地方就得放下,萬緣真能放得下,就提升了。

自私自利決定不能有,那是假的,是錯誤的。起心動念要護持正法,怎麼護持?依教奉行就是護持,我做出榜樣來給大家看,財色名利放下,放下得大自在。


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人都心清淨平等,都覺而不迷,感得大地平正。《往生論》裡說:「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這兩句就是「寬廣不可限極之意」。所有的世界都在極樂世界裡頭,沒離開,不可思議。為什麼?極樂世界是法性,哪一法能離開法性?法性沒有邊際,極樂世界沒有邊際。所以往生不難,大乘教裡,極樂世界在哪裡?當下就是!

界限、邊際都從妄想當中建立來的,現在所講的是空間維次,維次怎麼來的?分別執著建立的,分別執著心放下了,空間維次就沒有了。整個宇宙是一體,所以確確實實當下就是。


那些阿公阿婆不認識字,沒有讀過經,沒有聽過經,不知道什麼叫菩提心,但是他念佛瑞相稀有,他真往生了。經上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個人沒發菩提心,他就一向專念,他怎麼會成就?蕅益大師這個解釋把這個疑問解答了,真信切願就是無上菩提心。


人要想到有來生有後世,佛給我們講人是不死的,生死是身體,靈魂不死。但是靈魂並不靈,實際上應該叫迷魂,他迷失了自性,沒有智慧。如果真正是靈,他不會到三惡道去,他會選擇好地方,不靈就隨著業力去轉。所以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向善,不能向惡。


極樂世界要怎樣才能去?方法很簡單,但是有個原理必須要遵守,叫心淨則佛土淨。也就是說要保持自己的清淨心,不要被這個世間染污了。什麼是染污?自私自利、財色名利、貪瞋痴慢是染污,我們要把它放下。什麼是清淨?念阿彌陀佛清淨,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統統把它清除掉,我們才會有成就。


念佛的時候,其他的念頭生起來了,障礙我們念佛,這個時候怎麼辦?「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把佛號提起來,精神專注在佛號上,對於妄念,不管什麼念頭,不去理會它,那這個妄念自然沒有了,這就是對治的方法。


凡夫執著身是我,這是錯誤的,首先要了解真相,放下對身體的執著,身不是我,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衣服是我所有的,衣服不是我。我不生不滅,身有生滅。如果身是我,那身生滅,我也就沒有了,誰去投胎?誰去往生極樂世界?誰去作菩薩、作佛?不就都沒有了嗎?真正的我就是自性。


我們這邊修行障礙太多,內有煩惱,外有誘惑,所以你不容易成就,進得少,退得多。極樂世界,內沒有煩惱,外沒有魔事,沒有障礙,所以有進無退,而且進步都快速。這都是感激阿彌陀佛的恩德。


「淨土之事觀,以彌陀果人清淨之功德為境故,永絕魔事」,淨宗不管什麼境界現前,我們用一句佛號對治,這一句佛號是阿彌陀佛果人,阿彌陀佛證得究竟果位。果人清淨功德,我們統統是以阿彌陀佛為觀境,一切念頭現前,統統用阿彌陀佛取而代之。永絕魔事,心裡只有這一句佛號。


人到這個世間來,兩種業力引導我們來的。第一種引業,人道的業力是五戒十善,過去生中沒有修這個,不可能到這邊來。但是到人道之後一生際遇不相同,有貧富貴賤賢愚,這是滿業,就是過去生中是積惡還是積德。

《了凡四訓》中,你看了凡先生怎樣改善他的滿業,只要真正知道斷惡修善,自己怎麼樣貧苦都不怨天不尤人,還是盡心盡力的行善積德,三、五年,十幾年,環境轉過來了。


心有所念,這個念是妄念、雜念,無論是念人、事、物,對修學統統產生障礙,必須要捨離。不善的要清除,善的也要清除,為什麼?因為你有這個念頭,你執著了,這個妨害清淨心,障礙我們見性。

念佛法門比較特殊,比他們容易好修。他們是要捨得乾乾淨淨,一念不生,這個難。念佛法門把所有念頭都換成阿彌陀佛,許我們有阿彌陀佛這一念,除這一念之外別無二念,那就方便多了。我們今天不是用這個方法明心見性,是往生極樂世界,接受阿彌陀佛的教誨,再進一步求明心見性。


淨宗殊勝,很容易成就,剛往生時那個成就是阿彌陀佛智慧威神加持的,讓我們的智慧神通道力跟法身菩薩平等,得到這樣的待遇,這個不可思議。這也是讓很多學習淨宗半途而廢退轉了,原因就是他很難相信,他想不出這個道理。這個道理佛在經上說過,「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只有真正成佛他完全了解。所以這個法門唯有仰信,沒有絲毫懷疑,這個人有大福德,大智慧、大因緣。


「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家多重要。現在家沒有了,人可憐了。從前兒童的教育是家擔負起來的,養老也是家承當的,家承當人生兩樁大事。現在學校雖然多,沒有這個使命感,而且學校的課程,沒有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人性的教育都沒有了,學的是科學技術。這是今天社會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困難,問題就在此地。


中國自古以來最重視的人性教育、道德教育,所以你看孔子教學,第一個德行,第二個言語,第三個才是政事,就是現在社會教育,最後是文學。文學是把自己精神生活向上提升,物質有欠缺沒有關係,精神生活豐富,人活在這個世間快樂幸福,快樂幸福不是建立在財富的基礎上。


要捨,從哪裡捨起?從你最喜歡的東西捨起,為什麼?最喜歡的,你對它的念最深。一般人絕大多數是情執,現在我看不是情執,你看兒女不要父母,情執就沒有了。現在是財執,沒有不想錢的,這個東西麻煩了。你什麼念頭最強?貪財的念頭最強,比情執還強,父母妻子兒女可以不要,不能不要錢。這個東西不能不丟掉。

修行要從最難斷的先下手,最難斷的斷掉了,其他的容易了。一定從最難的,最喜歡的、最心愛的、最捨不得的,從這裡先放下。要真放下,真放下是心上沒有,心裡頭清淨,事上隨緣,這是真修行。如果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那就特別從事上先下手,遠離事相,對自己有幫助。


煩惱習氣,斷起來是真難,用什麼方法?佛為我們說出來了,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落實在「今現在說法」,就是說法不間斷,聽法、修法不間斷。為什麼放不下?你沒有徹底了解,真正徹底了解事相,不用勸,你自然放下。為什麼?假的,不是真的,你就不再執著了。

人生在世一場空,你空手而來,也是空手而去,這個世間上一絲一毫都帶不走,包括身體也帶不走,這是事實真相。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自然放下,不再受這些東西牽累,無需牽掛這些東西,這些統統是生死輪迴的根,要把這個根斷掉。怎麼辦?就用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要變成我們真正的根。


祭祀的目的是民德歸厚,教育的意義,你對幾千年老祖宗都尊敬,念念不忘,你怎麼會把眼前父母忘掉?沒這個道理,祭祖真正意思是在此地,是孝親。


清淨平等覺佛是阿彌陀佛的別號,所以清淨平等覺心,那就是阿彌陀佛。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待人接物都用這個心,就對了。真誠清淨平等覺是對自己,慈悲是對一切眾生,慈是與樂,悲是拔苦,用真誠清淨平等覺,幫助別人離苦得樂。這叫念阿彌陀佛,真念佛人,這個人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將來必定往生淨土。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專念就是一句佛號,從早到晚穿衣吃飯、待人接物,務必要學習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用這個心,這就是發菩提心。希望心裡面乾乾淨淨,心是清淨平等覺,心裡面只有一尊阿彌陀佛。


我們修念佛法門,不能間斷,不能夾雜,這比什麼都重要。而間斷、夾雜,功夫不得力的時候天天有,念念就忘掉了,這就間斷了。間斷在淨宗裡術語叫失念,把念佛失掉了,不知不覺的忘掉了,這是煩惱習氣。有這種情形不要害怕,每個念佛人都有這個情形,這是正常現象,一覺悟的時候趕快接著念。


夫子五德,這是學生們對老師的讚歎,老師的德行,溫良恭儉讓,孔夫子一生的為人,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讓。以後儒家讀書人都以這個為自己修身的標準。如果我們落實了,對化解衝突、促進安定和諧真有幫助。

五倫、五常、八德是中國社會的風氣,這就是中國傳統的文化,湯恩比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就是說的這個,不是說的四書五經、十三經,那些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普通人能夠做到五倫、五常、四維、八德跟夫子的五德,足夠了,天下太平。


佛陀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明心見性,見性就畢業了,就圓滿了,就叫成佛。這個教育一定要有真誠心,心不真誠永遠不相應。


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告訴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去聽經、去讀經。經是佛的言語,是真言,是從自性裡流露出來的。我們用的是假心、妄心,所以永遠不懂;我們如果用真心,一看就明白。

佛法講的,修學要用的是心態,這個重要,方法是第二。你用的是什麼心?用真心,真心離念,經上常講,真心沒有念頭。真心就是惠能講的四樣,那真心,清淨、不生不滅、樣樣具足、如如不動。一動是妄心。妄心怎麼來的?阿賴耶怎麼來的?一念不覺就動了。不要去想,不要去分別,不要去執著。


三皈、五戒、十善、六和、六度是性德,我們從這下手。不要求別人,要求自己。處眾,尤其特別要求自己,人與人之間相處用真誠心。不要怕別人欺騙我們,別人騙我,我還要用真心對他,這不吃虧了嗎?古人有一句話說「吃虧是福」,福要不要?要你就得吃虧,你不吃虧你就不能夠修福。


外面境界,不管它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不受外境干擾,這叫修行人,這叫真正覺悟的人。《楞嚴經》上說得好,「若能轉境,則同如來」,不被境界干擾,你就能夠主宰境界,自己做主,不被它所動搖,這跟諸佛如來就沒有兩樣。諸佛如來的本事就是不被外境干擾,他能夠主宰外面境界。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要把這個世界看成是一場夢,是夢幻泡影,看得清楚明白,也看得很歡喜,像看電視、電影一樣,那裡頭一點一滴你決定得不到,你就放下。放下什麼?放下佔有、控制、支配的念頭。不放下,喜歡的想得到,不喜歡的想排斥,想佔有它、控制它、支配它,這是造業。業就有善有惡,感得是六道輪迴,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障礙不外乎緣,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統統放下。善緣順境是我們喜歡的,喜歡的要放下,為什麼?你貪戀這個地方,你去不了。逆境惡緣,這是叫我們受苦受難的,也要放下。順境裡頭不生貪戀,逆境裡頭不生瞋恚,修什麼?修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


毀謗我的人、障礙我的人、陷害我的人,我心目當中都把他們看作菩薩,這些人來成就我的,成就我三學、六度,特別是成就我忍辱波羅蜜。我看他們是我的大善知識,沒有他們,我怎麼會知道我有進步?在逆境順境、善緣惡緣裡面,鍊成如如不動,明明瞭瞭是智慧,如如不動是功夫,樂在其中。


現在人沒有智慧,為什麼?被煩惱充滿了。煩惱從哪裡生起來的?從我執生起來的,執著身是我,一切都要為到我,產生自私自利。境界現前,第一個念頭不為眾生,第一個念頭為我,對我有沒有好處?對我有好處的我會幹,對我沒有好處,對別人有好處,不幹。佛教給我們,佛弟子要跟他一樣,修行第一樁事情把我放下,把眾生端起來。兩個眼睛是往外看,長了眼睛叫你看眾生,不是看我的。


皈依佛,佛是覺悟的意思,皈依自性佛。一切眾生都有自性三寶,皈依一定要懂得皈依自性三寶。住持三寶是形相上的,佛像、佛的名號,作用是提醒我們,法是經典,僧是出家人,是佛弟子,依照佛的教誨修行的人,是我們的榜樣。

佛是覺悟,覺而不迷;法是正知正見,正而不邪;僧是六根清淨,一塵不染。三皈依是佛陀教給我們修行最高的指導原則,要覺,要正,要清淨。住持三寶,我們聽到、看到、接觸到,就要想到自性覺、自性正、自性清淨,讓我們念念不忘。

皈依法,法是離欲尊。欲是欲望,是貪瞋痴慢這些念頭,這些念頭,自性裡頭沒有的。把一切外面的欲望統統放下,自性裡智慧就往外透露。自性不但有智慧,有德能,有才藝,有相好,樣樣具足。


十乘觀法裡總結宇宙之間一切法,把它歸納就是色跟心,色就是物質現象,心是真心,不是我們現在起心動念的妄心。惠能大師說的「能生萬法」,萬法就是色法,能生的這個是心,這是真性,佛經上也叫它做自性、法性,真如,經典裡說的名詞有很多。佛為什麼講這麼多名詞?這是佛陀教學的善巧方便,告訴我們不能著相,要從名詞裡懂得它的意思,不要執著名詞,名詞是假的。

真的東西說不出來,叫言語道斷,沒法子說,不能想,你一想就落在意識裡頭去了,是妄心,不是真心。真正做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你開悟了,佛說的你全懂,眾生說的也全懂,沒有一樣你不知道,你把諸法的根源找到了,源頭是沒有辦法用言語說的,言語怎麼說都是隔一層。


有人問,我很想放下,就是放不下,有什麼方法?印光法師教給我們非常好的方法,天天想「死」,老法師自己寫了一個字,死字,貼在牆壁上,死了連身體都帶不走,何況身外之物?他天天面對這個字,萬緣放下。人對這個世間意冷心灰,自然放下了。

其實你要真正能夠覺察到,人在世間,每一天都死一次,睡著不就等於死了嗎?你想想,你熟睡的時候,這個世界哪一樣東西是你的?連身體都不是的。所以要看破!放下,你才能契入佛法,放不下沒入進去。聽的都是知識,不是智慧,契入之後,你看這個經上的文字,字字跟自己性德相應,字字都有無量義。


從自性所生的一切法都是假的。自性是真的,但是自性不是物質現象,你的眼耳鼻舌身緣不到,它不是心理現象,所以你第六識、第七識想不透,你怎麼想都是錯的,想不出來。所以叫它空,空不等於無,為什麼?它能生萬法,所生的一切萬法是夢幻泡影,就好像人晚上作夢一樣,夢從意識來的,就是心變現出來的,醒過來之後,夢不見了。整個宇宙裡的現象是夢境,作夢的時候你以為有,你在那裡受苦受樂,醒過來之後全沒有了。

佛告訴我們,能夠對一切法不執著,這就是阿羅漢、辟支佛,醒過來了,知道六道輪迴是一場夢,決定不可得。這第一個夢醒了,夢醒了之後什麼境界?四聖法界。在這個境界裡,必須把分別、起心動念放下。真放下之後,就發現四聖法界是一場夢,六道輪迴是夢中之夢。這個再醒過來,醒過來是什麼樣子?一真法界,就是諸佛實報土。


一句佛號,你真肯幹,淨宗法門沒有一個不成就的。為什麼不成就?不肯真幹。為什麼不肯真幹?認識不清楚,對它有懷疑,這就是障,這就是難。你有障、有難,你這一生不能成就;沒有障難,你這一生決定成就。


念佛跟阿彌陀佛有感應,阿彌陀佛現身,是不是從極樂世界來的?是。極樂世界在哪裡?就在此地,就在當下。跟你說十萬億佛國土,那是你迷,你迷就遠之遠矣,見不到。你覺悟,就在當下。現在這些相都沒有了,像作夢一樣,醒過來了。


覺悟了,六道輪迴變成極樂世界;迷了的時候,極樂世界就變成六道輪迴。誰變的?阿賴耶變的,阿賴耶是妄心變的。這就說明了一樁事情,境隨心轉,我們心怎麼變,外頭境界怎麼變。心好,看到每個人都是佛菩薩;性情不好,看到每個人都是冤親債主,都看不順眼。其實外頭沒有變化,變化在起心動念,就是一個覺、一個迷。


佛陀將無量無邊的災難歸納為八類,叫八難。真正的難是什麼?「謂見佛聞法有障難」。這個人間,地震、海嘯等等沒有說那個是難,那是不善業習所感。你能夠接受佛陀教育,斷惡修善,那災難全沒有了。所以,要是見不到佛、不能聞法,這就是大災難!我們有沒有能體會到?佛說的是真的,佛這裡講的八難完全從這裡說的。


我們一生,八苦裡不知道轉了多少圈,出不來,全是業力變現出來的,我們有不善的念頭、行為造成的。我們念頭轉過來,不要想別人的不善,想別人的善;不想別人的過,想別人的好處,那個心情馬上就轉過來。業由心造,果一定是自己去嘗,決定不能怪別人。

一定要學普賢菩薩,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都是好人,都是賢人,沒有一個是惡人。傷害我的人,我過去生中傷害他,今天他傷害我,一報還一報,帳消了,心裡好歡喜,我的帳還了,他不生怨恨。如果他欺負我,我要來報仇。麻煩大了,生生世世沒完沒了。


學習的心態、理念非常重要,那就是對佛要有真誠恭敬心,不能有絲毫懷疑。佛從哪裡來的?自性變現來的;法從哪裡來的?自性流出來的,這就是說明都不是學來的。要是學來的,我們得問,釋迦牟尼佛這些經誰教他的?他怎麼說出來的?明白這個道理,不是學來的。

惠能大師講得好,「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佛所說的一切經都是自性裡頭本自具足的。自性是平等的,自性是一個,佛的自性跟眾生的自性是一個性,所以你見性了,那個佛知佛見、佛的智慧,你全都現前了,只要有緣,自然就流出來了。


你是什麼樣的根性佛菩薩就化什麼樣身度你。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多清楚,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用什麼身。應以佛身得度,現佛身;應以比丘身得度,現比丘身;應以神父身得度,就現神父身;應以阿訇身得度,就現阿訇身。

佛菩薩隨類現身,得大自在。所以對於一切法門我們要尊重,不可以批評,不可以說高下。把這種分別執著念頭打掉,才是真正佛門弟子。


古大德教人,「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經長,咒也長,也不容易集中,佛號就一句,就集中在一點,這一點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自己的本性。

淨宗的方法善巧方便,首先教你到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然後再進一步在極樂世界去證得自性。明心見性的事情是到極樂世界再辦,阿彌陀佛會教你,現在就是先見阿彌陀佛。這個方法容易。


成就自己第一樁事情就是斷煩惱,把自己的煩惱習氣放下,這叫真功夫,修行就是修這個。在哪裡修?日常生活當中修。

看到一樁心裡喜歡的事情,感到很快樂,這個很快樂是煩惱習氣起用了,要把這個快樂降溫,不要得意忘形。不能說沒有快樂,要有適當的度數,不能過分,所以講求中道。

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想開口罵人了,趕快把這個念頭放下,保持溫和,不要有不愉快的臉色。學菩薩一樣,恩怨平等,對於冤家對頭跟自己的親人用平等心對待。吃飯的時候不要挑剔自己喜歡吃的,喜歡吃的就是煩惱,就是分別執著,要放下、要隨緣。


佛陀教給我們的法的大根大本是離欲,這是真正的佛法。不能夠離欲,無論修學什麼法門,夾雜著欲望在裡頭,這把法就破壞掉了,這不是佛法。佛教我們念念要放下欲望,要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痴慢,這是真正皈依法。


起心動念要謹慎,不應該有的念頭立刻要放下。淨宗的方法用阿彌陀佛取而代之,念頭起來不善,第二個念頭阿彌陀佛。第一念是習氣,你沒辦法控制的,它自然會起來,第二念自己可以控制,讓所有不善的念頭不得相續。用這一句佛號對治我們的妄念,讓妄念不生,妄念真沒有了,念念都是佛號,這叫功夫得力。


心裡只有一尊阿彌陀佛,口裡頭念念不忘,身口一如,這就是一心專注,制心一處,起作用是無事不辦,你的定功成就,智慧現前。一般說阿彌陀佛加持你,但也不竟然,你自己不能夠一心專注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加持不上。所以專注是因,阿彌陀佛加持是緣。阿彌陀佛加持多少,完全看自己專注功夫的淺深。你功夫深,阿彌陀佛力量就大;功夫淺,彌陀加持力量就小,這才是事實真相。


念佛就是斷煩惱,口裡念的阿彌陀佛,煩惱出不來,一心不能二用,我心專在阿彌陀佛上,妄念、雜念就不能進來。妄念、雜念進來了,是你的心隨順煩惱、隨順妄念,妄念才起來,你不隨順阿彌陀佛,妄念生起來了。我們要求自己念念都是隨順阿彌陀佛,這是真正念佛人。


極樂世界成就快,到極樂世界去的時候,宿世修行的善根福德統統現前,不像在這個世間,煩惱習氣太重,過去所修習的忘掉了,怎麼想也想不起來,到極樂世界能夠統統現前。


佛法裡面的修行完全是在放下,不能放下就不能成就,一定要放下。你沒有放下,學得再多沒用。六祖惠能沒學,他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然後你就曉得,佛法最重要是什麼?看破、放下。


念頭不善,言語不善,行為不善,感召的是三惡道;如果都善,感召的是三善道。就變成都不善了,為什麼?出不了六道輪迴,不是真善。阿羅漢出輪迴了,還不算真善,為什麼?沒有出十法界。佛法講善的標準,最低的標準是要出十法界,回歸到一真法界,這才叫善。


學有標準,每天用這個標準來衡量,我們對這個標準接近了多少?從最淺的說起,就是清淨心,今天一天清不清淨?一天比一天清淨,一年比一年清淨,這是進步。如果清淨心一年不如一年,一年比一年煩躁,妄想、雜念一年比一年多,這是不斷在退步,往六道裡退。

進是往西方極樂世界前進,退是退轉到六道輪迴,這個進退很重要。世出世法不進則退,絕大多數的狀況是進得少退得多。我們自己確實要謹慎、要保任。保任是佛教的術語,就是保持不退轉,要向前精進。


佛在經上常常用夢幻泡影來形容十法界依正莊嚴,用意是教我們隨緣,別當真。你在作夢,在夢中,知道夢中什麼都是假的,隨緣,不要執著它,不要在這上面起心動念。我喜歡它、我討厭它、我想得到它,不要有這個念頭,包括我們自己身體、念頭,統統是不可得。


讓人民得到安樂,全靠教育,只要把教育辦好。教什麼東西?要教人性的科目,物質那方面可以緩一緩。現在問題出在哪裡?全是物質的學科,人性學科沒有了。人性學科講什麼?倫理,人與人的關係,人與人的權利、義務,道德、因果,聖賢教育,聖賢的智慧、德行、理論、方法、經驗。


「隨緣妙用」,無論什麼環境都一樣,順境、逆境,無論跟什麼人相處,都好,為什麼?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不管你看我是什麼,我看你是佛,我對你尊重,所以什麼人都能相處。

你的言行都是提醒我的性德,你造作的一些罪業,我看到了,我反省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你有善行,我沒有,我要向你學習;有,要提升、要保留,不要讓它失去。所以人人都是好老師、善知識,一切境緣對我都有利,沒有一個對我是有害的。


用念頭去轉變境界,一切法從心想生。外面的境緣是共業,有善、有不善,我自己用純淨純善,把善的加得更善,不善的都變成善,境隨心轉。《楞嚴經》上佛說,「若能轉境,則同如來」,你修行到能夠轉變境界的這個功夫,你跟佛就很接近了,這叫真正離苦得樂。

苦樂是果報,因是迷悟。你覺悟了,你所得的是樂;你迷惑了,你所得到是苦。佛以種種善巧方便,幫助我們破迷開悟,迷破了,苦離開了。現前這個環境有沒有苦?迷就有,覺就沒有,所以有跟沒有都不一定,對迷的人有,對覺悟的人沒有。我們跟佛要學會這個本事,能轉境界,不被境界所轉,不被境界誘惑。


我們看到佛像、菩薩像、羅漢像、聖人像,不知道經教就不曉得它表法的意思。如果你真正了解,你看到它,如同看到真人一樣,起感應道交的作用,會懺悔、改過、自新,它是提醒我、教誨我,有這個作用在裡頭,不是把它當神明來看待。沒有看到它,沒人提醒,我們毛病習氣會出來;有人提醒,馬上就能改過。所以供養佛菩薩的形像功德無量,是這個意思。


因斷不了,但是緣自己可以控制。我們阿賴耶識裡什麼因都有,我們今天發個願,要佛的這個因,給它加增上緣。我們信佛,發願往生,念阿彌陀佛,這就是給極樂世界這個因,把緣給它補足,將來起作用,就是極樂世界現前。


起心動念裡頭有染淨、善惡,果報不相同。佛教導我們,染淨、善惡統統放下,自性清淨心裡沒有一法,連佛法都沒有,心裡還有個佛,你就見不了性。這個難,這是一乘法,上上根人他行。

我們怎麼辦?我們把一切都放下,把阿彌陀佛請到心中來,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不能成佛,但是能往生,往生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再提升到那一步。這個法子好,為什麼?到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好處,你不要想別的,只想一樁,無量壽,你沒有生死了。壽命長遠,無有限量,身體不衰、不老、不變,這對你修行起多大的幫助。


看到佛,不管什麼佛,佛像也好,佛的名號也好,我們就想到自性覺。泥塑、木雕、彩畫的佛像、菩薩像、阿羅漢像,都有提醒我們的作用。我們供奉佛菩薩形像,不是把它當作神明看待,不是向它求福、求慧,向它祈禱,不是的;是它提醒我,如果沒有這些設施,我們會把三寶忘掉,一看到,皈依自性三寶的念頭就起來了,作用在此地。


夢中境界怎麼來的?科學家說下意識變現出來,醒了之後全沒有了。佛告訴我們,我們眼前這個境界跟夢中境界完全相同,夢境是下意識變的,我們這個山河大地是自性變現出來的。

夢境下意識都能變,自性哪有不能變的道理?惠能大師明心見性說了五句話,最後一句,「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所有一切萬法,虛空法界全是自性變的,換句話說,自性是我,我就得承認整個虛空法界就是我。

諸佛如來法身菩薩真正覺悟了,就是知道整個宇宙都是自性變現的,都是我。所以對人、事、物,一個平等的愛心,就是大慈大悲,叫做無緣大慈,無緣是沒有條件的,同體大悲,大悲是憐憫一切受苦受難眾生,趕快幫助他離苦得樂,為什麼?我們是一體,體就是自性。


淨宗法門之妙,妙在讓你不知不覺業障消了,煩惱輕了,怎麼消的?聲聲佛號裡把業障化解了。釋迦牟尼佛在經典上明白的告訴我們,真心,真誠心,「念一句阿彌陀佛,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佛不打妄語的,佛說話也不過分,《金剛經》上我們看到的,「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如就是是什麼樣子就說什麼,一點不過分。那我們就要知道這句話是真話。


「隨緣妙用」,你如果真的是菩薩,你能夠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恆順眾生是隨緣,隨喜功德是妙用。無論是順境、逆境,是善緣、惡緣,菩薩統統把它變成提升自己的增上緣,教化眾生的增上緣。這是智慧、德能,高明到極處,它不造成障礙,這是要學的。

學了之後,你這一生就非常快樂,天天生歡喜,不會生煩惱,為什麼?所有煩惱都轉成了歡喜,這叫真實智慧、真實利益。因為原理就是一切法從心想生,換句話說,看你怎麼想法,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看你怎麼想法。


「不殺」要做到什麼程度?不惱害眾生。惱是生煩惱,我們叫眾生因我而生煩惱,這個罪是殺業的罪,是比較輕微。偷盜我們沒有做,但是有貪小便宜的念頭,貪小便宜的念頭是盜心,雖然你沒有做,你有這個念頭,也就是說這個戒持的你不清淨。


業是一切善、不善的造作,正在造作的時候,古人稱為事,造作完畢之後就稱為業。所以事業,事是因,業是果。事有染淨、善惡,果報千差萬別。佛告訴我們,所有無量的果報,全是自作自受,決定是有因有果。所以我們對於一切果報都要承受,佛法常講的善緣惡緣、順境逆境,都要自己承擔責任,不可以怨天尤人,這個跟別人沒有關係。怨天尤人,受的苦就更多,時間就更長。


夢中境界是自己的念頭變現出來的,所以從夢中能夠體驗到心地清淨到什麼程度,沒有夢境是最好的。學佛的人,夢境跟佛法相應是好的。如果夢境裡很亂,有疑惑、有恐懼,這個就是惡業、不善業所現的,自己以這個為警策,我功夫還不夠,還要加緊努力。努力的方法無過於念佛,用念佛的方法把所有的妄念取而代之,這是真正會念佛。


清淨平等覺怎麼修的?這一句佛號修的。平時心裡就一句佛號,除一句佛號之外什麼都沒有。只許想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不許想任何事情、念任何事情,都放下,這才真正叫一向專念。本經修行的宗旨,「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菩提心就是真信、真願。


我們現在必須要有個高度警覺的念頭,那就是印光法師教導我們的,常常想到我就要死了,我今天要死了,還有什麼留戀的,什麼都帶不走。佛經說,「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這是給我們很大的警策。


別人學其他的法門,我們遇到了歡喜讚歎,不要去批評,不要去比較,我的法門好,你那個不如我,我這個法門會成就,你那個不能成就,這都是謗佛、謗法、謗僧。


互相讚歎,自己謙虛,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佛法才能興旺;如果自己傲慢,我行,你不如我,互相毀謗就完了,最後同歸於盡,佛法就會被滅亡。我們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學到了。五十三位善知識所修學的法門都不一樣,每一個善知識都是讚歎別人,謙虛自己。


我們頭一個執著有我,有我就有自私自利,就染污了,心不清淨了。裡面的不清淨是有貪瞋痴慢疑,外面的境界有財色名食睡在誘惑你,貪瞋痴慢疑是內賊,跟外頭一勾結,就造業了。造作這個業,就變成六道輪迴的果報,輪迴這麼來的。


善決定有善果,惡決定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是什麼意思?過去生中修積的有福德,還有餘福,福享完了,惡的果報馬上就現前。


誠、敬、謙、和,對我們現在人最管用。我們做人要真誠,決定有好處,沒有壞處。別人欺騙我,我對他真誠,為什麼?他往三惡道走,我到極樂世界去,我們兩個人走的路方向、目標不相同,我不能跟他走。幹不好的事情,現前有果報。


十法界六道是假相,四聖法界也不是真相。六道跟四聖有很大的差別,六道眾生有善惡,四聖境界裡有迷悟,沒有善惡。六道裡眾生有善惡這個概念,有善惡的行為,所以有三善道、三惡道。由此可知,十法界依正莊嚴全是自己念頭變現的。佛在經上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有念就有現象,有念是感,自性裡面自然就有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教育太重要了!負責教育的人,母親,全心全力照顧這個小孩,決定不能讓他有不好的染污。所以母親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的邪正善惡要有能力辨別,才能把關。最低限度的標準,儒的《弟子規》,道的《感應篇》,佛的《十善業》。


