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菁華開示
一切法得成於忍
如果你明白這個道理,六祖大師在黃梅八個月修的六度萬行,你們想想對不對?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他樣樣具足。這種修行只有五祖忍和尚明瞭,看得出來。他那個寺廟有三千多人,只有一個人在真正修行,別人都是假修行。那個真修行的人,假修行的瞧不起他,可是真修行對於假修行的人都恭敬,你看看《壇經》上,連一個小的行者,十四、五歲還沒有出家的,帶髮在這個廟裡做事的行者,六祖都稱他上人,這麼樣的尊敬。可見得他不但修六度萬行,他還在那裡真正的修普賢十願。我們看經聽講要從這些地方著眼,才曉得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如何去修學。
修行的綱領,是修「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我們修淨土的人特別重視第三條,清淨心!清淨心就具足戒定慧,清淨心就具足無量的智慧德行。我們一天到晚看到別人過失,沒有看到自家的過失。實際上,別人決定沒有過失,怎麼決定沒有過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他哪來的過失?沒有!過失從哪裡來的?我們自己心裡有過失,我們這個心鏡骯髒了,照到別的地方統統是髒,你看這個是髒,那個也是髒,不知道自己能照是髒的,外頭並不髒。六祖把這個情形講得很清楚,「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相左」。我們要把這些寶貴的教訓應用在生活上,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
(文摘--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一一六集)1984/12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3-116)
回專集網首頁 |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 視聽圖書館 | 認識網站 | Q&A詢問台
建議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6 以上、以最佳螢幕解析度 800 x 600 觀看