冤親債主來磨鍊,看看你還會不會起心動念、會不會分別執著,沒有這些人來磨鍊,你怎麼知道你心清淨、平等?所以順境、善緣磨鍊我,看我起不起貪戀,會不會動這個念頭;逆境、惡緣磨鍊我,看我會不會起瞋恨心、會不會有怨恨,統統是磨鍊。


戒律就是限制人、防範人為非作惡,用意在此地。凡夫初學必須在這個地方紮根,這個地方不紮根,現在花花世界,他能不受誘惑嗎?他不可能的。要是受誘惑,就變壞了;全變壞了,最後的結果是世界毀滅。


念頭不能不謹慎,決定不能有惡念。受一點委屈、挫折都是消業障,不能有報復、怨恨念頭,為什麼?宇宙跟我是一體。牙齒把舌頭咬破了,舌頭還能報復牙齒嗎?我們不知道宇宙跟自己是一體,我們錯了。


萬緣放下,一定要學隨緣不攀緣。有這個緣來了,看看對自己念佛不產生妨礙,對大眾有利益,這事情可以做;如果對念佛產生妨礙,這事情不能做,我是以念佛為第一大事,我求往生,這個重要!不能往生就繼續搞六道輪迴。

生生世世跟一切眾生結的善緣惡緣很複雜,所以這一生當中遇到有人喜歡你、讚歎你,有人毀謗、嫉妒障礙你,什麼樣人都有,這叫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人這一生遇到佛法是大因緣!特別是遇到淨土宗。遇到佛法一生不一定能成就,遇到淨土這一生決定能成就!不放下可就不行,遇到等於沒遇到。事情與自己不相關的,管它幹什麼?應當要管的,把念佛管好,其他的別管了,這就對了。


用真誠心生活,用真誠心工作,用真誠心待人接物。別人用妄心對我,我用真心對他,為什麼?諸佛如來、法身大士如是,我要向他們學習,這就真正在學佛。學佛並不一定要讀很多經論、學很多法門,確實像惠能大師所說的,跟認識字不認識字沒關係,跟你用真心有關係,真誠太重要!印光大師說誠敬,真誠恭敬。對一切人、事、物,平等的真誠恭敬,這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第一願「禮敬諸佛」,用真心處事待人接物


真修的人就是六根在六塵境界修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用什麼方法修?淨土宗信願持名,就用這個修。

見色聞聲,眼睛張開第一個印象,沒有分別、沒執著,沒有起心動念,叫見性見;第二念就是眼識見,眼識有分別,落在阿賴耶去了,就迷了。釋迦牟尼佛在楞嚴會上教菩薩捨識用根,見不用眼識,用見性,見性是根。根性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叫真修行!這個東西很難,真不容易。

淨宗有特別方便,第一念是見性見,第二念阿彌陀佛,不落在意識,落在阿彌陀佛。念念都落在阿彌陀佛,行,這不是明心見性,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之後,自然就明心見性。淨土宗的學人把明心見性這樁大事放在極樂世界去辦,現在這一生要辦的事情就是念佛求生淨土。


什麼是善念?利益眾生是善念,利益自己是惡念,為什麼?利益自己是我執,執著身是我,執著起心動念是我心,不知道這個執著正是六道輪迴的根本。明白這個道理,才曉得脫離六道輪迴有多麼困難,我們不知不覺起心動念都是造輪迴業,都是在堅固輪迴,怎麼能出得去?脫離苦海、脫離輪迴第一殊勝的方法,無過於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


只要會修,境界沒有關係,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統統好修,沒有障礙。障礙都是自己受引誘,抵不住,又起心動念、又分別執著、又胡思亂想。「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問題與外頭不相干。


賢首國師《妄盡還源觀》上告訴我們三種周遍,第一個就是一念周遍法界,第二個出生無盡,這一念當中有無量無數無窮的變化。所以念頭不能不正,不可以有惡念,貪瞋痴慢疑都不可以有。


無論幹什麼事情,你的心都安住在阿彌陀佛上,事情照幹,跟念佛絲毫不妨礙,這你真正的會了。世法不妨礙佛法,佛法不妨礙世間法,融通無礙。事,世間事照做,做完了絕不放在心上,這叫放下。心上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進不去。這叫功夫成片,念佛功夫真正得力,往生你決定有把握了。


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真正做到了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是安住諸法實相。知道一切法相有性空,一切法是生滅法,是念念相續的相似相續相,不是真的,不要被它騙了。永嘉大師《證道歌》上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金剛經》也把它比喻「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所以我們常常要想著,所有現象是夢中現象,不是真的,醒過來之後就沒有了,再也找不到了,痕跡都找不到。在夢中知道自己在作夢,對夢中境界,順境沒有貪心,逆境沒有瞋恚,為什麼?假的,不是真的。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信願持名,求生淨土」這十六個字是印光大師傳法的法印,你能夠一生依教奉行,你就是印光法師的弟子,你就得到他的真傳。

「敦倫」,倫是同類的,我們是人,「凡是人,皆須愛」,敦是敦睦,親愛的意思,沒有分別。「盡分」,對人、事、物盡心盡力去做,不為自己,為社會、國家、世界、眾生,功德圓滿。這是對外。

對自己,對內,這就講究存心,「閑邪存誠」,閑是防止,一切不善、邪惡我們決定不能做,心裡只存著真誠,真誠用在自己是清淨平等,真誠心對別人是大慈大悲。

「信願持名,求生淨土」,這是學佛了。決定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一點都不懷疑,願生西方,發願我要到極樂世界去,我要親近阿彌陀佛,我到這個世間來就為幹這個事情的,其他都不是我要求的,一心一意求生淨土,決定得生。


《大乘起信論》教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去聽經、讀經。第一,離言說相。離,不執著、不分別。講經的人說什麼,不要去分別、執著。看經,不執著文字相。第二,不執著名字相,名字是術語。緣覺、南泉、佛、菩薩、明心見性,這都是些名字相,別執著它,假的,不是真的。第三,不執著心緣相,就是不能想它這什麼意思、這怎麼講法。懂就懂,你就開悟了;不懂,愈講愈糊塗。


財色名利這四大煩惱在面前,念佛人也要不動心,才真正有把握往生。如果動心了,你就沒有把握,為什麼?你對娑婆世界留戀,放不下這個世界,那你就去不了極樂世界。


學佛什麼最重要?放下最重要。放下,你真聽懂了;沒放下,你沒聽懂。聽懂哪有不放下的道理!一放下就成佛,就這麼簡單容易。成佛之後,沒有一樣你不知道,沒有一樣你有障礙,所以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


現在跟世尊那個時代不一樣,我們每天所接觸到的人事物也不相同,佛的開示還管用嗎?管用。佛的開示,我們要理解它的精神之所在,然後得活學活用,一切時、一切處都能運用在我們生活上就妙了,這叫學佛。


眾生在情見中,起心動念皆是妄想分別,造的因比受的果多,造無量無邊因,我們受的果是受一部分,還有一部分緣沒成熟,你明白這個道理,真正懂得八苦,就曉得佛形容這個六道苦海無邊,一點都不錯,怎麼能再幹這種事情?要真的不想幹,就是念佛。念佛的時候,五陰熾盛停了,不念佛的時候它就起來。

五陰講的是色受想行識。色是我們的身體,肉身。肉身從早到晚在受苦,受什麼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天天在受,日夜在受。

*佛說苦受是真的,樂受是假的,什麼意思?樂會變質,苦不變質。苦一直苦到底,不會變成樂,樂不行,樂極生悲。譬如說打你一鞭很苦,打一百鞭更苦,不會打到一百鞭就快樂起來。吃好東西,很好吃,吃得很快樂,吃一碗;叫你連續吃十碗,變成苦了,這就是樂會變成苦。不管什麼樂,樂到最後,悲就現前。


靠什麼往生極樂世界?靠制心一處。這一處是名號,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四字都可以,只要你制心一處,決定得生。所以,凡是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他所憑的就是甚深的禪定,這個禪定叫念佛三昧。


你為什麼搞輪迴不能出離?就是因為妄念多、雜念多。我們用念佛的方法把雜念、妄想念掉,沒有雜念妄想了,只有阿彌陀佛,這就決定得生淨土,往生淨土決定永遠脫離六道輪迴。

基本的條件就是放下,這個世間什麼都要放下,包括身體,執著這個身體,還是出不了六道輪迴。隨緣,不可以攀緣,攀緣是搞輪迴,隨緣是求生淨土。


我們這一生很難得,遇到淨土法門,這個法門幫助我們脫離六道輪迴。遇到,你要真正學;真正學,你要真正肯放下。


大乘教把整個宇宙、萬法究竟是什麼,確實講清楚明白了。我們聽不懂,這種狀況之下,一般人只有一句話搪塞掉了,我的業障重。什麼是業障?放不下、沒看破是業障,佛教我們看破、放下,我們總是沒有在這上下功夫,肯在這上下功夫就得力了。

我能看破多少我就放下多少,這種人叫真修行。你放下這一分你就提升了,你就又看破一分;把你看破這一分再放下,這又提升了。


我們凡夫有念,有念就造業,身心就受影響。在影響當中,惡念是最麻煩的,惡念是病毒,善念是健康。惡毒裡的代表是貪瞋痴,叫三毒,貪裡面衍生出情執,瞋裡面衍生出傲慢,愚痴裡面衍生出來的懷疑,這個毒性不比三毒差。裡面有這些毒(毒素),外面就很容易感應,這些細菌、風寒很容易感應,這個是身體疾病的來由。


不但別人的善惡不放在自己心上,自己做的善惡也要把它放下,不要放在心上,為什麼?放在心上就是染污、分別、起心動念,那是六道輪迴的因。不把這些東西放在心上,心要像這個經題上講的一樣,「清淨平等覺」,這是真心。佛用真心,佛教我們用真心。


我們說信佛了,說發願求生淨土,真的嗎?如果是真的,喜悅的心生出來,為什麼那種喜悅生不出來?這就有問題,問題在哪裡?沒有完全接受,雖然信了,信裡頭還有懷疑。


地球上的居民必須要建立共識,否則打不完的仗,無有窮盡的在競爭,沒有一個人有好日子過。如何建立共識,宗教教學這個重要。每一個大宗教裡都講孝順父母、尊重長輩、尊重老師,都教人要相親相愛,要像上帝愛世人一樣。天天要學,天天要講,讓每個人都開智慧,讓每個人都得到清淨心。


教學要從什麼地方教起?從自己教起,首先要求自己,自己沒有把自己教好,就不能影響別人。


我們人都用真心,這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就是天堂。從哪裡發起?從我自己做起,不要求別人用真心對我,我用真心對人,就成功了。我用真心對人,我跟佛菩薩站在一邊,慢慢時間久了,你們統統都過來了。


孝道是根,師道是本,枝葉花果是說各行各業的成就,都離不開根本。疏忽了根本,災難就現前。今天我們處的這個世界,社會的動亂,生活之苦,地球上災變之多,從古以來所沒有過的。細細觀察它的原因,近代的人由於科學技術發達,迷信於科學,把根跟本都丟掉、疏忽了,對它產生懷疑,信心失掉,甚至完全不學了,招致現前的果報。


禮,外面是形式,內裡頭重要,內是實質。實質就是自己真正謙虛,對外面絕對的真誠的恭敬。外面,身體以外全是,對一切人要敬,對一切事要敬,對天地萬物、樹木花草、山河大地恭敬。

《華嚴經》上佛告訴我們,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不僅是一體,而且「本來是佛」,佛就是圓滿的自性,所有萬法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所以佛教人一切恭敬,恭敬裡不分染淨、善惡,平等的恭敬。


真正善人,起心動念與性德相應。五倫是道人道是自然法則,不是哪個人發明創造的。父子、夫婦、兄弟、君臣、朋友是道,說明人跟人的關係非常密切。循著道,不違背道,這就叫德,仁義禮智信五德。五德叫常,常是永遠不能改變的,超越時間、超越空間,無論走到哪裡都能行得通。五倫是大道,五常是大德。

五常跟佛家的五戒完全相應,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飲酒是智,不妄語是信,跟佛家五戒完全相應。人能夠堅持把五倫、五常做到,佛說,來生他生人天兩道,他不會墮三惡道。這就是善行、善念的標準,佛家定的標準跟中國老祖宗不謀而合。


災難絕不是自然的,我們要相信自然是最美好的。災難怎麼來的?破壞自然的規律,災難就發生了。我們自己造不善業,感應來的災難,把責任推歸於自然,這個罪過很重。


老師教我修財布施,一定要有這個心,沒有能力,要有這個心。那時候真沒有能力,自己生活都有問題。老師問我,一毛錢有沒有?一毛錢可以。一塊錢有沒有?一塊錢勉強。你就從一毛、一塊下手,念念有布施的心,遇到有機緣就隨分隨力去做。


命很重要,看《了凡四訓》就曉得。但是命裡沒有,可以補,可以再造。命裡沒有財,修財布施;命裡沒有聰明智慧,修法布施;壽命短,修無畏布施,自己可以創造命運。

你相信,照這個方法去做,決定得利益,這個利益是真實的利益。所以命裡有,丟都丟不掉,命裡沒有,求也求不到,何必為得失操心?人把得失丟掉之後,心開意解,過神仙的生活。


持戒的目的是什麼?是得定。得定還是手段,最後的目的是開慧。開慧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學佛就成就了、就圓滿了,沒有到大徹大悟沒成就。這就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現前,才是真正功德圓滿。學佛的目的、方法我們不可以不知道,不知道就沒有辦法成就。自己成就才能夠幫助別人,利益眾生。


隨緣學不變,我隨順一切眾生,我在裡頭修如如不動,就是不起心不動念,高級的修行。降下一級,不分別、不執著,真修行。就練這個功夫,就在日常生活當中,穿衣吃飯、待人接物。這是修定,如如不動是定,定生智慧,智慧生起來,沒有一樣不知道,為什麼?這是你自己本性裡頭本來具足的。


佛幫助眾生,要幫到什麼時候?要幫他「住於無上真正之道」。不是幫助他升官發財,不是幫助他現前來生後世的利益,不是的,那是太小的事情。佛是要幫助他回歸自性,他從哪裡來的,回歸到哪裡去。他是從迷失自性來的,現在要幫助他覺悟自性,回到自性覺就成佛了。


古人教學,兒童時代是著重怎樣保持他的清淨心,自性本善,怎樣保持?教育目的在此地,不是教他多讀書。上學時老師接著教,學前父母教,特別是母親,母親認識字不認識字沒有關係,懂得這個理念。教育小孩的理念、方法,她要懂這個,把小孩養成聖賢的根基,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紮根教育,所以母親太偉大了。

教兒從什麼時候開始教?從懷孕時候開始教,叫胎教。懷孕這十個月,母親的身、口、意要非常謹慎。思想要純正,沒有一絲毫邪思、妄念,言語柔和,決定不能發脾氣、心裡生悶氣,嬰兒受負面影響。所以懷孕這十個月要歡喜。所以懷孕有懷孕的禮。

小孩出生之後,一直到三歲,母親一定要把他管好。所有一切負面的、邪惡的、不善的,不能讓他看見、聽見、接觸到,這個小孩所接觸到的全是正面、全是善行,所以他三歲就會很懂事。


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上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真正修道人顧自己都來不及,哪有時間去顧別人?所以看到別人過,第一個反應是反省,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對於這個有過失的人,不但不責備他,還感謝他提醒我,我要沒有他提醒,就沒人提醒我。這個他範圍很大,萬事萬物全是教導我們,會學的人,處處都是佛菩薩在提醒你、在教導你,不會修學的,佛菩薩在面前不認識。

萬事萬物的一切法,一切無過,「本自無染,清淨本然,本自圓成」,我們六根跟外面境界接觸要懂得守住自性,自性是清淨平等覺,心是清淨平等覺,看外面境界也是清淨平等覺,這是佛知佛見。


修行人把這一生,把這個世界看作是旅館,我在這住幾天,一切隨緣,什麼都好,歡歡喜喜,快快樂樂,幾天就離開了。要把極樂世界看作是老家,念念要回老家,念念要親近阿彌陀佛,我們得到永遠的、究竟的、圓滿的成就,那就是成佛。成什麼樣的佛?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的佛,這就對了。


佛法修行,不管什麼法門、宗派,六個字說盡了,這六個字就是看得破、放得下,看破是智慧,放下,所有一切煩惱、善惡業全沒有了,那就回到本位了。

佛教人斷惡修善,但是有一句重要的話,斷惡不著斷惡的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為什麼?著相就是業,跟自性不相應。自性,我們經題上有五個字,「清淨平等覺」,那是我們的真心。


佛法的修學重視在一門深入,這什麼意思?一門深入就是止心一處,止心一處容易得定、得三昧,三昧得到之後繼續用功,不要放棄,就有機會大徹大悟,佛法修學的目的在此地。佛法這個東西,不是教你記得多、念得多、廣學多聞,佛法修學的目的就是教你開悟。


要肯定這個世界是假的,不是真的,剎那生滅,了不可得。整個我們眼看的這個現象,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波動產生的。這一念你能得的到嗎?完全得不到。我們現在是被欺騙了,就是許多念頭糾纏在一起產生的幻相。

例子非常明顯,我們看老式的電影,一秒鐘二十四張幻燈片糾纏在一起,看到那個像在動,好像是真的。現在我們事實真相,是一秒鐘有一千六百兆張的幻燈片糾纏在一起,所以你完全沒有覺察到它是假的。實在講,它根本就不是真的。每個念頭是一個獨立的畫面,而且這個獨立畫面,立刻就消失了,真是楞嚴會上世尊所說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了不可得。


真修行修什麼?就修這三樁事情,身、口、意。身口意三樣是以意為主,意要是端正,身口自然就正,所以它非常重要。

於一切法還會起心動念,對於一切法非空非有還沒有搞清楚,依舊是認為一切法是真有,我真想擁有它,我真想控制它,起這些念頭,這就是凡夫,這就是造業。不但一切法,我們自己身體都不能控制、都不能佔有。哪個人不想健康長壽、年輕不老?都想,做不到。一天比一天老,天天老化,你對身體不能控制、不能佔有,無能為力,何況身外之物?身外之物全是假的。

所以修行人,佛教導我們隨緣,有,很好,沒有,也好,不在這些事上操心。應該在身口意上操心,在戒定慧上操心。身口要修戒定,念頭要有智慧,為什麼?這是帶得去的。人死了,身體帶不去,戒定慧帶得去。要求世間的財色名利、五欲六塵,這統統帶不去。帶不去的,在這上面操心,錯了,那叫造業。


清淨心裡頭沒有染污,染污要放下。煩惱是染污,自私自利是染污,名聞利養是染污,貪瞋痴慢是染污,這個東西決定不能有。你把這個東西放下之後,你的心定了,你的智慧現前了,你馬上會感覺到你很幸福、很快樂。


貪瞋痴慢、自私自利這是煩惱,這個念頭才動,不要緊,當然會動,不動你是佛了,凡夫決定會起煩惱,煩惱才起來,第二念就是阿彌陀佛,這叫功夫得力,這叫會念佛。決定不可以一面念佛一面起煩惱,煩惱把念佛功夫全都破壞了,那不能得利益。不起煩惱的時候也要念佛,為什麼?不念佛長無明,無明是愚痴。所以這個佛號就很重要,不但破煩惱,也能破無明。


學佛不能光在經上學理論,要把這個理論變成自己的境界,就得受用了。學佛之後,世緣看輕、看淡了,有很好,沒有也好,不計較了,沒有得失了,得到無所謂,丟掉也很平淡,這就是有進步。有些可以丟掉,有些執著還不肯丟掉,麻煩就出在這裡。

八萬四千法門是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門道修禪定,得到的禪定是一樣的,就是把心定下來。無論用什麼方法,只要你把心定下來就行,它就起作用。淨宗用念阿彌陀佛的方法修定,首先把心定在佛號上,定久之後,不知不覺連佛號也沒有了,那就是自性本定。
凡是不可得的,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造成了染污、波動。造成染污,清淨心不見了;造成波動,平等心不見了。要知道清淨平等是真心,清淨平等起作用就是覺,那不清淨、不平等起作用就是迷。

迷悟是自己造成的,不是別人叫你迷的。所以回頭還得你自己,這樁事情別人幫不上忙,一定要自修、自悟、自覺。佛能幫助我們的,把事實真相為我們講清楚、講明白,我們是怎麼迷的,要怎樣才能夠破迷開悟。這些我們搞清楚、搞明白之後,自己要真幹,不真幹不行。


忍辱的功夫,不受外面環境所干擾,自己能夠守住自己的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裡頭沒有這些染污,不但不善的沒有,善的也沒有,這清淨。遇到一切善法,讚歎你的,不生歡喜心,為什麼不生歡喜?世間人聽到生歡喜,假相,他著相了。


真正修行人、真正會修行的人,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是幫助他提升, 所以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裡說得好,境緣無好醜,好醜存於心。你自己的心好,沒有一樣不好,惡緣也好,逆境也好;心要不好,善緣、順境都不好,為什麼?起貪心了,叫你生煩惱。凡是能引起你貪瞋痴慢、自私自利,能引起你幹那些損人利己的念頭、言行,統統是惡的,自己要有能力辨別。


忍辱的功夫超過持戒、超過苦行,也可以說是,持戒苦行的成就表現在忍辱波羅蜜上,持戒是為了得定,不能忍,定從哪裡來?所以忍辱是禪定的前方便,一定先能忍後能定。定是什麼?如如不動。忍還有一點動盪,動盪沒有關係,他不在乎,他不會生煩惱。


忍辱正對治的就是瞋恚,能修忍辱的人不會發脾氣、不會暴躁,像心浮氣躁,修忍辱的人不會。通斷三毒,三毒是貪瞋痴,不但能斷瞋恚,它能斷貪,為什麼?見到外面人事物,自己喜歡的,不起貪心,這就是能忍。不生痴想,也是能忍。所以忍辱通斷三毒,在修行裡面非常重要。


心要安住在苦諦上,這是世尊教給我們,苦集滅道,生到這個世間來就是受苦的。為什麼要受苦?過去生中生生世世所造一切不善業之所感召來的,所以苦不是別人給我們的,是我們自己招來的。不明白的人受了這些苦,不甘心,為什麼你們享樂,我在受苦?這一種怨恨心是俱生的煩惱習氣。一定要有善知識把它講清楚、講明白,才能夠安分守己,不怨天、不尤人,這個業障才能消除。

受苦報就是消業障,業障消盡了,苦就離開了。如果在消業障,你不接受,還怨天尤人,是苦上加苦,罪上加罪。受苦是消業障,又不斷在造罪業,這個苦永遠離不開,永遠受不盡,這就錯了。

不但要忍,還要生出懺悔心、恭敬心,我們的業障就除得快、除得乾淨,善福自然就興起來了,這就是所謂改造命運。於世間一切違背自己意願的,那就是對自己來講不喜歡的、討厭的,這些統統都要能受。這個裡頭有人、有事、有物,千差萬別,統統都要能夠忍受。


因果不能夠抵消,惡是惡報,善是善報。只是有先後,惡業多惡業先報,善業多善業先報。我們就拼命斷惡修善,希望善業先報,惡業後報。我們修的淨業,天天念佛,念佛的時間久、時間長、功德大,它先受報。到極樂世界,惡業沒地方報,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沒有羅剎,沒有修羅,都是善的,沒有惡的。


印祖教給我們,時時刻刻要有死的這個概念。也就是在這個時代隨時隨刻都有死的可能,天災人禍,誰能保證?我們念佛人念念不離佛號、念念不離求生淨土,這個念頭好。無論是生病,或是災難,遇到的時候就是我們離開娑婆世界往生極樂的緣成熟了。要把這個念頭常常放在心上,無論什麼時候、什麼處所都可以走,沒有任何牽掛,你才得自在。


真功夫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裡頭去練,你天天要接觸的人事物,對人、對事、對物都不起貪瞋痴慢疑,都不把它放在心上,事情做得圓圓滿滿,心裡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這叫真念佛人,這是真正彌陀弟子。


如果還把外面拉里拉雜東西都放在心上,臨命終時恐怕不能往生,為什麼?業力牽著你走。功夫在平時,平時不練來不及,所以讀經非常重要。讀經、聽經都在勸自己,不是勸別人,是在勸自己,勸自己看破,勸自己放下,這就是諸佛、祖師對我們的恩德。


善惡因果不能抵消,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麼辦?佛教導我們,對於善因加強,對於惡的,過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讓善的力量強大,惡的力量薄弱,將來往生的時候,力量大的業它先受報,力量弱的是後受報。

如果我們善惡業天天都在造,自己一定要清楚,是善念多、是惡念多?講話是好話多,還是妄語多、兩舌多?行為是利益眾生的多,還是利益自己的多?常常去反省,常常改過,才真正能夠把惡因惡緣放下,正因正緣提起來。


一切法要從真實心中作,對人、對事、對物用真實,人生苦短,惡念惡行不值得,沒有遇到佛法那另當別論,遇到佛法、遇到淨宗,這是你在六道裡頭得了頭獎,這個緣分可以幫助你在一生當中永遠脫離六道輪迴。所以真正明瞭的人,他放下萬緣,一心專念,不願意在世間多受苦。


為什麼阿彌陀佛名號體具萬德?這個名號是自性性德裡頭流出來的,性德無量無邊無窮無盡。一切法都是自性變現的,一切法不離自性,所以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自性圓滿的德號。無量覺、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這一句名號裡具足,阿彌陀佛的名號能夠感召萬德,所以常常念阿彌陀佛的人,這個人福報大。

圓滿的德你在一聲裡頭成就了,而且是圓滿的成就,你所有的災禍統統轉過來,但是這一聲稱念,要至心一念才行。念頭裡頭夾雜著有妄想雜念,就不靈了。一定要用誠敬心、恭敬心、平等心、大慈悲心念這句佛號,這句佛號的感應不可思議。


還會受外面境界的誘惑,五欲六塵的誘惑、干擾,就是在五欲六塵裡面你還會分別執著,你就受它干擾了。要怎樣?一句阿彌陀佛,把它們全都打掃乾淨,心裡面見如不見,聞同不聞。我看見、聽到了,我心裡是阿彌陀佛,跟五欲六塵不相應,這就對了,這是真正遠離了。遠離也不是故意離開它們,不需要,一切隨緣,只要自己的心不被外面境界所動搖,這是真正的念佛三昧。


從哪裡修?要在日常生活當中修,穿衣吃飯裡面去修。修什麼?修不著相,修不動心,在一切境緣當中去修,遠離貪瞋痴欲諸相。你能把這個放下,沒有貪心、瞋恚、愚痴、傲慢、懷疑,沒有任何欲望,唯一一個欲望就是成佛,往生極樂世界成佛,對這個世間什麼欲望都沒有,這是用真心,不是用妄心。


對外面境界,眾生跟我們有共業,共業所感,對外面境界不執著,決定不能把外面境界放在心上。要真正明瞭,外面所有的境界相統統是虛妄的,《金剛經》上說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知道一切境界是虛妄的,就不會放在心上,你的心才會清淨平等。放在心上就被染污了,我們的真心就現不出來。


如果帶著貪瞋痴、帶著欲望,還執著五欲六塵,就是嚴重的障礙,因為你對世法財色名利沒有放下,對這個還有情愛,你念佛就不專心,憶佛念佛常常把佛忘掉了。


「不起貪瞋痴欲諸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但樂憶念過去諸佛,所修善根」,這是不可思議無上的開示,四句話能幫助我們消除過去、現在、未來無量劫的業障。怎麼個念法?怎麼個憶法?用真心不用妄心。真心是什麼?貪瞋痴欲反過來就是真心,有這些念頭是妄心、妄念,沒有這些念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這是真心、真念。


「念佛最勝,今欲齊等」,我也想跟佛一樣,「故亦當持名念佛」,你就真的念阿彌陀佛了,為什麼?「名具萬德,總攝一切善根」,知道的人真不多,所以人念佛的功夫提不起來。

「故知老實持念,實暗攝憶佛功德也」,老實念佛是多麼可貴,這種行持真正,暗攝就是不明顯,你自己也不知道,你把阿彌陀佛的功德都變成自己的功德。怎麼能修成阿彌陀佛的功德?你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跟自己融成一體,阿彌陀佛的功德就變成自己功德。


念佛,要念把歡喜心念出來,一生當中什麼時候最快樂?念佛最快樂。心想佛、口念佛,法喜充滿,這念佛功夫得力了,快樂無比,所以人會健康長壽。以世間法來說這是養生之道第一法,沒有比這個法更殊勝,不需要靠醫藥、補品,就是念佛。

現在一些人慢慢能接受了,現在人相信科學,科學家提出以心控物,我們身體是物質現象,念頭是精神現象,念頭可以控制物質現象。我這個身體不好了,這是物質現象有問題了,怎樣讓它恢復健康?念頭好了,身就健康。

什麼念頭最好?阿彌陀佛念頭第一好,為什麼?阿彌陀佛最清淨,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這麼好的東西就擺在面前,我們沒有把它用上,你說多可惜。念佛的時間很少,妄念的時間很多,你起心動念在想什麼?不是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哪有這麼多毛病?


「佛之善根,念佛最勝」,世間不少人知道,人生在世應當要積功累德、要斷惡行善。什麼是第一善?什麼是第一德?知道的人不多。世尊為我們說出,憶佛念佛是第一善根、第一功德,沒有比這個更殊勝的。

我們相不相信?實在說,不能說不信,也不能說全信,半信半疑,我們是這樣的心態。這什麼原因?佛說的意思我們沒搞清楚,天天在學經教還沒懂;真正懂了、明白了,不必勸你,你早就真幹了。


性情急躁的人,特別是脾氣暴躁、很容易發怒,這種人沒法子教,因為聖賢的學問從禪定當中生的,怎麼去感應?要定。定的標準就是放下萬緣,放下愈多你的心就愈定、愈清淨,清淨平等心是接受佛法最好的心態。


念佛往生成佛,男女老少、賢愚不肖,只要肯念,各各成就。這是人人能修,人人決定成就的法門,我們要記住。特別是年歲大了,到老年了,搞別的法門時間來不及了,真的要萬緣放下。到六十歲了要萬緣放下,我真信、真願,我一句佛號念到底,成功了。


佛法是教你自性覺,幫助你自性覺。我們不是聽佛的,不是聽菩薩的,是聽自己的,完全自性性德要流露出來。

所以佛講得非常簡單,你從早到晚,眼見這是色,耳聞是聲,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你看得清楚、聽得清楚、聞得清楚、接觸得清楚,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沒有起心動念,你就是佛。

你接觸了,你起心動念,你有分別執著,你就是凡夫。佛是這麼說的,作佛、作凡夫完全是你自己,於別人不相干。


佛教人沒有別的,無非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迷破了,悟開了,你就離苦得樂,所有一切苦難都是從迷惑裡產生的,真正的快樂是覺悟。所以佛法在世間終極的目標,佛教的目的是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佛知道苦樂怎麼來的,苦樂是果報,果必有因,苦的因是迷惑,樂的因是覺悟。所以,佛從因上下手,就是幫助你破迷開悟,用教育、用教學。


我們細心觀察釋迦牟尼佛的行誼,他給我們做覺悟的榜樣,也就是說佛的榜樣,我們本來是佛,他把這個樣子做出給我們看。一生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處所,順境逆境、善緣惡緣,境是物質環境,物質環境裡有順境、有逆境,緣是人事環境,有善人、有惡人,無論在什麼環境當中他法喜充滿,沒有受到外面環境的干擾,為什麼?他用真心。真心沒有人能干擾你,能干擾你的是妄心,妄心受外面境界干擾,所以佛教導我們用真心不要用妄心,人人都有個真心。


修行,在哪裡修?在日常生活當中修,穿衣吃飯、工作、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是修行。修什麼?相是假的,性是真的,性沒有現相不可得;相是假相,剎那生滅,也不可得。於性、於相都不可以放在心上,放在心上那個心是妄心,不放在心上,融入真心,融入自性。到你已經清清楚楚融入自性,那就叫明心見性,這是真的,這裡頭沒有生滅。

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像佛菩薩一樣,將我們無量無邊的性德展示出來,展示出來,就是方老師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你能夠叫一切眾生歡喜你、信任你、聽你的教誨,你幫助他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是行菩薩道。


善根夠,聽到念佛法門一點不懷疑,他真能放得下,真正不會被外面環境所轉,無論是物質環境、人事環境,不會為境所轉,這個功夫就得力。遇到了雖然相信,信心不堅固,煩惱習氣改不掉,這說明有善根,但善根還不夠。

遇到善緣、好人生歡喜心,遇到不好的人生瞋恨,這就是被環境轉了。物質環境有順境、有逆境,順境生起貪戀,逆境生起怨恨,怨天尤人,這都不行,很難往生。

有沒有辦法把善根福德補足?有。讀經、聽經能補足,一遍一遍的聽,聽清楚、聽明白了,你境界就轉了,不會被外面境界所動搖。如果不被外面環境所轉,一句佛號就可以了;還會被外面環境轉,這個佛號不得力,一定要在經教上把它補出來,經教的利益就在此地。


真正想去極樂世界的人,要常常想著這三個條件,真信、真願、真念佛。真信,決定沒有疑惑;真願,那是萬緣都放下了,我只有這一個願望,就是求生淨土;真行,我一天到晚就這一句佛號,除這一句佛號,什麼念頭都沒有。

只要具足信願行,修多久就能往生?大概不出三年。三年,三十年連個消息都沒有,是這三個字裡出了問題,就是信裡頭有懷疑;願裡面不純,願意往生,但是這個地方還放不下,捨不得離開;行就是念佛,念佛有妄念、有夾雜,不純。


執著身是自己是最大的錯誤,真正覺悟的人才知道,這個身害了我生生世世。所以首先要知道,我不生不滅,用這個標準來看,身是有生有滅,當然不是我。搞六道輪迴不是這個身去輪迴,身有生有死。那我是什麼?靈魂是我,有一些人這個說法,這個說法雖然不完全對,但是比一般人高明多了。

靈魂就是佛法裡講的阿賴耶識,妄心,它叫神識,不靈,它要靈就覺悟了,實在是它迷惑,有貪瞋痴慢疑,有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邪見,這是佛法講的根本煩惱。這十種煩惱具足,就是道道地地的六道凡夫,生生世世在六道搞輪迴,輪迴苦,永遠沒有停止,明白的人形容它生死疲勞。


佛出現在這個世間就是為了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苦有究竟苦,永遠沒辦法擺脫的,那就是輪迴苦;究竟樂是永遠脫離輪迴,不但脫離輪迴,脫離十法界,這是真樂,這是究竟樂。

究竟樂裡有個最明顯的,就是阿彌陀佛在西方建立的極樂世界,這是每一個人都有條件去往生的。條件非常簡單,第一,只要具足信心,相信真有西方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一絲毫都不懷疑;第二,真正願意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第三,認真去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三個條件具足,你決定得生。


一個人出不了六道輪迴,肯定他在三惡道的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這是一定的道理。為什麼?我們從早到晚,這一天,實際上十幾個小時,這十幾個小時當中,冷靜去反省,我念頭是惡念多,還是善念多?惡念多過善念,那我們在六道裡頭輪迴的機會,就是惡道機會多,善道機會少,就這個道理。惡道這個力量強,善道的力量弱。


凡夫成佛很容易,放下就是,問題你就是放不下。放不下貪瞋痴,對凡夫來說叫三毒。貪裡最嚴重的情執,瞋恚裡最嚴重的傲慢,愚痴裡的懷疑。所以要破貪瞋痴,從這三樣放起。

愚痴的核心是疑惑,能把懷疑放下,智慧就現前;只要有疑,疑就把智慧障礙了。為什麼學佛的人不開悟?對於佛法有懷疑,對佛有懷疑,對經教有懷疑,對修行人有懷疑,修一輩子他也不會開悟,為什麼?他障礙沒除掉。


執著是見思煩惱,見,你看錯了;思,你想錯了。什麼東西看錯了?頭一個,把身體當作我。身體不是我,為什麼不是我?我不生不滅,身體有生滅。有生滅的不是我,那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是我所有的,衣服不是我,髒了可以換一件。你就想到身體也不是我,用幾十年,不太好使用了,換一個。你能夠這樣看法的時候,生死就看破了,你就不會怕死。

佛第一個教我們就放下身,不要受身折磨,自己要做身的主宰,不能做身的奴隸。這個身有很多愛好,有很多欲望,你要去滿足它你就錯了。身體保持健康就很好,它所需要的給它,不需要的,沒有必要為它操心。每天能吃得飽、穿得暖,睡得安穩,就很好了,不必有過分的要求。

欲望愈少,心愈清淨;欲望是愈多,心染污就嚴重,那煩惱就多,貪而無厭,貪婪沒有底蘊。真正明白人,生活能過得去,好,有多的幫助別人,助人為快樂之本,這懂得照顧別人,我有餘,別人還有不足,這叫積功累德。如果沒有機緣超越六道輪迴,在六道裡面生生世世還都不錯,不至於有苦報。


凡夫成佛需要多長時間?一彈指,為什麼?放下就成佛。放下執著,你就成阿羅漢,超越六道輪迴;放下分別,你成菩薩;放下起心動念,你成佛。佛不會起心動念,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統統是修清淨平等覺,統統是教我們看破事實真相,放下妄想分別執著。


看到別人做錯事情、做壞事情,不毀謗也不批評他。對方如果覺悟了,他行菩薩道;如果他在迷惑,他善有善果,惡有惡報。誰管他?因果管他,因果是自己本身的,也不是從外頭來的,叫自作自受。天堂地獄是自己念頭變現出來的,善念變的天堂,惡念變的地獄,自己變的,與什麼人都不相干。所以明白這個道理,對作惡多端的人不會批評他。心永遠保持平等,心平氣和,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凡夫吃飯要講求色香味,心繫念在色香味上,這叫生煩惱。菜色不好,味道不好,就起分別、起執著,這生煩惱了。佛教人把這種分別執著放下,放下之後,色香味就變質了,為什麼?從心想生,變成一色一香一味。那個一是純的,純淨純善,所以再不好吃的東西,放到佛口裡面去,佛就把它變成最美的味道。


大乘經上常說「境隨心轉」,外面境界隨著我們念頭轉。正念的時候,會把外面的惡念變成正念,惡法變成善法。所以佛自在快樂,一生當中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你問他做了什麼,他什麼都沒做,什麼都沒做,樣樣都做圓圓滿滿。為什麼說沒做?心裡不落痕跡,這就是沒有做。心裡有痕跡,我做了好多,你會累;心裡沒有痕跡,做得再多不累,沒有著相。做的什麼事情?幫助眾生破迷開悟,穿衣吃飯都示現這一樁事。


圓修圓證,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修的是放下、看破,看破是修正我們的觀念,放下是對治我們的業障。證什麼?清淨心、平等心。清淨心現前,證偏真涅槃;平等心現前,證大般涅槃,叫究竟涅槃。


待人接物都要學習不分別不執著。這個不分別不執著不是事,事上不分別不執著,那個世界就亂掉了。事上有分別有執著,心上沒有,心上是乾乾淨淨,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事上樣樣都有,心上不許有一個雜念。


人類老祖宗傳統遺留下來的這些,從個人修心養性,身心健康,然後再擴大,齊家治國。齊家治國,今天的術語是說管理,管理人、事、物。這些管理的智慧,管理的理念、方法、經驗、效果,千萬年來累積留下來的,統統在《四庫全書》。《四庫全書》是人類無盡的寶藏,這是人類的遺產,保存在中國,用中國的文言文為載體。


沒有老師,你要是真正有決心、有毅力,鍥而不捨,你會自己就通達了,這是中國古人教導我們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沒人教,我就念這一本,念到一千遍,豁然開悟,意思明白了。悟從哪裡開的?從定。一千遍,心就定了。

所以叫你念一千遍,那叫持戒,就是你守住這個方法,用上十年的時間,專學一樣,懂不懂沒有關係,天天去念它,念得滾瓜爛熟,把自己的妄想雜念統統都念掉,恢復自己的清淨平等心。用讀誦的方法恢復自己清淨平等心,不定什麼時候緣成熟,一下就開悟。這一開悟的時候,這經裡頭的意思全懂了。


歷史上教學最成功的,在中國是孔子,在印度是釋迦牟尼佛。他成功的祕訣是什麼?就是他做到了,先行其言。他要說的,他一定做到;沒有做到,他不敢說。做到了再說,這叫聖人;說到一定可以做到,這是賢人;說到做不到叫騙人,騙人肯定失敗。老師是聖賢,他的教育才成功。


因為物質是心生的,念頭善,這物質沒有一個不善;念頭不善,就沒有一樣是善的。人得的重病,讓他培養他的善念、清淨念頭,他那個病自然就好了。是用自己來治療自己,不要用藥物,不要用外面東西,這個跟佛法講的完全相同。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貪心、貪婪感應來的是水災,瞋恚感應來的是火災、地球溫度上升、火山爆發,傲慢感應的是地震,愚痴感應的是風災,懷疑感應的是山崩地陷。對個人來講,疑心重的人免疫的能力喪失掉了,所以信心堅定的人,免疫的能力很強。


大乘教裡常說「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你要想成佛,一定要修普賢行。中國古諺語有所謂「量大福大」,換句話,量小福就小,心量不大的人沒有大成就。普賢菩薩的禮敬,心量大!禮敬諸佛,諸佛是指十方三世,十方是講空間,三世是講時間,過去十方佛、現在十方佛、未來十方佛。一定要知道未來,未來十方佛在哪裡?一切眾生都是未來的十方佛。我得罪一個人,就是得罪了一尊佛;我輕慢一個人,我輕慢了一尊佛。

心量太小,有意無意抬高了自己,輕慢了別人,與普賢行願不相應。這種人修淨土跟阿彌陀佛結個緣,阿賴耶識裡頭有淨宗的種子,這一生不一定能往生。


名字相是假的,懂得實質上的道理,這就對了。言語不要執著,名詞不要執著,最重要的不要起心動念,完全用清淨心去感受,你就會開悟。


用中國文字來解釋宗教,中國文字裡面,宗有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這三個意思,主要、重要、尊崇;教有教學、有教育、有教化。宗教兩個字連起來,是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


信佛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真正相信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這真實智慧。不是真實智慧,雖然相信它,裡頭有疑問。一絲毫懷疑都不能有,有這一點點疑惑就把你這一生往生的緣斷掉。

真正要相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這比什麼都重要。肯發願往生是真實慧,肯念這一句佛號,有時間就念,不要把時間空過了,不要去想別的東西,想別的東西就是你不相信。也就是什麼都不想,只想阿彌陀佛,什麼都不念了,只念阿彌陀佛,這個人決定往生。

往生真不難,難在你不肯放下,難在你不能真信,這真信不能搞假信,所以這比什麼都重要,一定要曉得。


在這個時期教化眾生,眾生最受利益的無過於因果教育。多看、多聽、多接觸,因果實際上的例子他真看到了,他就會小心謹慎。


涅槃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寂滅,清淨寂滅,就是自性,在淨土裡面所說的常寂光淨土。換句話說,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真正的自己,就是真我,也就是本性。中國人講自性,本性本善就是說的這個。佛法裡面講,真如、自性、實相、法性,也是講的這個。


故即離妄之本真,真是本有的,不是外頭來的,妄離開本真就現前。本真就是自性清淨心,就是經題上的「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就是你的真心,是你本有的,不是外頭來的。只要把障礙去掉,情去掉了,清淨心現前;妄去掉了,平等覺現前。

我們今天雖有清淨平等覺,不起作用,為什麼原因?情染污了清淨,清淨不起作用;妄,平等覺不起作用。我們嚮往清淨平等覺,但是又不肯把情妄放下,矛盾就在此地。


我們跟佛不一樣的地方,我們眼見色、耳聞聲,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就起念頭,就起心動念,就有分別,就有執著。佛呢?佛眼見色、耳聞聲,清清楚楚,不起心、不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叫做究竟涅槃。這境界在哪裡?就在當下,只是我們不能證得,不能證得的原因就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所以放下就是,你本來是佛。


你造的善,你生在人天,所以享福,說真話不是叫享福,叫消善業。善業得消掉,因為自性裡頭沒有善惡。你造的善,善要消掉,善在人天消;造的惡,惡在三途消。善也是業障,惡也是業障,都是在消業障。

業障要怎樣才能消得掉?不著相就消掉了。著相消不掉,不著相就消掉了。享福不著享福的相,就是說沒有那個享福的念頭;你在地獄,沒有受苦的那個念頭,就很容易出來,很快就消掉。「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句話重要!


學了淨土宗,把所有一切善惡念頭統統轉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純善純淨,真正殊勝到極處!為什麼去想東想西?覺明妙行菩薩教人,「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太有道理了!用真誠恭敬心念這一句佛號,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我們今天天天念佛,業障消不了,原因在我們的心不真誠、不恭敬。而且念佛當中還夾雜著妄想、雜念,不純,雖然消,消不了那麼多。可是一面消,一面又造,造的比消的多,這就麻煩了,最後的結果還是到三途,這叫念佛人為什麼會墮三惡道。

雖然口念彌陀,不只是心散亂,而是在佛門裡面貪圖名聞利養,讓社會大眾對佛法生起反感,批評、毀謗佛法,是因你造作這些不善而引發的,這個罪過是無間地獄罪。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教我們要用這個方法來看一切有為法,你對它不產生情執。不產生情執會產生真愛,不是情執的愛,情執的愛是煩惱,那個真愛叫慈悲。慈悲的底是真實智慧,從真實智慧裡生出來的愛叫大慈大悲,裡頭夾雜自私自利,那是情執。

大慈大悲裡頭沒有佔有、沒有控制,那是自性的愛德,真的不是假的,是佛菩薩大慈大悲的原始點。六道十法界眾生那個煩惱的原點就是情執,那講情妄。


定是修行的樞紐,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佛法終極的目標是教你覺悟,破迷開悟。迷怎麼破,悟怎麼開?迷要放下萬緣,就破迷;制心一處,就開悟。要把心放在一個地方,不能讓它動,他就會開悟。


佛法,聽就是用心聽,用真誠心、恭敬心聽會開悟,不能想,一想完了,落到意識裡去了,落到阿賴耶去了,變成什麼?變成知識不是智慧。馬鳴菩薩這三句話重要,言說相、名字相、心緣相,全都是手段、是方法,不是目的。


冤家宜解不宜結,一定要化解,絕不可以結怨。結怨脫離不了六道輪迴,你修行,冤家債主找你麻煩,纏住你不讓你修,不許你功夫得力,這個麻煩大了。冥冥當中有一股力量糾纏著你,要怎麼樣化解?原理就是放下,你什麼都不要了,什麼都不希求了,你的冤親債主對你一點辦法都沒有,如果把自己的修行積功累德迴向給他,這個怨就能化解,要真幹,不真幹不行!


順境、善緣怕起貪心,怕生情執;逆境、惡緣怕生瞋恚,怕起愚痴。都不是好境界,全是造輪迴業,受輪迴報,這非常可怕!我們怎麼辦?決定不能離開《無量壽經》,決定不能離開阿彌陀佛,我們就得救了。惡境不好,不能住,順境雖好也不能住,心住在阿彌陀佛上,你就平等了,只受其利,不受其害。這是真實智慧,這真正積功累德,積功累德最殊勝的就是念佛。


「境緣無好醜,好醜在於心」,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有沒有好醜,就是善與不善?沒有,完全看自己用的是什麼心,統統得利益,也統統造罪業。你的心地善良,永遠存著感恩,境緣都好,所以逆增上緣還是幫助你提升。他障礙你、毀謗你、陷害你、破壞你,成就你自己的德行。沒有絲毫怨恨,不生煩惱,生感恩的心、生憐憫的心,這就對了,永遠要學阿彌陀佛。

彌陀在十方法界教化眾生並不是一帆風順,排斥淨土的人很多,反對阿彌陀佛教誨的人很多,不相信的人很多。阿彌陀佛從來沒有煩惱念頭,從來沒有不善的批評,而是以清淨平等、大悲大願不斷的來影響大眾、勸勉大眾,希望他回頭。彌陀只有一個心,一切皆成佛,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佛號能夠不間斷就叫功夫成片,但是不間斷裡頭不能夾雜妄想。有妄念、有雜念,功夫不純,那不叫成片,不夾雜妄想雜念才叫成片。只有一句佛號,除一句佛號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


印光大師的關房,牆壁上寫了個大字「死」,每天念佛,面對著死字。別人念佛還求生,老和尚念佛就求往生。掛上個死字,提醒自己萬緣放下,死了沒有一樣東西可以帶走,提醒自己。


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秒鐘有一千六百兆次的生滅,這是整個宇宙在這個狀況之下產生的幻相。幻相是心生識變,心是不生不滅,但是識是生滅。阿賴耶的生滅現象,是一秒鐘一千六百兆次這麼高的頻率在波動,每個波動就是一個生滅,而且這個生滅念念不相同。這些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不肯放下,捨不得放下;知道了,你就歡喜放下。放下,就見到真的,真相就被你見到了,見到真相就叫明心見性,就叫做見性成佛。


沒有智慧的慈悲是假的,沒有智慧也沒有慈悲,那個慈悲是自以為慈悲,不是真的。有慈悲沒有智慧,慈悲是假的;有智慧沒有慈悲,智慧是假的。智慧跟慈悲是一體的兩面,它可以互為體用。

我們今天智慧跟慈悲都不足,這個心發不出來,為什麼?對於諸法實相了解得太少。釋迦牟尼佛在世,為什麼講經教學四十九年?就為這樁事情。愈清楚,智慧開了,慈悲心就出來了。慈悲心是性德裡的第一德,一切眾生個個本有,本自具足,不是從外來的。慈悲到極處就生智慧,智慧到極處,慈悲心就出來了,這兩種相輔相成,互為體用。


佛教講的是什麼?「一切皆成佛」,你我他統統都成佛,這是佛陀教育。他要問佛是什麼?佛是圓滿智慧、慈悲。慈悲,有很多人聽不懂,換句話說,真誠的愛心。真誠的智慧也叫無量光,真誠的愛心也叫無量壽;換句話說,一個是智慧,一個是福德。

圓滿的智慧、圓滿的福德都是人所希求的,佛統統具足,統統得到圓滿。佛得到圓滿,希望每個人都得到圓滿。能得到嗎?真能,為什麼?因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只是現在迷失了。佛教導我們如何能恢復,把本有的統統找回來,這就是佛陀教育。


眾生學佛成不了佛道,把自己看得太重,佛法修學第一關沒破,第一關是大門,換句話說,學了一輩子在門外。要入門,頭一個放下身見,把老觀念改過來,身不是我,身心世界真能放得下,不再執著,不再貪戀,學釋迦牟尼佛過最簡單的生活,每天能吃飽、能穿得暖,有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信願持名,求生淨土,這就入門。

放下邊見,再不跟一切人事物對立了,知道一切人事物跟自己是一體,一體只有互助,沒有對立,沒有成見,能恆順眾生。但是恆順眾生要順眾生的善,不隨順眾生的惡。善惡要用智慧去觀察,眼前這個事情是惡,將來是善,可以隨順;眼前是善,將來不善,不可以隨順。


不出輪迴,在三善道的時間短,在三惡道的時間長,輪迴裡頭自己做不了主,來生到哪一道,業力牽著你走,所以與任何人都不相干。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培養善心、善願,不會墮三惡道。一定要將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事情要淡化,能夠斷掉是最好,不能斷掉要減輕,因為這種念頭、行為都是造地獄業。

佛在經典裡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勉勵我們,得人身不容易。得人身的好處,就是人容易覺悟,在六道裡頭相比,人最容易覺悟。因為人在一生,苦多樂少。苦多,容易覺悟;樂少,還能夠修行。三惡道是苦多,沒有樂,它太苦了,所謂是貧窮修道難。得人身,聞佛法,一定要珍惜,知道這個得來真正不容易。

唯有經教能幫助你認識西方極樂世界、了解阿彌陀佛,認識我們現在居住的環境,兩個對比一下,我選擇哪裡?淨宗是可以選擇的,六道裡面染淨善惡是可以選擇的。佛教我們選擇,選擇西方極樂世界,選擇親近阿彌陀佛,這個好,決定靠得住。我們頭腦要冷靜,多想一想這個問題,大事!其他的全是小事,無所謂的。


六道裡頭、十法界裡面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所以教你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你就錯了。這句話聽了不少遍,耳熟了,沒有新鮮東西,都是陳舊的。可是章嘉大師給我一個標準,你雖然聽得很多,你還沒做到,那就全是假的;真正做到了才是真懂了,真明白了。


中國古人所說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那是真實之際、真實智慧、真實的利益。我們要真幹,眼前吃一點虧沒有關係,縱然活一百年,吃一百年的虧都值得,為什麼?這一百年虧吃過了,我們到極樂世界去了,這一百年的虧算什麼。如果處處要佔人便宜,不願意吃虧,來生到地獄去了,那個麻煩可大了。每一個墮地獄的人,你要問我什麼原因?一句話就說破了,不肯吃虧、不肯讓步。


我們要知道,所謂的冤親債主,那都是迷惑顛倒的眾生,這些眾生跟我們是一體,問題是現在他們迷得太深,有堅固的執著不肯放下,所以變成眼前這個樣子。我們要清清楚楚,對他們要生出同情心、慈憫心,不能責怪他。我們了解他的狀況,他不了解我們;他們是凡情,我們是聖智,完全不相同。


《彌陀經疏鈔》裡說,「明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亦正是以寶珠喻佛號。」念佛能把煩惱念掉,能把清淨心念出來,清淨心是寶。


什麼教育擺在第一?要把因果擺在第一。大家真正相信因果報應,就不敢為非作歹,不但不敢做壞事,壞的念頭都不敢有。重視因果教育,真的,它不是假的。再提倡倫理道德教育,把人的良心喚醒,社會就有救,世界才會有和諧。


「彌陀大願,普度眾生成佛,為踐此大願,故大開法藏,廣施無盡功德所嚴無上之寶,即此信願持名之真實法寶也」,真正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真正相信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願就是我願意往生極樂世界,真想往生極樂世界,巴不得我現在就走,對這個世間確確實實沒有貪戀,佛來接引我就走了。


《金剛經》上說得好,「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可是眾生根性不相同,造業受報不一樣,千差萬別。因此,佛非常慈悲,憐憫末法時期的眾生,為眾生介紹極樂世界彌陀這個法門。這個法門能夠普應群機,一門就等於八萬四千法門,正是《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多不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遇到這個法門,在末法時期全能得度。


「隨緣妙用」,能隨一切緣,順著一切眾生,妙用是不著相,沒有分別執著。世間人隨緣,他著相,著相就造業了。隨緣,不造業。

「威儀有則」,做好樣子,做念佛人的好榜樣,真信、真願往生、真念佛名。一天到晚就這一句佛號,除一句佛號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這就是念佛人的好榜樣。外面的緣盡量減少。

「柔和質直」,處事待人接物要溫柔、和諧,真心,沒有虛偽,讓人人見到你都生歡喜心,我們跟眾生就有緣了。

「代眾生苦」,守法守己,願意吃虧上當,不計較,沒有怨恨心。別人恭維、讚歎,不生歡喜心,不會受外面環境干擾,認真修行,行就在日常生活當中,盡心盡力滿足大眾的需求。


六道怎麼來的?大乘經教裡說明,是從見思煩惱變現出來的虛幻境界,是我們錯誤的見解、思想,從這變出來的。你把事實真相看錯了,所造的不善業,就現這個境界;思是想錯了,看錯了、想錯了,就有這個境界。什麼時候你的看法、想法正確,看到事實真相,這境界就不見了,就找不到了。


三途六道都不是真的,是業力變現出來的境界,如同作夢一樣。夢中境界很清楚,醒過來有些人還記得很詳細。在夢中不知道那個境界是假的,以為是真的。實際上,我們現在這個世間不是真的,就跟夢境一樣。所以永嘉大師說「夢裡明明有六趣」,就是有六道輪迴,「覺後空空無大千」,你真正覺悟過來、清醒過來,這六道就不見了。


現在外面環境,順境少逆境多,善緣少惡緣多。會受外面環境干擾就很麻煩,自己要想方法去躲避。凡是擾亂我們自己的,破壞我們寧靜生活的,要拒絕。我感到破壞最嚴重的,我們受害最多的,就是手機、電視、網路,這三樣東西家家戶戶都有,他怎麼會不生煩惱?這東西念念都引發他的煩惱,啟動他的煩惱,他怎麼會得清淨心?怎麼會開智慧?不可能。這些東西天天在增長你的貪瞋痴慢疑,而不是把貪瞋痴慢疑減少。我們要深知其害,沒有利益,只有害處。

他有權利播放,我有權不接受,能保持一點單純,至少有五十年,我們不看電視、不聽廣播、不看報紙、不看雜誌,對這些外緣統統拒絕了。每天天下太平,我住的這個小區太平,不出事情。外面世界於我不相干,距離遠了。每天所看的是聖賢的典籍、大乘經本,每天不離開佛菩薩,不離開聖賢。


傲慢是瞋恚的核心,懷疑是愚痴的核心,人不懷疑,他就不會愚痴,人沒有傲慢,他就不容易瞋恚。貪的核心是情執。不斷掉就出不了六道輪迴,念佛也不能往生。為什麼?臨終最後一念,這些東西障礙你。


貪瞋痴慢疑這些東西沒斷乾淨,冤親債主就有把柄障礙你,讓你不能往生。你跟他結的怨沒化解,他有堅固的執著,他不肯放下,所以欠命還命,欠債還錢。因此,學佛的人才知道,決定不傷害別人,不佔小便宜。持戒要嚴,也就是認真去修十善業道,養成一個歡喜布施的心,把貪捨掉。自己生活清苦一點沒關係,來生好。


積來生的德。人沒有離開六道,生生世世跟一切眾生的關係就是討債還債、報恩報怨。現在的人,兒女、親戚、朋友報怨的多,報恩的少,什麼原因?我們沒有布施恩德所造成的。你能捨、能布施,來生好。行善不求果報,那就變成功德了,功德能幫助我們了生死出三界,往生極樂世界,這更好。


在一切諸法裡生起分別執著,起了個妄念,要佔有、要控制,全錯了。為什麼?這一切法一樣都得不到,是有沒錯,決定得不到。像我們看電視畫面,螢光幕裡這些人事物你看得很清楚,你一個也得不到。只是螢幕是個平面的,我們現在生活這個世界是個立體的,可是統統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

釋迦牟尼佛在經教裡,比喻用得最多的就是夢,夢幻泡影,你可以受用它,不能佔有它。受用它,沒有佔有,你就很快樂。有佔有的心,就有得失,失掉了就患得患失,它本來沒有得失,患得患失叫自找麻煩、自生煩惱,你那個煩惱不是真的,全是假的。佛教我們放下,先讓我們了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不可得。


人真正了解因果、相信因果,不敢起一個惡念。惡念都不敢起,他怎麼會做惡事情?那不可能。因果比仁義道德還有效,道德是教人不好意思作惡,軌範人心;因果是教人不敢作惡,你作惡,你要受報。所以,因果禁止別人作惡那個效果的力量最大了。人敢胡作妄為,就是不懂得因果報應,等到他死了之後墮落在三途,那個時候後悔莫及,來不及了。


學佛要把貪瞋痴放下。你說我都放下了,為什麼還沒有感應?實際上並沒有放下,自以為放下了。我不跟人爭名爭利了,是放了一點點,自己身心有沒有放下?沒放下,對於日常生活還是貪圖享受佛號就念不好,它障礙你念佛,障礙你清淨心,讓你念念想著你喜歡的那些享受,每天吃的、穿的、用的,心都放在這些方面,沒有放在佛號上。


佛教人,頭一個認識確實有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六道輪迴在理上講根本沒有,就像作夢一樣,自作自受。只要你有我執,執著這個身是我,這就有六道。佛法頭一樁告訴你,身不是我,我是不生不滅的,身有生滅。所以身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一樣,衣服不是我,衣服是我所有的。


在念佛人,正念就是念佛,除念佛之外沒有雜念,這才叫正念。念佛只念阿彌陀佛,不夾雜其他的佛。一定要知道,一佛即是一切佛,佛佛道同,又何況阿彌陀這三個字是一切諸佛的總號。這三個字都是梵語,中國意思翻成無量覺,每一尊佛成佛的時候都叫無量覺,所以阿彌陀是一切諸佛的通號。


「欲是諸苦之因」,活在這個世間為什麼這麼苦?總的原因就欲望,人要把欲望放下就沒有苦。有欲望得不到,苦;得到之後放不下,更苦。這個字是禍害之根,自性裡沒有這個東西,清淨心裡也沒有這個東西。欲是總的名詞,細分貪瞋痴慢疑都屬於欲。「施」,布施,「戒」,持戒,「能離之」。佛教給我們這個方法,施是布施,多給別人,心裡沒有罣礙。


中國人觀念自古以來父母官,官是人民的父母,人民是官的子女,他對子女好不好?他要不要好好教他?外國人官是我家的佣人、僕人。僕人對你家的人忠心,還是你父母對你家的人忠心?不一樣。民選出來是人民的公僕,你家財不錯,撈一把走了。你把他當僕人看待,他做了幾年下台要走,當然可以撈一筆走;父母對兒女就不一樣,父母你看掙的家產留給兒孫,他有親情,他有愛心,不相同。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因為你本來是佛,只要你想作佛,當然能成佛,問題是你想不想。世間人想成佛,又捨不得這個世間,能把這些糾纏全都放下、全都遠離,這個人用念佛的方法必定往生。臨命終之前,就是還沒斷氣,都來得及,只要肯把六道裡這些糾纏統統放下,不再放在心上,一念、十念都能往生。


離欲清淨,離是心離,不是事上離,事上離是假的,你心裡頭還有;要心裡沒有,是真離了。在日常生活當中,飲食不挑剔了,是真正離了。飲食攝取營養,不貪圖美味,沒有貪心,貪瞋痴慢疑都沒有,穿衣服沒有。日常生活起居都能夠離妄想分別執著,這真修行人。


學佛,首先要學佛對於宇宙人生的看法,正知正見。頭一個就是慈悲心,特別是悲心,憐憫人的心,憐憫裡就生出了愛心,愛心就是慈心。沒有同情心、憐憫心,這個人沒有愛心,他雖然講愛,那是自私自利的愛,裡面夾雜著名聞利養,名聞利養失掉,他就不愛你了。這樁事在現前社會處處都能看得到,不是假的。


佛法是建立在戒學的基礎上,沒有戒學就沒有真正的佛法。沒有戒學,會講經,多半都流向知識、佛學,不是智慧,智慧一定要從戒定慧入門。


方老師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怎麼樣才能得到?看破放下,放下妄想、雜念、是非,連惡人、天天找麻煩的人,也要把他放下,眼睛裡都是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你天天跟佛在一起,多快樂。如果你這個是冤家,那個是對頭,天天跟這些在一起,多煩惱。念頭就在自己一念之間怎麼轉過來。

一個人一生最快樂是沒有冤家、對頭,沒有對立的人。不要要求別人怎麼,是要求我怎麼樣對人。他會不會轉過來對我,我不管他,自己真得快樂,得幸福、得快樂。這佛教給我們,聽佛的話,別上別人當,重要。


《大集經》裡講,持名念佛即是無上深妙禪,是用持名念佛來修禪定。它不是把煩惱習氣斷掉,是煩惱習氣起來了趕緊換成阿彌陀佛,真妙絕了,非常管用,比斷煩惱習氣容易。

宗門大德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凡夫哪有不起心動念的道理?但是起心動念才起來,馬上要覺悟,念頭只有一個,不要有相續的,要快,立刻換成阿彌陀佛。換成阿彌陀佛就沒事,就變成念佛,念念是佛,這是真正彌陀弟子。

彌陀弟子一定要皈依阿彌陀佛,皈依淨土五經,一心只求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沒有別的願望。要真幹,身在這個世間就是要隨緣、要放下,自己一心一意求生淨土,這真正念佛人。


世間人心裡是自私自利、名聞利養,是七情五欲的享受,是貪瞋痴慢疑,而且這些習氣非常嚴重,這就說明為什麼修行這麼難?為什麼經學了幾十年都不得受用?原因就是這些東西塞滿了我們的心性,阿彌陀佛裝不進去。

要把善念、惡念統統清除,為什麼?惡念感三惡道,善念感三善道,統統都是輪迴業。輪迴心念佛也是輪迴業,出不了六道輪迴,輪迴業裡的善業。

既然發心想求淨土,就認真把這個心放在極樂世界上,心裡只有阿彌陀佛,一心只想求生極樂世界,其他的念頭全沒有了,一切念歸一念,這一念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是個真正念佛人。


恆順眾生是修行,為什麼?順著眾生,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個四句,要跟眾生和光同塵你才能修成功,你離開眾生怎麼修?不能離開。這個眾生脾氣很不好,很難相處,你跟他相處修忍辱波羅蜜,看你能不能忍受。


淨宗的修學就是提醒佛號,念頭才起,不管念頭是善是惡——善念三善道,惡念三惡道——總而言之,都是在造輪迴業,念佛往生淨土,這叫淨業。我們每天從早到晚,是淨業多,還是輪迴業多?如果淨業少,輪迴業多,那就麻煩了,我們的往生沒有把握。


瑩珂念了三天佛就來接引,我念了三十天佛為什麼還不來?佛很清楚你心不是真的,他要真的一來了,你說:佛,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完,你再等幾年好了。所以從這些地方看,我們的心不真、不誠,假的。來了,這要死了,那還有好多事情沒有料理,怎麼辦?真正下定決心沒事,一切事情自有別人料理,隨它去!根本不聞不問,這就對了。真正想交代寫一份遺囑,然後什麼念頭都沒有了,這才行。將軍鄉的老太太連遺囑都沒有,一句話都沒有,走得真乾淨俐落。所以彌陀弟子正業就是深信切願、老實念佛。


「世尊以無緣大慈」,無緣是沒有條件的,對一切動物、花草樹木平等慈悲,對山河大地、一塵一毛充滿了慈悲與智慧。從哪裡學起?從拓開心量學起。你的心量太小了,沒有想到別人,沒有照顧到別人。

我們要學世尊無緣大慈,世尊的名號叫釋迦牟尼,釋迦翻成中國意思,能仁,他能夠以仁慈愛一切眾生;牟尼是清淨的意思,自己心地清淨平等。對人一片慈悲,對自己清淨平等,用這個做為名號。你念這句名號,你就要想到清淨、慈悲、平等,這是從智慧功德裡面所生的。


說來說去,都在放下。為什麼我勸大家天天聽經?是因為你沒放下。為什麼不能放下?你對於事實真相沒搞清楚。事實真相統統搞清楚明白了,哪有不放下的道理!天天聽經,天天勸自己,懂多少你就放多少,這樣就會有進步。


你說你聽懂了,沒有放下。是不是真聽懂?章嘉大師教我一個標準,真正放下了才叫聽懂;沒有做到、沒放下,你沒有聽懂。沒聽懂,以為聽懂,這是很大的過失,為什麼?再不能往前進了。我知道我還沒懂,我聽經還會有進步;認為都懂了,這經聽不下去了,他聽了幾遍了不想再聽了。


佛放光,光中現佛菩薩,佛菩薩說法,說的這些法我們不懂,只傳音,不傳義。你去念這個咒,決定有好處,叫你得三昧。咒沒有意思,你就沒有念頭了,你就不能想它,念咒是把你所有的妄想雜念都放下,就集中在這個咒。實際上,這咒還是有意思,密語不傳。密咒真的有無量義,不可思議。


菩薩行沒有別的,全心全力利益眾生,其中最大、最殊勝的利益是什麼?幫助眾生覺悟,這是第一利益。所以諸佛菩薩、祖師大德,他們一生就幹這個事情,很多示現出家身分,專修、專教、專弘。


佛教導人開發自性本有的智慧德相,是自性本有的,外面修怎麼修也修不出來。用現在話來說,佛陀是圓滿開發出來了,我們完全是隱埋在煩惱習氣業障當中。煩惱習氣業障都是假的,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力量?因為你以為它是真的,它就真起作用。那你自作自受,你在六道輪迴三惡道中,你就得受苦。真正覺悟了,它根本就沒有了。

今天障礙覺悟根本的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懷疑。貪瞋痴,貪瞋猛利好斷,痴難斷,愚痴就是藕斷絲連。古時候從小教誠信,所以接觸、修學聖教比現在人好多了,也就是說他的疑惑少。現在科學教人疑惑,連對自己都疑惑,這個對於聖學、佛法來講是非常嚴重的障礙。為什麼?只要一疑惑,就進不了門。疑惑也有習氣,習氣很重。這才知道相信佛法難。我們學這麼多年了還是疑惑,為什麼?如果不疑,信、解你成就了。


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妄想、雜念,這才叫功夫成片。還有妄想、雜念,往生沒有把握,全靠臨命終時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就能往生。這說明臨終助念很重要,提醒你,怕你忘掉。

但是真正念佛人不希望人助念,為什麼?助念有好處,也有不好處,人多太雜反而不容易得清淨心。最好是自己平常功夫念到功夫成片,往生的時候,知道什麼時候走,自在的走。


為什麼我們念佛很久了,還沒得定?我們不是至心稱念,我們念佛的時候有妄想、有雜念、有間斷。大勢至菩薩教人「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放下萬緣就是都攝六根的意思,眼從色那裡收回來,耳從音聲收回來。攝是攝受,收心,心要專一,心不能往外頭亂跑。

凡夫的心隨著六根向外跑,眼喜歡看色、耳喜歡聽音樂、舌喜歡嘗味、鼻喜歡聞香。外面叫六塵,它起染污。往外跑引起你的貪心,聞不到時生瞋恚心,愚痴,統統生起來了。所以往外跑是造輪迴業,增長自私自利、貪瞋痴慢。

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回頭,專念阿彌陀佛,叫淨念相繼。沒有染污、沒有分別、沒有動搖叫清淨,要用清淨心念佛。我們平常講沒有分別、執著、懷疑,或說沒有妄想、雜念、懷疑,這叫淨念。


我們的念佛或有或無,常常間斷,念佛的時候也是雜心念佛,沒有專心念佛什麼原因?不知道念阿彌陀佛的好處,一直到現在都還不知道。如果知道了,你會把別的都放下了。

為什麼功夫不得力?對於這句佛號真正是不了解,知道它是好,好在哪裡、好到什麼程度,不知道。認為眼前許多事都還超過阿彌陀佛,所以把阿彌陀佛放在第二。真正認識清楚、搞明白了,知道阿彌陀佛第一,其他的萬事萬緣都可以放下。《無量壽經》上所說的,只要你往生極樂世界你全都得到,到極樂世界有什麼好處,這本書上所說的都是。

你對於淨宗、對於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了解多少,完全看你能行多少,那就是你了解的,你沒有做到的,你完全不了解。我們在此地要生慚愧心,要真正懺除業障。我們業障沒放下,天天在造。造的業障太多了,念佛的時間太少,敵不過業障,所以沒有感應。我們功夫要能伏住業障,感應都現前了。


如何出六道輪迴?善惡業統統放下,恢復自己的清淨心,回歸自己的本性就成佛,六道也不見了,十法界也不見了。


真實利益就是心裡一塵不染。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六根對六塵清清楚楚,這叫智慧;如如不動,這叫大定,這叫真心。


在《禮記·學記》就說得很清楚,「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建立一個政權、一個國家,領導全國的人民,什麼最重要?教學最重要,只要把人教好了天下太平,什麼事都解決了。


瑩珂知道自己做阿鼻地獄罪業,怕墮地獄,這個心讓他不敢起妄念,所以他能成功。這在佛法裡叫逆增上緣,幫助他往生,沒有這個緣,他真誠心生不起來。

所以順境逆境、善緣惡緣,你要是會用統統是好緣、是幫忙,要不善用,順境善緣也造罪孽。蕅益大師講得好,「境緣無好醜」,沒好壞,「好醜起於心」,看你用什麼心。你的身、心要清淨、要善,惡緣也變成善緣;心不清淨、不善,善緣也變成惡緣。


天台大師講佛講六種,第一種從理上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為什麼?有情眾生有佛性,無情眾生有法性,所以理上,理即佛,一切眾生平等,都是佛;事上講,不平等,事上有迷悟不同,全迷了,六道凡夫,全迷了。


世間一切假的,不要執著,人家要,歡歡喜喜給他,兩方面都歡喜。自己心裡清清楚楚,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現前念念不住,它不是真的。命裡有,丟都丟不掉,這邊丟掉,那邊就來了,可能來的比丟的多。大捨大得,小捨就小得。

不要以為人佔便宜了,那個佔便宜很有限,他能佔到那個便宜,他能受用,他命裡有的,他的福報享完,他的便宜就沒有了,他得不到了。一定要把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真敢捨,真捨得。所以這是超情離見,不是凡夫能夠見得到的,超越凡夫的情見。
學佛主要目的是恢復自己本性本具的智慧德相,所以佛法稱內學,佛經稱內典,向內求不向外,外面沒有東西。用什麼方法求?用戒定慧這三個方法。戒是守住釋迦佛講的這些方法,佛教我們不能做的決定不要去做,教我們做的認真努力去做。


我們在《往生傳》裡看宋朝瑩珂法師,是三天把佛念來,怎麼念來的?至誠恭敬,沒有懷疑,沒有夾雜,就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眾生有感,佛就有應,你是真心,佛就應你,你是假意,佛就不應。

佛一來接引,你就怕死,你說不行,我還要多活幾年,這不就跟佛開玩笑了。所以意志不堅決,你念,佛不來,一定到堅決的時候佛就來了。印光大師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百分之百的誠敬,沒有一絲毫虛假,感應立刻就能現前。


佛教我們發心,從哪裡起?從放下。放下七情五欲,放下貪瞋痴慢、懷疑,放下自私自利、財色名利,你才能入門,才能夠真正斷惡修善,這才談得上積功累德。功德的累積就實至名歸,你不需要求,它來了。

雖做缺德的事情,依舊在享福,這什麼原因?因為你過去修的那個福德讓你享受,現在造的罪業果報還沒有成熟。那個福享盡了,現前造的這個惡業果報成熟了,之後就麻煩了,可能是事業一敗塗地,可能是死墮三途,這個時候後悔來不及了。

人要有前後眼,前眼看因,後眼看果。一定要知道,善有善果,惡有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怎麼能疏忽?時時刻刻要提高警覺,名利現前,一定要想到合不合禮、義?於禮義合可以。不合禮、不合義就不能碰,你要是接觸,帶來給你的是災難,眼前有小利,後面有苦難,不能不知道。


人用心一定要真誠,對於名利要淡薄,對於善行多做,有機會要多做利益眾生的事情,沒有機會不必去攀緣,有機會一定認真努力把它做好。真正發這個心,你本來沒有這個機會,佛菩薩給你製造機會,祖宗之德加持你,讓你遇到這些機會,不是自己去找的。


如何感得佛菩薩住世?感是依教奉行,老實,聽話、真幹,我們用這六個字對佛菩薩,佛菩薩的應化身就常住世間。如果這六個字沒有,佛菩薩會走開,為什麼?緣沒有的時候,感沒有了,應就不存在。必須要有人真的依教奉行,他才能常住。不是天天求佛菩薩住世,這個沒用處。


我們要能體會到,心善、行善,影響的面愈大,影響的時間愈長,福報不可思議。這個福報就是三種,財富地位、聰明智慧、健康長壽。來得及,好好去修,命是能轉得過來的。要如理如法,那是真實的功德,真實的果報。


在我們這個世間如果會學的也不例外,法法都是助道法。我們在飲食裡頭修什麼?修不起心不動念,修不挑剔,隨緣不攀緣。吃的,有什麼吃什麼,沒有分別心、執著心,就能像諸佛菩薩一樣,一切味都變成一味。因為味的差別是你的分別、妄想變現的,分別、妄想放下了,一切味是一味,叫妙味。


在日常生活當中對於一切人都應該恭敬,都應該把他們看作是佛菩薩。自己謙虛,細心觀察他們,他們行的是正面的,反省我有沒有?我沒有,向他學習;他所做的是負面的,想想我有沒有?我要有,要改正。一切眾生都是我們善知識。


我們每天生活,從早到晚都是隨緣,隨順順境、善緣,不起貪戀,隨順惡緣、逆境,不生瞋恚。心是平等清淨的,在這個裡頭成就自己清淨平等覺。


隨緣成德裡頭最重要的,是我們要信、發願、念佛,做出榜樣來讓人看見。看久了,慢慢他就會比較,發現你這個生活好,這個生活有意義,他就會自動來向你請教,這叫有緣人。我們如果不做出好樣子給他看,很難叫他相信,一定要做出榜樣。


學佛之後我們應當覺悟,用真誠心待人接物,用真誠心過日子,真快樂,真自在!別人對我虛情假意,我對他真誠。他騙我,欺負我,傷害我,甚至於陷害我,我還是以真誠心對他。人沒有怨恨,身心安穩,快樂無比。學佛禁不起考驗,你學的全是假的,不是真的。佛法是真實的,學了真管用,怨親平等,這平等法,真心是平等心。


淨土法門不容易遇到,遇到了不相信,不肯發願,不念佛,真可惜!彭際清說過「無量劫來希有難逢」。遇到不信,證明佛在經上講的一點都不錯,難信之法。難信之法你相信,這是有很大的善根。

《彌陀經》上說得很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凡是念佛往生的人,都是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這一生遇到,得無量諸佛的加持,所以你能信,能理解,能發願,你肯念佛。

如果我們過去生中善根福德不足怎麼辦?佛法常說一切法不離因緣,你因有了,緣不足,你要能夠發心把緣補出來。用印祖所說的真誠心、恭敬心去念佛,你就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


你有很多很多牽腸掛肚的事情放不下,這個放不下就是往生的障礙,就是念佛不靈。念了這麼多年的佛,為什麼消息都沒有?你總得去找原因,原因找到,把這些原因消除,就一帆風順。

信心不堅固,願心不懇切,對這個世間還有許多牽腸掛肚的事情,這就得感激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為我們講經說法,沒有老人家長時期教誨,我們怎麼能夠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了解之後才有選擇,知道我該怎麼做法,才歡喜放下。對於極樂世界會生起嚮往、羨慕的心,恨不得現在就去。那個世界裡的人,個個都是無量壽。


《般若經》上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就得大自在。為什麼凡夫得不到?凡夫患得患失,失掉了他不自在,他有苦受;得到了他也不自在,怕丟掉。所以得與不得,他統統不自在,而且都是假的。

佛法的教學沒有別的,就是教你認識事實真相,於一切法中得大自在,為什麼?佔有的念頭沒有了,控制的念頭沒有了,分配的念頭也沒有了,完全回歸自然,回歸自性,這得大自在!這個叫成佛作祖。


念佛的人修什麼?首先要遠離貪瞋痴慢。放下身心世界,身不是我,心也不是我,心就是念頭,想東想西、想過去、想未來,它也不是我,妄心。身心都虛幻不是自己,你能把這個放下,真正自己就現前。回歸自性,一般講成佛了,回歸到真我。

佛法裡的真我定義很簡單:我是不生不滅的,我不是生滅法;我是做得了主宰的,我們現在的身心都做不了主;我是自在的,我們不自在。這三個定義完全沒有,你就要知道這個身心不是我,這個身心是煩惱、是幻相、是夢幻泡影。

放下什麼?頭一個要把我放下,知道這個我是假我,我放下之後,所謂的放下身心世界就不難了。外面境界是假的,就是這個錯誤的念頭惹的禍,一身沉重的擔子,這擔子生生世世都卸不下來。

日常生活隨緣就好,隨緣不操心、沒有牽掛,攀緣就操心、就有牽掛;攀緣不自在,隨緣就得大自在!所以要有慈悲心,遠離無安眾生心。對於一切眾生沒有關懷、沒有愛護的心,這就不是慈悲心,這個不能有。只顧自己不顧別人,這自私自利,這要遠離。


夫子一生不跟人爭,表現出來統統是讓。你讓,他也讓,和睦相處,你爭,他也爭,就變成冤家對頭。世間最難捨的財物,人家要,給他!自己沒有了無所謂。如果命裡有,這個地方給了,那個地方會來;命裡沒有的,你不給人,自己也保不住。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心平氣和、歡歡喜喜的讓給你。

我們這一生這個事情幹了好多次,結果讓給人怎麼樣?沒有多少天我們的環境愈來愈殊勝、愈來愈好。六十多年來我們實驗證明,是真的不是假的,這一生過得多自在,不跟任何人結冤仇。

滿別人的願,真正就是滿自己的願,跟別人計較,那個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學佛就懂得這個道理,只有一個純真的心愛一切眾生,這些冤親債主都愛護他,為什麼?他是一時迷惑。他要像我這樣清楚,他不會做出這個事情。


平等心怎麼看待?一切法都有佛性,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眾生什麼意思?眾緣和合而生起的就叫做眾生。動物、植物、山河大地都是眾緣和合而生的,你到宇宙間去找,除了自性之外,全是眾緣和合而生。眾緣和合而生是一個本體,就是一個自性,都是從自性變現的。所以法法平等,法法皆如,沒有高下。


我放下煩惱,什麼都不要,就要往生極樂世界,就想親近阿彌陀佛,你一定如願得償。善導大師教導我們,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應化在世間就為這一樁事情,這叫一大事因緣。大事因緣是什麼?接我往生,幫助我脫離六道十法界。你要承當,不要客氣,佛來是為我不為別人,我這一生就決定得度了。


世緣、萬法統統放下了,住在這個世間多一天少一天不妨礙,沒事。住在此地跟住在極樂世界沒有兩樣,能做到這樣的程度,就得大自在。在這個世間,不要做當局者,要做個旁觀者,就自在了。


三善道、三惡道是眾生所造善惡業之所招感,本來沒有,所以佛說它是夢幻泡影,它真的沒有,業感變現成的。


許多人學佛不得受用,以為佛經上所講與我不相干,都是聽佛講別人,不是為我。學一輩子佛,一點受用沒得到。真正得受用的人,聽佛講經,字字句句都是講我自己,沒有想到佛有一句話是講別人,這是古大德所說的「直下承當」,他全盤接受了,若果依教奉行,他就成就,就解脫了。


「為劇苦所逼,身熱心惱,故名熱惱。」人受很大刺激的時候,我們講人脾氣發起來,瞋恚心發出來,全身發熱,你看他的面相,臉色紫紅,這是熱惱的相。心裡頭嚴重的煩惱,非常不高興,這叫熱惱。


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本具的功德,因為有煩惱,這功德漏掉,煩惱起現行。眼見色之後起貪瞋痴慢,合自己心意的就生貪愛,與自己心意相違背的就起瞋恨。眼根如是,六根亦然。不像諸菩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成就功德,他看得清楚、聽得清楚,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那是自性本具的功德。


淨宗練的方法就是念佛,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了,趕緊念佛,務必使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統統回歸到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第二個念頭。別的法門是沒有念頭,這個很難,淨宗法門准許你把所有念頭歸成一個念頭,這個好辦,這個念頭就是阿彌陀佛。用阿彌陀佛代替一切妄念,代替一切雜念,這就是定。我們的定就定在阿彌陀佛上,就定在這句佛號上。


要在這一生當中有限的時光裡好好去學習,學習斷煩惱、斷習氣。在生活、工作裡,待人接物,先把這些不好的習氣斷掉。不好的就是自私自利,這是所有一切不善業的根源。要把心量拓開,要學著去關懷眾生,主動去幫助眾生。


修行在哪裡修?在穿衣吃飯當中修,在日常瑣碎工作當中修,掃地、洗碗、抹桌子都是修行,沒有一樁不是修行,這裡頭有密義在,這個密義是什麼?是不著相,專念佛,這就是密義。


人真正抓緊時間修行,那一定要分秒必爭,這是人生頭等大事。念佛要緊,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中,這是真的,這個不是假的。擺在面前什麼事情都是假的,對於這些假的東西,隨緣,不要放在心上,什麼都好,隨它去!

沒有真實智慧,沒有大福報,想修世間福都修不到,在這上面操多少心也都是空的。我們世間福不要了,專門念佛求生淨土,這就對了。世間福報修不到,就把它放棄,就不要它了。


還斤斤計較著,這不能往生。一切緣都要放下,隨緣,什麼都好,一切都隨它去吧,我絲毫都不染著了。我念念求生極樂世界,念念跟阿彌陀佛相應,這個世間事不再過問。


在境界裡叫歷事鍊心,事要經歷,不經歷你沒有經過鍛鍊,所以必須要經過鍛鍊,在鍛鍊當中不起心、不動念,真的。沒有經過鍛鍊是假的,假的連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以為功夫真不錯了,境界現前的時候你起心動念,就是假的。


得佛力的加持也要有條件,條件是什麼?真信、真願、真幹,換句話說,還是老實、聽話、真幹。這三個條件缺一個,佛菩薩的願力加不上;不是不加,你沒有辦法承受。佛菩薩的加持像陽光普照,你要躲到陰暗的地方不給它照,這沒有辦法。所以老實、聽話、真幹是修行證果的祕訣,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


祈禱的加持,完全看祈禱的人他的用心。祈禱時最極真誠,感應不可思議。把散亂心統統收起來,一心一意,奇蹟就出現了。集體祈禱,力量更大。預言上常講有災難,到時候災難沒有了,什麼原因?要知道,這個世界上的人知道有這個災難,多少人祈禱!不是災難沒有了,是災難給化解了。


一般人不了解,以為自殺就一了一切都了了,哪有那種道理!真正了解佛的經義就曉得,人決定不能死,死了就不得了。怎麼不得了?六道搞輪迴去了。

淨土法門說,當在斷氣之前,你覺悟了,真信真願,一念十念都能往生。這才叫一了百了,往生是真了了,沒有往生就不得了。一定要知道,要小心謹慎,辦一生最大的事情,就是往生極樂世界,叫了生死出三界。


做錯事情不肯懺悔、認錯,這是惡中最大之惡,與自性完全相違背。不是佛不原諒你,是自己不原諒自己,這個道理要懂。如果怪佛不原諒我,那是罪上又加一等罪,佛沒有不原諒的,是自己不肯回頭、不肯認錯,不能怪任何人。

人生在世,自己對自己要負百分之百的責任。自己所作、所受完全相應,確實善有善果、惡有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包括我們動個念頭都在造業,這個念頭善,這是善業;這個念頭是惡,那就是惡業。起心動念都在造業,何況言語造作。《地藏經》上說「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凡夫粗心大意,自己完全不知道,有意無意之間,造業從來沒有斷過。


持戒是斷欲,這個欲裡頭有財色名利,以淫欲最猛烈、最難斷。在經教裡常常用情執這兩個字來形容,情執是非常非常難斷的,情執是貪愛的根本。這就是六道輪迴的根,只要它不斷,就出不了六道輪迴。

貪最重的是情執,瞋恚最嚴重的是傲慢,愚痴最嚴重的是懷疑。真正用功夫的人,斷情執、斷傲慢、斷懷疑,貪瞋痴三毒就能夠遠離;不從這三方面下手,貪瞋痴不容易斷,非常困難。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人跟父母有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來報恩,這孩子決定是孝子賢孫。如果是報怨的,將來長大了會搞得你家破人亡,因為過去你害他,今天他來報仇。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人生在世,對一切眾生要布施恩德,不能害眾生,害眾生將來他要報怨、報仇。所以,害眾生是害自己,利益眾生是利益自己。


古人說「子不教,人心壞了;家不齊,社會亂了」。今天這個社會,就應了這兩句話。中國古人有所謂「教兒嬰孩」,從哪裡教起?小孩一出生就要教他。今天的小孩,他怎麼教?教小孩看電視、玩電腦,小孩就乖了,不鬧了。電腦、電視裡頭教他什麼?殺盜淫妄,幾乎全是負面的,全學壞了。

胎教,懷孕的時候就小心謹慎,母親起心動念,純淨純正,沒有邪念;言語造作,決定遠離一切負面,讓小孩所稟的是母親的正氣,這個小孩自然聰明、好教。出生之後,要照顧很周到,不善的東西不能讓他看到、聽到、接觸到,他所接觸到的全是正面的。這樣照顧三年,就把他培養成聖賢的條件。


在日常生活當中,盡量不執著、不分別,從這下手,這叫學佛,這叫功夫。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外面境界不要執著它,為什麼?假的,你執著它幹什麼?不是真的,不要去分別它。如果起心動念了,趕快念念「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提醒自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提醒自己。

一個人真正做到不受外頭環境影響,功夫就得力了。所以外面境界對真正修行人來說,有利沒有害,它來考驗你,看你動不動念頭?你還分不分別?你還執不執著?果然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恭喜你,你成佛了!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這個意思。


佛法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是佛門講大慈大悲理論根據,肯定了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科學家告訴我們,人身體是細胞組成的,每一個細胞都是我的身體,我知道它是我一身,這每一個細胞我都愛,不會說頭上的細胞尊貴,腳下的細胞就卑賤,沒有這個道理,平等的。所以佛對一切眾生是平等的愛、平等的慈悲。


懺悔真正的意思是後不再造,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給我的,懺悔之後再造這個罪是永遠滅不掉的。所以,佛門的懺悔跟儒家所說的「不貳過」意思完全相同,過失只有一次,不會有重複第二次,這叫真正懺悔。


信、願、持名,這是淨宗的三寶。真信、真願難!世緣放不下,不是真信,也不是真願。真願、真信那個樣子是什麼?萬緣放下,一心專念,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像鍋漏匠,那是真念,那是個真正念佛人。

世緣裡面,利益眾生的不能不做,做了不放在心上,這就行,決定不求果報。做這事情將來得大智慧、得大福報,錯了,你還有求,只要有求,你離不開這個娑婆世界,出不了六道輪迴。

六道輪迴的事情放得乾乾淨淨,只求極樂世界,只求親近彌陀。阿彌陀佛來了,說走馬上就走,沒有絲毫留戀;說這個事情要處理,那個事情要處理,你就去不了。念佛人時時刻刻都放下,隨時可以走,走得自在,絕對沒有牽腸掛肚的事情,這樣才能夠真正報佛恩。
真正求生淨土的人一定要知道,我們的心同佛心,我們的願同佛願,我們的行同佛行,我們的德同佛之德,則沒有不往生的。如果在這上不認真的學習,跟阿彌陀佛心、願、行、德還是相違背的,這種人念佛不能往生,為什麼?他沒有懺悔,他沒有回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依然不善,這就錯了。


現在糟粕的定義就是如此,我看不懂就是糟粕,看懂了這是精華。這就是太粗心大意,對古人完全不尊重,不但不尊重古人,也不尊重自己。怎麼可以這麼粗心?不懂的細細去求,它一定有道理,沒有道理怎麼能傳幾千年?幾千年當中多少人看過,都沒有把它這個錯誤拈出來,還到我們這時候才來拈出來,這值得質疑。


小時候,母親帶我們到城隍廟燒香,去看十殿閻王,造作不善的人在受的果報,用泥塑做得栩栩如生,告訴我們不能做壞事,做壞事要受這個報應,這個教育非常深刻。糾正人心,不敢造惡,為什麼?作惡要受報應。妄語、兩舌要入拔舌地獄,誰敢?你今天說這是迷信,現在人心壞了,什麼壞事都敢做,怎麼辦?你沒有辦法。


不要把所看、所聞的放在心上,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就叫做妙用。要把這個當作第一樁大事!想到別的地方,馬上覺悟到,我想好事,三善道,我想壞事,三惡道。宗門大德有句話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頭才起,不管它善與惡,阿彌陀佛。這叫真念佛人,這叫老實念佛人。


不要常常念著,我過去做什麼壞事,為什麼?你想一次又造一次,你那個惡業就愈來愈深。不要想這些惡的,也不要想善的,專想阿彌陀佛,把一切善惡統統忘掉,專念阿彌陀佛。現在人的思想是貪瞋痴多,天天念頭落在貪瞋痴上不好,這是三惡道。為什麼不念阿彌陀佛?為什麼不想阿彌陀佛?念佛、想佛有大利益,為什麼不幹?


到這個人間來,是業力牽引過來的,這叫引業;這一生在這個世間貧富貴賤、壽命長短,那是滿業。佛經將眾生造的業分作兩種,引是引導你到哪一道投生,滿是在這一道這一生的狀況,那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真的是所謂「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決定沒有貪愛的念頭沒有,你保持在清淨平等覺,那要忍,這是善緣順境。惡緣逆境,那就是碰到找麻煩的,羞辱、毀謗你的,造謠、生事、障礙、陷害,你還是清淨平等覺,無動於衷,這樣你才順利通關。


我們要做彌陀弟子,不能沒有阿彌陀佛的度量,要能包容。特別是無故毀謗、羞辱、陷害、障礙我們的人,都不要放在心上。《般若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放在心上沒事。而這些人他來考試我,我通過了、及格了,所以我不但沒有怨恨他,感恩他幫助我提升。

心裡面沒有一絲毫怨恨,法喜就是從這生出來的。要有怨恨,有不如意,你歡喜心怎麼生得出來?你生不出來,勉強裝,裝不像。他真快樂!無論生活在什麼環境,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那麼歡喜、清淨。還生智慧,你就知道該怎麼樣處理問題,處理得非常妥善。


人用真心好,何必用妄心!別人欺騙我,毀謗、陷害、侮辱也好,我都一笑了之,不會放在心上,為什麼?假的,不是真的。我不接受,與我毫不相關,對我絲毫傷害都沒有;接受就上當了。人家怨恨我,我接受了,我就恨他,這就對立起來了,對立產生的後果是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

他以怨恨對我,我以慈悲心、真誠清淨心對他,沒有放在心上。放在心上,那是妄心,就是阿賴耶的種子!一天到晚起心動念,造輪迴業,念佛也出不了輪迴。怎樣才能超越輪迴?決定不造輪迴業了。不造輪迴業,除淨土之外,哪一條路你都做不到。我們念佛要分秒必爭,真求了生死、出三界,絕不求留戀這個世間。


學佛的人不可以收藏這些寶物,為什麼?容易起貪心,貪是煩惱。佛叫我們斷煩惱,你天天收藏這些珠寶,在這裡頭增長貪心,錯了。貪心增長將來到哪裡去?到餓鬼道去。你看學佛學了一輩子,天天貪愛收藏的這些名貴的佛像,將來死了到鬼道去了。喜歡收藏,增長貪心,丟掉了生煩惱,增長瞋恚、愚痴,這個東西與貪瞋痴掛鉤了。佛教導我們要斷貪瞋痴,怎麼可以增長貪瞋痴?所以要捨。

居住的環境愈小愈好,可以避風雨就足了。不必高大華麗,用不著,都會幫助人起貪瞋痴。你看近代真正修行的這些老和尚,他們住在名山寶剎,宮殿式的建築是供佛的地方,他們自己不住,自己住在廟外面茅蓬。莊嚴的道場是供佛、供養菩薩的,是接引大眾的,進佛門之後利用這個地方做佛事,就是講經教學。


教育兒女什麼時候開始教?母親懷孕的時候就開始教了,叫胎教。做母親的人,她的身口意三業都要端正莊嚴。為什麼?她起心動念影響胎兒。懷孕這十個月沒有惡念,有善念、有正念,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言語柔和,沒有傲慢。母親這樣照顧十個月,小心謹慎,小孩生下來就非常端莊、聽話,很容易教養。

現在聽說小孩叛逆,那也是教出來的。懷孕的時候起心動念,不正當的念頭,不當說的話,不該做的事,心裡頭有妄想、有雜念,全部影響胎兒。小孩一出生,他就接受教育,他看、聽、接觸,他就在模仿、在學習。所以中國人講紮根教育,從出生到滿一千天,就是三歲,這一千天這叫紮根教育。這個根紮得好,一生不會改變,所以古人有一句諺語說,「三歲看八十」,三歲紮的這個根,八十歲都不會變。

現在沒人懂了,懷孕的時候不知道教他;生下來,也不知道教他。現在小孩誰教?電視在教,教他殺盜淫妄,多可怕!他這個基礎紮根的教育,是這麼來的。他長大了當然不好教,父母沒有法子教他,老師也沒辦法教他。不是沒有原因,是做父母疏忽了紮根教育,真的要後悔一輩子!真的能教,人人都是好人,人人都是聖賢、都是佛菩薩,你得會教。


怎樣才能決定往生?這個世間統統放下。我們到極樂世界去,此地什麼都帶不去,身體也帶不去,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就決定得生。有絲毫留戀,那個留戀就是一條繩索把你綁在這個地方,你走不掉。必須完全放下,徹底放下。


佛法的修學完全是自性上統統本有,沒有一樣東西從外來的,所以佛學稱為內學,不向外攀緣,完全是用內功,與外界不相干,稱為內學,經典稱為內典,這個是學佛不能不知道的。


出家、在家都要守戒律。受戒不是幾天,古時候三壇大戒五十三天,這都是形式。實質上的修學,至少三年到五年,養成習慣,自自然然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違背戒律,要養成習慣。


合掌也是個手印,表一心。平常這十個指表心散亂,把我們的散亂心收回來成為一心,所以合掌代表一心。掌要合嚴,不能底下有空的,要合齊,這代表一心,一心是最恭敬的。


東方的學者重視開悟,從小教你背書,那都是手段,不是目的。用這種手段幫助你恢復清淨心,因為你心不專注,你就會分散、會胡思亂想,每天讀這個書,書讀得很熟,就是收心,目的在此地。


不怕吃虧上當,果然吃虧上當了,自己要生歡喜心,為什麼?消業障,好事情。別人毀謗我、傷害我、侮辱我、陷害我,他替我消業障,我當然要感恩他。有這麼多人來替我消業障,讓我快快成就、提升,我能不感謝嗎?如果不甘心,還生怨恨、還要報復,那個果報就是三界六道,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心是清淨的、是平等的,對人、對事、對物覺而不迷,你說多自在、多歡喜,法喜充滿,這是學佛人真正的受用。心沒有憂喜,身沒有苦樂,身心健康,法喜充滿,智慧增長,業障不知不覺的消了,這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佛法帶給我們真實的利益。


不懂得佛法的人很忌諱,認為念阿彌陀佛就是人死了,才給他念阿彌陀佛,這一句話很不吉祥。跟他解釋佛陀意思,要善巧方便,他錯誤成見很深,講高深的理他聽不懂,就不會接受,他說你們搞迷信,聽得懂的他就容易接受。

我們反過來問他,你要不要智慧?福報?長壽?要。佛就這三個意思。他就慢慢問你,問什麼你就答覆他,你給他解釋。這句阿彌陀佛貼在這個地方,我們是最有福報、最有智慧,得長命百歲,他高興了。


《百法》裡頭所說的六個根本煩惱,一切不善都從這個地方衍生出來的。具足這六個煩惱,才有六道輪迴的幻相;這六個煩惱沒有了,六道輪迴就沒有了。六個根本煩惱就是貪瞋痴慢疑加惡見,惡見就是見煩惱,五種見惑歸納為一個。


「威儀有則」,就是處處都做好樣子給人看,什麼是好樣子?隨順性德,什麼是性德?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是性德,世間法;出世間法,十善、三皈五戒、六和六度是性德,普賢十願、彌勒十念是性德。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這些性德都相應,都不違背,這就是對的。

各人要做出人的好樣子,在家同學給在家人做最好的樣子,出家同學給出家人做最好的樣子,我們這個團體要給一切團體做好樣子,這家庭要給所有一切家庭裡面做最好的榜樣,這個人是真正佛弟子。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做出與性德相應的好榜樣,佛教才能興旺起來,我們就有理由相信,沒有一個人不歡喜學佛,佛陀教育太好了。


「禮敬諸佛」,諸佛指誰?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為什麼?他本性是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對於一切眾生就應該禮敬,決定沒有分別,他現在在哪一道不分,用清淨心、平等心看待,就是修普賢行。

「稱讚如來」,稱讚有差別,你看禮敬諸佛,諸佛是不分的,如來就分別了。如來什麼意思?如來是指性德,與性德相應的讚歎,與性德不相應的不讚歎。什麼是與性德相應的?佛在經教裡面教導我們,三皈、覺正淨、十善、五戒、六和、三學、六度是性德,普賢十願是性德。

在中國傳統裡面講,五倫是性德,五常是性德,四維八德是性德。與性德相應的讚歎,與性德不相應的不讚歎,沒有叫你毀謗,沒有叫你批評。


我見就是我執,執著有個我,我是由我愛、我痴、我慢組成的,這三樣東西叫三毒,我愛是貪,我痴是愚痴,我慢是瞋恚。於是我們在這個地方得出,貪瞋痴有一個核心。貪的核心是情執,最難斷的,你一定要知道它是假的,不是真的,不知道它是假的,你堅固執著,執著這個永遠出不了六道輪迴,輪迴是它變現出來的。瞋恚的核心就是傲慢,愚痴的核心就是懷疑。要斷三毒煩惱,從情執、傲慢、懷疑下手,就有辦法把貪瞋痴放下了。


「寂靜」,離煩惱叫寂,離苦患叫靜,這是涅槃的道理,證得涅槃就叫做成佛,換句話說,成佛就是證得涅槃,涅槃就是寂靜。


消災得福,完全要靠自己。其實神賜福,你有功他才賜你,你造作罪,他怎麼能賜福給你?就跟世間的官府一樣,你做好事,官府獎勵你、表揚你;你要做了壞事,用刑罰處置你。還是你自己做自己受,他執行而已。這個道理要曉得。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常常跟別人計較,分別放不下,執著放不下,成見放不下,這決定不能成佛。不但不能成佛,如果在臨命終時,這個現象還出現,那它決定障礙你往生。希求在這一生往生的人,不能不留意。


其實夢是假的,作夢,夢中那個我還不是我,因為夢中那個我做不了主,沒有主宰、自在,為什麼?夢中那個我在迷,不覺。我們人生也是假的,你要把假當真,這就有苦了。知道是假的、虛妄的,不把它當真,就沒有這麼多苦,真正能放得下。譬如你得到寶物了很歡喜,如果寶物丟掉了、被偷走了,感到很苦惱,為什麼?你以為那是真的,如果知道那個東西是假的,得到,沒有歡喜心,丟掉了,若無其事,你多自在!


布施斷貪,忍辱斷瞋恚,般若斷愚痴,用六度來斷三毒,這是布施的功德。如果布施你貪財、貪名、貪圖健康長壽,貪心增長了,你的障礙沒去掉。沒有去掉不是功德,叫福德,依舊搞六道輪迴,就錯了;一定要把它變成功德,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這就是叫你放下。


念佛功夫不得力,這是什麼原因?你有許許多多的障礙沒放下,這是誰都幫不上忙,佛菩薩對你也用不上力,這必須自己覺悟。佛幫助你覺悟,但是真正覺悟一定要放下,沒有放下不算覺悟。

惠能大師放下,證無上菩提佛果。放下少分證小果,放下多分證大果,完全放下證究竟的佛果,全在放下。今天自己功夫跟別人比,不如人,其實不是不如人,是別人放下我沒有放下,我能放下跟他無二無別。

章嘉大師教「看破、放下」,他說學佛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就是這兩句話,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幫助你看破。在大乘教裡頭,看破,觀門;放下,止門。止幫助觀,觀幫助止,止觀不二。


佛法、聖賢之法從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念一千遍、一萬遍、十萬遍,永遠不會厭倦。為什麼?遍遍有新意思,你不斷的提升,你讀的意思就不一樣。所以多聽幫助解悟,悟了之後要真幹,把你所悟的,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這叫行。

有信、有解、有行,我所能理解的我統統都做到了,行又幫助你深入的理解。理解是看破,行是放下,所以行又幫助理解,理解又幫助行,解行相輔相成。


「不染利養」,對於財色名利要淡化,希望這些東西跟我一年比一年遠離,功夫就有進步。如果這些東西沒有離開,你是原地踏步,修行沒有進展,這個東西障礙你。對於世間一切法不執著,知道它是無常、是生滅的,知道它是得不到的。

怎麼知道世間法得不到?人命無常,就常常想到明天可能就走了,也可能今天就走了,對世間一切萬物不再執著了。執著什麼?阿彌陀佛要緊,分分秒秒記住,不離佛號,這才行,這是真的。


別人毀謗我,我要不要生氣?要不要去反駁?不需要,為什麼不需要?他毀謗我,我聽了若無其事,他造業,他有果報,我不造業。他造業,我提出反抗,生起怨恨,我也造業,我再受報。

反正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都是假的,我就不要搞這個假的了,我把它放在心上幹什麼?為什麼佛教給我們徹底放下?因為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假的,還要生氣嗎?還要報復嗎?那不叫迷惑顛倒嗎?假的,一切隨它去,一笑了之,什麼事也沒有。


和諧從哪裡開始?從自己開始,自己跟自己也不和,這是衝突的根。怎麼不和?我們自己本性是善的,本性本善,習性不善,習性跟本性不和,衝突從這裡開始。


看破你就能放下,你不再執著,煩惱現行,一笑了之,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錯了,就吃虧了,你就有憂悲苦惱。別人罵你,你放在心上就生悶氣,自己身體氣壞了,與那個人不相干,你看你虧吃多大!他指著你的名字罵你,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未必是指我,不就沒事了嗎?不放在心上。罵人的那個人罵得很辛苦,他吃的虧大,我這裡一笑了之,沒有接受,就還給他了。我們不能禁止他不罵人,但是我可以不接受,不生煩惱。


我們學習「不毀謗」。於一切法不毀謗,看到人做再惡的事情,只是生憐憫,不應該毀謗,不必去責備他,各人因果,各人承當。如果是互相毀謗,人跟人當中就不能和諧,社會就動亂。在社會上應該是隱惡揚善,能帶動社會走向穩定和諧,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


你的觀念完全改了,走上覺悟的道路,不再迷惑,才能為自己積德,為你的家庭造福,為社會、為國家締造和諧,為整個世界貢獻出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這一生就是菩薩生活。


冤家宜解不宜結,對於冤家,為什麼我們跟他處得不好?前世不善的因,這一生遇到了。那過去生錯了,這一生我要把關係搞好,以慈悲、恩惠對他,吃一點虧沒關係,結要解開,養自己的德行,又把冤情化解,這是真正的智慧。

一定要曉得,六道十法界都是假的,不是真的,佛在經上比喻,這一場夢,何必認真!過去不知道,沒學過佛,當真,結的就有冤仇。現在明白了,明白就要化解,你對我怨恨,我加倍對你好,你不理我,我也不怪你,我們的善心善意永遠不會變更。你對我有成見,我對你沒有意見,久而久之,結就化開了。

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跟我是一體,冤親債主跟我原來是一體,一體有什麼好計較的。自他是一不是二,問題全化解了,你才真正能夠做到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沒有這種觀念,怎麼做裡頭都帶著有障礙,都有煩惱,這個煩惱就是見惑、思惑,我們想錯、看錯了,有偏見、邪見、成見。


別人用妄心騙我們,我們用真心待人,不是吃虧了嗎?小事,我們在這個世間也不過幾十年而已,這幾十年時間短,跟無量壽比差太遠了。用真心,最後我們能夠到極樂世界;如果不肯用真心,最後到不了極樂世界,那個損失就太大!

眼前虧沒有關係,終極的目標,往生極樂親近彌陀,這個利益太大了。所以念佛人不怕吃虧、不怕上當,也不怕受騙,各人因果各人承當,我們決定不可以欺騙別人。記住,用欺騙別人這種心,念佛不靈,不能往生。

在中國古代,善導大師告訴我們「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漏,什麼原因?念佛的人都能用真心,沒有絲毫虛偽,所以修萬人去。現在人用妄心,用成習慣了,用真心不習慣,用妄心很習慣。


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把它看一切眾生個個都是阿彌陀佛化身。有對我很好的人,也有以惡意對我的,批評、毀謗我的,甚至於陷害、障礙我的,那些人全是阿彌陀佛,我感恩,為什麼?他在考驗我。菩薩六度,普賢十願,我能不能關關通過?順境不起貪心,逆境不生瞋恚,佛菩薩出考題來考我,要歡歡喜喜,關關通過,你說多快樂。

人家一罵你就生氣,氣幾天都氣生病了,你說你多苦、多可憐。人家罵我的時候,我聽到了,想一想有沒有過失,有則改之,無則嘉勉。不管我有沒有,都感恩他,他提醒我。

所以真正會修行,睜開眼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菩薩,你能不成佛嗎?你現在還有分別、妄想、執著,那可麻煩大了,你到哪一生才能成就?看到順心的喜歡,不順心的煩惱,這就是你的病,這就叫輪迴心,造輪迴業,念佛也出不了六道輪迴。


從哪裡修起?我勸大家從《弟子規》學起。《弟子規》不是教小孩的,是教自己的,自己做給小孩看。小孩要從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裡面去學成,那是真的。所以要把《弟子規》做出來給兒女看,給親戚朋友看,給鄰居看,大家天天看,他就會受感動。

自行就是化他,想化他從自行開始,自己不行,勸別人去做,沒有人相信,一生一世都收不到效果。為什麼?自己沒有幹,要求別人幹,別人說是假的,你來欺騙我。所以,自行化他這一句的意思很深。


學佛,修淨土,真正求往生,清淨心比什麼都重要。世尊在經上告訴我們,「心淨則佛土淨」,這是淨土的真因。那我們的心不能清淨就不能往生,這是真的。清淨心要怎樣生出來?就是放下。


對待一切眾生要大慈大悲。第一個是「慈心」,第二個是「悲心」,憐憫一切眾生,有慈悲心才會不傷害眾生,幫助眾生。


一定要發大心,心量愈大,福報愈大,智慧愈大。一定要發度眾生的願,要度眾生要先度自己,自己都沒有得度,你怎麼能度人?度自己,從斷煩惱度起。


真誠到極處你跟諸佛菩薩、跟自性通了,怎麼通的?放下。阿羅漢只放下見思煩惱,無明、塵沙沒放下;菩薩放下塵沙煩惱,無明沒放下;無明一放下就成佛了,就全通了。所以修行證果不是在你經念得多,不是這個,是你放下多少。


我們怎麼斷煩惱?淨宗有特別方便的法子,無論起什麼念頭,第一念是妄念,第二念就是佛號,用阿彌陀佛代替妄念。要知道,善念惡念都是妄念,完全用一句佛號把它取而代之,這個叫真正念佛人。


真正在佛法上想成就,善惡二邊都要離開,為什麼?惡感召三惡道,善感召三善道,都在六道裡,出不了六道。所以要出六道輪迴,佛教給我們,斷惡修善不著斷惡修善的相,你才能超越。斷惡修善要不要做?要,是好事情,著相就變壞了,這個壞就是出不了六道。斷惡修善都不著相,要學三輪體空,修一切善,心裡痕跡都不著,心裡只有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這才能往生,你決定得生。


順境,絕無貪戀;逆境,決定沒有煩惱,沒有怨恨,時時刻刻知道感恩。縱然你毀謗侮辱陷害,我還是幫助你。為什麼?你迷惑,我不迷惑。迷了,你是你,我是我,不是一體;覺悟了,你跟我是一體,我知道,你不知道。覺悟的人,遍法界虛空界是一體。佛門弟子要把這個做出來給社會大眾看,喚醒他們的迷夢。


凡夫攝心不容易,印祖教我們用十念攝心,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每一聲佛號是十裡頭的哪一句,清清楚楚,不准記數,不可以說阿彌陀佛一,阿彌陀佛二。用這個方法來攝心,讓你心裡沒有雜念,有雜念進去,你就記不得,就把你功夫破壞了,破壞了就不算,從頭再來。如果初學的人,一到十還記不住,分兩段,一到五、六到十;再不然分三段,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念佛的時候,要把外緣斷掉。在一個小房間念佛,房間不論大小,門關上,電話什麼都切斷,免得在念佛的時候外面又干擾你。每天至少念一個小時、二個小時,養成習慣,這個非常重要。養成習慣,到時候你就念了。這個最好當然是在早晨,早晨沒有人干擾,或者晚上睡覺之前,沒有一切事務干擾的時候,早晚清淨。


阿彌陀佛翻成中國的意思,阿翻成無,彌陀翻成量,佛翻成覺悟,無量覺。無量覺是一切諸佛的通號,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於是我們就明白了,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把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統統念到了,還包括未來佛,這些眾生將來成佛統統是無量覺,一切佛全都有緣了。


釋迦牟尼佛的名號什麼意思?是梵語,釋迦翻作中國意思是能仁,以平等仁慈的心待一切眾生,教我們對待別人要大慈大悲;牟尼翻成寂默,對待自己要三業清淨。佛的名號是表法的,依教修行,依這個名號自己好好修,自己變成釋迦牟尼,你就成佛了。


受任何的屈辱都若無其事,幫助我們自己消業障,好事!對於毀謗我們的人、侮辱我們的人、傷害我們的人要感恩,我們的業障就消掉了。如果你要是接受,懷恨在心,那就壞了。變成什麼?變成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雙方都痛苦。所以,有一方是個明白人,雙方都得利益。


對立,我們說他不和,自己也不和,跟他一樣,有什麼兩樣?他跟我不和,我跟他和;他毀謗我,我讚歎他;他陷害我,我感恩他,這樣就對了。人人都能學會這樣,天下就太平,衝突就沒有了,對立沒有了,競爭沒有了,戰爭也就沒有了,這個帶給社會多少利益!


今天儒釋道有名無實,什麼原因?只是在經典上講講說說而已,一句都沒有做到,這是假的。佛在經典上有規定,任何一部經都有教、理、行、果,今天我們研究經只研究教,只重在這一點,理、行、果都不要了,這人家叫迷信。只念經不懂意思,也不曉得怎麼修行,佛教就滅了,所以佛教要回歸教育。


學佛是開發自性。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東西是假的。我們迷失自性太久,都把這些假東西當作真的,物質現象是假的,精神現象也是假的,凡是生滅法都是虛妄的。


如來圓滿的智慧、功德、相好,樣樣圓滿,一切眾生在理上講統統圓滿,你這些智慧、德相沒有失掉,只是現前有障礙,智慧、德相現不出來。什麼障礙?佛說三大類,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


古大德所謂,不怕念起,就怕覺遲。念起是習性,凡人哪有沒有念頭的道理?所以不怕念頭起來,就怕佛號忘掉了,隨著你煩惱一個接一個,就造業了。念頭才起來,第一個念頭,第二個念頭就是阿彌陀佛,換過來了,起念頭馬上換成佛號。

功夫進一步,知道起念頭是煩惱,不起念頭是無明,也不是好事。不起念頭,我們也要把佛號提起來,破無明,這句佛號既破無明,又破煩惱。佛號要念念相續,這大成就,這是真正彌陀弟子,真信切願,老實念佛,沒有一個不成就的。


在日常生活當中,見到了會起心動念,會有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叫生煩惱,受是接受,接受了馬上就有妄想,心就不清淨。這個時候把佛號提出來,把你的感受,受想行識,取而代之。佛號提起來,受想行識遠離了,讓佛號相續,這叫真功夫。


人沒有生死,就是轉世,無論在哪一道,死了之後他就會轉世。至於轉到哪一道?懂得因果的人他可以操縱,不懂因果的人隨業流轉,那個很苦,自己不能掌控。自己如何掌控?那就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


佛法教人修寂靜,現在人不甘寂寞,所以他定不下來,他要熱鬧。真正學佛的人很少,往生的人更不多。所以我們要努力、精進,這個緣太殊勝難得,決定不能放鬆,一心一意求生淨土,這個世間統統放下。無論是善是惡,決定不要放在心上,心上只有阿彌陀佛,口念阿彌陀佛,身禮阿彌陀佛,三業精進,決定得生。


佛法如何才能久住?不是蓋大廟,現在蓋寺廟的人很多,真正信佛的人不多。佛法要興旺,方老師曾經告訴我,一定要恢復叢林制度。叢林制度是什麼意思?正規的教學。


淨宗法門沒斷煩惱,但是叫你要控制住,雖有煩惱,煩惱不起作用。用什麼方法控制?這一句佛號。妄念才起,底下一念就是「南無阿彌陀佛」,用阿彌陀佛代替你的念頭。不管你念頭是善是惡,什麼都不要管,只要念頭起來,接著的是阿彌陀佛,這樣就把妄念控制住了,控制住就能往生。它不是斷,斷難,控制比斷容易太多。

所以念佛要會念,怎麼念?日常生活當中,從早到晚,念頭才起,阿彌陀佛,把念頭換過來。善念換過來,惡念也換過來,除了阿彌陀佛什麼念頭都沒有,這叫功夫成片。臨命終時,最後那一念還是煩惱、雜念,佛號提不起來,那就完了,就六道搞輪迴去了。往生的關鍵是最後一念,平常就把它鍛鍊成功,最後一念自己有把握。平常雜念多、妄想多,是一點把握都沒有,這不能不知道,這個麻煩很大。


貪瞋痴三毒帶給我們的是災難,不是福報,對自己本身來說,帶來的疾病。現在的這些疾病比古時候多很多,醫學裡所說的新的病菌,過去沒發現過的,現在常常發現新的病菌,這就從貪瞋痴培養出來的。


要放下妄想、雜念,這都是輪迴業,不放下就是造輪迴業,來生繼續搞六道輪迴,把它放下,就是說明我不再搞六道輪迴,專修淨業,我們才能有把握往生。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是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會上講的,我們要記住,要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真修行。憶佛,心裡想佛,念佛,口中念佛,不念佛的時候心想佛,心想佛的時候,念佛、不念佛都可以,功夫不間斷,這是真念佛人。

凡是不能成就的,就是不肯放下的,這個道理一定要懂。然後就問自己,肯不肯放下?心裡頭念念著要成佛,但是又不肯放下;念念想成佛,又捨不得現前的境界,現前是六道輪迴人道的境界,這是假的。


到六道輪迴誰做主宰?就是業識種子做主宰,哪一個種子力量強,它先受報。如果貪的念頭最強,將來到鬼道去;瞋恚最強,常常發脾氣,貢高我慢,墮地獄的成分就很大;愚痴是對事情糊裡糊塗,搞不清楚,迷惑顛倒,容易墮畜生道。這三惡道去了。

如果對於倫理道德觀念強,來生又會到人道來;如果道德水平高,意念清淨,就到天道去了;念佛的念頭強,念念是阿彌陀佛,決定往生淨土。所以將來會到哪一道去,自己比誰都清楚,不要問人。


人沒有宿命通,不曉得過去造作的善惡,他才敢一味造惡,自私自利,起心動念損人利己,現在都是這個念頭,來生的果報是三途,但是他不相信有來生,不相信輪迴,不相信有過去,等到他知道了,就來不及了。所以因果教育在現代社會比什麼都重要。

人真正相信因果,他會歡喜接受倫理道德教育;不相信因果,對於倫理道德教育很冷漠。他認為什麼?這些對自己都有傷害的。傷害什麼?傷害自己的欲望,傷害自己的貪婪,於是乎他就不能接受。


我們肉眼隔一張紙就看不到了,只看到眼前,看不到過去、未來。地獄的苦最重你見不到,雖然勤苦修行,不能勇猛精進,為什麼?沒看到地獄苦。極樂世界的殊勝沒見到,所以雖然求生淨土,求生淨土的念淡薄,信心不足,願心也不足,能不能往生?很難。

往生要堅固的信心,永遠不退的願力,才能保證你往生。半信半疑不能保證你往生,完全看你最後的一念,臨命終時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決定得生,最後一念不是阿彌陀佛,你就又回到六道去了。


嫉妒障礙要忍受,不可以有怨恨,這個地方正是修忍辱波羅蜜的機緣,把握這個機會修忍辱波羅蜜。《金剛經》上講六度,特別重視布施跟忍辱,布施能積德、能修福,忍辱能保持。不能忍辱你所修的很快就漏掉了,忍辱能夠保持你的智慧功德。


一定要學忍辱波羅蜜,成就自己的德行,圓滿自己的功德。對於一切傷害我們的人,決定不放在心上,沒有怨恨,要有憐憫心。他本性本善,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是他沒有接受聖賢教育。這些是正常現象,不足以為怪,我們就能夠包容,就不會有怨恨的念頭生起來,成就自己忍辱波羅蜜。


什麼叫功夫成片?心裡只有一句佛號,除一句佛號之外一切都放下了,叫功夫成片。如果還有沒放下的,你就沒有成片;沒有成片,往生還靠不住,成片之後是決定往生。所以放下比什麼都重要,不能不放下。這個世界太亂了、太苦了,為什麼不到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很容易去,不難,只要依照無量壽經的理論、方法認真去學習,很容易得到。


念佛,你就在一句阿彌陀佛上用功夫,念念不間斷,念久了,功夫得力。什麼叫功夫得力?妄想少了,雜念少了。妄想沒了,雜念沒了,這叫功夫成就,就證果了。證果有什麼好處?好處太多了,證果,智慧開了。


我們念佛功夫為什麼不得力?沒放下,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了,跟阿彌陀佛不相應。不能放下,就是你沒有看破。沒看破怎麼辦?在經教上再下功夫,經教就是幫助我們看破的。一定用真誠心、恭敬心,印祖常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就得十分利益。


對自己要真誠,對別人要真誠,別怕吃虧。人家欺騙我,我們用真心對人不吃虧,我往生極樂世界,他搞六道輪迴。我要不肯吃這個虧跟他一樣,你對我虛偽,我對你也虛偽,他墮輪迴我也墮輪迴。


我們學佛的時候,老師同學們都認為聽經最少要三十遍,才真正有印象。遍數愈多當然愈好,三十遍是底限。不可以說我聽了二、三遍,這個我聽過了、我懂得了。章嘉大師教給我們的標準,你還沒有做到,沒做到就是不懂,你真聽懂沒有做不到的。常常用這個標準來測量自己,才知道自己功夫不足,跟古人相比差很遠。


用真誠待人,不求別人用真心對待我,為什麼?人跟我不同的境界。我們學聖賢教育、學佛多年了,他們沒有學過。他們所受的教育,是在電視、網路,全是負面的,跟我們受的教育不一樣,我們不能跟他學。


他以不善來,我以純善去,永遠這個做法,最後一定被感動。佛菩薩有耐心,生生世世不捨一人,這是我們的榜樣,我們應當向他學習。


不殺生,從不吃眾生肉做起。蚊蟲螞蟻都不可以殺,牠要叮住你,也不過就是在討飯。你要慈悲,就讓牠吃飽了再走;不喜歡,搖搖趕牠走就好了。不能一巴掌把牠打死,牠沒有犯死罪。不偷盜要從不佔別人便宜,斷這個念頭,不偷盜就能夠持得很清淨,小便宜都不可以。


如何真正能把怨結解開?一定要接受佛陀跟聖賢的教誨,慢慢你把這事實真相都搞明白了,自然就放下。歡喜放下、歡喜吃虧、歡喜讓步,這是真正功夫得力、智慧現前,能看得出。


轉惡為善,這是佛教一般人民、整個社會,叫普世的教育,小乘教裡頭多。轉惡為善,那就是果上講,轉三惡道為三善道,沒有出離六道輪迴,你不墮三惡道,這是第一步,第二步轉迷為悟,第三步轉凡為聖。這是佛陀教育的三個層次,一步一步向上提升。


惡趣是消罪業的,看到好像不善,罪業消掉就善了。天上是消善業的,善業在那裡福享完了,就往下墮落。我們修真善,不要修這些人天六道裡的善,這個裡頭確實善中有惡、惡中有善,善享盡了墮惡道,惡受盡了又生人天,這個輪迴很恐怖。


我們真正用菩提心,用真心去過日子,用真心去工作、待人接物,一句佛號抵得一般人念一百萬聲佛號都不止。這是用心不同,完全用真心,沒有虛偽、沒有自己,真正肯定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個自體。為一切眾生就是為自己,為自己就是為一切眾生,自他是一不二。


修行終極的目標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句話不僅僅是禪宗講的,八萬四千法門,包括淨土在內,沒有例外的。如果這個法門不能通達到明心見性,就不是佛法,這是佛法的一個標準。


淨土是清淨心變現出來的,清淨心決定住淨土。要清淨心現前,妄想分別執著就得要放下,特別是分別執著,分別執著沒有放下,你的心怎麼能得到清淨?


淨土法門叫萬修萬人去,但你得真幹,不真幹去不了。真幹是什麼?放下萬緣,一心專念阿彌陀佛,用這個方法得三昧。得三昧就算成就,不用開悟,開悟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自然就開悟了。

在這個地方沒開悟,只得定,這個定叫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最淺的叫功夫成片,就保證你往生。功夫成片是什麼意思?一天到晚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求,什麼都不要,什麼都放下了。


這一句佛號,就是自心跟佛心,跟阿彌陀佛的佛心聯繫的一個信號。我們念這句佛號就能感通,就聯繫上了。要用真誠心,這個信號力量非常強大;散亂心,這個信息很微弱,不強。


往生的條件是信願持名,你的信裡頭有懷疑,那願就不懇切,懇切的願望生不起來,佛號念不好,念佛會夾雜、會間斷,換句話說,功夫不得力。這障礙!必須得放下才行,不能放下怎麼行?


淨宗裡,祖師大德跟我們講一心,什麼叫一心?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因為你用的是真心,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念佛求生淨土是世出世間第一大善。阿彌陀佛在遍法界虛空界辦一所學校,是幫助人成佛的,它完全與實際理體相應,它的目標幫助我們回歸自性,這個得的果是永恆的,是無量無邊無盡的福報,智慧福德圓滿。


「一切因果不離自心,無有一法居於心外」,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最重要的是自心。所以心清淨,一切法都清淨;心染污,一切法都染污。無有一法居於心外,心是主宰。不管別人,管自己。管別人,生煩惱;管自己,開智慧。只要有決心、有毅力,沒有一樣不成就的。今天真正發大心救眾生苦,來救傳統文化,來救大乘佛教,這個人必得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加持,這真的不是假的。


起心動念都有果報。起一個惡念,就有一個惡的果報等著你,你要是有行動,去幹壞事,那就是增上緣,很快就墮下去了。起心動念是因,言語造作是緣,因加上緣,果報現前了。最好因都不要,起心動念純淨純善。最善的念頭無過於阿彌陀佛,人起阿彌陀佛這個念頭,善中之善,一切佛法裡第一善,為什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稱讚,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淨土法門帶業往生,也就是說不必斷煩惱就能往生,可是有條件,往生那一念,煩惱不起現行,才管用。往生那一念,要是阿彌陀佛才行,十念、一念必生,最後一念是念佛,沒有煩惱的念頭。

這樁事說得容易,做起來可不容易,誰能保證自己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人怎麼走法也不一定。所以不能不做周全的準備,我們得認真念佛,把佛號念熟,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全是阿彌陀佛,這就是我們往生的保證。

萬緣放下,不但世間法要放下,佛法也要放下,《金剛經》:「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為什麼要放下?自性清淨心中,一法不立。《中觀論》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教你說一切法都沒有,你沒有把握,所以佛方便起見給你建立一個法,要懂得佛法是因緣所生法。可別世間法不執著,執著佛法,不是教你換對象,是教你把執著放下。


不斷放下,放得乾乾淨淨,這心胸好自在、好舒暢。身沒有苦樂,苦不好,樂也未必好,都不要才好,心沒有憂喜,統統捨乾淨,統統歸一句阿彌陀佛。我們終極目標就是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一切法不離自心。


佛教給我們,負面的東西放下,正面的東西端起來,就是還是要自己幹才行,不是佛把我們負面的東西拿去,正面的送來,不是的。確確實實要靠自己。


我要去挑選好吃的東西,要去滿足身的享受,這就是為身服務,這是凡夫。為這個身造多少業,將來在三途受果報,苦不堪言,都被這個身害了,身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佛教弟子,你進門來,頭一個要把身見放下。


戒律幫助你得定,戒律叫你放下所有一切障緣,恢復你的清淨心,這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恢復你的平等心,然後才能開悟,開悟就是覺,所以佛稱為覺者。大覺,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就圓滿了,佛知佛見自然得到,不要學的。為什麼不要學?因為一切法是自性變的,你掌握到能變所變的。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真正的條件,心淨則佛土淨,跟極樂世界才產生感應。染污的心不感應,分別心不感應,迷惑的心不感應。放下的,真正的彌陀弟子;沒有放下,假的,假心假意念佛怎麼能往生?對這個世間還有留戀,不能往生的原因就在這裡。


修行在哪裡?就在生活上,離開生活修什麼行?老師教我放下,放下什麼?放下執著、分別、起心動念。於一切法不執著了,清淨心現前;不分別了,平等心現前;不迷惑了,覺心現前,就是經題上的「清淨平等覺」。


這三毒煩惱痴是根本。得不到就瞋恚、就發脾氣,得到了就貪,總是想據為己有,真正得到又怕丟掉,所以沒有辦法定下來。


真理,永恆不變,萬世之常法。世間聖人跟佛說的是一樣的,孝道!淨業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萬世之常法。中國古聖先賢所說的五倫、五常,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樁事情出了問題,天下就大亂了。


布施就是度慳貪的,我們有貪心、有吝嗇,自己有的捨不得給別人。佛教我們布施把這個病根拔除,布施度慳貪,是我們的根本煩惱,人要沒有貪心、不吝嗇,他沒有煩惱。

佛教我們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這些惡業,持戒是度惡業的。忍辱是度瞋恚的,能忍,日常生活當中無論是人事,不如意的事情,或者寒暑。我聽說今年各地方氣候反常,澳洲悉尼白天溫度達到四十五度,這要忍;寒冷的地方氣溫在零下三十度,這對於大自然要忍耐,度瞋恚。

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痴,它都有對象的。佛把我們的煩惱歸納六大類,用這六個方法來對治,所以叫六度。度我們自己的煩惱習氣,煩惱習氣統統沒有了,涅槃就現前,所以六度是證涅槃的正因。


煩惱習氣放不下怎麼辦?菩薩舉個比喻,如果有人無緣無故奪取你一塊錢,你馬上就生氣了;人家無緣無故給你一塊錢,你很歡喜。喜跟怒,這叫煩惱,煩惱從這來的,實際上是從你的心,你的心對財沒放下,所以會有這種情形發生。

另外一種是:這一塊錢他要奪去,給他吧!他給我,我也不很歡喜。把一塊錢提升到一百塊錢、一千塊錢……千萬塊錢、億萬塊錢也這樣看法,貪就斷掉了。最後看到,我的身心是假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包括身體,何必得了就歡喜、失了就懊惱?沒這個必要。

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常作如是觀,常修如是行,你的東西,再心愛的東西別人拿去了,提都不提,心上不落痕跡,就好像本來沒有一樣。人家供養你、送給你,也不再放在心上。常常念到這是我的,那就錯了,哪有我的、你的?再進一步,能夠真正理解到整個宇宙是一體,你就入如來境界。一體,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果然不起心不動念,恭喜你,你圓滿成就了。


經上有個比喻,有漏的善千分只能等於無漏的善一分。什麼叫有漏善、無漏善?同樣是行善,有分別、有執著就叫有漏。我們今天做一樁善事、好事,常常念在心上,這叫有漏善。做了好事忘掉了,如同沒做,心裡乾乾淨淨,一絲毫念頭都沒有,這叫無漏善。無漏善的一分抵得有漏善的一千分。


對於人為的加害,一切都要能忍,替自己消業障、增福慧,不但不怨恨還感謝。環境寒熱飢渴,這些自然環境也要能忍,不能過分;資生之具適可而止,夠用就很好,決定不能貪求。


世間人發願靠不住,為什麼?他會退心,說了往往不算數,這就是願不堅固,這個願不能成就。願不能夠隨便發、輕易發,但是現在人發願都是輕易、草率,妄念裡高興了發個願,隨著境界他就轉變了,遇順境,被人誘惑了,遇逆境他就改變了,心不專一,所以他不是真心,什麼都不能成就。


沒有執著分別、起心動念,真就現前,叫真相大白。你見到真相,你跟諸佛如來一樣,你也說不出來。無法形容,不能想像,不是言語所能說得出的,叫「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想不到的,念頭才動,錯了。這是什麼?這是我們的自性,這是宇宙萬有的本體。


中國人常講「家有家規,國有國法」,現在家規沒有了,大概公司行號、一般社團裡還有章程、規約,這都是屬於中國家規一類的,必須要遵守,不遵守這個團體就亂。現在社會亂了,什麼原因?規矩沒有了,禮沒有了。儒家的禮就是佛家的戒律,名稱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要想社會恢復正常,恢復安定和諧,戒律太重要!


學佛最後的目的就是見到真相,見到真相這個人就叫成佛。怎樣才能見到真相?真相不生不滅、不來不去,我們從來沒有離開真相,是因為自己有障礙而見不到。這個障礙是煩惱、是習氣,是無量劫來到現在還繼續在造的,叫業,能把這些障礙放下就見到了。所以見到不難,難在放下,為什麼放不下?真相不了解,誤以為這些現象、假相是真的。自性真的,誤以為是沒有,是假的,我六根緣不到是假的。沒有想到,六根緣不到是真的,六根緣到的是假的。


「《探玄記三》曰:三昧,此云等持,離沉浮故。」這也是平等受持,是定慧均等,這是佛家講的禪定。定慧要不等,定不能成就。如果定多慧少,容易昏沉;慧多定少,這個心就浮躁,心浮氣躁定不能成就。


法供養裡第一條是根本,決定不能疏忽,沒有這一條,後頭都做不到,「如說修行供養」,佛在經上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幹。


平常功夫從什麼地方去測驗?煩惱輕,智慧長。我們的煩惱今年是不是比去年少?智慧是不是增長?果然如是,我們的功夫得力,有進步。如果是跟去年差不多,甚至比去年煩惱還多,那就退步,毫無進展,往下墮落了。人在進步的時候法喜充滿,退步時那是煩惱充滿。


我們走的路子,是走佛法的正道,還是走佛法的偏道,甚至於走到佛法的邪道。所謂邪道,帶著不善的意念,就是那裡頭摻雜著有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痴慢,這是邪道。正道的標準就是戒定慧,守住戒定慧這是正道,離開戒定慧,不是邪道就是偏道。邪就壞了,邪就造惡,果報在三惡道。果報在人天是偏道,不是正道;正道一生決定成佛、決定證果,證到須陀洹果也是正道。


「法藏比丘為度生死,首求智慧。以慧照故,內心清淨永絕塵勞」法藏首求智慧,智慧從清淨、平等心當中來的。清淨是定,平等是大定,覺就是智慧,定生慧。凡夫的心不定,妄念、雜念多,所以生煩惱。大乘教裡只要是念頭,統統叫妄念。


在淨宗,只有這一念阿彌陀佛這是正念,除這一念之外全是妄念。定從哪裡來?定從戒來。所以,把戒丟掉是假佛,不是真的。


我們想學佛要想成就,佛告訴我們戒定慧三學,如果沒有戒,你得不到定,換句話說,你的心不會清淨,心不清淨就不能開智慧,起心動念全是煩惱,這個問題非常嚴重。


無論是佛陀的教法、菩薩的教法、祖師大德的教法,叢林制度是祖師大德的教法,它的根都不離戒定慧三學,這是真正的佛法。離開戒定慧三學不是佛法,這個一定要搞清楚。


不但六道,再提升到四聖法界,還是沒有把五蘊放下。所以四聖法界裡面的佛,天台大師稱為相似即佛,不是真的。把五蘊放下,真成佛了。五蘊放下就是不再執著五蘊,知道五蘊是假的,你不再為這個操心憂慮,不再去分別、去執著它,甚至於對它可以不起心不動念。都教你放下,你要不放下就繼續搞六道輪迴。


四正勤是精進的方向目標,它的內容是斷惡修善。已經生的惡要斷,還沒有生的惡要制止,不讓它生,已經行的善要繼續,沒有生的善要把這個善生起來,這是四正勤。


佛用的這些名詞是假名,所以不能執著。你要了解它的意思,了解之後你要去證得它,所以佛法是科學。你如果沒有證得不算數,那種悟不叫開悟、徹悟,你只是聽說而已,知道有這麼回事情。像在經上聽到、看到的,要通過實證,就是把所學習到的應用在生活、在工作、在處事待人接物,要在實驗裡真正證得,那就叫實智、如理智,不通過實驗的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佛法是科學,跟科學的精神完全相同。

章嘉大師教導我們,檢驗自己是真是假,你學的這些佛法,你做到了沒有?做到了真的,沒做到全是假的。搞假的就是搞佛學常識,不能出離六道輪迴,不能超越四聖法界,也就是不能成為法身菩薩。這個檢驗的方法非常好,問題是你做到了沒有。


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在哪裡?遍法界虛空界,只要有惡的念頭、言語行為,它就存在。給你說真話,當處出生,當處滅盡,地獄、餓鬼從哪裡來的?是自己念頭變現出來的,你有這個念頭,這個境界就現前;沒有這個念頭,這境界就不現。都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佛的正說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念佛,佛境界現前;念貪,鬼境界現前;念瞋恨,地獄現前。都在你一念,為什麼不念佛?為什麼念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真正覺悟、明白的人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念頭,除這一念之外什麼都沒有,他現在還沒有往生,但是他住在極樂世界,為什麼?那一句佛號變現的是極樂世界,現前就是。往生時告別這個世界,不跟這個世界眾生和光同塵了,科學家講他入另一個空間維次,跟我們不是同一個空間維次了。


我們這個世界會退轉,人死了再一投胎,前世的事情都忘光了,縱然遇到佛法再修行,還是從頭來起,不過是聰明一點,你學得快一點,為什麼?前世有底子,換句話說,一生未必能成就。但是到極樂世界最大的好處就是無量壽,一生可以把這個事情辦妥,成佛時間早晚那完全在自己,精進不懈就快,懈怠一點就慢,但是慢不會退轉,它保證你三不退。


禮敬諸佛,學不到,還是要學,學總比不學好。先學著對父母、長輩尊敬,慢慢再學對一切眾生的尊敬。如果沒有恭敬心,天天念《普賢行願品》也不是修普賢行。經典不是念的,教理行果著重在行,著重在證果。如果沒有行跟果,它跟世間法沒有兩樣。把佛法變成世間學術,這就錯了。


佛在大乘裡面告訴我們,全宇宙——佛經的術語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萬法是我自性變現之物。對一切法的不敬,就是對自己的性德不敬,這就迷了。


真信有個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真正願意往生,只要你念這一句佛號,老老實實念這句佛號,萬緣放下,就行了,就成功了。這個有人看到,往生的人好多。


章嘉大師對我的鼓勵,告訴我:你的一生佛菩薩照顧,我深信不疑,無論遇到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想到老師的教誨,佛菩薩的安排,所以要用忍辱來度過,不但忍辱,而且用感恩,感佛之恩,替我安排的,讓我在這個裡頭磨鍊。


逆境不容易倒,順境很容易倒,逆境的關真正忍耐可以過去,順境很難,這是自己必須要記住的,也是自己一生一定會經歷的。受外面環境干擾就失敗了,要如如不動。


難信能信,真正能信的人完全看信心,信心懇切到家了,像瑩珂法師,三天就把阿彌陀佛念來了。散亂心念佛,這怎麼行?這與淨宗理論、方法不相應。怎麼辦?培養我們的信心,用什麼方法?用讀誦、聽經。


真信,真聽懂了,哪有做不到的道理!這個話也是早年章嘉大師教給我的,給我講個什麼問題?佛法確確實實是知難行易。你為什麼不能行?你不知道,沒搞清楚,就是你沒有真正理解,所以知很難。真正知道,行太容易了。


精進是不能把光陰浪費掉,念念是阿彌陀佛,念累了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再念。一般初學的人有個通病,失念,忘掉了,想起來接著趕緊念,再念念又忘掉了。這個毛病不要害怕,你必須要把這個關口通過。通過得保持什麼?我一靜下來,佛號就提起來。應酬沒關係,話說完了我的佛號提起來。


現在真想得度,得放下,要堅定信心,決定不受外界動搖,像鍋漏匠那種信心、修無師那種信心,就一句佛號,其他什麼都不要、什麼都不想,外面境界什麼樣的誘惑,他都如如不動。


一樁事情佛為什麼要說這麼多的名詞?用意是教我們不要執著名字相。名字是假的,為了教學方便而起的這些名詞術語,不能執著,懂得它的意思就好,怎麼說都可以,一執著就錯了。


發菩提心,菩提心難,難在不肯用真心,沒有把我放下。菩提心最重要的是把我放下,無我。因為菩提心是真心,真心裡頭有真我。我們這個假我,阿賴耶這上的我放不下。在我們現前重要的是修菩提心,發不出來,要修,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用真誠,中國人所說的以誠待人。誠心待人能感動人,絕不用虛偽,不能用手段,真誠的愛心。


功夫淺深,沒有說念佛多少,不是一天念十萬聲就能往生,品位就高。如果是散亂心念佛就沒有功夫,一心念佛就有功夫。一心是沒有雜念、妄想、分別、執著,這一念是真心在念。


如果今天阿彌陀佛現前,問我們要不要往生,沒有考慮的馬上就跟他走,沒有絲毫顧慮,這是真心,這叫真念。


自古至今許多的案例大概不出三年,為什麼我們三年沒往生?就是放不下。放不下起心動念,放不下分別執著,這是從總的來說,從事上來說,沒有把貪瞋痴慢疑、七情五欲放下。


對一切眾生,要學彌勒菩薩笑咪咪的,對誰都好。還會受人家的影響,那就是自己功夫不到家,還有煩惱習氣,沒有丟掉。所以,境界天天在考驗我們,功夫有沒有長進。


佛不度無緣眾生,意思是他緣沒有成熟,佛來沒用處。是他不願意接受,甚至於還毀謗。那毀謗三寶罪過很重,全是阿鼻地獄。佛菩薩不會幹這種事情,不會幫助一切眾生墮地獄。


經天天要念,念它幹什麼?比對自己的起心動念,跟佛的教誨相應不相應,相應的要保持,不相應的要改過。所以經本是標準,起心動念符合這個標準,我們的言語、造作自然就隨順,就不會犯了。


要奮發精進,時時刻刻不忘失佛菩薩的教誨。最基礎的方法就是把經讀熟,最好能背誦。閒暇無事時,不是背經就是念佛,不能去想別的。如果閒暇想其他事,我們就退轉,這一生往生淨土就靠不住。一定要有這個警覺心,才能保證自己不退轉。


如何能得佛力加持?誠敬,要能跟佛相應。這是凡夫真誠恭敬到極處跟佛就起感應道交。佛的無量智慧、無量德能,從哪裡來的?自性本具的。


修大乘的人,惡的、善的種子都不能有。惡種子感應三惡道,善種子感應三善道,出不了六道輪迴,所以善惡都叫染業,不是淨業。淨業裡這兩個因都沒有,所以三善道、三惡道的果也沒有,就超越六道了。一心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在三善道,也不在三惡道,自自然然就超越了。


念頭才起,馬上轉到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打下去,決定不能讓這個念頭相續,善念、惡念都不要相續。阿彌陀佛相續,念念是阿彌陀佛,這叫會念!


要感謝彌陀的恩德,感謝彌陀大願大力,幫助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圓滿成就。真正佛弟子依教奉行,是在起心動念之處,不違背佛陀的教誨。


念佛要緊的是不能間斷,不知不覺的斷掉叫失念,初學常常有,警覺性要高,一想起來,趕快就提起來,就接著念。


念佛的方法很多,總而言之,要與自己的根性相應,自己念起來很舒服、很歡喜。找到一種方法,真能對治自己煩惱習氣而又歡喜念的,就用這種方法一直念下去。


古聖先賢給我們講得很清楚,貪瞋痴慢疑是一切病根,怨恨惱怒煩是一切病的緣,你要把這個因跟緣斷掉,果報就沒有了。


布施是修福,忍辱是積德,你光修福不能忍都漏掉了。忍能成就,成就後面精進、禪定、般若,都要靠這個忍字。世出世間法,有多大的成就?也看忍的功夫有多少。


要歡歡喜喜修忍辱波羅蜜,忍人之不能忍,「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真明白了哪有不能忍的道理!忍是定慧的前方便,定慧是建立在忍辱的基礎上。


福報現前我不享受,逆境現前我不拒絕,這就是忍,順境、逆境裡頭都要學會忍,忍的功德不可思議。


修行就是考試,分分秒秒都在參加考試。順境讓我生歡喜心、起貪戀,逆境來考我,希望我生煩惱、怨恨,我都歡歡喜喜感恩,用阿彌陀佛,把它退去了。我們煩惱習氣太重,這這些事得天天提醒。


要修六和,要學著跟什麼人、什麼環境都能相處,為什麼?這一身是我在娑婆世界的最後身,逆境是我的業報,必須把它受掉,才能到極樂世界,我不能帶著這個不善的業到極樂世界去。


境界真的沒有好醜,問題是你自己會不會用心。你要是用它來修行,好境界,把你這些習氣統統磨光,你成就了。


毀謗、陷害、障礙的人對我有恩,有什麼恩?消業障,這些逆境就是消業,所以你懂得,多歡喜!對人只有報恩的心,沒有抱怨的念頭。他對我誤會,我看到他迴避一下。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他不喜歡我,我躲避他,不要讓他因我而生煩惱,這很重要。


每天讀經,經典裡面佛教給我們的做到沒有?做到,明天還得繼續做,沒有做到的,趕緊要把它做到,這叫真正學佛。


學佛不能不放下,放下是真修行;不放下是假的,你所學的是知識,不是智慧。


「心外起修,即成有漏」,你的心在外面六塵,在色聲香味觸法,所以不管怎麼修法,都成為有漏,你所修的功德全漏掉,從心緣外境漏掉。所以真修行先求無漏,也就是把外緣放下,外面色聲香味觸法放下。


為什麼不念佛號?對佛號不了解。怕這個佛號還不行,還找別的方法來加持,其實錯了,什麼方法都比不上這個佛號。對佛號沒有信心,所以這佛號念了沒有感應。


這一生要往生,最重要建立信心。信心建立不起來,對於這個佛號理事、果德都沒有搞清楚,所以功夫不得力,因為有一分疑惑在裡頭,就把它全盤破壞掉了。


真正想修行,從斷惡修善下手,要讓自己心裡沒有一個惡念。看到別人作惡,把這個惡記在自己心裡,自己的心就變成惡,你受他感染,他的那個病傳染給你,你必須作如是想。


貪瞋痴慢疑惡見是煩惱的根,無量煩惱都從它生的。可是人偏偏貪愛,不肯放下,所以學佛怎麼學,功夫都不得力。自己要好好去想想,為什麼我功夫不得力?我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自己迴光返照把原因找到,把原因消除,你才能進步。


看外面東西,要把它當作電視來看待,眼見的、耳聽的、身體接觸的全是夢幻泡影,在所有境界裡不要起心動念。動善念,三善道的果報;動惡念,三惡道的果報,自己要負責任。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如理如法的去求,沒有不感應的。決定不能有私心,不能有妄想,不能打著佛的名號求自己的名聞利養,那個你所求的適得其反。


阿賴耶就像倉庫、資料室一樣,我們起心動念就有種子,全都含藏在這裡,遇到緣就起作用。所以我們要念佛把佛的種子加強。不念佛號在打妄想,那就是善業、惡業、無記業,這個道理要搞清楚、搞明白。我們最寶貴的是時間,這個時間一定用在念佛,決定不能夠浪費在別地方,這一生才有救。


佛要怎麼念?煩惱才起來,阿彌陀佛,就把煩惱打下去,養成這個習慣,這叫真會念佛。念佛是斷煩惱的祕訣,念佛又是成就功德的不二法門,跟佛相應。真正想往生,你要常常想阿彌陀佛,常常想極樂世界,不要留戀現前。現前,一切隨緣就好。

能在現前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功夫得力。這個功夫用上幾年,每個人不一定,因為各人業障習氣厚薄不相同。煩惱習氣薄的人,三年五載功夫就成片。成片是什麼?真伏住,煩惱沒有斷,但是它不起作用,功夫念到這樣就決定得生。


面對境界,貪瞋不起,那就是智慧。隨順境界,愈陷愈深,那業障就現前了,這叫造業。


各人造業,各人承當,於我不相干,別管他。管他,生煩惱,不能往生,耽誤了往生這個事情;別管他,無論幹什麼都不要管他。我們的心在道上、在佛號上、在《無量壽經》上,這個好!


他搞貪瞋痴慢疑,他要受貪瞋痴慢疑的果報,我又不能代他。我們只能像佛菩薩一樣,在經典裡共同學習、分享,勸導大家,他不聽是他的事情,就不要去管,絕不妨礙我們自己的清淨心。


四弘誓願給了正確的修學程序。第一要發願,願是引路的,「眾生無邊誓願度」,要圓滿大願,先成就自己,從哪裡做起?「煩惱無盡誓願斷」,不斷煩惱不能教化眾生,教化眾生也給眾生帶來了煩惱,哪有這個事情?煩惱斷了才能廣學多聞,「法門無量誓願學」是擺在第三。先斷煩惱,後學法門,煩惱不斷,法門學不會,因為他有障礙。


保護自己的清淨心不要被污染,心裡只容許善的,不善的一概不接納。他做再不善的事情,自然有因果,他逃不了,我們不可以毀謗,我們毀謗是我們造業。我們把他的不善放在心上,我們的意就不善了;放在口上,口就不善,三業都不善。這就是什麼?我們受了他的影響,他不善,我們也不善了。


從早到晚接觸的人事物,那就是五十三參。全都是善知識,只要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是善知識,都是佛菩薩;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他們是六道眾生。記住,境隨心轉,你的心是佛心,你看到一切人事物全都是佛;是六道的心,看這些全是六道眾生。我們要轉自己,不要轉別人,轉別人是決定不能成就的,自己轉了,外面境界都轉了。


淨土最重要的心清淨,「心淨則佛土淨」,境隨心轉,心清淨,土就清淨,就是淨土;心清淨,身就清淨,第一個轉的就身。要從自心裡真轉過來。我們轉不過來,我們有起心動念、有分別執著,這才是佛所講的障道。人真正能夠放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誰能障你?你成了究竟圓滿佛。所以魔在哪裡?魔就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是魔的根。


障礙重重,沒有福報的遇到的是增上的惡緣,他的路很難走。可是真正有智慧、信心、毅力,能夠突破這個障礙,他會大幅度的向上提升,這個惡緣就變成逆增上緣。由此可知,成功、失敗不在外境,全在自己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學習。


別人毀謗,你不生氣,能夠忍受,而且能歡喜,還感恩,這把自己境界提升了。自己境界提升,對這些人生感恩的心,不是他,我不能提升,不是他,我進步沒這麼快。


十二因緣觀對我們很有幫助,我們看芸芸眾生,這十二樁沒有人能逃過。最關緊要的就是我們現前的愛、取、有,對這個世間決定不能有貪愛、佔有、控制,只把時間用來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對了。


「又愛取二者為現在之惑」,你不迷惑,不會動這個念頭。喜歡、討厭都屬於愛字。愛的反面是怨恨,這個心不能有,都是迷惑。取是佔有,佔有就有果報。沒有佔有的念頭,一切隨緣,有很好,沒有也很好。


如如不動他生智慧,如果一動了就生煩惱,修行修什麼?就修這個。練功練什麼?就練這個。眼在色相上不動心,耳在音聲上不動心,鼻在嗅覺當中不動心,舌在味覺上不動心,意在諸法上不動心,這是真正的大定。


心裡有貪瞋痴慢是暴的現象,心裡有懷疑是委曲的現象,心散亂妄想多、雜念多,這是散。用什麼方法來調心?淨土宗的方法,是讓你的心統統歸阿彌陀佛,這方法妙極!當下得阿彌陀佛加持。


念佛,功夫為什麼不得力?為什麼念不好?就是對於這個世間沒看破、有留戀,你還有心思、還有牽掛,,還有哪些心願沒了,就是你還沒放下。全都要放下,為什麼?全是假的。好事、好願,沒了,那是緣分,一切隨緣,絕不攀緣。


入佛門,先要把我執放下,知道這是假我,然後要借假修真,把真我找到,真我是自性,明心見性,真我就找到了。沒有見性這當中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一切法裡什麼是真、什麼是假的,假的要放下,真的要努力學習。


放下並不是說事放下,事放下,心上還牽掛著,你沒有放下。放下是論心不論事,為什麼?事沒有障礙,障礙是你的妄念,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是妄念,佛教我們放下是放下妄念。


功夫全在放下,真放下才去得了極樂世界。如果沒有真放下,一天十萬聲佛號都沒用處,都去不了。為什麼?你對這個世間還有留戀,你怎麼能去?我們凡夫心中,就是妄念裡頭有如來藏,叫真心。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用真不用妄,這就叫有功夫。用真心念佛一聲,跟佛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用妄心念佛一萬聲,沒有一個念頭相應,不相應,不起感應。


念佛人不能往生,就是沒有放下。放下從哪裡放起,這個很重要的,從自私自利放起,首先把自私自利放下。放下情執,這最難放的,情執是貪的根,傲慢是瞋恚的根,懷疑是愚痴的根。你要放下貪瞋痴,要從它的核心下手,情執、傲慢、懷疑,你從這裡下手,貪瞋痴才能斷得了,戒定慧才能成就。成就戒定慧,你在菩提道上無往而不利,真的就一帆風順。


佛法離不開禪定,八萬四千法門是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門道、不同的手段,全是修禪定。我們決定不要把禪定誤會了,一定是盤腿面壁那就是禪定,那只是八萬四千種方法裡頭的一種。那其他的?都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從早起到晚上睡覺,穿衣吃飯、工作、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是,只是你不會修。會修怎麼樣?事照幹,一點也不耽誤,心沒動。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自性本定。


要萬緣放下,讓自己清淨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念佛之外,沒有雜心閒話,沒有爭論是非。如果心地不清淨,念佛就好了,不要爭了,把爭論的時間都用來念佛,自己決定得生。爭論爭勝了還不能往生,這個道理要懂!那又何必爭?不必了,讓他好了,他對我不對。


把心裡頭拉拉雜雜東西都清除掉,把阿彌陀佛請進來。清淨平等心裡只有一尊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這叫依彌陀為本尊,自己名符其實的彌陀弟子,這真的不是假的。


佛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要分秒必爭,分分秒秒念阿彌陀佛,別管閒事。我們只求往生,所有一切的侮辱、毀謗這一類的,統統是我的增上緣,幫助我消業障。


念佛求生淨土裡頭還摻雜著貪瞋痴慢,還有自私自利的念頭,那怎麼能成就?幾個人認真反省,我天天所做的事情,哪些事情是善的,哪些事情是不善的?善的要繼續,不善的要改正過來。

印祖亦如是說,信願持名,在前面還加了兩句,勸導我們,真正取得往生的條件要「敦倫盡分,閑邪存誠」,這兩句話做人的道理,人都做不好,佛也念不好;佛要念得好,一定人做得好。人做不好,會把念佛功夫全部破壞了,自己不知道。


「於世間違順情境,悉能安忍故也」。現在的人不能忍,安就沒有了;能忍就安,安你才能得到樂。不安得的是苦,哪來的樂?所以對於境界,違境叫違情境,與你自己歡喜的完全相反。

順境要忍,逆境也要忍,善緣、惡緣統統要忍,忍是什麼?用冷靜、公平來接待,順境不生貪戀,逆境不生怨恨。換句話說,在一切境界當中,保持清淨心、平等心,覺而不迷,淨而不染。

六波羅蜜裡頭第一個是布施,修福,第二個是忍辱,成就福報,如果不能忍,所修的功德都漏掉了。能修忍,所修的功德就會有結果,它的結果就是定慧。


把一切人跟事都放下,一心念佛,無論在什麼場合,他不問人和事,他也不離開這些人和事,這是真正的本事,為什麼?他只有一個念頭,生死心切。印老常常教人把「死」這個字看清楚,他老人家寫了個死字,掛在他的小念佛堂的佛像後面,就這一個字。每天想到,今天就是我壽命最後的一天,我就要死了,還有什麼想頭?這是個好辦法!


念佛功夫不得力,因為對於娑婆之苦、極樂之樂不能透徹了解,把極樂的樂、娑婆的苦搞清楚明白了,你肯定把娑婆捨掉,一心求生淨土,功夫就會得力。第二種也是生死心不切,有苟且偷生的念頭,所以功夫不得力。

還有一種,心散亂,妄想、雜念太多,也就是他知道的事情太多,心定不下來。所以中國古人勸導我們,「知事多時煩惱多」,沒有必要知道的事就不需要知道,沒有必要認識的人不必要認識,「識人多處是非多」,你見的人太多,人愈多是非就愈多,事愈多煩惱就愈多。這都是障礙念佛成就的原因。


要怎樣才能不退心?真幹的人不會退心,一定天天有進步。如果不是真幹,特別是現前的社會,幫助你退心的這個緣太多了,叫退緣,自己內裡面有煩惱、習氣,外面有許許多多的誘惑。


為什麼能夠熬過不變節?天天讀經、天天講經、天天跟佛菩薩在一起、天天提醒我。天天跟佛菩薩、聖賢在一起,這個力量加持著才保得住。道日進,法喜充滿,才能夠敵得過這些世間的誘惑,名聞利養這些東西。


真念佛的人心裡沒有雜念,所以他念念是佛,念念生佛。這個道理我們要搞清楚,我們就管住自己的念頭,念念讓它有佛念,不能有別的念頭。這是經上常說的「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就成佛,為什麼這麼容易?因為你本來是佛,只是現在的念頭錯了,你不是佛,你把佛忘掉,你現在念的都是我、自私自利、名聞利養,這跟六道輪迴起感應,所以全都念到六道去了。


人真的把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他才肯放下,他得大自在。幫助這個世間眾生那是緣分,無緣不要求,求不到,那是苦惱的事情,有緣分的自然成熟。


慈悲一般人講愛,這個愛是愛全宇宙,沒有分別這個我愛他、那個不愛他,那不是慈悲,那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沒有分別、執著,平等的愛,愛一切眾生,因為一切眾生是自己變現出來的。


學佛,第一就要拓開心量,第二要謹慎念頭,起心動念不能有惡念,不能有違背性德的念頭。用中國老祖宗的話來說,起心動念不能違背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在佛法裡講,不能違背三皈、五戒、十善、六和,這是基本的。


所有一切指責,我們認真反省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都要感謝他。誤會是免不了的,所以我們自己承受,不責怪別人,不要為這些事情去操心,要把時間拿來念佛。


「如說修行」,你所聽的,所理解的,要把它落實在生活上,這叫修行,修正我們身語意的過失。這個學問叫實學,真正實在的學問,學了之後能做到。


念念是菩薩,你就出生菩薩;如果念念都是貪瞋痴,那就是三惡道。我們必須斷掉六道的念頭,一心念佛。六道裡隨緣,都好,沒有一樣不好。我心裡就一句佛號,除佛號什麼也沒有。這個理跟事要清楚、要明白。


跟佛菩薩感應,四個基本條件:真誠心、慈悲心、恭敬心、信心。有一個有問題,感應就不通,不是佛那邊不通,是自己這裡不通,佛的感應肯定到了,但是自己不能接受,好像外面信息過來,我機器壞了,我收不到。


四弘誓願給我們列的次第重要,怎麼學法?先發大心,「眾生無邊誓願度」,為什麼?大心才能把性德引發出來,小心量與自性不相應,小心量與阿賴耶相應。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發願,是動力,沒有這個動力,你會懈怠、懶散,不能成就。看到那麼多苦難眾生,我要度他,看看現前這個世間的苦難。這個大願發了,要成就自己,從哪裡做起?「煩惱無邊誓願斷」。


普賢菩薩的禮敬諸佛,諸佛是誰?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對一切人、物要恭敬,物裡有動物,動物裡有蚊蟲螞蟻,對牠有沒有像對佛菩薩那麼恭敬?花草樹木是眾生,山河大地是眾生,我們有沒有這一片恭敬心、真誠恭敬心?真有,這才叫修普賢行。


供品都有含義,不懂就白供了。要知道佛菩薩什麼都不需要,這供具是什麼?供具是表我們自己的心、行為,提醒我們。不是他需要,而是我們需要。


昏沉重的人,就去拜佛,去經行繞佛,用這個方法叫你別打瞌睡。掉舉的人,像念佛的時候念頭專想阿彌陀佛,把一些雜念、妄念打掉,讓你把精神、精力都注重在佛號上,這個掉舉可以能消失。


讀誦是把妄念打掉,是修定,就是讓你心止於一處,制心一處。念書念多了他自然就會背,那是附帶的,真正作用是把妄想念掉。


難信能信,真正能信的人完全看信心,信心懇切到家了,像瑩珂法師,三天就把阿彌陀佛念來了。散亂心念佛,這怎麼行?這與淨宗理論、方法不相應。怎麼辦?培養我們的信心,用什麼方法?用讀誦、聽經。


「好為人師」這是大毛病,處處以老師身分出現,這姿態很高。有沒有能力做別人老師?先要想一想,我起心動念,能不能給大眾做榜樣?社會大眾都起我這個念頭,這社會怎麼樣?得先問問自己。第一個是德行,第二個慈悲。我對待一切人,有沒有做到平等的關懷、愛護?如果喜歡這個、討厭那個,這個不可以為人師,為什麼?心不平等。不平等的心領導一個團體,這個團體不會成就。

真正有德行的人崇尚賢能,有賢能的人要幫助他、要提拔他。看到他智慧、能力、愛心超過自己,我就得要讓位。我為一切眾生著想,不是為我自己。他做得比我好,他做,我享福,享他的福,自己也得好處。


世間人為什麼會造惡業?迷得太深,眼光太淺,只看到眼前一點小利。其實你把它看透了,它根本就不是利,是害,哪來的利!


功夫就在日常生活當中鍛鍊,從不執著下手,不執著真做到了,再學不分別。不分別做到了,再進一步,不起心不動念,要分三個階段。


佛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把心放在一處就是定,定久了就開智慧,智慧開了無事不辦。我們接受彌陀的教誨,把心放在名號上。制心一處,這一處在阿彌陀佛。不但真的是制心一處,而且得阿彌陀佛威神加持。


心裡頭不能有雜念、妄想,只有一個念頭,求生淨土。念念求生淨土,念念阿彌陀佛。我念阿彌陀佛為什麼?就是為求生淨土、親近彌陀,所以這個法門叫不迴向法門。


先做出來,然後再教別人。教不是主動去教,別人看到你這個樣子,對你的德行、為人處世生起恭敬心,看你這麼樣的健康快樂,他會向你請教,你就給他說,這叫師道。


我們修行要在境界裡修,離開境界怎麼修?不起心不動念,心是清淨的、平等的。淨宗同仁怎麼個修法?看到所有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不要認為這是好,那個是壞。


最好的念頭就是阿彌陀佛,為什麼不念佛?為什麼還有亂七八糟的想法?那些想法統統是輪迴業,輪迴業做多了,你怎麼能出離?


學佛的人一定要知道諸法實相,是一場空。這個世界確實是夢幻泡影,你爭這個幹什麼?一生奉獻自己的身心,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痕跡都不著,這叫無損害心。


人心純樸,清淨心生智慧。現在人心充滿妄想、幻想、雜念,這個東西生煩惱,不生智慧。生智慧的,很容易覺悟,所以聖賢、佛菩薩愈往上古去愈多,愈接近現代就愈少,心亂了。


廣修供養。一般人講布施,供養也是布施,是用尊重心、恭敬心、真誠心。我們把一切眾生看作佛菩薩一樣,對他是供養,不是布施。普賢菩薩給我們做榜樣,普賢菩薩對畜生、對花草樹木都供養。


佛所有的,一切眾生各個具足。為什麼你有的現在不能現前?就是因為有障礙,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所現前的是煩惱、是業障。


人決定不能有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痴慢是一切邪惡的根,邪惡對自己的感染就是疾病,對環境就是災難。


念佛的能量要達到登峰造極,必須是真誠心、恭敬心、大菩提心。大菩提心,沒有為自己,為一切苦難眾生,這個感應不可思議。人愈多,力量愈大。不一定聚集在一起,每個人在自己家裡念,都一樣,將念佛的功德迴向求生淨土,迴向消災免難。


佛門的禪定是定慧等學,定中有境界,不是死定。在境界裡不動心,這是真正的禪定。八萬四千法門包括淨土法門全都是禪定,離開戒定慧決定不能成就。


《觀經》上所說的,真誠是菩提心的體,深心是菩提心的自受用,慈悲是菩提心的他受用,就是說真心對待別人就是慈悲心。深心是什麼?清淨心、平等心、覺悟的心。真誠心落實在清淨平等覺,自受用;落實在別人身上,就是大慈大悲。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用這個心來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這叫發菩提心的人。


佛常常叮嚀著,「菩薩一切要從真實心中作」,不能有虛偽,不能作假的,作虛偽、作假的依舊是六道輪迴,這一生的緣你會錯過。一定要從真實心中作,這比什麼都重要!


逼惱心,逼,今天講壓力,對他施加壓力,這就是逼他;惱,是叫他生煩惱,不能有這個心,不能有這個行為。有逼惱心的人心不安,因為天天在想主意,我用什麼方法來逼他、控制他、把他打下去,用什麼方法得到名聞利養,天天想這個,所以他的心不靜、不安。


六波羅蜜這六條都是對治修行人的煩惱習氣。布施是對治慳貪的,貪名、貪利、貪財、貪色,這四個是一切惡法的根源。有一個你就不能成就,如果四個都有,你怎麼可能有菩提心、行菩提道?


佛希望我們用真心做人,用真心工作、待人接物,不能用妄心,妄心是生滅心、輪迴心,用妄心決定不能超越輪迴。所以念佛要用真心念,一真一切真,我用真心念佛,我用真心生活,我用真心待人接物。


一定要曉得,我們起心動念時候人不知道,佛菩薩、阿羅漢知道。太快了,周遍法界,因為整個法界就是一個電網一樣,這肉眼看不見的,真的是四通八達,毫無障礙。


別人欺騙我、障礙我、陷害我,我也能接受,我待他一片真誠。為什麼?我在覺,他在迷,他那種態度對我應該的,要不然他就不迷了。


鍋漏匠給我們做最好的例子,三年成就,我們念三年為什麼沒有成就?這一定要想想。他一無所有,沒有牽掛;我們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了,我們有自私自利、名聞利養,有五欲六塵的享受,鍋漏匠什麼都沒有,所以他很容易做到一向專念,他修行一點障礙都沒有,我們修行障礙重重。你看現在人,手機就是最嚴重的障礙,佛念不好,才念幾句,手機響了,念佛中斷了。幾個人能把手機放下?這科學技術來障礙你念佛的。那是魔,你還挺喜歡它,它讓你在這一生不能成就,讓你繼續搞生死輪迴,它的手段可多了。所以這世間種種誘惑、名聞利養,真能放下就叫大丈夫,這一生有成功的指望。


布施是度慳貪,吝嗇,自己有的不能給別人,自己沒有的總希望能夠貪得,這是對修行人最大的障礙。別執著沒有放下,你的心怎麼能得到清淨?


戒定慧三學,定是樞紐,戒是入門,沒有戒就決定不會得定。為什麼重視戒律,關鍵在此地。定幫助你開智慧,幫助你放下。放下之後,智慧現前,照用無窮,這是智慧起作用。


學佛終極的目標,不是求人天福報,是求了生死出三界,這才是真正學佛人。六道生死輪迴很麻煩,細心去觀察,應當厭離,不再搞這些事情,要把它捨棄。念佛終極的目標是要成佛,成佛是回歸自性。回歸自性是顯發圓滿的性德,性德有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才有能力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不回歸自性,無論怎麼做,說實在話,都叫造業。三善業,三善道受生;三惡業,則是三惡道受生,出不了六道。所以這個不是佛法,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佛法是善惡二邊都捨掉。捨掉是不是落空?不是的。


馬鳴菩薩教導我們,我們看經,不執著文字相、名詞術語,也不執著自己起心動念,就能夠看到佛的真實義。聽經亦如是,不執著言說相,多說少說、深說淺說都沒關係,你可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不要去執著、去分別,老老實實聽,聽懂了很好,聽不懂沒關係,再聽。反正佛的千經萬論就是說這一樁事情,這一樁就是本性、自性、真心、一如、如如。

佛對這一樁事情說出幾十種名相,這是佛教化眾生的善巧方便,告訴我們不要執著名字,名字怎麼說都可以,只要說的是一樁事情就對了。不要執著名字相,名字性空,一定要知道它裡頭的真實義,這個要緊。所以言說、名字你要是執著就變成染污,你要是分別你被它擾亂,你心定不下來,這個東西要洗除。


我問章嘉大師,怎樣才能讓我們快速入佛境界?他給我講看破、放下。真正明白了就得要放下,不放下還是不明白,這是章嘉大師給我的標準。你說你明白了,做到沒有?沒做到不是真明白。所以我常常用這個標準來衡量,認識自己,要好好再勇猛精進,不能自以為足。

多少人自以為足,聽經聽個一遍、二遍,這我聽過、學過了,就不肯再學。那你真聰明,古人跟你比,給你提草鞋也不夠格,古人要讀書千遍,還未必自見,你怎麼一遍、二遍就行了?這是今人比不上古人之處,古人謙虛,古人知道自己不足,要勇猛精進。現在人得少為足,得一點點就滿足了,所以他不能再向上提升。


苦從貪欲來的,貪心沒有底的,永遠不能滿足,這就太苦了。科學技術帶給我們的貪瞋痴,我們墮落在這個裡頭,所以樂不起來。


布施是度慳貪,用持戒對治無始劫累積下來的惡業、惡念、惡行,斷惡修善。忍辱對治瞋恚,精進對治懈怠,禪定對治散亂,般若對治愚痴。這六種病是修行最大的障礙,佛用這六個方法對治。


灌頂的意思千萬不能誤會,「《秘藏記鈔七》曰:灌者,大悲護念義」,「頂,佛果最頂義」,灌是慈悲護念,頂是最高的佛法,把最高的法傳授給你,這個叫灌頂。


佛從自性上看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本來是佛就從恭敬當中見到了。但是佛說得很清楚,六道眾生煩惱習氣太重了,傲慢是與生俱來的。我們要承認自己傲慢,才會改;不承認,不知不覺,傲慢在起作用,破壞我們所有的功德。


馬鳴菩薩在《起信論》告訴我們,不執著言說相,「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心緣相,你不能想,你念這經文,要去想,錯了,他沒起心動念,你怎麼想法?你只一直念下去。不知道什麼意思,再念下去,念上千遍,一千遍、二千遍、三千遍,豁然大悟,這裡意思全知道了。這叫佛法,這是不可思議之法。開悟之後,什麼都明白了,什麼都懂了。


彭際清居士講的,他真正說出世間自在王佛答覆法藏比丘的本意。發起真心,真心難發,真心一發,必含聖果。聖果現不現前?不是馬上就現前。佛知道,所以佛可以給你授記,說你什麼時候成就,凡夫不知道,為什麼?念頭才發這是因,因一定有果,所以佛曉得。


真學問是自性裡頭本有的,不是在外求來的,外面求來的全是知識,知識跟智慧完全不相同。學佛是求智慧,不是求知識,用求知識那套方法來學佛,你就全錯了。


因徹果海,果徹因源,因果是一不是二。這個理很深,我們能體會得到。花果同時,用蓮花表法,蓮花非常明顯。實際上法法皆如,只是我們肉眼凡夫看不出來,為什麼看不出來?我們有個很麻煩的地方,就是以為有個時間、空間,這就產生障礙。時間有先後,空間有遠近,殊不知時間跟空間是假的,我們沒有突破。


時間跟空間在《百法明門論》裡屬於不相應行法,現在的名詞來說就是抽象概念,但是我們沒有辦法把它打破。打破之後,你就看到同時,花果同時,因徹果海,果徹因源,它沒有時間、空間。我們受了時間跟空間的障礙,看它不同時,先開花後結果,在突破時空維次的時候,看到是同時。所以法沒有定法,看你在哪個角度上去看,不一樣。但是有一個總的原則,全是幻相,沒有一樣是真的,統統是從波動現象產生的,這個波動在佛法叫無明。


正心行邪曲之處,邪曲皆正,為什麼?境隨心轉。人有定慧,每天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統統都是正,都是正心行處。說明你是在真修,這是真正大乘,不是躲避,真正練功,在色聲香味觸法裡去練。先練不執著,這個也有次第的,先從最根本處下手,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執著,這個成功了,證阿羅漢果,再繼續練不分別。


佛的教學教離苦得樂。眾生太苦了,沒有財富苦,沒有聰明智慧、健康長壽都苦。苦有究竟苦,六道,沒有離開六道就沒有辦法永遠離苦,要究竟離苦,必須要出離六道輪回。六道誰造的?自己造的,一切善不善業所造成的。這些業統統有染汙,染汙最嚴重的我,有我就是最嚴重的染汙。


楞嚴會上佛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就是你回歸自性,沒有得到什麼,全是自性裡本有的,成佛就是把本來面目找回來,我本來就是這樣的,人人本來都是這樣的,現在不一樣是迷失了本性。


境界一現前動了心,起了貪心、瞋恚心了,把《金剛經》的句子念上兩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人心就平了。這是一服良藥,對治貪、對治瞋,讓我們面對境界,貪瞋不起,那就是智慧。


諸佛如來出現在世間,目的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苦樂是果,果從哪裡來的?苦是從迷來的,迷了就苦。迷了,什麼都錯,看錯了、想錯了、做錯了,惹來的果報。覺悟這就有樂,想得沒錯、做得也沒錯,所以得的果是快樂的。

迷悟是因,苦樂是果,所以佛出現在世間教化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自然就得到了。這就是諸佛菩薩在世間為什麼一生從事於教學,就是這個緣故,用教學的方法幫助大家破迷開悟。


佛跟魔在哪裡?就是自己念頭,自己念頭一念正念是佛,惡念就是魔。魔不在心外,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佛是自己,魔也是你自己,與外面境界不相干。最怕的魔不是外頭,是自己的心魔,這個妄念折磨你,根源在哪裡?沒有離開貪瞋痴慢。自己認真反省就發現了,魔是從哪來的?貪來的,瞋恚、嫉妒、懷疑、傲慢來的,都不外乎這些。


破迷開悟完全落實在教學,善教學的人一定是以身作則,做出榜樣給眾生看,眾生自然就覺悟了。覺悟一定向菩薩請教、請法,菩薩再為他開導,用言教。用身教是接引他,引導他起信發願,然後用言教,教導他破迷開悟。


菩薩跟這個世間大富長者一樣,把一切眾生看作是自己唯一的兒子。佛經有這樣的比喻,基督教也有。上帝把耶穌看成是他唯一的獨生子,自己一切所有都能夠給他,這是給我們做榜樣。佛菩薩教我們,看一切眾生要用這種心態去看、去關懷,去落實你真正的慈悲。


大乘佛法跟中國傳統學術都是重悟性。悟,一定從定得到的;定,一定從放下得到的,你有放不下的,你心就定不了。你有執著、分別、疑慮就是障礙。


什麼叫上下根?佛法是平等法,哪有什麼上根利根。上根、利根是不懷疑,真幹;中下根是懷疑,不肯幹,認為自己做不到。你是上根、中根、下根,不要問別人,問你自己,你有懷疑你就是下根,你要真信那你就是上根,真信、真幹這個人就叫上上根人。


「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這一法身就是常寂光。像這一個房間,幾十盞燈光統統打開,光跟光互相契入,分不開。諸佛如來無量劫所修學的這些功德智慧,跟自己融成一體,變成一體了,變成自己的無量智慧、德能、相好,變成自己的,一切諸佛共同一法身。


佛用的這些名詞是假名,所以不能執著。你要了解它的意思,了解之後你要去證得它,所以佛法是科學。你如果沒有證得不算數,那種悟不叫開悟、徹悟,你只是聽說而已,知道有這麼回事情。

像在經上聽到、看到的,要通過實證,就是把所學習到的應用在生活、在工作、在處事待人接物,要在實驗裡真正證得,那就叫實智、如理智,不通過實驗的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佛法是科學,跟科學的精神完全相同。

章嘉大師教導我們,檢驗自己是真是假,你學的這些佛法,你做到了沒有?做到了真的,沒做到全是假的。搞假的就是搞佛學常識,不能出離六道輪迴,不能超越四聖法界,也就是不能成為法身菩薩。這個檢驗的方法非常好,問題是你做到了沒有。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既然有佛性,將來必定作佛,他有因,因遇到緣就起現行。佛性為什麼不能現前?這就是為無明所蔽。起心動念就是無明。見到一個喜歡的東西,起了貪心,想得到,這個念頭才生,這就叫無明。第一個念頭是無明,第二個那就造業了。見一個心裡不喜歡的,就生討厭的心。所以起心動念叫做無明。哪一個眾生不犯?哪一天沒有?所以出離生死好難,念念都在起無明,這是很可怕的事情。


心有拘、累,這兩個字也是代表煩惱。煩惱在大乘經上總分為兩類:兩種障,三種煩惱,就是煩惱障跟所知障,煩惱三大類是妄想、分別、執著,這三大類有拘、累的現象。隨物而轉,我們不能轉物,跟著外面境界轉,故為煩惱所縛,這是凡夫,二乘也不免。


佛法裡面講,一切眾生根本,就是孝敬。要是沒有,縱然做好事,遇到高名厚利,幾個人能不動搖?就被誘惑去了,守不住了。


三毒煩惱貪瞋痴,貪毒裡面,毒中之毒是情執,最難斷的。瞋恚的核心是傲慢,愚痴的核心是懷疑。真正修行人,一定從最難的下手,三毒自然化掉了。


愚痴是所有一切業障的根本,核心是懷疑,懷疑造成愚痴。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怎麼可能傲慢、有情執?修行發生困難,碰到瓶頸不能突破,全是懷疑,懷疑頭一個就是不信,半信半疑。


瞋忿就是心裡頭有怨恨,有人起心動念、所作所為我看不慣,懷恨在心,這種怨恨障礙我修道,障礙修定、觀想、念佛。所以真正修行人,要保持心平氣和,不要把別人的過錯放在自己心上。


自己吃的虧大了,吃虧了也不跟他結怨,上當了,受他的陷害、羞辱,都沒有報復的念頭,成就自己的德行,忍辱波羅蜜。能忍就能修定,能修定就能開智慧。


《金剛經》上講六度,最重要的兩門就是布施、忍辱。布施是修福,忍辱能夠積德,讓你所修的福不會失掉。不能忍,一面修一面就失掉了,功德漏掉了,修一點福報而已,福報來生在人天,不能往生。


鍋漏匠為什麼能成功?他什麼都沒有,沒有障礙、沒有牽掛,他容易成就。什麼都有,去不了!心量要大也是個基本的因素,心量很小,樣樣都為自己著想,這個事情很麻煩。


惠能大師示現的是頓捨,頓捨、頓悟、頓修、頓證是同時的,這是另一種的示現,也真正告訴我們,世尊所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六祖做這個示現,你本來是,只要你肯放下。一切眾生平等平等,誰肯放下誰就成佛,就在能放得下。


念阿彌陀佛,心裡頭雜念、妄想,這樣念佛有沒有好處?有,阿賴耶識裡頭變成念佛的種子,這個種子愈多愈好,臨命終時看阿賴耶裡頭哪一個種子起現行,它就先受報。


散亂念佛愈多愈好,最好養成習慣,不要怕雜念,不要怕妄想,就怕你不念。有妄想、有雜念我還是念,我天天都念,臨命終時雖然說沒有把握,但是我有機會。


成功的祕訣就是老實、聽話、真幹,具足這六個字,沒有一個不成功的。凡是愚痴,不知道種善根,增益邪心的,都是不老實,自作聰明。


如果我們真正相信世尊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佛教我們把其他念頭統統放下,提起最殊勝的念頭,就是阿彌陀佛,這一個念頭提起來,其他所有念頭問題全解決。


我們要以真誠心在佛法當中去學,最重要的,自己學到之後要真幹,要用在生活上。


真的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把心裡不善的、善的統統清除,為什麼?不善的將來感三惡道,善的將來感應三善道,都出不了六道輪迴。善與不善統統打掃掉,心裡只有阿彌陀佛,口念阿彌陀佛,身拜阿彌陀佛。


說一句廢話不但沒有福還造業,為什麼不把說這句廢話換成念阿彌陀佛?古人教我們,「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少說話,多念佛,你天天在修福。


求人天福報的人,福盡了墮三途,一入三途後患無窮,債還完了這才再得人身,得人身很快又墮地獄,因為三惡道的習氣沒斷,引發你造惡,那壽命到了之後,又回去了。這樣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佛菩薩救不了他,善言善語他聽不進去。


知道應該要放下還是放不下,什麼原因?章嘉大師說的,你那個知不徹底,那個知裡頭夾雜著有懷疑,所以你放不下。如果你是真知道,怎麼可能不放下?


什麼樣的苦、什麼樣的難都是小苦小難,堅持決定不改變,一心一意專求淨土,這比什麼都重要。


功德能做往生的資糧,能提升往生的品位;福德不能往生,果報在三善道。如果這福德裡頭還摻雜著自私自利、名聞利養、傲慢嫉妒,那就不是人天福報,生到阿修羅、羅剎去了。


我們今天看一切人都起是非人我,都看別人的錯處,別人好的地方沒看到,別人造的罪業、幹的不善全都收進來。這怎麼?把你自己良心做為別人罪惡的垃圾桶,你統統裝進裡頭去了。你大錯了!


學佛還蒐集眾惡,你說怎麼得了?他學到哪裡去?統統學到三途裡頭去了。極樂世界純淨純善,這個道理要懂,所以它叫淨土,不能有一絲毫惡念。


要知道人的壽命很短,所以每分、每秒都非常非常可貴。應該把時間拿來念佛,不要有任何的念頭,任何的念頭都是妄想、都是雜念。


學佛學什麼?學智慧。智慧處理問題,這才是真正的福德,不會把問題搞錯,不會把問題搞僵,真正能和順義理,最後達到的效果是歡樂慈孝。


我們自己身口意所行的決定是利益眾生,而不是自私自利,別人看到會尊敬你、會喜歡你,你是真正做好事。


「忍辱」非常重要,世間人為什麼不能忍?他沒放下。真正肯放下,忍辱就圓滿了。不肯放下就是不能忍,為什麼不能忍?沒看破,以為這個世間法是真的,放不下。


不要去胡思亂想,時間、精力浪費了,就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多好!聲聲是阿彌陀佛,別讓妄想雜念滲透進來,真念佛人。


經上說得很清楚,「心淨則佛土淨」,所以我們要生極樂世界,要修淨業。淨業是你造的這一切善惡業都不要放在心上,心上沒有就叫淨業。


不受外頭境界影響,也就是說不起貪瞋痴慢疑、不起自私自利的念頭,沒有佔有、控制、支配的念頭,沒有一樣不知道,這個人就叫佛、就叫菩薩。學佛是這麼個學法的。


斷惡修善,首先要認識什麼是惡、什麼是善,什麼應該斷、什麼應該修。如果沒有標準,一般人搞錯了,把善捨掉了,惡他以為是善。現在這個社會,很多人價值觀顛倒,倫理道德本來是善,現在人把它看成是惡。


眾生的病有三大類:第一是生理病;第二冤業病,冤親債主找來了,誦經、拜懺迴向調解,他同意就離開了;第三是自己造的惡業太多。惡是什麼?自私自利,貪瞋痴慢疑,殺盜淫妄酒。貪瞋痴慢疑是惡的念頭,殺盜淫妄是惡的行為,身口意三業都不善,都在造惡業。惡業起的病,殺生殺得太多了,會得肝病、眼病。盜,鼻、肺病。淫欲是腎臟、耳朵。妄語是脾臟、舌。酒喝多了容易得心臟病、口有病。業消了,病就好了。


把屏幕比作自性,宇宙之間所有的現象就是電視裡各種頻道。按哪個頻道,哪個畫面出現。按人頻道,人道現前;按天道,天道出現,人道不見了。這是科學家說的不同維次的空間。用意念東西來打開頻道。念佛,佛的頻道打開了。


平常養成念佛的習慣,一定要萬緣都放得下,知道一切法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常記住,來的時候兩手空空來,走的時候也兩手空空去,連這個身體都帶不走,不能想這個。


外面所有境界不要去執著。執著什麼?這個花我喜歡它,那一堆草我討厭它,這你就是被外面境界轉了。外面不管是什麼境界,不要理它,根本就不分別、不執著。把心就繫在阿彌陀佛上,專念這一句名號,心裡頭繫念就是專想這一尊佛。


佛告訴我們,帶得去的要真幹,帶不去的要放下;世間名聞利養、功名富貴帶不去,善惡業是帶得去的,我要帶善業不帶惡業。


六度就是生活,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要把它用上。例如布施,是服務,盡心盡力把工作做好,讓大家生活都感到快樂。


我們今天學習六和敬,不要去過問別人跟我和不和,要回過頭來問自己,我跟大家和不和、我對大家敬不敬?心裡頭真有誠敬,外面和睦自然就容易了。


對人、對事,心地清淨沒有染污,心地平等沒有高下。「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能掌握住這句話,你就決定得生淨土。緊緊抓住這一句,其他萬緣放下。


我們今天得認真反省,我們學的是什麼?不要管別人,各人有各人的業因果報。我如理如法,自己好好的修,別人看懂、看明白了也能照修,那你就是度了一個人。自己真幹就是度眾生的方法,就是度眾生的行持。


一切諸佛修行所遵循的就是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所以你不持戒,你的心是散亂的;換句話說,你有很多妄想雜念,你的心情定不下來,那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心浮氣躁。


病毒的根是什麼?就是貪瞋痴。如何能夠把這個病毒消除?不貪、不瞋、不痴、不傲慢、不懷疑,帶著病毒的細胞都能恢復正常,恢復正常就健康。


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不為所動,這叫功夫。善緣不起貪戀,惡緣不起瞋恚,永遠保持心在清淨平等上,清淨平等就是定,不為外頭境界動搖。


一定要忍辱精進,善緣要忍,不生貪戀;惡緣要忍,不生瞋恚,讓心永遠住在清淨平等覺上,永遠住在阿彌陀佛上,一向專念沒有一個不成佛。


我們處今天世間,上升得快,要往下墜落也快,全靠自己,這是險道,怎樣保持自己?那就是天天不要離開經典,經典天天在提醒,你可以不墮落、不被誘惑,你就成功了。


外面誘惑你的是財色名食睡,要有高度的警覺心,不要上當。一生確實要明瞭知足常樂,我每天吃得飽、穿得暖,有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足了,不貪求了,這才能保得住。還有貪心、享樂的念頭,你就很容易墮落,很容易受外面境界誘惑。


如果還要為著眼耳鼻舌身的享受,就完了,外面還有很多誘惑,引發貪瞋痴慢,讓你在這裡面得到快感,其實那個快感是很短暫的,罪過是無量無邊。


對於一切萬物沒有佔有、控制、沒有支配的念頭,清淨平等心就現前,慢慢就會覺悟。清淨、平等都是定,定到一定的程度就開悟了,開悟就是覺。


有一絲毫放不下就是障礙,這個障礙讓我們在六道輪迴裡頭,生生世世糾纏不清。


為什麼放不下?以為這些東西都是真的,不知道十法界裡頭全是假的。包括一真法界諸佛實報莊嚴土也不是真的,真的只有一個,自性,就是明心見性,你見到真的了。


為什麼佛號念不好?肯定你有情執,所有一切執著都叫做情執。無論你執著什麼,你放不下的,都給你造成障礙,把這一生往生的機會錯過了。


念佛求生淨土,不把福德放下不能往生。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斷惡不放在心上,修善也不放在心上,心上只有阿彌陀佛。


淨宗就是用一句佛號,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全把它變成一句阿彌陀佛。外面清清楚楚,裡頭如如不動,這叫念佛三昧,淨宗是方便當中的方便,方便在一句佛號。心裡,就像六祖所說的,不思惡、不思善,善惡都沒有,只有阿彌陀佛,一句佛號念到底。


淨宗的方法妙,教你定在阿彌陀佛上,有個依靠。其他的,光是一處,哪個一處?這一處是很抽象的,真有這一處的時候就不行,你心就不清淨。定在空、定在有都不行,空有二邊都不著也很難。現在定在阿彌陀佛,好辦!所以淨宗從有門入,禪定從空門入,難。有門是什麼?有阿彌陀佛、有極樂世界、有三輩九品往生,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幫助你證得一心不亂。


淨宗主目標是求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那這個方法就是親近阿彌陀佛、往生淨土最妙的方法。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心天天想,事就成就了。


淨宗教給我們,把念頭就定在阿彌陀佛上,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第二個念頭。所以淨宗是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全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淨土法門是不迴向法門,為什麼不迴向?念念都是迴向,我就為求生淨土這樁事念佛的,我不為別的,這叫真念佛。如果心不在極樂世界,心就偏了、邪了,好像旅行的時候路走錯了,不曉得走到哪裡去了。這一偏、一邪,到六道去了。


淨土宗比其他宗派修行是方便容易多了,我們只要對於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這天天要加濃;對世緣,這外面所有一切,是一天比一天淡,我們的功夫就得力,就天天有進步。對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信心一天比一天濃,願心一天比一天濃,佛號真的不離口、不離心,口上沒有念,但心裡不間斷,決定得生,決定成佛。如果不在這上下功夫,你的修行功夫從哪裡來?這功德怎麼積法?六根在六塵境界天天淡,在信願持名天天濃,這是真正彌陀弟子。


念佛之本心是佛心,它的效果就像「故云一聲佛號一聲心」這句話所說的,經上也有「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是教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念佛,不能用妄想、雜念、邪念、惡念念佛,要用清淨平等覺的心去念佛。


念佛比起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門它容易,但也不是想像那麼容易,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出在我們對於這個世間的事緣沒放下,所以心裡還有很多妄想雜念。原因找到了,今天最重要的關鍵就是把這個原因消除掉。能不能把這些事緣放下,專想極樂世界,專念阿彌陀佛,我們就能成功。而且不能等待、不能拖延,等待、拖延很難成功。要抓緊時間,時間就是當前、就是現在。什麼時候放下?現在就得放下。只要放下,清淨心就能現前,用真誠清淨心來念這句佛號,感應就不可思議。


一定要知道,了生死出三界,這是第一樁大事,人要失掉人身,來生再得人身,都非常困難,得人身,聞佛法,遇淨土法門,談何容易!遇到,一定要認識,要把它抓緊。什麼事情都是假的,這個事情是真的。我這一生就幹這樁事情,除這樁事情,什麼都不要放在心上。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不放在心上,讓心回歸到清淨平等覺。日常生活得過且過,決定不要計較,有能力,幫助別人。


蕅益大師告訴我們,到極樂世界四土三輩九品,你是哪一個階位,那是念佛功夫的淺深,不是數目多少。什麼叫功夫?功夫完全從你斷了多少煩惱,你的清淨心得到幾分,這是功夫。


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你什麼時候能接受淨土,就把這個教給你,你就直超。不能接受,你喜歡哪個法門,他給你講哪個法門,你慢慢修。哪一天你相信了,馬上給你講這個法門。


念頭最善的,善中之善、第一大善是念阿彌陀佛。要想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這經上告訴你,專念阿彌陀佛。為什麼去打妄想?把時間、精神都搞在妄想上,那叫造輪迴業,生生世世出不了六道輪迴,不能不知道。


至親至愛之人勸他念佛,到西方極樂世界永遠在一起。如果不念佛,人一口氣斷了之後,各人走各人的路,業力牽著你走,永遠不會再見了,這是事實真相。


極樂世界不能不去的原因:這個環境壽命太短,我們學習的時間不夠,那裡是無量壽;二,得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威神的加持,有能力像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一樣去普度眾生;三,保證你一生成佛,絕不要第二生。


阿彌陀佛名號的意思是無量智慧、覺悟。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悟、智慧?所以無量壽佛是所有一切諸佛的共同名號,你念這個名號,把一切諸佛全念到了,一個都不漏,這就是供養無量諸佛。


經典是教科書,學了之後要落實到生活、工作、待人接物。不是學了光在講堂裡講,這沒用處,要在生活當中落實它才管用,那才叫佛法,這才叫度眾生。


眾生的病有三大類,生理的、冤親債主的,第三種是自己造的惡業太多。貪瞋痴慢疑是惡的念頭,殺盜淫妄是惡的行為,你的身口意三業都不善,都在造惡業。業消了,病就好了。


貪瞋痴慢疑這個念頭不好,這是毒念,常常有這個念頭我們身體就帶病,就帶這些病毒。所以這樁事情我們要小心謹慎,不能不知道。


為什麼人死之後得人身那麼難,原因在哪裡?原因就是我們意業裡頭不善的種子起現行。這個東西很難對治,對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念佛。


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學什麼?練不起心、不動念。怎麼個練法?把這個世間看成是電視螢幕,睜開眼睛我在看電視,全是假的,不是真的。能常作如是觀,慢慢的把這個看破了,事實真相看出來了,對於這一切法不再留戀。


依戒定慧修學的才是真正的佛弟子,如果是為求福、求生天、求人天福報、求長壽、求多子多孫、升官發財,這是變成宗教了,不是釋迦牟尼佛的佛教。


財色名食睡的誘惑,你要攀緣它,你得受傷害。起心動念是攀緣,輕;分別是攀緣;執著,希望擁有、佔有、控制它,這是嚴重的攀緣。嚴重的攀緣就是造三途罪業,多半都是在地獄。


「清心之不淨,謂之齋;禁身之過非,謂之戒」。我們的心不清淨,心有染污,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是染污,把這些東西統統都放下,心就清淨了。


這個世界怎麼亂了,為什麼地球上災變這麼多,怎麼造成的?嗜欲造成的。確確實實像經上所講的,它能夠帶起你的三毒、五毒煩惱。


怎樣才能覺悟?只要把障礙放下。你的智慧、德相,絲毫都沒有失掉,只是障礙障住了,無明、塵沙、見思煩惱三種障礙。障是自己累積成的,還得要自己放下,佛給我們的是增上緣。


善根發動的原動力,就是把障礙去掉。障礙的根之根,情執、傲慢、懷疑,要從根本上拔除,貪瞋痴煩惱才能伏住,戒定慧才能夠逐漸逐漸出現。


佛的文化就是十善業道、六和、六波羅蜜,最重要的就這三樁,十善是基礎。六和就是和諧世界,今天國家所提倡的,社會和諧、世界和諧,六和是真正的和。


用真誠心求感應,真誠心是沒有妄念,還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不是誠心。真誠到極處至誠感通,得諸佛菩薩加持。


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統統請出去,生活當中、工作裡頭、待人接物,不管是好跟不好都不放在心上,你就自在了,放在心上就是煩惱。


念佛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所以,覺明妙行菩薩勸我們,「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說一句話是廢話,念一聲佛你在累積功德。


眾生迷在煩惱裡,這叫愚痴。什麼是煩惱?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痴慢、七情五欲,全都是假的。他不知道是假的,以為是真的,堅固執著,不肯放下,這就叫增益邪心。


閑邪是防非止過,就是戒律的精神;存誠,心裡頭要存真誠心,真誠心是菩提心。無論在家、出家,不管學不學佛,對人都要真誠、要恭敬。


看到不高興的,對那種人恨透了,那也是屬於殺業,殺的習氣,沒斷。不偷盜,想佔人一點便宜,這是盜心。


離苦得樂,先了解苦樂從哪裡來的?苦從迷惑來的,迷了自性,這是一切苦的根源;樂從覺悟來的,覺就樂。所以諸佛菩薩幫助眾生破迷開悟,他就離苦得樂。


眾生之苦從哪裡來的?苦是迷失自性,迷於諸法實相。一切諸法真相他不知道,看錯了、想錯了,於是就說錯、做錯了,這個錯誤就叫做業。


只有諸佛菩薩能夠知道當體即空,不等它成住壞空才知道它是空的,現在面對著目前也知道它是空的。知道空的有什麼好處?不起心不動念了。


情執是煩惱當中的根本煩惱,最難斷、最不容易放下的。可是你一定要知道,這個東西不放下麻煩大了,出不了六道輪迴在輪迴裡頭不知道還要受多少劫的苦難。


結與漏都是煩惱的異名。煩惱繫縛身心,就好像用繩子把你捆綁起來,打上結,你解不開。好像我們茶杯底下破了,裝上水全漏掉了,功德保留不住。


為什麼執著?不曉得它是假的。雖然讀了很多佛經,我們並沒有知道。真正知道假的還會去執著嗎?只要沒有做到,你根本就不知道。章嘉大師給我這個標準,讓我時時反省檢點,知是不是真知。佛法的修學要做到才算數,所以信受奉行,受是受持,就真做到,叫真幹。懂了,你哪有不做的道理!譬如念佛,要真懂了佛號功德,你肯浪費一秒鐘時間嗎?我這一秒鐘要修跟佛同樣的善根福德,還有哪個比這個更重要的!所以真正懂得了,佛號就不中斷。


這句佛號真的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就起感應道交。但是不要天天想見佛,有時候魔變佛的樣子來,你不知道。就一直念下去,什麼都不想,自然現前。佛現相了,對我們來說是加持,增長我們的信心。


因緣聚合產生識,因緣果,果就是六識。要知道這個東西不可得,諸法因緣生,緣聚,這個相就現前,緣散,相就不見了。如果能夠在緣聚的時候就能看破,就知道這是空的、這不可得,就得大受用——不生煩惱,不會起貪瞋痴慢疑。


應無所住是徹底放下,而生其心,完全明瞭。生的心是什麼?就是看破、大覺,一放下,自性覺就現前。自性覺沒有失掉,只是障礙而已,這個障礙一定要自己放下,別人幫不上忙。


波旬魔子魔孫很多,看到你很用功,不願意你出離六道,他來找麻煩、障礙你,這就是中了魔。為什麼功夫得力了還有這個事情?你的心不正,就是你還有貪心,還有傲慢、自大,就會惹這麻煩。


護持的條件,必須依教奉行,這叫真護。特別是內護的,你不能依教奉行,自己做不到也影響別人,別人看你的榜樣,你沒有做,人家也不認真做。


印光大師說得非常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你入一分;十分誠敬你入十分,你得十分利益;沒有真誠恭敬,佛菩薩示現在你面前也沒用。所以,疑真的是菩薩最大的憂患、最嚴重的障礙,不是從外頭來的。


佛法是出世間法,這個戒律是幫助你出世間法,不是用在世間法。所以世間法的戒律,在中國講禮 三代不一樣,有興有革。世間的法律用上幾年不適用了,要修訂;佛法不能修改,佛法是出世的,超越六道輪迴。那就是這個路,你一改,你就出不去了。往生極樂世界就這個條件,你跟這個條件不合,你去不了。


所以煩惱習氣當中第一個,情執最麻煩,什麼時候能把它放下,這一生問題全解決。別這是多生多劫習氣薰成的,一定要有大智慧,才能把這個情執轉過來。


為什麼會得自在?不把現相當真,不執著它,不分別它,對它不起心、不動念,決定沒有佔有、控制、支配的念頭,就自在了,有這些念頭就苦了。


只要你能夠念念不離彌陀,那是真閉關。不是把自己關在一個地方,是要把妄想、雜念把它關到外頭去,決定它不能干擾我。


從事什麼行業都可以念佛,不礙事,有事情幹事,事情幹完之後就念佛。就在日常工作裡頭,修清淨心、修平等心,這真修。


念念阿彌陀佛,一切時、一切處什麼妨礙都沒有。人多,我們念佛會吵到別人,心裡默念,不干擾他。我不出聲,心裡頭默念,一句一句不中斷,外面的這些擾亂不干擾。


人生在世,真為生死才叫真正看破了,對於這個世間一切法真能放下,我是為生死發菩提心,菩提心是覺悟的心。


我們生在亂世,什麼最好?念佛最好。亂世不值得人留戀,所以格外的嚮往西方,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他的心在西方,不在這個世間,這世間太苦了。


真正看破了,這世界是假的,一場夢!沒有一樣東西是自己的,印光大師教我們常常看「死」字。真正要常作如是觀,你才能放得下。
我們能信,雖然信得不夠深,也想往生,這個心也不懇切,也念幾句阿彌陀佛,說明你有善根但不足。那怎麼樣?多念,佛號念得愈多愈好。永明延壽大師當年在世,每天十萬聲佛號。


迷是自己迷的,悟還得自己覺悟,別人可以把覺悟的方法教給你,你要真幹你才會覺悟;方法教給你,自己不幹,還是悟不了。


往生預知時至,跟阿彌陀佛約好,來接引時一分一秒都不差,想做到這個,就是要真放下,不能有絲毫眷戀,那是煩惱、無明的種子,一定時時刻刻小心,這個魔障就在我們周圍環繞,若不認識它,不遠離它,決定受它之害。


常常想著「死」是好事情,為什麼?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真正能放得下。


現在世間人很苦,迷失了自性,他就苦了。人生的意義、價值,完全沒有了。不知道人從哪裡來,不知道將來到哪裡去。這是大事,怎麼能不關心?那人不是白活了一生。得人身、聞佛法,就解決這樁事情。我知道我從哪裡來、怎麼來的、到哪裡去、怎樣去,清楚明白,這叫覺悟,叫不迷惑。所以學佛,佛是什麼?意思就是個明白人,凡夫就是糊塗人。我們學佛就是從糊塗人變成一個明白人。


修出世間法,就是你要出這個世間,既然想出這個世間,對這個世間不能有貪戀、牽掛、有憂慮,也不能有關懷,要徹底把它放下。放下之後,你的那種親情變為慈悲,問題就解決了。


我天天念阿彌陀佛、想阿彌陀佛,立刻得佛加持,所以修起來比較容易,心比較容易定下來。怕的是什麼?對於這個娑婆世界,人天裡這些法還貪戀放不下,麻煩在這裡。


夢中境界全是你心裡變現的,整個夢就是心變的相,醒過來全沒有了。從這個比喻能體會到,我們眼前整個宇宙就是夢中的現象,《金剛經》所說的「夢幻泡影」,見思煩惱的夢境,變現這個境界。我們把見思煩惱放下,不再分別、不再執著,六道輪迴就不見了,就像作夢醒過來。


一生要斷惡行善,對這個世間一無所求就對。你要求,又搞六道輪迴,一定要到極樂世界,目標鎖定我就去極樂世界,再不幹這個傻事了,一心一意,西方決定可以得到。


六道是假的,是一場夢,別把它當真,把它當真就錯了。知道是假的可以欣賞,你不會受它傷害,它也能幫助你提升境界,問題就是你會不會。大乘佛法裡頭跟我們講這些道理,講這些方法。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貪著假相,在假相裡面生起煩惱,所以你那個佛種性雖有,等於沒有。你所想的、所看的、所造的全是六道輪迴業,跟六道輪迴的關係太密切,跟西方極樂世界的關係遙遠,你怎麼能往生?


念佛求生淨土裡頭還摻雜著貪瞋痴慢,還有自私自利的念頭,那怎麼能成就?幾個人認真反省,我天天所做的事情,哪些事情是善的,哪些事情是不善的?善的要繼續,不善的要改正過來。


不把往生放在第一樁大事,他不會往生;真正往生的人,決定是把這個做為我這一生頭等大事,其他都是小事,絕不重視。


是非善惡禍福都在自己一念間,我這一念統統轉到阿彌陀佛,這就能生淨土,那就是消業障。決定不能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往生這條路就斷掉了,這一生不能往生,這個損失太大了,所以不能幹這個傻事。


心量太小,不但出不了六道,怕的是出不了三途,為什麼?如果是過分的自私自利,放不下財色名利,都沒有辦法離開三惡道。


三善道、三惡道,我們必須知道那是自作自受,不是哪個人建立的,是自己業力變現的。你修善積德,現三善道,為什麼?消福報。你那些不正當的念頭、行為,就是三惡道,消你的罪業。


真正修行人明白,善惡都不要造,斷惡修善不起斷惡修善的念頭,這叫淨業。斷惡修善統統一心念佛,不要把善惡、禍福放在心上,禍福是果報,因果都不放在心上,這叫放下。事情可不可以做?可以做,心上不能有,這就對了。


世間什麼都是假的,一定要看清楚。這個世間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統統是假的,要真正放下,知道這些是障礙,障礙眾生不能得定,不能開慧,不能出離六道輪迴,不能成就涅槃果德。


還是留戀這個世間,不肯捨棄。給你講這個世間是假的,境界現前就忘掉了,再讀經文又提起來。所以經文不能不讀,每天讀,讀的時間盡量長真信就真幹,所以看一個人信解到什麼程度,就看他做到什麼地方,他的信解止於這裡。


有很多念佛人不能往生,為什麼?對這個世間有留戀、放不下。必須徹底放下,真的要學印光法師,教人天天想著我的壽命到今天為止,沒有了。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修行不容易,但是如果真正懂得佛法,這環境是好環境,因為所有一切人事物天天在折磨你,禁得起折磨就提升了,提升得很快,禁不起折磨那就墮落,就掉三途去了。


於一切眾生能忍、能讓,真正做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只求往生極樂世界。對這個世間眾生有益的可以做,做完了別放在心上,不求人天福報,只求往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希望早一天成佛,沒有第二個念頭。


往生是靠自己,不是靠別人,完全是自己最後那一念是阿彌陀佛,這一念感得阿彌陀佛現身來接引你,這真往生。


誰有把握臨命終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只有真正放下萬緣,心裡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一個念頭。真正念佛人,心地要清淨,沒有雜念、妄想、分別、執著,這真念佛。


天天念阿彌陀佛的,不能往生,什麼原因?疑惑沒斷,信心不堅定,貪戀這個世間,沒有能完全放下,臨命終時還想到這個世間的人事物,他有留戀,所以依舊搞六道輪迴。


自己認真修行,功德迴向給冤親債主,冤親債主不障礙你,你就能往生。你跟他訂約,我往生之後一定先來度你,我要不往生,你們也出不了六道輪迴,這樣才能把問題解決。


印光大師每天面對著一個死字,警惕自己。現在的人應該把死字換成地獄,每天面對著地獄,把十殿閻王擺在面前,也許會起一點作用。


忉利天宮一天是我們人間一百年,中國五千年歷史在忉利天才五十天。二十八層天愈往上去福報愈殊勝,壽命愈長,這是六道裡頭的福報。我們要不要?不能要,要就上當了,這出不了六道!


佛法常講的重罪輕報,有重罪,身體感覺到不舒服,那就是自己的業報。只要我們能夠忍耐,端心正念,我們拜佛、念佛就能好。或者有地獄罪業,修行人在生活中遭到不如意的事情,那也是報應,輕報。


我們受人毀謗、羞辱、陷害、障礙,怎麼看這個問題?我過去生中這樣對待他,今天又碰到,他用這個方法對待我,這一報還一報,我沒有怨恨,我不再想報復你了,我們的帳到此為止。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在別人,與佛菩薩、天地鬼神沒有關係。你只要真正懂得斷惡修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你的命運統統重新改造了。


命運可以改,怎麼改法?「端心正意,不為眾惡」,學佛之後心量拓開,不只為自己想,會為別人想,會為整個社會、國家想,會為地球上全人類著想,你這福報大!中國古人所說的「量大福大」,心量拓開,你福報就大!


佛講得好,「人生酬業」,過去生中造的業,這一世來受果報的。過去生中造作不善,這一生就得受苦受難。不能怨天尤人,為什麼?自作自受,真的要明白。


地獄、餓鬼、畜生都是自己業力變現的,我們今天這個世界也是業力變現的,六道十法界沒有一樣是例外的。真搞清楚、搞明白,無論處什麼境界不會怨天尤人,都是自作自受。


作惡享福是過去生中的餘福,福享盡了,惡報就現前。在人間享福的時間短,可是惡報是在三途,餓鬼、畜生、地獄,無論哪一道,時間都非常長,不是我們能想像的。


他傷害有意、無意的傷害我們,是因為過去生中我們有意、無意的傷害他。知道業因果報絲毫不爽,我們願意承受,沒有怨恨,逆來順受,以善心、善意回他,希望這次果報完了之後,生生世世結法緣。過去因為我們沒有接受佛陀教育,迷惑顛倒造的這些業,現在要懺悔,要把這個業障除掉。


身跟外面的環境全是自己業力所感。現在人不了解真相,以為這是自然災害,不是的,自然是最健康的,是我們把自然破壞了。自然是順乎性德,中國古聖先賢教人都是順性德,性德的核心就是孝敬,孝順父母、尊師重道。


必須把來世生死的因斷掉。現在的果斷不掉,是過去世造的業因,你必須要承受,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要承受。承受,不怨天不尤人,這裡頭就是修行、就是積功累德。


過去因,今世果,今世因,來世果,我們對於今世因特別要重視。今世的果報好,不要留戀,不好,不要怨恨,統統放下,修清淨平等心,一心念佛,比什麼都殊勝。


一生貧富貴賤、壽命長短不相同,屬於滿業不一樣。滿業就是佛經上常講的修這三種布施,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所以每個人修的不一樣,無論在哪一道,你的生活狀況、壽命長短,全是自作自受,與任何人都不相干。


大人在小孩面前要守禮,讓他所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全是正面的,全是善的,這叫紮根教育。


父母在家裡都要守規矩,為什麼?給兒女他做榜樣的。光講他不相信,他說你看你教我做,你都沒有做到。所以教育,身教第一,沒有身教不行。現在的教育是教人,沒有教自己,所以教育失敗了。


今天世界社會動亂,主要就是文化、教育沒有了。倫理、道德、因果、宗教的教育沒有人講,問題全出來了。這四種教育要是昌盛,人心是平和、善良的,社會自然安定祥和,太平盛世這麼來的。不講學,哪來的太平盛世?


祖宗留下的教誨再好,佛菩薩教學再好,沒人相信。從哪裡做起?一定從自己本身做起,本身沒有做到,你不能影響別人。所以,要從自己做起,我們才能夠應機隨緣,普作饒益。


《弟子規》不是念的、背的,是每個人都做到。父母把《弟子規》做到了,就是對待他自己的父母,讓小孩看,小孩天天看,全學會了。不是口頭,不是文字,身體力行,這樣把人教好了。


今天的社會怎麼亂的?五常沒有了,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天下大亂,感應地球上許多的災變,不是自然災害,自然是最美好的,怎麼會有災害?破壞自然,災害就來了。今天仗著科學技術,破壞大自然,帶來了許許多多麻煩。


中國人重視根本,根本重視,枝葉當然沒有問題,能盡孝道,這叫人不忘本。忘恩負義,他不會有成就,縱有成就,時間也不長,果報不好。所以人決定不能忘本。不忘本的人,他能夠照顧枝葉;忘本的人,只知道自己,不知道有別人。《弟子規》:「喪三年,常悲咽」,三年不是確數,萬代祖先無始無終,一脈相承,永遠不能忘本,孝敬是萬事萬物的根本法則。

人類從認識自然法則和規律中產生文化,最終文化必將親和自然法則與規律,若文化違背和脫離人倫與自然規律,則一定會感降災變並導致滅亡。人不能忘本,樹不可無根,逆天行道自取滅亡。今天地球上出現最大的事情,就是文化能不能繼續傳下去,這是大事。文化如果不能傳下去,這個世界會毀滅,為什麼?人不知道善惡,把惡當作善,把善當作惡,顛倒了,這個世間文化存在不會很久。救文化重要,我勸我們同學要發心救文化,從自己做起。


做人基本的德行、起碼的條件,仁義禮智信。義就是合情合理合法,不合理、不合情、不合法的不可以做。禮是禮節,維繫社會安定和諧,禮不能少。家庭夫妻在一起也講禮,也有禮,要遵守,不遵守,敬這個字就沒有了。愛裡頭有敬,敬愛,只有愛沒有敬,這就出問題了。


學禮,《弟子規》是禮的基礎,學禮什麼意思?李老師以前告訴我們,懂禮的人走到任何地方,不至於叫人討厭你,這目的就達到了。


母親是保母,要把他看好,不准接觸不正當的。不正當的言論不能讓他聽到,不正當的事情不能讓他看到,不正當的人不可以跟他接觸,童蒙養正。


學校雖然很多,但沒有教倫理、道德、因果、宗教,沒有這些課程,所以人會做事,有科學技術,不懂得做人,沒有倫理道德因果,所以起心動念自私自利。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